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容量锅炉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容量锅炉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优化
0.前言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标准和法规相继实施,给锅炉烟气排放提出新的环境整治目标。

同时,它也给大量投运的除尘设备提出升级换代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的优化讨论,以期在提高烟气排放控制指标、完善烟气净化设备系统等方面有所裨益。

1.湿法烟气净化装置现状
水膜除尘器具有除尘、洗涤气体污染物的功效。

六、七十年代,水膜除尘器发挥了足有成效的除尘功能;八十年代,酸雨化现象加剧,要求设备具有脱硫功能;九十年代,按照标准要求,必须向湿法除尘效率的极值挑战。

1.1水膜除尘器
七十年代初,曾对国内锅炉水膜除尘器进行综合调研〔1〕,发现洗涤栅式水膜除尘器水膜不稳,易粘灰、堵灰,直接威胁机组正常运行。

拆除部分栅棒,却又导致除尘效率的恶化。

生产与环境的矛盾,推动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

各种湿法、干法除尘器问世,缓解了两者矛盾。

几种典型的水膜除尘器结构与特性列于表1。

表1 几种典型的水膜除尘器结构与特性
1.1.1 除尘器型式对烟速的敏感性
文丘里式除尘器对烟速变化特别敏感。

固定截面积的文丘里管喉口速度对除尘效率影响明显,当机组负荷100%降到75%时,该速度降低约25%,效率也由96.5%下降四个百分点。

负荷越低,效率下降幅度越大。

实际使用中,除尘效率差次不齐,一般在92-96%;另外,系统漏风或机组运行工况不佳,造成相当大的烟气压降。

国外市场上可调喉口截面的文丘里管结构,通过调节装置,维持最佳的压降范围。

图1为AirPol可调节型文丘里管装置。

斜棒式是洗涤栅除尘器的发展。

它的斜棒以40~45○垂直倾斜布置在除尘器进口烟道内。

当烟速不大于10m/s时,斜棒栅上可建立稳定的水膜层。

机组负荷变化对除尘性能的影响较小,烟气压降小。

泡沫式对机组负荷的适应性好,筛板上维持一定的小孔流速,对烟气起到均流作用,又强化了气、液、固体的质量交换。

1.1.2 除尘器的气密性
除尘器的气密性差,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客观上反映管理水平。

如水平文丘里除尘器一例,检修前测得漏风率11%,设备完好后漏风率3%。

1.1.3 除尘器筒体结构
烟气量容积强度对净化性能指标影响较大。

为此,国内对筒体干、湿段高度,烟气进、出口结构,水膜建立方式进行了大量实践。

然而,空塔结构简单,空气动力场工况不佳,且普遍存在烟气带水。

1.1.4单位水耗
它是衡量设备运行经济性的指标之一。

用高压雾化器取代低压雾化器,消除供水系统管道布置产生的水力偏差影响,提高除尘效率几个百分点,单位水耗一般在0.25%~0.37%间。

“开式”灰水系统水耗大,且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投运的机组虽配备“闭式”灰水回用系统,但由于多种原因弃而不用。

这方面仍须加大整治力度。

在环境治理的可行性研究中,应对水污染与大气污染问题作全面综合考虑。

图1 AirPol可调节型文丘里管装置
1.2 简易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用水洗涤的除尘器具较弱的脱硫功能。

实践表明:烟气SO2浓度低,灰水中SO2溶解微量,其溶解度与灰水温度、PH值有关,一般可脱硫~20%左右。

泡沫式除尘器使用河水洗涤时,获得30%以上的脱硫效率。

在烟气SO2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下,对湿法烟气净化器进行试验研究〔2〕,也引进了一些简易湿法FGD装置〔3〕。

表2为国内一些简易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使用情况。

表2 国内简易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1.2.1 简易湿法FGD工艺
市场推出的简易湿法脱硫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种:
•强化气、液质量交换方式,如喷泡型FGD,烟囱组合液柱塔FGD,气液乳化脱硫塔。

