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8V系统市场研究报告
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目录一、动力电池行业短期阵痛,长期向好 (4)1、行业阵痛不断 (4)2、阴霾逐渐散去 (6)3、优质产能紧缺,行业集中度高 (7)二、动力电池扩产下半年边际向上 (8)1、动力电池扩产2018年下半年迎来新一轮热潮 (8)2、新一轮产能扩张不一样 (9)三、设备企业风险逐步释放,明年将获得大量优质订单 (11)1、各种市场担忧慢慢化解 (11)2、上半年设备厂家有望迎来优质的订单 (13)四、投资建议 (14)五、风险提示 (15)图表目录图1锂电设备公司近三年利润增长 (4)图2锂电设备公司近三年股价表现 (4)图3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 (6)图4动力电池企业净利率 (6)图5动力电池企业净现金流 (6)图6动力电池企业资产负债率 (6)图7新能源汽车三年销量(辆) (7)图8新能源汽车三年销量增速 (7)图9动力电池每月装机量(GWH) (7)图10新能源动力电池每月装机量同比增速 (7)图11前2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及占比(2017年) (8)图12前2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及占比(2018年1-10) (8)图13锂电设备预收账款(百万元) (12)图14锂电设备企业存货(百万元) (12)图15锂电设备企业收入(百万元) (13)图16锂电设备企业毛利率变化 (13)图17锂电设备公司股价走势决定的六个变量 (14)图18动力电池建设周期和设备交付周期 (14)表1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变化对比 (5)表2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变化对比 (5)表3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变化对比 (5)表4动力电池产能和产能利用率 (8)表5动力电池新建产能规划情况 (9)表6两家头部企业动力电池产能规划 (10)表7大手笔布局新建产能的公司 (10)表8外资企业在中国新增产能情况 (11)表9珠海格力智能装备的订单变更情况 (12)表10近期锂电设备公司中标情况 (13)2018年锂电设备板块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下游动力电池厂家扩产节奏延缓、部分动力电池厂家出现经营风险等背景下,虽然行业整体业绩依然在增长,但整体公司股价表现较差。
2018年48V微混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48V微混系统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9月目录前言 (1)1、双积分落地,要达标传统车每年降耗目标为6.30% (4)1.1、能源危机与车市增长双面夹击,汽车行业能耗转型升级大势已定 (4)1.2、节能降耗与促进新能源两个目标,弯道超车到消费能源转型战略升级 (8)1.3、燃料消耗与新能源车制造双积分,高标准严责罚搭建长期激励机制 (9)1.4、回归政策设计原理,双积分要达标传统能源车每年降耗目标为6.30%。
(15)1.5、双积分达标条件测算过程 (17)2、48V 微混承前启后性价比最高,预期减少2020年全球碳排放1500 余吨 (20)2.1、汽车节能发展六大路径并行,混合和电池动力方案效果最好 (20)2.2、电气化普及迅猛12V启停捉襟见肘,48V微混节油经济效率最高 (22)2.3、单个车主约三个月可回本,预期减少2020年全球碳排放1500余吨 (24)3、48V 微混四大功能助力降耗,转型过渡期强势看好 (25)3.1、三大核心部件实现转换升级,四个主要功能助力节能降耗 (25)3.2、降低成本配件友好平缓过渡,12V+48V双电压电气明确分工 (28)3.3、性价比高转换友好用户体验增强,转型升级过渡期强势看好 (30)4、2020 年行业空间达400 亿元,国外龙头领跑 (31)4.1、48V微混市场景气可期,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420亿元 (31)4.2、欧美龙头领跑,品牌下沉决定未来格局 (33)4.3、布局加快产业链完备性增强,多搭载中高端车型后期市场有下沉趋势.355、郑煤机:收购博世电机资产,48V 国内领军企业 (37)5.1、液压支架全球龙头,经营情况触底反弹 (40)5.2、煤炭产销两旺,煤企盈利好转,固定投资4年来首次转增 (42)5.3、液压支架产品更新需求高峰到来,行业持续性和弹性均有望超预期 (47)5.4、应收账款处理积极,历史财务包袱轻,利润弹性大 (47)图表目录图表1:2015 年世界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5)图表2:2017 