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的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ph有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ta的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ph有关
酸效应系数(edta)与ph 值的关系是: pH>7时,1.6-2.0; pH<7时,5.3-8.4; pH=7时,3.9-5.5; pH=10时,为1.2-2.4.
其中,当溶液的PH 值在4.5-6.5之间时,1.0-1.5;而在7.0-11.0之间时,则可达到最大。

这主要是由于酸碱缓冲体系能够吸收水分子,使得它们对于缓冲作用所起的贡献减小了,从而导致ph 值上升。

但是如果把缓冲溶液长期保存在一个较高的ph 值下,缓冲溶液就会逐渐失去活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缓冲溶液ph 值的变化范围。

酸效应系数的测定原理是根据EDTA 与蛋白质结合后,形成一种新的螯合物,此螯合物不稳定,很快被水解,故EDTA 的浓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则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当EDTA 的浓度增加时,水解反应加快,其酸效应系数也随之提高。

因此,通过测定EDTA 的酸效应系数来判断EDTA 的水解程度和反应的完全程度,以及判断EDTA 在生产中是否被完全水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表明EDTA 水解程度越低、越易水解,即水解程度越轻,反之亦然。

但并非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越好,因为水解程度太低的EDTA 将无法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甚至出现严重问题。

因此必须控制适宜的酸效应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