•常规湿法脱硫系统简化方式,如旁路1/3烟气量掺合尾部烟气,省去烟气预热器。

•文丘里管内喷注+捕滴器回用碱性溶液方式,如喷石灰浆、烧碱废液等。

AirPol公司推出的可调节文丘里管+吸收塔也属此类,采用Ca(OH)2时,脱硫效率>75%。

从表2可见,上述各种FGD工艺的脱硫效率均可达70%─80%的水平。

1.2.2 液气比
液气比对FGD性能影响明显,它反映着有限空间内气、液两相碰撞的程度和化学反应的有效性。

如文丘里管液气比(按Ca/S为0.47-O.53的洗涤剂)由0.2L/Nm3增加至0.27 L/Nm3,文丘里管脱硫率达37-42%,捕滴器液气比1.23 L/Nm3时,可达63%-70%。

当喷注废碱液(NaOH)从0增至5t/h,塔内依旧喷淋废碱液+灰水时,液气比由0.35 L/Nm3提高到0.51 L/Nm3,脱硫效率由56.9%上升到72.1%。

2. 湿法烟气净化技术
重新审视烟气净化装置的设计思想,完善烟气净化工艺,降低能耗、水耗,充分利用废碱液及廉价的吸收剂资源,寻找烟气净化技术指标与经济的平衡点,实现监控操作管理,这对于简易湿法烟气净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分必要。

2.1 任务与要求
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法规,对烟气净化装置性能指标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挑战湿法烟尘净化极限,相应新建或改造的煤粉锅炉除尘率必须提高到98%以上,对高灰分燃料,除尘率要求99%以上。

•根据烟气S02 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S02 达标排放。

•要求改变落后的手操管理模式为监控管理。

2.2 除尘脱硫一体化
实践证明:简易湿法烟气净化器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2.1 工作特点
文丘里管,烟气速度高。

气流穿越喷雾水膜层,受水膜拦截、进行降温除尘脱硫的过程。

通过切向管或蜗壳引入捕滴器,甩出灰粒,实现二次除尘脱硫。

斜棒栅式,则利用内置烟道的斜棒栅管将烟气分割成多束片状气流,实现除尘脱硫。

斜棒栅管通道覆盖率增加,水膜过滤烟气、捕获灰粒的机率相应提高。

烟速适当时,管束上形成稳定厚度的水膜,获得低阻、高效的效果。

泡沫式,依靠多层筛板将烟气分割成多股细柱状小流束,气流冲撞筛板上的水层,形成泡沫,产生强烈的传热传质过程,实现降温、除尘、脱硫。

它具有自清洗功能。

流化床净化器属填料型结构,除筛网上放置流化用的小球外,其特点同泡沫式。

气动脱硫除尘塔以气液乳化为特征,它利用旋涡动力学原理将吸收剂溶液粉碎成气溶胶状态,悬浮在塔内,烟气通过多管并联的气动乳化过滤器,实现除尘脱硫的过程。

2.2.2 多级净化组合方式
要提高设备的烟气净化能力,多级烟气净化组合是个好办法。

客观上,除尘、脱硫一体化符合设备自身的发展规律。

各种净化原理组合应用时,必须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

• 设备烟气压降及外形尺寸必须在现有系统允许的范围内
• 设备同比投资费用小,运行费用低
2..3 净化指标分析
2.3.1净化指标
目前使用的湿法净化器以文丘里管式的居多,斜棒栅式及泡沫式次之,其综合性能见表3
表3 烟气净化综合指标
由表3可见,烟气压降:斜棒栅式最小,泡沫式次之,文丘里管烟压降最大。

烟气带水:斜棒栅式不带水,其它两种带水严重。

湿法净化,温降均为严重。

2.3.2 烟气带水与温降
烟气带水与烟气净化机理有着密切联系。

斜棒栅式,烟速低,在除尘工况下,捕滴器烟速5.6m/s时仍不发生带水现象。

文丘里管式、泡沫式均存在水滴飞扬的问题。

尽管用提高捕滴器干段高度,改变烟气引出方式,效果仍不令人满意。

因而,人们意识到装除雾器的重要性。

烟气严重温降是湿法烟气净化方法普遍的现象。

然而,加装气-气热交换器,投资费用大,尚未被国内市场认可。

总之,对现有湿法烟气净化器,应剔除其缺陷,优化组合烟气净化级,它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节能环保产品。