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8.41%: (5)图表3:2016 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储量1.46% (5)图表4:第三到第四阶段油耗限值降幅提高 (6)图表5:2017 年我国车企平均燃料消耗达标率仅56.92% (7)图表6:2017 年油耗超标前十的车企中最高超标62.04% (7)图表7:双积分政策主要内容 (9)图表8:双积分政策惩罚措施相关规定 (9)图表9:CAFC 具体计算公式 (10)图表10: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比例 (11)图表11:新能源与低耗能车型产量对应倍数 (11)图表12:不同车型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 (12)图表13:NEV 具体计算公式 (14)图表14: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 (14)图表15:双积分达标条件下传统油耗年均复合最高须降低6.38% (16)图表16:2013-2018 年新能源补贴退坡重要政策一览 (17)图表17: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车桩比”高达7.8:1 (17)图表18:汽车节能发展六大路径并行技术路线图 (20)图表19:混合和电池动力方案节油效果最可观 (21)图表20:混合和动力电池类各节油技术情况一览 (22)图表21:混合和电池动力方案中48V 微混节油经济效率最高 (24)图表22:搭载48V 微混系统的汽车示意图 (26)图表23:48V 微混系统核心零部件价格及功能介绍 (26)图表24:48V 微混系统主要工作模式效能改善 (27)图表25:48V 微混系统四大功能助力节能降耗 (27)图表26:汽车电气系统发展趋势与路径 (28)图表27:12V+48V 双电压电气系统技术方案 (29)图表28:12V+48V 双电压电气系统下车载电附件供电分组 (30)图表29:2025 年48V 轻混和高压混动将平分天下 (31)图表30:2025 年48V 系统装车量1100 万辆 (32)图表31:国际制造商48V 微混系统解决方案与搭载车型 (34)图表32:48V 产业链部分企业 (35)图表33:部分搭载48V 微混系统的车型总结 (36)图表34:收购交易结构图 (37)图表35:博世机电主要产品 (38)图表36:公司主要产品图 (40)图表37:液压支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大(万元) (40)图表38:液压支架贡献公司主要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41)图表39:公司毛利率先于净利率开始触底反弹 (42)图表40:环渤海动力煤指数自2015 年开始反弹,目前站稳550 元/吨 .. 42图表41:全国原煤累计产量(亿吨) (43)图表42:煤炭销量(亿吨) (44)图表43:煤炭企业累计主营收入(亿元) (45)图表44:煤炭企业累计利润(亿元) (45)图表45: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跌幅度收窄 (46)图表46:主要煤机企业应收账款计提政策对比 (48)图表47:公司煤机板块应收账款余额(亿元)2014Q1 见顶 (48)图表48:公司煤机板块坏账款余额(亿元)2014Q1 见顶 (49)图表49:主要煤机企业坏账余额(亿元)对比 (50)图表50:主要煤机企业当期计提坏账(亿元)对比 (50)图表51:当期计提坏账相对营收占比,郑煤机相对更高 (51)前言“双积分”规则下传统车降低油耗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传统汽车规模增长加剧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压力,多期降耗政策引导下车企油耗达标危机见涨。
48V混合动力现状分析和技术路线讲解

48V混合动力现状分析和技术路线2016-05-24欧洲近几年把48V系统搞的火热,奥迪量产了电增压Q7。
另外,48V BISG 启停技术也将要在2020年之前在欧洲普及。
现在主要的几个48V系统相关供应商也都在紧密安排在其他市场的匹配和量产工作。
车叔今天要解答的就是,48V MHEV到底能给主机厂带来什么?以后会怎么发展?里面有什么细节?下面车叔一个一个回答:(一). 现状分析(二). 技术路线(三). MHEV分类(四). 技术难点(一). 现状分析弱混,其实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是一个向强混过度的技术路线。
存在的意义就是非常高的“产出/投入”比例。
在原有车辆构架的基础上,加一个48V电池(一般1度电左右)和DCDC转换器。
因为电压不高,涉及的安全等级也不需要过多的保护处理。
以前48V供应商来宣传的时候,一直在宣传电增压多便宜,BISG多便宜,但是都不提电池成本。
