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记心中点点红苗筑绿荫”——浅析如何强化少先队员环保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水青山记心中点点红苗筑绿荫”——浅析如何强化少先队员环保意识
[摘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开始,在很多公共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

历经10余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像是坐上了高铁,全国各地以眼睛能够看得见的绿色动线迅速扩张。

事实让我思考:作为小学少先队辅导员老师,我能为祖国的绿色事业做些什么?我们的少先队员怎样才能植根环保意识?怎样才能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就需要一线辅导员老师研究环保主题,适时拓展环保知识,丰富环保活动,努力让绿色环保的小苗植根在少先队员的心中,并且不断长大。

[关键词]环保意识;辅导员;少先队员;活动;知行统一。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那么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怎样才能让少先队员和绿水青山联系起来呢?这对我们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

我们要以环保理论为出发点,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该理论。

要让环保理论走到实践中去,让少先队员动起来!
一、根据年龄认知特点分层制定活动目标,增强被认同感
我们的少先队员都是小学生,而认知的过程主要是感知、注意、记忆这几点。

他们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
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
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并且常与兴趣密切
相关。

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要明确设立活动目标。

这里的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而不是停留在狭义的概念性的知
识传播上。

因此,作为校大队辅导员,在设计参观校生态馆的活动时,要注意年级主体有自己不同的参观活动目标。

如:二年级组的少先队
员年龄较低,他们的参观活动目标就是了解生命起源的大概和感受模
拟生态仓的自然魅力;三年级组的少先队员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
的发展,所以他们的参观活动目标是在二年级组的基础上加一个为生
态馆写宣传词的活动;四年级的少先队员在认知水平上已经有了较高
的发展,他们的参观活动目标是在前两个年级组的基础上又加了很多
实践活动。

二、丰富环保理论知识、发掘活动类型,提升活动体验感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
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
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等。

从环保的定义上看,全部都
是高大上的理论与技术,似乎和我们小学少先队员没有什么关系。


而一个人的理论知识是从小积累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从小养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小学的少先队员在参加集体活动前,绝不能脑袋空空
地直接开展活动。

否则,在没有理论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少先队活动
能带给他们的体验感是很差的。

其主要表现为活动开展过程中没兴趣、不积极参与,活动结束后没感觉。

那么,怎样做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活
动体验感呢?作为校内辅导员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准备
丰富的环保理论知识,如:辅导员老师设置活动目标后,每个中队的
少先队员可以分小组领取不同的活动副线任务,课后搜集资料、整合,完成活动知识准备工作。

常常运用的活动有故事搜集、绘画、手抄报
和手工制作等。

从中队层面出发,在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队会上,四(2)中队的
辅导员老师就为他们中队的少先队员发掘了一种新的队会形式:在保
鲜膜上共同绘制心中的美丽风景。

从学校层面出发,除了参观校生态馆,我们还组织了绘画、征文、文艺汇演、寻找秋天、小手拉大手和
纪律轮岗等活动。

即使在2022年疫情封城的暑假,我们少先队员也
是动起手来,美化自己的家庭。

三、重视同伴效应、宣传正面模范,长期推行自律与他律
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少先队员
也不例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伴效应。

在学校中,就是集体的力量。

所谓集体的力量,就是机体内部成员要有共同的规章制度、共同
的目标、共同的荣辱感。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不仅要认同自
己所在的集体,同时,也要集体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相互影响,共同
向集体目标前进。

比如:我们学校二年级组第八中队有这样一名学生。

他认为自己不是少先队员,所以就不需要在开展主题队会的时候着装
整齐,也不需要在主题队会进行的过程中遵守集体的纪律、讲究卫生。

他随手一扔就是一团废纸。

也正是因为这一小团纸,他们被检查人员
扣了一分。

集体中的其他成员都埋怨他不讲纪律、不讲卫生。

但是从
他的表情上明显可以看出尴尬的神情,但是他仍然和其他人争吵。

二(8)中队的辅导员老师就很好地利用了同伴效应。

她让几个表现好
的少先队员和这名学生组成小组,并告诉其他组员将比较容易完成的
事情交给他。

经过一段时间,那位学生很快就改了丢垃圾的坏习惯。

这就是好的同伴的力量。

与此同时,单一指望同伴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期的自律和他律。

而我们少先队所能做好的就是充分利用外界力量。

比如四年级组在整个年级推行的“小小志愿者”活动。

只要在课间时间,你就能看见身穿红马甲的他们在有序执勤。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坚持,四年级组所在的楼层卫生、秩序和公共设施维护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其他年级组的楼层。

四、整合各类资源,以点带面,促成活动良好效应
如今的世界是互通的世界,如今的资源是多元的。

在实施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每个活动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

辅导员老师需要将这些活动主题适当延伸和整合与之相关的内容。

在少先队活动过程中向少先队员传播环保知识,根植环保意识的种子。

例如: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大美固镇10年间的变化。

从许慎公园的《说文解字》和“高山流水”的故事开始讲起。

少先队员跟着老师并利用思维导图,在大脑中影像再现。

既领略了许慎公园的文化和绿水湖泊、谷阳遗址公园的美丽樱花,又体会到了我们身边变化——臭水沟变成了环城风景带,而且还完成了活动预设。

从少先队活动延伸到固镇人民现在的人居环境,由此让少先队员从内心感到幸福与自豪,更加坚定了环保信心!
思维导图如下: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来,则是一件任重而道
远的事情。

在以《依托校生态馆提高少先队员环保意识的研究》为方
向指导,分校区分年级开展行动的这一年多来,我们以学校的生态馆
为依托,通过形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帮助少先队员认识了什么是生态、
什么是环保。

让原本高大上的生态、环保变得贴近少先队员的日常生活,变成小小少先队员也可以做的事情。

通过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
活动和多元的活动评价方式,力求可以做到一个中队带动一个年级、
一所学校,一个少先队员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小手拉大手”
努力做到“绿水青山记心中点点红苗筑绿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话语建构及其价值意蕴翟坤周;陆芬;《传承》2022-09-15
[2]幼儿教学中教师角色初探孙荣英; -《学周刊》- 2012-07-25
[3]初创互联网环保企业价值评估胡喆宸-《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18-06-
30
[4]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