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服务业重大课题
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特色路径

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特色路径摘要:在工业化转型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苏州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其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则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发展定位、行业布局、内部结构、对外开放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苏州特色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便为苏州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关键词:苏州;服务业;发展现状;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在研究如何发挥服务业的功能,以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对于苏州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有助于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长三角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在服务长三角、接轨长三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还要在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方面做出贡献,为其他城市积累宝贵经验。
本研究阐述了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发展苏州市现代服务业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对苏州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苏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概览1.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 58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9%,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中居第6位和第3位。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
从行业增加值总额看,批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优势明显,分别实现增加值1 201.14亿元、633.26亿元和581.15亿元。
2.服务业比重增加较快随着苏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国际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苏州服务业进入了全面提升、加速发展的时期,占比提升较快。
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7%,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在全省13个地级市和全国20个主要城市中都居首位。
昆山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昆山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重要力量。
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昆山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具备了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条件。
为了推动昆山市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全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制定一份全面规划昆山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体目标1.到2025年,昆山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5%以上。
2.到2030年,昆山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0%以上。
3.优化服务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4.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发展高地。
三、发展思路1.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将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
2.培育优势产业:昆山市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高端服务业示范区。
3.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服务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服务业。
4.打造人才高地:加大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的力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提高服务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先进的服务业发达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昆山市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发展重点1.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加大对城市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品质,构建便利、高效、创新的城市服务体系。
2.加强旅游服务业发展:利用昆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和旅游投资。
3.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强互联网、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的融合。
4.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
5.增强教育和医疗服务:加大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质量和均衡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政策措施1.减免企业税费:对于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降低其创业成本。
扛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江苏使命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扛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江苏使命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作者:信长星来源:《当代世界》2024年第04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
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江苏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对江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重大任务。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切认识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其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充分认识其对江苏发展、对全国大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邃考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作出部署,强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江苏产业调研报告

江苏产业调研报告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
本报告将对江苏省的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并综合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农业产业江苏省的农业以粮食、蔬菜、水果和养殖业为主。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种植技术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江苏省也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江苏省的农业将继续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制造业产业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非常强大,主要包括机械、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江苏省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的制造业重镇之一。
江苏省政府也加强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未来,江苏省的制造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努力。
三、服务业产业江苏省的服务业发展也非常迅速,服务业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江苏省的金融、文化、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使江苏省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未来,江苏省的服务业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四、新兴产业江苏省也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
江苏省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创新企业。
未来,江苏省的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五、问题与挑战虽然江苏省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传统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发展动能不足。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限制了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江苏省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六、未来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省的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到江苏省投资。
新时代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

新时代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无锡市的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也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无锡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本文。
一、无锡市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近年来,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无锡市的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4267.6亿元,同比增长8.4%。
无锡市的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也逐年增加,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也逐渐增多。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产值不断攀升,成为无锡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无锡市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拥有诸多优势。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无锡市政府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服务业企业进驻。
无锡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学科研机构,为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无锡市在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不平衡,高端服务业和基础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差距。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服务产品和服务理念相对滞后,需加强创新意识和技术引进。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寻求差异化发展。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供给仍存在一定瓶颈,高素质的现代服务人才供不应求。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多关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
尽管无锡市现代服务业面临不少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良好。
无锡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无锡市现代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无锡市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空间巨大,有利于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共115页

• 在此期间,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与又好又快发展,应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部 署,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6
一、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现代服 务业的理论内涵
• (一)服务业的理论演变 • (二)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 • (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 (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主导产业是轻工、纺 织;
•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是基础产业、基 础设施、家电、房地产;
•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前的主导产业已经 没有了后劲,而新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加 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连续 几年都处于“七上八下”的状态;
3
• 到了本世纪初期,住宅、汽车、通讯产品等新 主导产业迅速形成,带动了钢铁、基础设施等 相关投资型产业的发展,再拉动电力、煤炭、 港口等基础行业,从而形成了国民经济的又一 个快速发展期。
• 其中,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林业、 渔业等,即广义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能够从自然界 获取直接可供消费的有机产品。第二产业则包括制造 业、采掘业、建筑业、公共事业(主要包括煤气、电 力、自来水等)。其主要特征是产品必须通过人类一 定的加工制作才能提供消费。第三产业则包括运输业、 通讯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业、房地产 业以及国防、政府、个人服务业,等等。其主要特征
8
• 1957年,克拉克(Colin Clack)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 业概念的内涵,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 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 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 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 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 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律师事务和服务军队等。 克拉克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 产业的概念。
江苏产业特色研究报告

