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

合集下载

PPH术与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PPH术与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P P H术 与 B l o c k术 治 疗 直 肠 前 突 的 临床 疗 效 比较 研 究
曾娟妮 胡现 良 胡 芳 芹
长沙 4 1 0 0 0 0 湖南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 ,湖南
【 摘
要】 目的 :比较 P P H术 j B l o c k 术治疗 直肠前突 的临床疗 效。方法 :将 4 8例需手 术治疗 的直肠前 突患 者分为 治疗组 ( P P H
术 )与对照组 ( B l ck o 术) ,对两组术后排便情况 、排便 造影 、 直肠静息压及肛管静息压进 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组 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
组 ( P< 0 . 0 5 ) ,术后排使造影结 、肛管静息压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 P< 0 . 0 5 ) 。结论 :P P H术封闭直肠 前突疝囊 、降低肛管静息压 、改
表 1 术后半年 2组肛管静息压比较 ( x . 4 - s .k P a )
直肠前突 ( R C )是女性出 E l 梗阻 型便 秘 ( O O C) 中较 常见 的一 种疾 病 ,现 通 过 对 比吻 合 器 痔上 黏 膜 环 切术 ( P P H术 )与直肠闭式修补术 ( B l o c k术 )术后排 便情况 及 排便造影 、肛 门直肠动力量化数据来评 估两种术式 的疗效 , 从而为探索 出一种新 的术式提供循证依据 。
2 结果
直 肠 前 突 是 指 女 性 直 肠 前 壁 和 阴 道 后 壁 之 间 肌 层 组 织 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起直肠前壁 向阴道突 出形成 的一个 疝囊 ,使 大便 滞 留此处而感到排便 困难 或排便 不尽 。排 粪造 影是重 要诊 断方法 ,便秘的发生 与肛 门直肠 动力异 常直接 相关 ,肛 管直肠测压与盆底肌 电图检 查对直 肠前 突诊断 意义 与排便 造影是相等 的 J ,故根据排 便造影 与肛肠 动力 学结果 来判 断手术治疗效 果是 客观 的。从 以上结 果表 明 ,治疗组 显效

两种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比较

两种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比较
T e c ii a aa,n l d n y t m mp o e n , p rt n t , o p t i t n t n h r p e e e c mp r d b t e n t o h l c ld t i cu ig s mp o i r v me t o ea i i n o me h s i z i i l a ao me a d te a y f e w r o ae e w e w
同仁京苑 医院全科 )
摘要 :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 ( P 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 除术 ( T R ) 种经肛 门术式治 疗直肠 前突 的效 果。20 0 7— 1 0 9—0 5期 间因直肠前 突排便 困难接受 手术 的住院患 者的临 床资料 , 根据不 同手 术途径 分为
状改善情况 、 便秘评 分 、 住院时间没有显著 差异 ( 0 0 ) 术后 2 P> .5 , 4月 症状 改善情 况 、 便秘评 分 S A R组强 于 P H组 ( TR P P<
00 ) . 5 。术后 2 4月 P H组 总有效 率( 8O ) P 8 .% 低于 S A R组 (4 4 )但 是手术费用和手术时间低于 S A R组 ( 0 0 ) TR 9.% , TR P< .5 。
r us gop. R sl Al ai tw r f l e pfr r ta 4 m nh ,f hm, pt ns 1 . % )w r ls t f l -p 3i eut s lpt ns ee o o du e h n2 otso o 5 aet(0 4 e lw o mo w i ee oto o o u , n lw

P H组( 2 ) S A R组 ( 2 ) P n= 8 和 T R n= 0 。对 2组患者手术后 症状改善情况 、 手术时间 、 院时间 、 住 费用等进行 比较 。 结果