现在随着48V的普及,一套电池系统供应多个用电器,均摊成本就下降很多了。
车叔看到过一个欧洲主机厂MHEV量产时间表,接下来几年内蜂拥而至,应对2020排放标准。
而目前供应48V BISG的厂商包括法雷奥,博世,大陆,LG等。
在MHEV中,举足轻重的就是BISG启停电机。
由于加大了电压,功率能够支持快速启动和停止发动机。
一般热机能够达到0.5秒左右以内,这比我们一般绿灯起步时“踩下离合器踏板- 挂一档- 松离合”的速度要快。
而且由于启动速度快,不会出现以前那种“突突突”好几下才能启动的情况,对于驾驶舒适性和nvh有很大帮助。
在车辆静止或者滑行时,发动机熄火的速度也会快很多,达到0.4-0.5秒以内,比起以往的自动停机可以快将近一倍。
同时还可以回收一部分电能。
在冷启动时,也可以通过BISG来增加发动机负载,提高排气温度来加快暖机速度。
当然,目前的BISG很少能满足长时间持续大扭矩输出(极限扭矩往往在50Nm左右)。
另一方面,最近火热的电增压其实在业界已经研究了不少年。
48V汽车系统市场调研报告

48V 系统是指系统电压为 48V,用能量小于一度电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 酸电池,用 BSG 电机替代传统的启动电机和发电机,除了自动启停功能之外,还能够在必 要的时候,为车辆提供辅助动力。
一般来说,48V 系统由三大件组成:电机、锂离子电池组以及 DC-DC 转换器。48V 系 统一般与内燃机并联。相较于高压混合动力系统,48V 微混系统能够以三分之一的成本提 供了全混合动力的三分之二的好处,让燃油经济性提高了 15%至 20%。
4
第三节 中国 48V 系统竞争格局
一、主要品牌市场份额 二、整车企业参与情况 三、主要 48V 系统企业发展对比
第三章 国内外主要 48V 系统企业发展分析
(企业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
第一节 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及品牌分析
一、博世 (一)企业概况 (二)主要 48V 系统产品 (三)配套情况 (四)竞争优劣势 (五)未来规划及评价 二、大陆(分析方法同上) 三、舍弗勒 四、德尔福 五、法雷奥 六、江森自控 七、骆驼股份 ……
48V 汽车系统市场调研报告目录
第一章 全球 48V 系统发展背景及技术演变 第一节 全球汽车市场现状及对 48V 系统的需求影响
一、汽车市场产销量规模 二、全球主要国家汽车节能及排放相关政策及影响 三、不同国家及地区 48V 系统推广的可能性及评价
第二节 48V 系统技术演变及趋势分析
一、全球 48V 系统的标准及走势 二、48V 系统技术演变及走势
1
中国实施的第四阶段燃油限值标准、美国限制车型油耗的 CAFE 标准等,一同成为促使整车 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探讨节能减排技术的加速剂。
在中国,根据工信部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 及指标》,至 2020 年,所有企业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必须降至 5.0 升/100 公里。单纯 靠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达到排放目标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汽车混动化,纯电动化是 最佳技术路线。纯电动化虽然是汽车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高成本以及续航问题,无法在短 期内大量普及。因此 48V 轻混系统就成为众多企业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2018年48V微混系统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48V微混系统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目录1.48V微混系统行业简介 (4)1.1 48V微混系统概况 (4)1.2 综合优势显著,堪称性价比之王 (9)1.3 48V微混系统市场空间 (11)2.大势所趋,顺势而为,48V微混系统将成标配 (11)2.1 政策:油耗法规是48V微混系统发展的原动力 (11)2.2 市场:汽车已成为继手机之后的第二智能移动终端 (12)2.3 技术:创新性升级破解成本难题 (12)3.2017年将是48V微混系统发展元年 (14)3.1 行业巨头强势布局48V微混系统 (14)3.2 18年百公里油耗需降至6L,2017年是发展元年 (15)4.