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第二章第4节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 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 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 个、2 个、3 个、4 个…钩码,并 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 然后取下钩码;
2.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是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使得弹簧不加外 力时就有形变量,造成 F-x 图线不过原点. (2)偶然误差:弹簧长度的测量造成偶然误差,可以多测几组 数据,通过取平均值或图象法减小这种误差.
练 2 (2018·课标全国Ⅰ)如图 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 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游标卡尺由游标尺和主尺构成,主尺竖 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尺刻度线准确对 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 a 中弹簧的劲度系 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尺,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 此时游标卡尺读数为 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 0.100 kg 的 砝码时,移动游标尺,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游标卡尺示 数如图 b 示数,其读数为________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保留 3 位有效数 字).
(1)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该同学选取了材料、自然长度、 金属丝粗细均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两根弹簧 A、B 做实验,该同学 的这种实验方法为________.
(2)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 B 弹簧的直径为 2.40 cm,又测量 了 A 弹簧的直径为 1.80 cm.
(3)该同学将两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测出自然长度,然 后在两弹簧下端增挂钩码,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 20 g,试读出图 甲中弹簧 A、B 的长度补全下表: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 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存在重力 (4)CBDAEFG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 长和形变量. (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 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钩码个数
12 3 4 5
弹力 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 x/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据表中数据作出 F-x 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 k=________ N/m;
(3)图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大于 L0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765 54.0
【解析】 图 b 中主尺读数为 3.7 cm,游标尺的读数为 0.05
mm×13=0.65 mm,故读数为 3.7 cm+0.065 cm=3.765 cm.
由题意可得:托盘内放质量 m=0.100 kg 的砝码,弹簧伸长
量 Δx=3.765 cm-1.950 cm=1.815 cm;
根据受力分析可得:mg=kΔx,故弹簧的劲度系数 k=mΔxg=
0.100×9.80 1.815×10-2
N/m≈54.0 N/m.
练 3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
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 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 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3)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 由 F=kx 可得 k= 200 N/m,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 量.
(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 CBDAEFG.
考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读数时,注意仪器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3)建坐标系时,注意两轴单位长度要适当. (4)描线时,注意顺势平滑拟合各点.
钩码质量/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20 40 60 80
弹簧 A 长度/cm 8.40 10.10
13.60 15.30
弹簧 B 长度/cm 8.40 12.30
20.50 24.40
(4)利用(3)中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作出 A、B 弹簧拉力 F 与长度 x 的关系的图线,求出 A、B 弹簧的劲度系数 kA= ________ N/m,kB=________ N/m(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从而该同学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 定的情况下,弹簧直径越大,其劲度系数________.
象.
n
1
2
3
4
5
l/cm 10.48 10.96 11.45 11.95 12.40
(2)弹簧的劲度系数 k 可用砝码质量 m、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及 l-n 图线的斜率 α 表示,表达式为 k=________.若 g 取 9.8 m/s2,则本实验中 k=________ N/m(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①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砝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 线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
②系统静止后,记录砝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 ③逐次增加砝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 内); ④用 n 表示砝码的个数,l 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 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图 b 中补齐数据点并做出 l-n 图
练 1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 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 F-x 图线,由此可 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拓展
本实验的拓展方向有以下几方面: 1.改进实验方法,例 1(2019·海南)“将弹簧水平放置,避免 弹簧自重的影响”. 2.探究新问题,例 2“探究直径与劲度系数的关系”. 3.弹簧与力学综合,例 3“结合平衡关系测劲度系数”. 4.弹簧与电路综合,例 4“探究电子秤的原理”.
例 1 (2019·海南)某同学利用图 a 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 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 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 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 m=50.0 g).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 步骤如下: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3)11.80 16.40 (4)11.6 5.0 越小 【解析】 (1)该同学选取了材料、自然长度、金属丝粗细均 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两根弹簧 A、B 做实验,该同学的这种实验方 法为控制变量法. (3)由甲图可知,弹簧 A 的长度为 11.80 cm,弹簧 B 的长度 为 16.40 cm.
【答案】 (1)如图 (2)50 (3)弹簧自身重力
【解析】 (1)见答案图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由 ΔF =kΔx,得 k=ΔΔFx,即图线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3)由于弹簧有一定重力,将其自然悬挂时的长度与平放时的 长度不一样,平放时稍短一些.测量 L0 时,应将弹簧一端固定 在铁架台上的铁夹上,让其自然下垂,再用刻度尺量得自然状态 下的原长.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2)L0 和 x0 的大小关系为 L0________x0(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3)图线最后部分为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xn=Ln-L0 计算出弹簧挂 1 个、2 个、3 个…钩码时弹 簧的伸长量,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
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钩码数
123456
长度 L/cm
伸长量 x/cm
弹力 F/N
6.建立 F-x 坐标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图 线.
7.根据图线,写出弹簧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式,并求出弹簧 的劲度系数.
【答案】
(1)图线如图所示
mg (2) α
102
【解析】 (1)描出点后,作出图线如图所示. (2)l-n 图线的斜率为 α=ΔΔnl 由胡克定律有 ΔF=kΔl 即 Δnmg=kΔl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k=mαg 由图可得: 斜率约为:α=0.48×10-2 劲度系数约为:k=102 N/m
例 2 (2019·长春模拟)某同学探究弹簧的直径 D 与劲度系数 k 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 铁架台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锤线 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 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 端所对应的刻度 L1. 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 2 个、3 个、4 个…钩码时, 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 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 中.
课内导航
01 知识清单 02 重点突破 03 题型拓展
2.4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知识清单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根据二力平衡关系,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 力相等. 三、实验器材 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锤线, 坐标纸.
(4)通过描点作出 F-x 图象如图所示:
在 F-x 图象中斜率代表劲度系数,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A=ΔΔFx=00.0.869 N/m≈11.6 N/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B=ΔΔFx=00..186 N/m=5.0 N/m. 通过计算可知,弹簧直径越大,其劲度系数越小.
例 3 (2019·长沙模拟)王晓刚同学设计用 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刻度尺 测量出光滑斜面的高度 h 和斜面的长度 L.首先 把弹簧放在光滑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出弹簧的长度 L0.然后把 弹簧放到光滑斜面上,上端固定在挡板上,带有挂钩的小物块挂 在下端,小物块静止后,然后用刻度尺测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x,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小物体重力 G.换用不同的小物体,重复 上述实验,在图纸上画出 x 随 G 的变化规律图线,图线最后部分 为曲线.测得图线直线部分的斜率为 k0,纵截距为 x0.
五、注意事项 1.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防止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考虑到弹簧的自身重力,测量弹簧原长时,要在弹簧自 然悬挂时测量. 3.每次增加钩码测量长度时,要保证钩码静止后再测量. 4.画图线时,要使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重点突破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实验操作中注意两个问题: 1.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和钩码静止后再测量,这 样弹簧弹力与钩码的重力相等. 2.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