两种术式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对比研究

两种术式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对比研究

比较 不 同术式治疗 重度 直肠 前突的优 缺点。方法 随机 将 8 重度直肠 前 突病人 分成 2纽 , O例 改
良闭式修补 术 4 ( 0例 A组) 经 阴道切 开修 补术 4 , 0例 ( B组 ) 。观 察 两种术 式的症 状评 分、 术 时间、 中 出血 、 口愈 手 术 伤
合 时间、 术后 出血 、 术后 疼痛、 术后 感 染、 门坠胀 、 肛 直肠 阴道 瘘 等临床 资料 。结 果 两 组术 式 治疗 效果 显著 (P >0 .
poeuei et et ev e eeMeh d Egt pt ns i ev coee eerno l aoae t uygop( 4 )adcn rcd t am n hayr t l. to s i y aet wt hayr t lw r d myl ct i os d ru n= 0 n o— r nr f o eo c h i h ec a l dn t
【 bt c】 0 j t e o nleadcm a eeei ns o m d e l k ea r eu dtn a n ci dr a A s at r be i T az pr t fcv e oi dB c cv a y n o eh te s f i f o r ipo dr a as g a i io a p r pr c e n r v i ln snn ei
rp i po e ue e ar r c r .Th fe to e t n d c mp ia in e e c mp r d b t e e e t r u s Re u t S o e n s mp o r o ri a d e e c ft ame t r n a o l t s w r o a e ewe n t s wo go p . s ls c o h c r s o y tmswe e lwe p - n te t o t d r u h h s fc n rlg o p h h a em f c s smia n p te t ewe n t e e t r u .Th r r in fc t e s in s fsu y go p t a t o e o o to r u .T e s o t r e f t n e wa i l ri a in s b t e h s wo go ps e ewe e sg i a l l s in y o ea i g t ,o e aie b e d n d p so e ai e p i ai n so t a r u n c mp r o t o eo o to r u . n l s o Mo i e p r t i n me p r t l i g a o tp r tv an i p t t fsu y g o p i o a i n wi t s c n r lgo p Co cu i n v n n e s hh f df i d B o k e arp o e u e fr h a y r tc l sb te h r s a i a n iin a d r p i p c d r n 8 0 tt r d l n e f c c . l e g r p r c d r o e v e o ee i e trt a ta v gn i c so n e a r r e u e i h r e i c n n l o m a o g tr e f a y n m i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直肠前突修补术中的应用现状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直肠前突修补术中的应用现状
者施 以 直肠 黏膜 、 膜 下层 及 浅肌 层 的 环形 切 除 , 果发 现 , 黏 结
所有 患 者 出 口梗 阻 的症状 明显 消失 。 而且也 有 研究 表 明[ 直 8 1 , 肠前 突 合并 黏 膜脱 垂 的梗 阻性 便 秘 患者 .经 P H术 治 疗 较 P 传 统 的治疗 有术 后 痛苦 小 、 出血 少 、 复快 、 恢 复发 率 低 和直 肠 狭 窄 的发生 率低 等 优点 。 国 内学 者 陈 举 锋 等[ 用 痔切 除 吻合 器 对 3 4 1 采 4例 直 肠前 突患 者 行 P H术 。术 后 3个 月 内复 查 排粪 造 影 2 P 5例 , 未发
1理 论 依 据
11病 因 .
阴道外 口。 排 粪 造影 : ④ 可显 示排 便 时直 肠前 下 壁 向前突 出 ,
相 应 部 位 的 直 肠 阴 道 隔 被 推 移 变 形 , 直 肠 前 突 深 度 分 3度 ,
6 1 m 为轻 度 ,6 3 m为 中度 ,0m 以上为 重度 。 ~ 5m 1~0m 3 m ⑤结 肠传 输 功能 : 可有 结肠通 过时 间延 长 。⑥ 肛门肌 电 图 : 常 。 正
的Hale Waihona Puke 。 1 手术 原理 . 2
美 国学 者 P tr n等[ 经 肛 门直 肠 黏膜 环 切 钉合 术 治 e s ee 6 1 用 疗 直肠 前 突 4 1例 . 获得 较好 的疗效 。R gd s ea a 等 道 , 用 报 利 P H 术对 8例 因 直肠 前 突合 并 黏 膜 脱 垂 而 致便 秘 的女 性 患 P
维普资讯
2 0 年 7月第 5卷第 2 期 08 1

研究进展 ・
吻合 器 痔 上 黏 膜 环 切 术 ( P P H) 在 直肠 前 突 修 补术 中 的应 用现 状

双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症合并混合痔

双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症合并混合痔

采用 S S 1. P S 30统计 学 软件 , 数资 料采用 x 计 检验 , 量 计 资料 比较采用 t 检验 , P< 00 . 5表示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度) 时常需要 手术治疗 才能达 到 良好 的治疗效 果 , 而合并混 合
痔患 者尤其 治疗效果 不佳 , 我们 根据 L no sⅡ手术 ( og’ 双半 环
经产 , 年龄 3 2—5 岁 , 1 平均 4 O岁 , 用双 吻合 器治 疗 。对 照 采
组2 7例 , 为 女 性 , 产 , 龄 2 ~ 5 均 经 年 8 5岁 , 均 4 . , 用 平 28岁 采
3 讨 论
直 肠 前 突症 是 指 直 肠 下端 前 壁 、 直肠 阴道 隔 薄 弱 、 性 弹 减低 , 在排 便压 力作用 下 向阴道方 向膨 出 , 是出 口梗 阻型便 秘 的常 见原 因之一 。排 便 困难 , 间延 长 , 阴 部坠 胀感 明显 , 时 会 肛 门有梗 阻感 , 至疼 痛 , 甚 部分 患者需用 手指按 压肛 周方能协
吻合器经肛 门直肠下端黏膜切 除术 , T R 改进 的一种 新的 S A R) 手术 方式应用 于中重度直肠前 突症合并 混合痔患者 , 取得一 定
的疗 效 , 现报道 如下 。
2 结 果
两 组 手 术 均 一 次 成 功 , 期 随访 6个 月 ~ 1 , 部 分 病 定 年 大
人3 周后 排便 基本正常 , 全部病人于术后 2 月症 状完全消失 , 个
随机 分为 两组 , 观察组 2 7例采 用双 吻合 器 治疗 , 照组 2 对 7例采 用 常规外 剥 内扎术 手 术方 法治疗 , 比较 两组 的疗 效 。 结果 观察组 的疗 效明显优 于对 照组 。结论 双吻合器 治疗 中重 度直肠前 突症合并混 合痔疗 效优于 常规外剥 内扎术 。 【 关键 词 】 双吻合器 ;中重度直肠前 突征合并 混合痔 【 中图分 类号 】 6 71 R 5 .8 【 文献标识码 】B f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2 14 0 1 7 - 7 1( 0 1 2 - 5 - 2

