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初三语文期末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恶劣(èliè)谈笑风生(shēng)悠然自得(yóu)
B. 踉跄(liàngqiàng)息息相关(xīxī xiāngguān)惊涛骇浪(hài)
C. 欺哄(qīhǒng)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豁然开朗(huò)
D. 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谈笑风生(shēng)意兴阑珊(lá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对集体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被誉为“国宝级”人才。

B. 那个调皮的小男孩总是捉弄别人,让人哭笑不得。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在图书馆里找了一本关于历史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B.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毕业了。


C. 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参观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D.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孔子游于泰山之阳,子路问曰:“由闻君子之德,未知所以能服人也。

敢问,何谓也?”孔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故长而见爱,恭敬慈仁,故利而见合,谨慎无毁,故吉而见赏。

是以君子无难于服人也。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乙)子贡问曰:“君子之所以见尊于世者,何也?”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尊于世者,以其能服人也。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下列对文言文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背负:承担
B. 敦厚:和善
C. 胶:沾湿
D. 舟大:船大
(2)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故长而见爱。

B.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

孙仲谋:三国时东吴的建立者孙权。

(1)下列对词句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
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B.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描绘了年轻时的孙权英勇善战的形象。

C.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表达了作者对曹操、刘备的崇敬之情。

D. “生子当如孙仲谋。

”表达了作者对孙权的赞美之情。

(2)下列对词句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句话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作
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B.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这句话通过描绘孙权的英勇形象,突出了
他的英雄气概。

C.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这句话通过提问,引发读者对曹操、刘备的评价。

D.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通过对孙权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父亲的手机
李永强
手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手机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手机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呢?
一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如果你的孩子沉迷手机,试试这样做……”信息中提到了一位父亲的教育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这位父亲发现儿子沉迷手机后,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跟儿子约定了一个“手机使用计划”。

首先,他告诉儿子,手机是成年人用来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工具,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其次,他规定儿子每天只能使用手机1小时,时间从晚上7点到8点。

在这1小时内,儿子可以自由使用手机,
但他必须保证这1小时是高效、有益的。

最后,他要求儿子在手机使用结束后,向自己汇报使用情况,并分享使用手机的心得体会。

起初,儿子对父亲的规定有些抵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他发现这个“手机使用计划”确实有助于他提高学习效率。

慢慢地,他开始自觉遵守规定,合理使用手机。

在这个过程中,父子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呢?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手机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手机是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其次,我们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

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共同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

再次,我们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们要做到合理使用手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我们要及时引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依赖。

总之,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需要家长、孩子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沉迷的故事。

B. 文章主要分析了手机对孩子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

C. 文章主要介绍了手机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以及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D. 文章主要探讨了手机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面对手机问题。

(2)下列对文章结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讲述了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家长、孩子和社会的角度论述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

B. 文章开头引用了朋友圈的一条信息,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家长、孩子和社会的角度论述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

C. 文章开头讲述了父亲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沉迷的故事,然后分别从家长、孩子和社会的角度论述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

D. 文章开头引用了朋友圈的一条信息,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家长的角度论述了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

四、作文(40分)
题目:网络时代的成长
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网络时代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字数6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