3.系统优化讨论
3.1 问题提出
FGD产业是项新兴产业,又同基础产业紧密关联。

虽然常规湿法FGD工艺较为成熟,但是价格昂贵,其系统至今仍欠完善。

简易湿法烟气净化器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大致归于两类:
• 管理理念
缺乏环境综合治理理念。

不明产品适应范围和作用。

•工艺系统设计
燃煤品种、成分多变;再则,设备运行、设备完好程度,导致处理烟气量宝很大波动,大大超越了产品的设计范围。

这是产生诸问题的症结。

湿法烟气净化器运行性能的优次,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工艺技术的成熟度、系统完善性和管理水平。

3.2 FGD的多样化
中小容量燃煤锅炉量大、面广,必须优先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FGD工艺;在经济平衡点下,抛弃法也相适宜。

简易湿法FGD的吸收剂应因地制宜,比如废氨水、废碱液、电石渣、锅炉冲灰渣水,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根据统计:常规湿法FGD工艺中,吸收剂费占10-20%,耗电费约占60%之多,且吨SO2的费用高。

对广泛应用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为了获取高的脱硫效率,唯有提高液气比。

对于中小容量燃煤锅炉,没有必要追求高效,只求有效,高的经济性才是努力的目标。

从一些FGD装置的运行看,采用脱硫效率70~80%左右是适宜的。

湿法FGD,酸碱中和;原理简单,工艺多多。

选择中小容量锅炉FGD工艺的主要原则:可靠,经济,有效。

FGD的多样化是现实的必然结果。

3.3 改善烟气带水与温降
简易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可不配备气-气热交换器,有利于节省投资,但必须设置烟气除雾器。

因为,高效除尘和有效脱硫是改善锅炉尾部辅助设备的运行条件。

从另外角度看,在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系统上,启用灰水零排放,可提高回用灰水的温度。

在脱硫净化系统上,可利用锅炉排污水或低压蒸汽预热洗涤剂,减弱降温的幅度。

3.4 洗涤液及副产品处理
在采用石灰石/石灰法FGD的一体化设备上,宜分别设置灰水槽与浆槽,利于提高洗涤效果,灰水槽仍保持气密封作用。

浆槽储存浆料,由循环泵连续向喷嘴供料。

因为浆液的PH值变化对脱硫和亚硫酸钙的氧化有着明显的影响,合用一个槽,不利于烟气分级净化。

副产品处理方式取决于其纯度和应用价值。

目前,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的副产品纯度低,除一家供给水泥厂使用处,均按抛弃法处理。

氨水脱硫的副产品─硫酸铵有一定市场需要,但量少且涉及到复合肥料的生产管理等问题。

因此,提高副产品纯度是系统优化的内容之一。

尽管市场推出除尘器+氨水喷淋塔的FGD工艺装置,可产铵肥,但烟气中氨气残余排放量会引起二次污染的问题,值得注意。

3.5 控制与检测
湿法烟气净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受外部因素变化而变化。

用手操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环保排放控制,设置一套简易自控系统十分必要。

检测是实施排放监控的手段。

对于中小机组,在线SO2检测设备的价格尚难接受。

为此可采取加强管理,定时检测,以人机对话方式对系统监控。

4.结论
通过对现有湿法除尘器的适当改造,实现除尘脱硫一体化,可满足排放标准与法规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它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节能、节水的环保产品。

归纳如下几点:
• 加强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是一条节资、节能、节水的必然捷径。

• 中小容量锅炉湿法烟气净化器,可采取相宜的烟气净化组合方式,实现排放标准的要求,即除尘效率η≥98%,脱硫效率η=70-80%。

• 充分利用本地域的各种资源,提高副产品的经济价值。

充分利用废碱性液,比如电石泥、锅炉排污水、冲灰渣水等,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 应用简易烟气排放监控装置,是湿法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双达标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水电部环保办,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汇编,1988年4月
2)王小明、李仁刚,文丘里湿式除尘器脱硫工艺研究,《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1998 No1
3)国家计委、化工部等,简易排烟脱硫技术报告会预稿集》1997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