经直肠闭式修补治疗直肠前突35例

经直肠闭式修补治疗直肠前突35例
1 3 8
பைடு நூலகம்
内蒙古 中医药
经直肠 闭式修 补治疗 直肠 前 突 3 5 例
贾智 宏’ 关键 词 : 直肠 闭式修 补 ; 直肠前 突 中图分类 号 : R 2 6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2 5 — 0 1 3 8 — 0 1 直肠 前 突是 出 口梗 阻 型便 秘 的常 见 原 因之 一 ,临 床 上女 性 明显 改善 。 顽 固性 便 秘 以直肠 前 突 为常 见 。 我们 对 3 5 例 直肠 前 突经 直肠 闭 3 讨 论 出 口梗 阻型 便秘 在 女性 当 中 以直 肠前 突为 多 见 。在 直 肠 前 式修 补治 疗体 会 , 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突 的手 术 治疗 中,肛肠 科 医生 多 以经 直肠 行 开 放 直肠 前 突 修 补 般 资料 : 本组 3 5 例, 均 为 已婚 女 性 , 年龄 2 8 — 6 4岁 , 平 均 术 ,这 种手 术对 直 肠前 壁创 伤 较 大 ,而且 操 作 较 复 杂 。近 年 来 4 2 . 1 + 1 8 . 3 岁 ,病 程 8个 月一 2 0年 ,其 中两 胎 及 两 胎 以上 产 妇 8 P P H 在直 肠前 突修 补 术 中广 泛应 用 , 但是 费 用 明显 增 加 , 有 时 在 例, 占2 2 . 9 %, 一 胎 产妇 2 7例 , 占7 7 . 1 %, 术 前 均 经 保 守 治疗 无 直 肠壁 形 成狭 窄 环 , 需 二 次治 疗 。 我科 采 用 经直 肠 闭式 修 补术 治 效, 术 前 诊 断均 经 临床 表现 , 直 肠 指诊 , 排 便造 影 证实 。 疗 直肠 前 突 , 简单 易行 , 创伤小, 费用 较 低 , 患者 较 易 接受 。该 种 诊断标准 : 临床 表 现 : 不 能 排 尽大 便 , 排 便 时肛 门处 有 持续 治 疗方 法 与经 直 肠行 开放 直肠 前 突修 补 术 一样 ,目的是 加 强 直 压力下降感 , 下坠感 , 需 肛 门 加压 或 手 指插 入 阴道 , 直肠 才 能 排 肠 前 壁 肛 提肌 , 达 到去 除 囊 袋 , 修 补 直肠 前 壁 缺 损 薄 弱 区 , 以恢 便, 肛 门处 有 凹陷 感 ; 直肠指诊 : 在 肛 管上 方 的直 肠 前壁 触 及 凹 复正 常功 能 。 P P H技术 是利 用 吻合 器 切 除过 多 的黏 膜 , 缩 小 直肠 陷 的薄 弱 区 , 排 便 动 作 可触 及 薄 弱 区 向前 突 出明显 ; 排 便造 影 : 前突 的宽 度 , 使直 肠 前突 得 到修 补加 强 。 ( 1 ) 应用 吻合 器 技术 : 孔 直 肠 壶 腹 远 端 囊状 突 向前 方 , 按深 度 分 为 轻 中重 3度 , 轻度 6 — 斌【 1 等使用 P P H结合 直 肠 黏膜 柱 状缝 合 , 治疗 4 2例 女性 直肠 前 1 5 m m, 中度 1 6 — 3 0 m m, 重 度 ≥3 1 m m 。 突患 者 , 治愈 2 7 例, 明显好 转 1 1 例, 有效率 9 0 . 5 %。 ( 2 ) 经 直肠 临 床诊 断 : 3 5 例 中直 肠前 突 中度 3 O 例 ,占 8 5 . 7 %;重 度 2 开放 式修 补 术 : 杨珍 宝嘲 采 用该 术 式 , 治疗 5 0例 女性 直 肠 前 突 患 例 ,占 5 . 7 %;轻 度 3 例 ,占 8 . 6 %; 3例 伴 直 肠 黏 膜 内脱 垂 , 占 者 , 效果优者 3 5例 , 良好 1 1例 , 症状轻度改 善 2 例, 总 有 效 率 8 . 6 %; 其 中低位 3 1 例, 占8 8 . 6 %, 中位 占 4例 , 占1 1 . 4 %. 9 5 . 8 %。 ( 3 ) 经 直肠 闭合式 修补 术 : 丁 克[ 3 1 等 用改 良肛 门双荷 包行 闭 治疗 方法 : 术前 1 天 口服 抗菌 素 , 同时 口服 硫 酸镁或 番泻 叶 , 合术 治疗 直 肠前 突 型便 秘 3 0例 , 痊愈 2 4例 ( 占8 0 %) , 好 转 5例 术 中采 用胸膝 位 , 碘伏 消毒 肛周皮 肤 、 肛管 、 直 肠下 段 、 阴道 , 铺无 ( 占1 6 . 6 7 %) , 无效 1 例( 占3 . 3 3 %) 。我们 采 用该 治 疗方 法 获得 良 可能 与我们 选择病 例 也有 一定 关 系 , 无 高位 直 肠前 突 , 同 菌 巾, 肛 周用 利多 卡 因行 局部 浸润 麻 醉 , 扩肛 , 用分 叶肛 门镜 暴露 好效 果 , 直肠前壁, 根据前突程度于齿线上 l e n a , 前壁中线右侧 1 - 1 . 