核心假定的风险 (16)图表目录图1:48V微混系统实例 (4)图2:48V微混系统LV148标准 (5)图3:48V微混系统架构图 (5)图4:48V 微混系统电气网络典型连接图 (5)图5:48V微混系统结构形式之BSG (6)图6:48V微混系统结构形式之ISG (6)图7:48V微混系统核心功能之滑行启停 (7)图8:48V微混系统核心功能之能量回收 (7)图9:48V微混系统核心功能之电机助力 (8)图10:48V微混系统节能效果 (8)图11:48V微混系统优势显著 (10)图12:48V微混系统各部件成本占比 (11)图13:2020年各部件市场价值量(亿元) (11)图14:48V微混系统:12V系统的升级 (12)图15:多电压级电源与12V电池在汽车中已经实现成功融合 (13)图16:行业巨头布局48V微混系统 (14)表1:48V微混系统主要零部件简介 (6)表2:各主要节油技术及其效益与成本对比 (9)表3:各国排放/油耗法规调整情况 (12)表4:零部件企业包括电池企业、电机企业等在48V微混系统的布局 (14)1.48V微混系统行业简介1.1 48V微混系统概况48V微混系统发展历史。
开创阶段:汽车首次引入蓄电池。
2018年新能源汽车48V微混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8V微混系统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双积分落地,要达标传统车每年降耗目标为6.30% (4)1、能源危机与车市增长双面夹击,汽车行业能耗转型升级大势已定 (4)2、节能降耗与促进新能源两个目标,弯道超车到消费能源转型战略升级 (6)3、燃料消耗与新能源车制造双积分,高标准严责罚搭建长期激励机制 (7)4、双积分达标条件测算过程 (14)二、48V微混承前启后性价比最高,预期减少2020年全球碳排放1500余吨 (17)1、汽车节能发展六大路径并行,混合和电池动力方案效果最好 (17)2、电气化普及迅猛12V启停捉襟见肘,48V微混节油经济效率最高 (18)3、单个车主约三个月可回本,预期减少2020年全球碳排放1500余吨 (20)三、48V微混四大功能助力降耗,转型过渡期强势看好 (21)1、三大核心部件实现转换升级,四个主要功能助力节能降耗 (21)2、降低成本配件友好平缓过渡,12V+48V双电压电气明确分工 (23)3、性价比高转换友好用户体验增强,转型升级过渡期强势看好 (25)四、2020年行业空间达400亿元,国外龙头领跑 (26)1、48V微混市场景气可期,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420亿元 (26)2、欧美龙头领跑,品牌下沉决定未来格局 (26)2、布局加快产业链完备性增强,多搭载中高端车型后期市场有下沉趋势 .. 28五、郑煤机:收购博世电机资产,48V国内领军企业 (30)1、液压支架全球龙头,经营情况触底反弹 (32)2、煤炭产销两旺,煤企盈利好转,固定投资4年来首次转增 (34)3、液压支架产品更新需求高峰到来,行业持续性和弹性均有望超预期 (36)4、应收账款处理积极,历史财务包袱轻,利润弹性大 (37)(1)行业最严格的坏账计提准则,资产质量更夯实 (37)(2)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见顶回落,坏账准备余额已经开始下降,未来冲回弹性大37 (3)与同行公司对比,公司的历史包袱率先出清 (38)“双积分”规则下传统车降低油耗势在必行。
2024年48V微混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的技术和系统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48V微混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将传统的12V电气系统升级为48V电气系统,实现更高效的混合动力驱动和再生制动等功能。
本报告将对2024年48V微混系统行业进行研究,并对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48V微混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元,相比2024年增长了XX%。
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全球市场的XX%份额,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
48V微混系统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型中,目前主要受到了欧洲的政策支持。
欧洲对汽车碳排放进行了严格监管,推动了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
而中国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48V微混系统市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竞争格局目前,全球48V微混系统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导,如博世、德尔福、大陆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新兴的公司也开始涉足48V微混系统市场,如宁德时代、爱信精机等,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等手段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未来,竞争格局可能会有所变化,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加入到市场中,加剧市场竞争。
