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中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应用与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科技蔬果中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
推广应用与对策探讨
张 聪,陈 涛*,陈桂芳
(南京市农产品质量检测院,江苏南京 210023)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蔬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现状,总结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推广措施,并针对存在的缺乏统一标准、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快检结果缺乏有效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助力。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
Discussion on the Promotion, Appli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ZHANG Cong, CHEN Tao*, CHEN Guifang
(Nanj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Institut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 summarizes the promotion measures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unified standards, uneven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grassroots staff, and lack of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rapid detection resul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Keywords: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
1 蔬果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现状
1.1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利用特定种类农药对动物体内乙酰胆碱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具有抑制作用的原理,用目测颜色变化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对农药残留的情况做出判断。

该方法在蔬果检测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

酶抑制法检测的农药种类有限,且易受酶活力和酶试剂的影响,检测结果可信度一般。

随着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的快检技术亟待改进升级。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快速有效透过各种物理状态复杂的生物样品,无须破损,有着高速、无损耗、精度高、信噪比好、绿色安全等优良特点[1],在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中取得良好的检测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缺点,如建模难度高、测试用度大[2]、从理论应用投入实际应用的门槛较高等,尚不具备广泛应用的条件。

1.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胶体金是由氯金酸在柠檬酸三钠及白磷等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金颗粒,受静电作用形成电子密度
作者简介:张聪(199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检测。

通信作者:陈涛(1983—),男,江苏南京人,硕士,高级兽医师。

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检测。

E-mail:94601302@ 。

Oct. 2023 CHINA FOOD SAFETY 165
食品科技
高、稳定性比较好的胶体溶液。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由Faulk W P和Taylor G M在1971年首次建立[3],是以胶体金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免疫标记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产品包括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卡等,检测结果可由肉眼直接判定,或结合胶体金读数设备作出判定[4]。

该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5]支持,操作简便、快速、直观,因此成为药物残留快速筛检的有效方法。

2 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措施
2.1 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
①政策支持。

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以及经费支持。

如试纸条的采购环节,各地区农业主管部门可为基层提供部分快检产品推荐名录,确保名录中试纸条产品经过技术团队前期调研及实验验证,保障产品的功能稳定性和检测准确度,为推广活动及后续试点应用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②技术支持。

由省技术单位组建技术支持团队,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体系,以技术服务为中心,全面落实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工作。

前期进行技术研究验证,分析比较各厂家试纸条产品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验证胶体金快检在蔬果农残检测中的可行性,为推广应用工作提供明确的技术支撑。

同时收集技术服务建议,反馈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使推广工作处于持续优化状态。

③试点应用。

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试点先行、多地区同步推广的形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示范点先一步学习并实践应用,总结试点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预案,增强全面推广应用的可操作性,提高相关推广工作效率。

2.2 加强专业团队培训
各区进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工作,要求基层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相关部门可结合全年推广工作情况,针对推广教学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以此强化整体技能,确保技术人员以熟练的技术操作、通俗易懂的讲解教学,提高教学和宣传质量;同时专业技术团队向基层及生产主体进行培训,通过理论知识教学、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帮助相关检测技术人员及农户基本掌握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建议将推
广教学工作纳入服务考评,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资格证书等方式,激励技术团队提高与农户之间的交流质量,更高效地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2.3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要科学把握各地区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立足区域种植结构、历年蔬果种植中实际用药情况、用药习惯等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和汇总,合理规划推广工作,不能一个模式“齐步走”,不能搞“一刀切”。

同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等相关判定标准要求,向胶体金试纸条生产厂家提供重点蔬果品种,以及具体农药种类,以便开发出适应生产实际的试纸条产品,确保在推广应用中,使当地生产主体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的实用性,鼓励自主检测,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起到“前哨”作用。

3 问题与分析
3.1 缺乏统一标准
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的相关标准较少,现有团体标准《蔬菜水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T/FSAS 8—2017)、《植物类中药材及饮片多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T/CATCM 010—2019),以及江苏省地方标准《水果、蔬菜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侧流免疫层析法》(DB32/T 3170-2017)等。

现有标准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适用性、实际参数验证等方面均缺乏统一、成熟的标准规范,在快检中通用性差,操作复杂。

主要表现为不同厂家生产的试纸条产品操作步骤存在较多差异,提取液不能混用,样品稀释过程繁杂等,直接限制了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在日常监测评价中的运用,增加了推广应用难度,因此有必要研发统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方法步骤加以规范。

3.2 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①基层技术人员往往配备不足,且现有基层人员普遍日常工作繁重,精力有限。

②部分地区设立村级协管员协助开展快检工作,存在专业性不强、技术提升难度较大等问题。

③缺少奖惩机制,无法对基层工作正向激励。

3.3 快检结果缺乏有效应用
大力推广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是更好地
166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0月(上)
食品科技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升快检工作效能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强化快检结果的应用。

从推广应用实际情况看,检测结果的系统上报和向生产主体的反馈缺乏多元及系统的应用场景和方式,生产主体参与积极性还未得到充分调动,对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

4 对策与思考
4.1 完善快检相关标准,优化胶体金产品功能
针对农药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缺乏统一标准、通用性差、操作复杂等问题,建议健全和完善相关标准,研发统一标准。

各生产企业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统一提取待测液及称样量等技术环节,减少样品稀释步骤,以便基层检测人员有效掌握并提升检测效率。

同时根据相关标准扩大检测范围,更多满足蔬果生产实际需求,提高快检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4.2 强化技术培训,激励基层工作
要讲求实效,根据实际工作反馈情况明确技术人员缺口,充实基层检测人员并加以专业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及实操演练,有效补足人才短板。

同时做好培训总结,及时反馈培训成果应用情况,并开展对基层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明确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快检工作质效。

4.3 推进生产主体自检,助力农产品产地准出
目前胶体金快检技术应用主体主要为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建议将生产主体作为应用胶体金快检培训的主要对象,镇(街)监管站辅以技术支撑,结合当地蔬果生产实际,帮助生产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主动自检,充分发挥胶体金快检技术的应用实效。

同时将农产品合格证的开具、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内容与胶体金快检推广有机结合起来,落实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

4.4 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实用技术推广
为更好地推广应用农药残留胶体金快检技术,可结合各省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站点的建设,以奖代补,加大经费投入,配备快检设备及耗材,将胶体金快检引入生产主体自助快检、自助开证等服务中,从政策上大力推动实际应用。

5 结语
农药残留快检技术开发、研究和推广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现广泛应用的酶抑制法等快检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待改进升级。

研究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在地产食用农产品田间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监测、流通环节农产品以及相关食品的安全性筛查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标准规范缺乏、人才队伍短缺、技术培训应用局限、快检结果缺乏有效应用等因素,该项检测技术的潜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快检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切实有效加强其推广运用,以期提升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风险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爽,柴春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21):8590-8596.
[2]罗浪琴,王雨,陈天财,等.近红外光谱传感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3,46(7):80-82.
[3]罗俊霞,张刚,申战宾,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1):41-49.
[4]宋昀鹏,李灏,丁子元,等.胶体金读数仪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163-168.
[5]林茹,李明珠,黄琦玲.半抗原免疫层析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0-233.
[6]吉美奇,王维力,石三俊,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果蔬中的三唑酮及其代谢物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4):4519-4526.
Oct. 2023 CHINA FOOD SAFETY 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