5 c m 进 时重 度 直肠前 突 仅 占 5 . 7 %。再 有盆 底 生物 反 馈 治疗 对 直肠 前 突 针, 穿过粘 膜 和直 肠前 壁肛提 肌 , 用手 指在 阴道 做 引导 , 勿穿 透 阴 术后 症状 改善 是有 一定 帮助 的 。通过 对 3 5例 直肠前 突经 直肠 闭 道壁 , 从左 侧 对应 处 出 针 , 再 从 左侧 出针 处 进针 , 从 粘 膜下 经 过 , 合 式修 补 术 的治疗 , 认 为选 择 合适 病 例 , 采 用该 方 法 治疗 直 肠 前 于 右侧 进针处 出针 , 用4 — 0的丝 线打结 将 直肠 前壁 修补 依 次 向上 突 , 具有 简单 易行 、 创 伤小 、 费 用较 低 、 患者 较 易接 受 、 有效 率 高 的 缝扎 3 — 4 针, 然后 指诊 直肠 前壁 薄弱 处 消失 。伴有 直肠 黏膜 内脱 效果 , 同时配合 盆底 生物 反馈治 疗 , 治 疗效 果更 为 明显 。 垂者, 行 缝合 处两 侧柱 状硬化 注射 , 或缝 扎部 分黏 膜 。 然后 直肠 内 参 考 文献 放 置碘 伏棉球 。术 后控 制排便 2天 , 抗炎 治疗 5 天后 出 院。 【 1 】 孔斌 , 魏志强, 赵 士鹏 , 等. 吻 合 器行 痔 上 黏 膜环 切 术加 直肠 黏 2 治 疗 效果 膜 柱 状缝 合 治 疗女性 直 肠前 突引起 的 出口梗 阻性 别 吗 的 疗 效观 术 后 随 访 5个 月 一 2年 , 根据 临床 表 现 和 症 状 及 体 征 , 治愈 察 『 J ] . 中国全科 医学, 2 0 0 9 , 1 2 ( 1 9 ) : 1 7 9 4 — 1 7 9 6 及显效 2 9人 , 有 效 5人 , 无效 1 人, 该 患 者 病 史长 且 为重 度 前 【 2 ] 杨珍 宝 , 经肛 门 串联 重 叠手 术 治 疗 直肠 前 突 的 临床 研 究 f J 1 . 大 突, 总有 效 率 达 9 7 . 1 %。无 效 1 人 后 经 盆底 生 物 反馈 治疗 , 症 状 肠 肛 门病 外 科 杂志 , 2 0 0 2 , ( 2 ) : 8 9 — 9 0 . 【 3 】 丁克, 王本 军 . 经 肛 门爽 荷 包行 闭合 术 改 良治 疗 直肠 前 突型便 内蒙 古 巴彦淖尔 市医 院( 0 1 5 o o o )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60例回顾总结-4页精选文档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60例回顾总结-4页精选文档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60例回顾总结STARR手术全称双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于2003年提出的新术式[1],主要用于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和直肠前突所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STARR手术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对2010年9月以来所有排便困难的病例进行便秘全套检查(结肠运输试验、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排粪造影、电子结肠镜),筛选出60例女性病例符合手术指征。

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5年。

临床表现均为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肛门有堵塞感,肛门下坠,蹲便时间长(15-20分钟),35例患者有手助排便史。

肛门直肠指诊:直肠前壁凹陷感明显,用力做排便动作时加重呈囊袋状,同时伴有直肠黏膜松弛感。

排粪造影示前突2.0-3.0cm38例,前突3.0cm 以上22例,合并会阴下降9例,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或直肠黏膜内脱垂42例,合并Ⅱ-Ⅲ内痔或混合痔55例。

所有病例经电子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以上病例均经过结肠运输试验检查提示运输功能正常。

