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一课时
【教材解析】
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是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办理》内容的延伸,
同时也为今后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确定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第二课时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
换
【学情解析】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涉及气体体积变化、压力等物理学问题,七年级学生缺少相关知识的储备。
这对学生来说内容抽象,较难理解。
【授课目的】
1.归纳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经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着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经过演示实验和图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经过胸廓的结构以及肺的地址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的生物学见解
【授课重难点】
1.重点、难点:归纳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重难点打破:实验研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惹起学生思虑。
学生主动参加研究活动。
【教法方法】
1 、直观演示法
2 、活动研究法
3 、集体谈论法
【授课过程】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研究、导入新课:
师:提出问题 ; 如何让瘪瓶内瘪气球鼓起来?
活动:分组实验,研究如何让瘪瓶内瘪气球鼓起来
小组内合作交流,研究让瘪瓶内瘪气球鼓起来的方法。
生:回答,能够直接向气球里吹气,有的同学说,能够将瓶壁鼓起,里面的气球就会鼓起。
过渡:激励学生英勇推测,气体进出瓶内的过程可否是跟人体的呼吸相似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外界气体是怎么进出人体的呢?
二、新课内容:
(一)肺的地址、结构以及胸腔、胸廓的结构
点拨方法:
1、显现人体体腔图
2、显现肺与胸廓图
结论: 1、肺位于胸腔内2、胸腔由胸廓、膈围成的空腔。
研究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活动 1、引导学生自我体验呼吸。
让学生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的吸气,再深深的呼气感
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2、小组内同学交流,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
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减小。
过渡:胸廓的扩大和减小是由什么原因惹起?
(三)研究与呼吸相关的肌肉。
活动:师显现胸廓图,播放膈肌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
生: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跟随老师做屈肘伸肘动作
师生共同总结:肋间肌、膈肌缩短时,胸廓容积增大;肋间肌、膈肌舒张时,胸廓容积减小。
研究胸廓扩大概使吸气还是吸气以致胸扩大
活动:分组实验、模拟膈肌运动
活动目标:知道胸廓纵向径的变化受膈肌控制
活动安排:
1、观察并思虑:瓶壁、胶管、气球、橡皮膜分别模拟什么?
2、先向上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橡皮膜地址的变化。
小组谈论: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3、以组为单位回答以下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谈论并补充。
(四)研究:为什么肺扩大吸气,肺减小吸气,即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情况。
活动:分组研究——气压与容积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描述气压与容积的关系
2、理解气体进出人体与肺内气压变化相关。
活动安排 :
1、分组完成研究 : 将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抽满一管空气,左手堵住前端,右手推活塞,感觉气
压变化;松开活塞观察活塞的运动方向。
2、小组内谈论交流推活塞过程中注射器内气压与容积的变化,归纳气压与容积的变化关系。
3、表达交流
三、归纳总结、突出重点
活动目标:不限形式归纳总结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
活动安排:
1、小组交流合作
2、大屏幕显现各小组的总结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谈论并补充
四、牢固训练、拓展新知
(一)基础题:大屏幕显现达标检测题
(二)拓展题:
1、为什么婴儿总是“呜咽”着抵达世上?
2、睡觉时,把手放在胸部,为什么感觉憋闷?
3、平常生活中,有的人煤气中毒、溺水、触电等突然停止呼吸时,为什么可用人工呼吸方
法进行急救?
4、打“嗝”是由于膈肌处于缩短状态,此时属于呼吸的什么状态?有的人喜欢喝水压住,
可否合理 ?为什么?
5、游泳时水过胸部会感觉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
【谈论设计】
(一)新课标要求:
1、重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进行谈论
2、重视对学生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情况进行谈论
3、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完成。
依照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节课授课内容谈论设计内容以下:
(二)谈论内容
结合研究活动的全过程谈论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脚扎实地的科学态度和用于研究的科学精神方面进行谈论。
重视核查学生对生物学原理和应用以及解析、综合能力。
(三)谈论形式:口头谈论、不同样梯度的习题谈论。
【板书设计】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肋间肌缩短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内压吸气
膈肌缩短变大增大减小
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内压呼气
膈肌舒张变小减小增大
【授课反思】
优点:
1、利用自制的简单教具引导学生睁开实验研究活动引入新课内容,从一开课就把学生的注
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谈论“如何让瘪瓶内的瘪气球鼓起来”兴趣浓厚。
本节以实验研究导入新课还能够更好的分别了本节课的难点,为此后学习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2、经过设计的“亲身体验胸廓变化”、“模拟膈肌运动”、“利用注射器研究容积与气压
的关系”三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由于本节内容抽象,较难理解。
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拥有很重申换逻辑性。
因此,授课
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谈论、研究的时间。
缺点:
1、为了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授课目的,我给学生留有的思虑、谈论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预
期的教学收效。
2、各个授课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以致有的班级没有完成本课授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