三、发展趋势未来,48V微混系统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技术研发持续推进。
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和需求增长,48V微混系统将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提高其性能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2.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问题,将进一步支持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48V微混系统市场的增长。
3.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除了传统的汽车市场外,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东南亚等也开始逐渐关注混合动力技术,为48V微混系统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综上所述,2024年48V微混系统市场规模庞大,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应抓住市场机遇,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48V混合动力现状分析和技术路线讲解

48V混合动力现状分析和技术路线2016-05-24欧洲近几年把48V系统搞的火热,奥迪量产了电增压Q7。
另外,48V BISG 启停技术也将要在2020年之前在欧洲普及。
现在主要的几个48V系统相关供应商也都在紧密安排在其他市场的匹配和量产工作。
车叔今天要解答的就是,48V MHEV到底能给主机厂带来什么?以后会怎么发展?里面有什么细节?下面车叔一个一个回答:(一). 现状分析(二). 技术路线(三). MHEV分类(四). 技术难点(一). 现状分析弱混,其实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是一个向强混过度的技术路线。
存在的意义就是非常高的“产出/投入”比例。
在原有车辆构架的基础上,加一个48V电池(一般1度电左右)和DCDC转换器。
因为电压不高,涉及的安全等级也不需要过多的保护处理。
以前48V供应商来宣传的时候,一直在宣传电增压多便宜,BISG多便宜,但是都不提电池成本。
现在随着48V的普及,一套电池系统供应多个用电器,均摊成本就下降很多了。
车叔看到过一个欧洲主机厂MHEV量产时间表,接下来几年内蜂拥而至,应对2020排放标准。
而目前供应48V BISG的厂商包括法雷奥,博世,大陆,LG等。
在MHEV中,举足轻重的就是BISG启停电机。
由于加大了电压,功率能够支持快速启动和停止发动机。
一般热机能够达到0.5秒左右以内,这比我们一般绿灯起步时“踩下离合器踏板- 挂一档- 松离合”的速度要快。
而且由于启动速度快,不会出现以前那种“突突突”好几下才能启动的情况,对于驾驶舒适性和nvh有很大帮助。
在车辆静止或者滑行时,发动机熄火的速度也会快很多,达到0.4-0.5秒以内,比起以往的自动停机可以快将近一倍。
同时还可以回收一部分电能。
在冷启动时,也可以通过BISG来增加发动机负载,提高排气温度来加快暖机速度。
当然,目前的BISG很少能满足长时间持续大扭矩输出(极限扭矩往往在50Nm左右)。
另一方面,最近火热的电增压其实在业界已经研究了不少年。
48V微混系统市场竞争力研究

AUTO TIME37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时代汽车 1 48V 系统发展历程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面世,到1918年汽车开始引入蓄电池,中间经过了近30年。
随着起动机的广泛应用,蓄电池很快就成为了大部分汽车的标准配置,为了平衡安全电压及成本,业内选用12V 作为汽车电气化标准电压。
但随着大功率用电器的集成化发展,12V 的标准电压已无法满足需要,需要发动机频繁的介入(带载空调,怠速启停等),这也对车辆的油耗产生了负面影响。
于是,电气系统的升级开始成为诸多企业的研发方向。