2 治疗方法纳入标准[2]:A.具有以下临床症状三个以上并持续一年以上: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手助排便;泻剂依赖;排空不净感;排便时间长在20分钟以上。

B.排粪造影发现明显直肠前突或直肠粘膜内套叠,前突处有钡剂残留,不能完全排空。

C.手术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如饮食治疗时间大于4周;内科治疗和生物反馈疗法大于8周不能改善临床症状。

D.有强烈的治疗意愿者。

排除标准:排便失禁、直肠肛门狭窄、盆腔临近直肠的植入物、有直肠切除吻合术史、全身检查发现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严重的小肠及结肠慢传输、反常的肛管括约肌收缩、瘢痕体质及妊娠哺乳妇女。

术前准备:术前1天进半流饮食,术前晚及术晨各清洁灌肠,阴道碘伏消毒,两把PPH吻合器。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

采用截石位体位。

手术方法:用扩肛器充分扩肛,置入扩张器,取出内芯,将肛门扩张器缝扎固定于臀部,在缝合器视野下,于直肠前壁距齿线约4cm层面处,自截石位9点到3点(顺时针)在黏膜下层作半荷包,同法在齿线上约3cm 层面、2cm层面处分别作半荷包(上下共3个半荷包,半荷包的具体位置应根据直肠前突的深度和宽度提前设计好,一般在齿线上3cm上下),置入吻合器,将三根荷包线绕吻合器连杆同时收紧打结,自侧孔引出,关闭吻合器,打开保险,启动吻合器切断黏膜并同时吻合,取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点用可吸收线8字缝扎止血。

经直肠修补联合PPH治疗直肠前突及黏膜脱垂32例疗效分析

经直肠修补联合PPH治疗直肠前突及黏膜脱垂32例疗效分析

r l gn8 c[ .4 . Nw o :sr gr e丑,19 : I e cil t M] t l t a h eYr pne VIg 94 k i - 1
2 9 2 7. 2 -7
( 收稿 日期 :o 81 8 2 0 .O )

经 验 交流 ・
经 直肠 修 补 联合 P H治疗 直肠 前 突及 黏膜 脱 垂 P 3 疗 效 分 析 2例
拉 长 , 流 出 , 质 融 合 , 染 色模 糊 , 核 胞 核 核膨胀 , 质 胞
起泡 , 核皱缩。cN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 I 这
血, 甚至不出血 , 电凝效果好 , 术后 7d 脱痂 时出血 量少 , 不用做二次处理 。同时, 本组病例没有宫颈管
狭窄的发生 。官颈管粘 连狭窄考虑与创 面感染、 术
黏膜环切 ( P 治疗 , P H) 术后效果 良好 。现报 告如下。
松, 大便成形 , 术后 1 ~3d略有坠胀或异物感 , 无需处理 3— 7d 症状 消失。无大便失禁 、 后 肛周 感染 、 吻合 口狭窄等并 发 症发生 。随访 3个月 一1a排 便 困难 、 , 费力 、 便细 、 门下 坠 肛 症状消失 , 无复发病例 。 讨论 : 出口梗阻 型便 秘 , 一组导致 顽 固性便秘 的常见 是 疾病 , 表现为肛门胀或堵塞感 , 有排便不尽感 , 粪便在直肠肛
固定透明肛镜 , 可见 直肠 黏膜 向外 翻出。于齿线上 4~5c m 处用 7号无创线 向3 9点处 沿黏膜下 层行荷 包缝合 1周 , 、 即 行 P H。置肛门支撑管引 流。术后 禁食 1d 给补液 和抗 生 P , 素, 术后 2d进流质饮食 , 3天拔除 引流管 。 第
后 出血 时 间 长 、 者 年 龄 近 更 年 期 及 锥 切 深 度 有 患

PPH术和STARR术在直肠前突治疗中的比较

PPH术和STARR术在直肠前突治疗中的比较
in f Ci t y 3 0 1 9 0 0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o c o mp a r e wi t h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w o me t h o d s o f t r e a t me n t f o r r e c t o c e l e :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P r o —
1 5 5 4网
J Me l a T h e or &P r o c V o 1 . 2 7 , No . 1 2 , J u n 2 0 1 4
2 0 1 4 年第 2 7 卷第 1 2 期
暖冬 壹 t 理 论铺欺 疑 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 P H 术和 S T AR R术在直肠 前突治疗中的 比较
l a p s e a n d He mo r r h o i d( PPH)a nd S t a p i e d Tr ns a a n a l Re c t a l Re s e c t i o n( S TARR) . Me t h o d s :Re t os r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9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0,t h e wo me n wh o d i a g n o s e d a s r e c t o c e l e p a t i e n t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a s
P P组 。S T组 和 P P组术后 3个月改善情 况无 明显差异 。术后 1 2 个月随访中 , S T组改善. 睛况超过 P P组( P <O . 0 5 ) 。

