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武术操教学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19年11月(总第357期)
文理导航
No.11,2019Serial No.357
■学科教育/艺体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体育学科所能掌握的、终身体育所需的、健康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武术操是吸取武术与体操的一些健身精华而创作出的一项运动。

武术操以武术为主要内容,广播操为表现形式,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敏捷性。

在素质教育下,笔者就如何做好武术操的教学,陈述一些看法。

一、武术操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一)武术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武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一种能防身与攻击的技能,在武术的基础上创编的武术操,有着武术的精髓,学生学习武术操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武术动作,提高了身体的敏捷性,大大增强了抗病力。

(二)武术操能健全学生的品德
修身养性是武术的精魂,学生在练习武术操时,能被武术修身养性的特点熏陶,既增强了学生勇于奋斗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

(三)武术操能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武术、弘扬武术是时代赋予学生的历史使命,武术操能让学生认识、学习、弘扬武术。

学生通过学习武术操,可激发出热爱传统文化的崇高理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爱国主义。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操的途径(一)培养学生学习武术操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武术操的引路人与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学生对武术操的训练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武术操是课间操,训练意义不大,对武术操的兴趣不高,感觉武术操锻炼枯燥乏味。

鉴于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

一是通过给学生介绍武术的神奇的技击协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激发学生对武术操的学习兴趣。

二是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武术素养,以武术的神奇魅力来影响学生,以自己学习武术后获得的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武德来感染
学生。

三是体育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看武术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
训练
小学武术操的教学与训练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根据校本教材,首先应设置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体现对小学生的基本功、基本手型和手法、基本步型和步法的要求,也要注重训练对基本技法的训练及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

备课时要形象通俗地讲解和设计每个动作。

例如,在“踢弹、弓步冲拳”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从而运用形象通俗的语言讲解术语、动作。

小学武术操的教学不同于成人教学,这是由小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所决定的。

成人的注意力分散的时间频率一般为每十五分钟一次,小学生的注意力差,特别在室外上课时,一般在短短1分钟内就可达十几次。

所以,教师组织课外工作、讲解课堂内容都很重要。

(三)优化教学方法
武术操的教学一般都比较乏味,在选择教法时要遵循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学习特点。

首先,讲解要形象化、趣味化。

要学会将术语和动作名称形象化、趣味化。

可以为每一个动作取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左右分掌”可取名为“小鸟展翅”,即形象又容易理解。

讲解还可以使用口诀化,如讲弓步时,口诀可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像张弓,别晃动”,让小学生抓住动作的关键。

其次,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多领做,从而让小学生有一个初步正确的示范,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领做示范时,新授动作时通常放慢动作速度,姿势偏高,用力不大,以便小学生观察和模仿,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可逐步加速加力至正常的动作要求。

再次,要多让小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们指出对方错误、不到位的动作,提高学生学习武术操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在学生学习武术操时,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做操的正确性。

在学生熟练核心素养下武术操教学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伏江平
(秦安县王铺镇半墩小学,甘肃天水741611冤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生的必备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学校开展武术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完善学生的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师要倡导武术操训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武术操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与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增强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武术操;意义;途径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19年11月(总第357期)
文理导航
No.11,2019Serial No.357
后,进行个人表演,相互评价。

还可以在班级、学校之间举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武术水平的提高。

在实施学校武术操教育的过程中,各班级要不断探索出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学校武术操教育形式。

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研讨会,加强班级间的交流,在教学中融入地区特色和自我创新的武术文化因素,可促进武术操的创新和多元化,为学校武术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五)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小学武术操的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

教师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武术操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武术操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

及时发现小学生优点并给予表扬。

可以进一步提高训练积极性。

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练得好的学生示范,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

要合理安排整节课运动量以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节武术课中安排的运动量应在准备活动以后,采取短时间大强度的练习,随后逐步延长休息时间和练习次数,以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

只有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量才能让小学生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提高的有利时期。

所以,在进行武术操教学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武术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教育功能,富有传统魅力与时代气息,武术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与增强体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操,将会给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詹莹莹.论新编武术操在中学课间操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05)
[3]任锋.中小学武术操创编的意义和价值功效[J].传播力研究,2019(04)
■学科教育/艺体
(上接第78页)
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以便于学生更快的进步。

对于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要给予调整,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标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于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指正,耐心教导,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尽快达到目标,培养学生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小学体育教育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分层教学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教师要明确地位
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将运动技巧及注意事项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活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可以让学生先进性组内讨论,自行解决,如果依然存在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帮助,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多注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及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放松的同时可以得到体能的锻炼,切实做到体育学习的课内外结合,长期坚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保证分组与考核标准的公平
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分组和考核两方面。

在分组时,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制定合
理的分组标准,这是小组间公平竞争的前提;在考核时,教师要设置合理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公平是动态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考核成绩判断学生的好与坏,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考核最后成绩,更要考核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多少东西,譬如有的学生开始基础较差,但进步幅度很大,虽然最后考核成绩仍然不如优秀同学的成绩,但这种进步是值得鼓励与赞扬的,所以在考核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正向引导。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将“分层渐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合理分组,根据不同分组制定不同的标准,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做到实时跟进、及时调整等,这对教师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这一方法运用得当,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姚远.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7-8
[2]方丽莉.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6+18
[3]杨天辉.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7):87-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