丈夫精心照料瘫痪妻子1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丈夫精心照料瘫痪妻子15年
作者:高凤聚
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08期
郭夕省出生于1957年4月,家住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希努尔社区赵西村,他原是诸城市新星纸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
2000年年初,大他3岁、在家务农的妻子刘炳美因病瘫痪。
郭夕省15年来精心照顾瘫痪的妻子,在方圆几十里的乡村传为佳话。
妻子半身不遂后他不离不弃
2000年1月,刘炳美突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当时,郭夕省在工厂上班,家里承包了3亩地,养着猪、羊等家畜, 19岁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可妻子的身边离不开人照料,怎么办呢?郭夕省心急如焚,感觉天塌了一般。
为了结婚时对妻子“一生相伴,不离不弃” 的承诺,郭夕省决心克服困难,承担起照顾妻子、撑起家庭的重担。
他白天把妻子背到厂里的宿舍,利用上班的间隙照顾妻子。
晚上下班后,再把妻子背回家照料。
照顾瘫痪病人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刘炳美吃饭要人喂,由于她的吞咽功能退化,饭菜必须做成流食,用小勺慢慢地喂进她的嘴里,一边喂饭,一边还要清理从她嘴角流出来的食物。
喂一顿,饭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
刘炳美大小便失禁,郭夕省每天要及时给妻子更换尿布、擦洗身子,然后为她换上干净的衣服。
因为担心妻子躺久了背上生褥疮,每天晚上,郭夕省都要起床七八次,为妻子翻身、换尿布。
日子在艰难中熬过了11年。
2011年2月的一天,厂里的几位领导突然造访郭夕省家中。
几位厂领导在对郭夕省的处境表示同情的同时,十分为难地告诉他:“因工厂已经搬迁到新地址,我们考虑到你家庭的特殊情况,经研究给你两个建议,让你自己作出选择:一是回工厂上班,但不能带家属;二是辞职回家照顾你家属。
你二者选其一吧!”
厂领导离开后,郭夕省内心十分纠结,他想:如果选择辞职,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怎么办?如果不辞职,妻子指望谁来照顾?面对这个痛苦而艰难的选择,郭夕省经反复考虑,决定辞职回家照顾妻子。
2011年7月,郭夕省正式办理了辞职手续。
辞职后,他到县劳动部门办理了失业手续,每月领取600元的失业金,为期两年。
而他每月要自己缴纳600多元的养老保险,所以,家里的经济困难可想而知。
从此,郭夕省开始了起早贪黑、含辛茹苦的生活。
清晨,当别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时,他已经在农田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晚上,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在忙着给妻子清洗床单衣物、准备第二天的伙食。
他每天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
15年精心照料病妻无怨无悔
吃苦受累、整日操劳,这对郭夕省来说不算什么,真正让他犯难的是如何筹钱给妻子治病和维持起码的生活。
多年来,为给妻子治病,家里已经欠下了不少债务。
他从工厂辞职后,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子越发捉襟见肘了。
为了挣钱,郭夕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起了4间猪舍,养了20头猪,其中包括几头母猪。
靠卖生猪和猪仔的钱,他总算解决了给妻子治病和买药的部分费用。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郭夕省始终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照顾妻子。
刘炳美瘫痪后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只能通过笑和哭表达喜怒哀乐。
病痛的折磨让刘炳美的脾气变得有些古怪,有时候一点小事不称她的心,她便哭泣。
每当这时,郭夕省就面带笑容地嘘寒问暖,直到弄明白妻子的意思,达到她满意为止。
乡邻们说,正是郭夕省这样用心呵护着刘炳美,她才有勇气和信心活到今天。
15年里,郭夕省为了给妻子治病,四处打听医治瘫痪的良方,拜访过许多医生。
他还借来中医图书和相关资料自学,尝试过很多药方,可是都没有什么疗效。
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自己就不会放弃。
郭夕省不离不弃照料瘫痪妻子15年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乡邻们交口称赞他是好丈夫的榜样。
赵西村村干部说:“郭夕省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刘炳美如果没有他的精心照顾,早就不在人世了。
我们村里人都为他的处境发愁,可他天天还乐呵呵的,不觉得自己在受苦。
”
在郭夕省的悉心照料下,妻子刘炳美顽强地活了下来。
郭夕省说:“夫妻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家属得了这个病已经很不幸了,我是她的亲人,有责任照顾她。
今后再苦再难,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把她照顾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