直肠前突的治疗

直肠前突的治疗

直肠前突的治疗发表时间:2018-12-17T11:17:10.287Z 来源:《大众医学》2018年9月作者:吕瑞昌宋海霞田高波[导读] (PPH术)环形切除脱垂、冗长的直肠黏膜,双荷包缝合直肠前壁黏膜切除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多切除,增加向上悬吊、提拉松弛的直肠前壁黏膜,使直肠前壁成为一个紧绷的界面,不再产生前突。

近年来,我们对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采取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肛门6点位肛管后方线状切开,一次性手术分两步进行:1.(PPH术)环形切除脱垂、冗长的直肠黏膜,双荷包缝合直肠前壁黏膜切除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多切除,增加向上悬吊、提拉松弛的直肠前壁黏膜,使直肠前壁成为一个紧绷的界面,不再产生前突。

与前面提到的传统的手术比较,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

2.后正中线切开狭窄瘢痕,切开肛门梳硬结,使肛管松弛,并向外延长切口,解除出口的梗阻,以便外流。

经过上述术式解决了直肠前突和出口梗阻两个问题,矫正了不正常的直肠的生理曲度,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效果满意。

患者术后就能顺利排便,随访患者自觉排便通畅, 无肛门坠胀及排便不净感, 排便周期正常, 排粪造影示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内脱垂消失。

相关知识链接----直肠前突的病因:1.分娩:胎儿经阴道分娩,可导致直肠阴道隔松弛,耻骨直肠肌的交叉纤维断裂,使直肠阴道隔变薄。

有人统计,93%的经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前突,77%的患者多在产后发病。

2.年龄:直肠阴道隔是位于阴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的一层筋膜,此筋膜含致密的胶原蛋白、丰富的平滑肌及弹性纤维。

绝经后的妇女全身弹性纤维减少,直肠阴道隔松弛,直肠前突的程度就会逐渐增加。

3.慢性便秘:长期慢性便秘,排便困难,排便用力使干硬的粪便对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产生重压,形成直肠前突。

检查方法直肠指诊及排粪造影等是诊断直肠前突的主要检查方法。

直肠指诊可触及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突向阴道的薄弱区,用力排粪时突出更明显。

不同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80例临床对比研究

不同经肛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80例临床对比研究
在 直肠前 突中部 黏膜下做半 荷包缝 合,将吻合 器置 入 ,收紧缝
线并牵 出,使黏膜进入 吻合器 内并收紧吻合 器,后在直肠后壁齿 状线上 3 m左右直肠黏膜处 同样做半荷包缝合,重复上述过程 。 c
对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2 'J 4A- 分别进行随访。 Y
从 2 0 - 0 8年 在 笔者 所在 医院 手术 治疗 直肠 前 突 患者 0 420 中随机 选 取 采 用 S A R和 P H手术 的 患者 各 4 TR P 0例,将采 用 S AR T R手术患者 归入治 疗组 ,采用 P H手术 患者归入 对 照组 。 P 能引起排便困难 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 、病情 等一般情况比
《 外 学 究》 0 第2期( 第1 期)0 年8 临历 与实践 Ln h a g u h in 中 医 研 第1卷 4 总 7 21 月 6 2 Ic u n y s i j a
不 同经肛 直 肠 切 除术 治 疗
【 要】 目 : 摘 的 比较两种 经肛直 肠切除术治疗 直肠前突 的疗 效差 别。 方法 : 选取采 用 P H和 S A R手术患者各 4 例 。分别 为对照 组和治疗 组, P TR O
现报告如— o F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做荷包缝合,后在直 肠膨出中心做半荷包 ,将 吻合 器置入后,收
紧缝 线,打结,牵出缝线 ,使黏膜 进入吻合 器 内并 收紧 吻合 器, 切割部分直 肠下端黏膜 ,检查 吻合 部位有无 出血。
治疗组 : 采用 S A T RR手术 。使 用 2 个强生 P H 0 痔 吻合 器。 P 1
术后 3 个月、2 个月进行 随访,比较两组 患者手术疗效 。 4 结果 : 术后 3 " 随访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 为 9 . 和 8 . - 6 ̄ q 2% 5 0 %,两组比较差异无 0

经肛双吻合器直肠切除吻合术手术(STARR)治疗出口阻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经肛双吻合器直肠切除吻合术手术(STARR)治疗出口阻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中国卫生产业129CHINA HEAL T H INDUSTRY出口阻塞型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便秘类型,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直肠粘膜内脱垂或直肠前突。

本次临床实验对经肛双吻合器直肠切除吻合术手术(STARR)治疗出口阻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2例出口阻塞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6.4)岁。

其中,24例直肠前突,18例直肠粘膜内脱垂。

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便后有不尽感、排便梗阻感和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手术前夜使用和爽做好肠道准备,手术当天禁食水,术前30min 使用抗生素静脉输入,通常选择二代头孢类或硝唑类。