2011年,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等诸多车企及供应商联合推出了48V 电压标准,相较于原先的12V 标准,48V 在同等截面线束下可实现4倍于12V 的功率[1],这使得在同等功率下,整个电容器组的价格降低到12V 系统的三分之一左右,使车辆的进一步电气化成为了可能,高压系统可支撑更高效的启动电机,从而实现更加平顺的怠速启停,同时,提高系统电压还可相应地降低电流, 减少在导线和用电器间的功率损耗,支撑更多大功率用电器(如电子涡轮,电子主动防倾杆等),减少发动机负载,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48V 微混系统市场竞争力研究肖凯 庞有俊 孟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932 48V 微混系统综述2.1 混动系统构型及特征在了解48V 微混系统之前,需要先了解混合动力动力系统,目前业内主流根据电机输出方式和电池容量的差异进行分类,分为常规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RE-EV)。
同时,在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中,根据电机与发动机的相对位置不同,还会将混动方案分为5种构型,即P0,P1,P2,P3,P4构型,P0,P1类型位于发动机端,主要用于给发动机提供辅助动力,一般用于弱混车型,P2,P3,P4构型电机位于动力轴上,与变速箱或输出轴相连,电压较大,电机参与度较高,目前主要用于插电混动等重混车型。
汽车48V系统现状和未来趋势

汽车48V系统现状和未来趋势汽车48V系统现状和未来趋势2017-04一、48V系统的发展和背景轿车电气平台发展历程 (1)1.1、1970前--1970s (1)1.2、1990s--42V系统构思 (1)1.3、2000s--12V系统 (2)1.4、2010s-48V系统提出 (2)1.5、2010后-48V系统整合完善 (2)1.6、严格的节能法规推动48V系统发展 (2)1.7、车用电器的不断集成推动48V系统发展 (3)1.8、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促进48V系统的应用 (4)1.9、为什么选择48V系统 (4)1.10、48V系统具有较大节能潜力 (4)二、48V系统架构与原理 (5)2.1、现阶段48V系统架构 (5)2.2、48V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 (5)2.3、由12V/48V双电压系统到48V单电压系统 (6)2.4、48V系统的节能原理 (6)三、48V系统技术挑战与设计建议 (9)3.1、安全电压控制 (9)3.2、能量管理的挑战 (10)3.3、电弧放电 (10)3.4、接地失效 (11)3.5、双电压系统CAN总线通讯 (12)3.6、电磁兼容EMC (12)3.7、其他挑战 (12)四、48V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13)4.1、48V系统的应用区间 (13)4.2、推广48V系统带来的影响 (14)4.3、各厂商对48V技术开发的投入变化 (15)4.4、整车厂的应用 (15)五、各国对48V系统的不同态度 (16)5.1、欧洲--大力推行 (16)5.2、美、日--态度一般 (17)5.3、中国--车企积极开展集成匹配,核心部件研发暂时空白 (17)汽车48V系统现状和未来趋势2017-04随着国家对车辆油耗和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为个汽车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48V系统具有投入低、节能减排明显的特点,能够明显提高车载电源功率,成为近期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8V系统市场
研究报告
目录
1、限油耗压力驱动,汽车动力总成向电动化升级 (2)
1.1、全球油耗法规趋严,中国积极推动汽车节能 (2)
1.2、动力总成电动化成主流趋势,混动化增长将快于纯电动化 (5)
2、48V混动系统相对纯电动系统节油性价比高,预计2025年48V系统市场规模将达525亿 (8)
2.148V混动系统的节油性价比优势突出 (8)
2.2、48V混动系统适应性广,在混动系统中最先迎来快速应用 (10)
2.3、48V系统市场空间逐渐打开,预计2025年规模可达525亿 (12)
3、电机、电池、DC/DC以及电控、BMS是48V (15)
3.1、电机、电池、DC/DC是48V系统必不可少的硬件 (15)
3.1.1、48V电机比12V电机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16)
3.1.2、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适合48V系统的电池 (17)
3.1.3、DC/DC是不可缺少的电压转换装置 (18)
3.2、电控系统和BMS是48V的核心控制技术 (19)
3.2.1、48V电控系统是电机控制的核心技术 (19)
3.2.2、BMS是48V电池管理的核心技术 (20)
4、国外供应商主导市场,国内供应商有望突破 (21)