患者均行联合阻滞麻醉。

患者以截石位,术前常规消毒并扩肛,留置并固定肛管扩张器。

手术过程中检查直肠内脱垂或直肠前突情况,通常先将前壁切除。

在截石位3~9点,齿线上段约6cm 处,伞状缝合直肠黏膜前壁下层,使用可吸收线3点缝合,将薄弱松弛的直肠前壁提起,但避免穿透阴道壁。

将PPH 吻合器置入。

加强直肠后壁收紧缝线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吻合器未将阴道后壁夹入。

击发并闭合吻合器,将直肠前壁切除。

使用相同的方法将直肠后壁切除,两个吻合口分别在9点和3点处重合,术后重新检查直肠情况,以保证术前堆积装的直肠黏膜完全消失。

保证直肠腔完全显露。

确切止血后,使用2块止血纱布包扎吻合口。

标本切除可以观察到肠管外脂肪组织。

术后连续2~3d 实施抗感染治疗,太宁栓对吻合口进行保护,术后2~3d 进行肠内营养治疗,3 d 后可正常饮食。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5例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现象,并接受导尿管置管治疗,1d 后可以自主排尿,手术7~10d 后治愈出院。

术后检查显示吻合口完全无狭窄,储袋消失,直肠黏膜较为光滑。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手术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手术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功 能及 幸福 度 的影 响[ . J 中国实 用护 理杂 志 , 0 , () 64 . ] 2 72 2: .7 0 0 4 [] 王 俊 , 爱宏 , 梅 , . 神分 裂 症 恢复 期 心 理社 会 干 预 的对 2 许 张红 等 精
照研 究 [ . 精神 医学, 0 , () 8 —9 . J 山东 J 2 61 3: 9 1 0 0 4 1
面均优于 只进行单 纯治疗和 常规护理 的对 照组患者 。所 以 ,我们应 当 及 时有效地对 衰退 期精神分裂症 患者施 行工娱治疗 ,以精 神、心理和
行为作为 护理手段 ,有效地 改善患者 的衰退症状 ,提高衰退 期精神分
裂患者 的生活质量 。合理地 采取药物与健 康教 育相 结合 的治疗 手段 , 有助于加速患者 的康复 ,值得推广 使用 。
手 术后 症 状 、疗 效 的 不 同 。结果 平均 手 术 时 间为 3 ri,手 术 4天后 经 V S评 分 平 均 为 28分 。手 术后 经 过平 均 7 月的 随访 时 间 发现 0 n a A . 个
出 口梗 阻 症状 发 生率 与手 术前 明 显 下降 ,其 中排 便 梗 阻 或排 便 困难 发 生率 下 降超 过 7 %,差 异性 显著 1 < 0O ) 此较 量 化评 分 ,里 急 .1 。
中图 分类 号 :R 7 .3 5 46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2 1- 50 0 6 1 8 9 2 1) 0 07 - 2
出 口梗 阻型 便秘是 一种常 见的 消化道疾病 ,直肠 套叠脱垂 和直肠 前突是常见 原因 0 。很多手 术针对这两 种病 因疗 效不尽人 意 ,经肛 吻 合器直肠切 除术于 20年起 被应 用于治疗 该疾病 ,疗 效不错 。现对 我 04 院应用经肛 吻合器直肠切 除术治疗 的8例 患者 的情 况做 如下总结 。 O 1资 料 与方 法 1 . 般资料 1一

国产吻合器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国产吻合器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维普资讯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 年第 1 07 3卷第 4 期
・ 5 ・ 2 1
国产 吻 合 器 治 疗 直 肠 前 突 的 临 床 应 用
( 3 附 0例 报 告 )
广 州中 医药大 学附属 三 院 5 o o 林 军 方 咏 李志 国 钟 博珍 杨 燕卿 ioo
补 治疗 对重 度直肠 前 突切 除不完 全 时残 留部 分疝囊
的作用 , 术后 常规 肛 门塞入 两粒太 宁栓 , 于单纯 直 对 肠 前突 的患 者 , 后 可以不包 扎 , 术 对于 合并并 发症 并 经 手术 处理 的 , 规用 无菌 凡士林 纱加 压包扎 。 常 1 3 2 对 照组 : 用经 阴道 直肠 前突修 补术 。患 者 .. 采 取 截石 位 , 于阴道后 壁 作一 纵形 切 口, 口不得 短 于 切
成 的一个疝 囊 , 患者 常 常 大便 滞 留此 处 而 感 到排 便 困难 或排便 不尽 感 等症 状 , 出 口梗 阻 型便 秘 的 常 是
见原 因之一 。以往对 中度 以上 的直肠 前突 采用 经 阴 道或经 肛 门行直肠 前 突 的修 补术 , 手术 时间长 , 其 常 常疗效 不 确定 。我 院 2 0 0 5年 9月 至 2 0 0 6年 3月 , 采用上 海六 厂生 产 的痔 上 黏 膜 环切 吻合 器 对 l 5例 女性患 者行 P H 术式 治疗 直肠前 突 , 效满 意 。 P 疗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0例患 者均 为女性 , 龄 1  ̄8 年 8 8岁 , 程 病
囊 袋直 径( 般 6 m) 钝 性 分离 黏膜 , 一 ~8c , 暴露 前 突 囊 袋颈 口, 一号 丝线折 叠缝 合 , 合深 度包括 括约 用 缝
肌、 直肠 纵 肌 、 分 环 肌 和 提肛 肌 ; 后 用 20肠 线 部 最 - 间断缝合 黏膜 , 闭创 面 。两 组术后 均 予止血 、 关 抗感