4.1、国外供应商凭借先发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主导市场 (21)
4.2、国内供应商在48V硬件零部件方面已具备一定优势,并逐渐向头部供应商集
中,从竞争格局上更看好DC/DC的机会 (23)
4.3、软件和电控系统壁垒较高,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供应商有望开启进口替代 24
5、48V系统相关企业分析 (25)
5.1、奉天电子:渠道优势明显,已量产48V系统DC/DC (26)
5.2、奥易克斯:国内首个拥有48V混动电控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 (28)
5.3、天邦达:48V系统BMS已在多家整车企业中试装,进度领先同业 (29)
6、48V系统行业风险分析 (30)
图表目录
图表1:主要乘用车市场的油耗/碳排放法规限值(CO2,g/km) (2)
图表2: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实施阶段表 (3)
图表3:中国乘用车燃油消耗节能目标(L/100km) (4)
图表4:典型内燃机节油技术及其成本 (5)
图表5:全球汽车总产量及电动化趋势(百万辆) (5)
图表6:中国汽车总产量及电动化趋势(百万辆) (6)
图表7:欧洲汽车总产量及电动化趋势(百万辆) (7)
图表8:不同系统可实现的节能技术 (8)
图表9:电动化程度与节油效果比较 (8)
图表10:节能技术效果及其成本对比 (9)
图表11:12V与48V系统架构比较 (10)
图表12:不同混动系统可实现的节能技术 (11)
图表13:12V与48V系统可应用的附件电气化技术 (12)
图表14:部分国外汽车品牌的48V系统发展路线图 (13)
图表15:国内主要整车厂商的48V布局及进展 (13)
图表16:全球汽车预计销量及各电动化系统市场占比(百万辆) (14)
图表17:部分国外汽车品牌的48V系统发展路线图 (15)
图表18:48V系统架构的分类示意图 (16)
图表19:48V系统电机的功能 (16)
图表20:常见锂电池性能比较 (18)
图表21:48V/12V系统主要电子电器架构图 (18)
图表22:48V电控系统功能示意图 (19)
图表23:48V电池的BMS系统示意图 (20)
图表24:AVL的48V混动系统的历史项目概况 (22)
图表25:主要国外Tier1供应商的产品线及主要产品 (22)
图表26:与48V系统相关的国内公司的产品及其客户 (24)
图表27:奉天电子的主要产品 (26)
图表28:奉天电子近几年营业收入情况 (27)
图表29:奉天电子近几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情况 (27)
摘要
市场空间:限油耗压力下48V混动系统成主流趋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25亿元
全球油耗法规趋严,汽车动力总成电动化已成主流趋势。
目前内燃机燃烧技术的节油化改进空间已很有限,为达到乘用车平均油耗水平下降的目标,即至2020年和2025年新车油耗分别下降至5L/100km和4L/100km,动力总成电动化势在必行。
与其他多种动力总成电动化系统相比,48V混动系统具有节油性价比高等诸多优势。
48V混动系统相比12V启停、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系统,具备节油性价比高、总成本低、可适应性多种成型等优势,因而逐渐成为汽车动力系统的主流配置。
48V系统市场空间逐渐打开,预计2025年规模可达525亿元,2017-2025年复合增速达23.53%。
随着2018年国内外主要汽车厂商的48V混动系统量产车型陆续投放上市,48V系统市场开始快速增长。
预计至2020年,全球市场48V混动系统汽车产销量达400万辆,至2025年将会达到1500万辆。
据此测算,至2020年48V混动系统的市场空间为140亿元,2025年将达525亿元,对应2017-2025年复合增速为23.53%。
核心要素:电机、电池、DC/DC以及电控、BMS是48V系统的关键
电机、电池、DC/DC是48V系统必不可少的硬件。
48V混动系统的电机具有起动、发电、回收制动能量灯多种功能;48V电池是系统的储能单元,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相比NCM三元电池和钛酸锂电池更适合用作48V系统;DC/DC是实现系统中12V与48V 电压相互转换所不可缺少的装置。
48V电控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是48V混动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
48V电控系统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发挥多种重要作用,是实现电机功能的核心控制技术;BMS 是48V电池管理的关键控制技术,对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