78例重度直肠前突的外科治疗分析

78例重度直肠前突的外科治疗分析

78例重度直肠前突的外科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闭式修补术加硬化注射术的手术方法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经肛门闭式电凝直肠黏膜切除加切除直肠黏膜基底部及会阴体注射硬化剂的手术方法,观察近、远期疗效。

结果:7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例术后8天并发出血,随诊1-3年,1例复发,复发率1.28%,疗效满意。

结论:重度直肠前突采用改良闭式修补术加硬化注射术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度直肠前突;改良闭式修补术;硬化注射术;并发症直肠前突(rectocele,RC)又称直肠前膨出,是出口梗阻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1]。

因为直肠前壁向阴道内膨出,排便时直肠内压力突向阴道,结果使粪块在前突的隐窝内积存,从而出现便痛、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严重者需用手协助排便,称为RC。

因此治疗RC应以疏通直肠排出通道为主,解决肛管狭窄、内括约肌失迟缓等问题,减轻前突,达到恢复正常排便目的[2]。

直肠前突的治疗方法很多,可通过功能锻炼、增加膳食纤维等缓解症状,但重度直肠前突最可靠的方法仍是通过手术纠正解剖异常和缓解症状[3],直肠前突的手术有经肛门、阴道及经会阴入路等多种术式,我院采用改良闭式修补术加硬化注射术的方法治疗重度RC,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度RC的女性患者78例,年龄68岁-69岁,平均年龄53.6岁;病程为3-16年,平均5.8年;排便间隔时间平均为2-5天。

其中:单纯直肠前突2例;合并内外痔24例;合并乙状结肠冗长、内外痔者9例;合并直肠慢运输、内外痔者10例;合并直肠内脱垂者33例。

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均无效,均有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均在排便的同时需用手挤压肛门周围以助排便及使用润肠通便药或导泻药物帮助排便史。

1.2诊断依据:(1)直肠指诊时可扪及直肠前壁薄弱区突向阴道处呈囊袋状,同时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30例疗效观察

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30例疗效观察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要 ] 目的 观察直肠黏膜环切术 ( P 治疗 直肠前 突的临床疗效 。方法 P H) 愈率及术 后并 发症 。结果
将6 0例直肠前 突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 0例 采用 P H术 ; P 对照组 3 例 , 0 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 (eaaa Shpy h法) 。观察两组 患者治
3 讨论
该 病常合 并有 其它 的 出 口梗 阻情况 , 术后 疼痛 较重 ,
3 1 直肠 前 突指直肠 前壁 向前 突 出 , . 多见 于 中老 年
易发阴道狭窄而造成! 陛功能障碍。由于阴道狭窄缩 短、 修补不完全、 阴道 口裂开 、 术后性交痛或阴道黏 膜坏死等均可致术后感染而发生直肠 阴道瘘等并发 症 。国外 文献报道 直肠 阴道瘘 的发生率为 50 [ 。 .% 4 3
2 结果
吻合器张开伸人到荷包缝合线的上方 , 收紧荷包线 并结扎 , 通过吻合器侧孔将缝线带出, 当牵拉结扎 适 线, 同时旋紧吻合器至安全刻度。关闭击发吻合器 并维持加压 3 后取出吻合器 , 0s 检查 吻合 口, 若有 出血 给予 “ ” 8 字缝合止 血 。
21 两组治疗效果 比较 治疗组治愈 2 例 , . l 显效 6例 , 有效 2例 , 效 1 ; 照组治愈 1 , 效 6 无 例 对 3例 显
S h p y h meh dfr e tc l , P i asmpe。aeme o i e e o l a o sa ds o e e l gt nte e a a a to eo ee P H i l sf t dwt fw r mpi  ̄ n n h r rh ai mei o r s h h c e t n i h
合器切除治疗直肠前突 , 取得 了一定疗效。为进一 步探讨直肠黏膜环切术 ( P 的优缺点 , P H) 现对我院 应用 P H术治疗直肠前突 3 P 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
作者:刘学伟柴淑梅李泽程颖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分析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直肠前突患者,对他们实施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

对照组采取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而实验组采取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2.50%,实验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5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
【关键词】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经直肠闭式修补术;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在临床上多发于女性,主要是指排便时直肠前壁、阴道后壁疝受到压力向阴道方向膨出,此病又被称为直肠前膨出【1】。

现我院针对直肠前突患者采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前突患者,对他们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

对照组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38至66岁,平均年龄为(46.47±17.56)岁;
实验组患者40例,均为女性,年龄40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99±17.67)岁。

经比较,两直肠前突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