江苏产业特色研究报告江苏产业特色研究报告1. 引言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本报告旨在研究江苏省的产业特色,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江苏的产业结构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根据数据统计,制造业是江苏省最主要的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对江苏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服务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江苏经济的新引擎。
农业虽然对江苏经济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江苏产业的特色3.1 制造业特色江苏省的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尤其是苏州、南京、无锡等城市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江苏省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江苏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3.2 服务业特色江苏省的服务业以金融、物流、旅游等行业为主导。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江苏省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市场潜力和消费能力也大幅增长。
金融业在江苏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银行、券商还是保险等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
物流业也在江苏发展迅速,南京、苏州等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产业基础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支撑。
此外,江苏省还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苏州的园林、南京的历史文化遗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3 农业特色江苏省的农业以水稻、蔬菜、水果等为主导。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江苏的农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国内外。
江苏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高效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 江苏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江苏省的产业特色使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并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推动了消费升级和需求结构的优化。
农业的稳定发展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还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
宿迁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构建分析_胡长深

产业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11期(下)14 基金项目:2014年宿迁市社科类研究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2014SSK48)。
作者简介:胡长深(1983-),男,山东济宁人,宿迁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市场,组织与战略;马卫东(1975-),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宿迁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构建分析胡长深 马卫东(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 要: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转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实施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效动力,而选择出合适的主导产业是关键点。
基于现代服务业和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结合宿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紧密围绕主导产业的4个评价准则,构建宿迁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14-031 引言作为江苏省唯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宿迁,正快速的向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迈进。
近些年,宿迁市顺应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三产结构上升到13.8∶47.8∶38.4,宿迁市服务业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日益增大。
但是,宿迁市依然存在许多结构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宿迁市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科学统筹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是宿迁市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考虑到现代服务业门类繁多,各产业发展所需资源不尽相同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有重点、有先后、有层次的培育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某一具体产业就变得十分重要起来了。
2 现代服务业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2.1 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军华等同志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的决定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军华等同志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13•【字号】苏政发[2014]105号•【施行日期】2014.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军华等同志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的决定(苏政发〔2014〕10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2013年以来,全省广大服务业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扎实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提速发展,服务业贡献份额、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涌现出一批优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
为表彰先进,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王军华等10名同志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
希望获奖同志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广大服务业工作者要以先进同志为榜样,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新起点上推动服务业新发展。
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新任务,进一步加大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着力打造“江苏服务”品牌,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获奖名单江苏省人民政府2014年10月13日附件第二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军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王政福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李革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汪建国五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沈锦华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立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锴江苏澳洋顺昌股份有限公司周勇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周天江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逯利军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
研究要点:()“十三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五大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六个高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落实情况);()对照十九大新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面临的主要矛盾;()从机遇和挑战两个层面,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面临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及其对江苏的影响;()与“十三五”相比,从不同角度精准精炼归纳总结提出“十四五”江苏面临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若干重大战略的发展路径;()面向基本现代化,系统研究提出“十四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及创新举措;()高站位研究谋划提出江苏“十四五”拟开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预测“十三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未达预期指标作剖析说明;()体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要求,对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试点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评价体系,坚持引领性、结构性、效益性导向,研究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形成一级、二级指标共同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属性和内涵解释;()运用科学方法提出到年各项指标测算值,对经济发展等重点指标形成多个可行预测方案,并可展望到年。
、“十四五”时期激发江苏创新动力活力的体制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分析江苏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含人才标准、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价值实现等);()研究分析制约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障碍、解决路径(如提出政府支持、职务发明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的解决方案);()比较分析江苏(南京、苏州等主要城市)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杭州、深圳等主要城市)创新政策的差异;()研究提出江苏开放配置创新资源特别是高端要素(人才、技术、资本)的思路举措;()研究提出健全完善江苏创新生态需要重点突破的其他对策举措。
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策略研究

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江苏省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江苏省服务贸易领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江苏省服务贸易总体规模较大,但在服务贸易结构和品质上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研究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服务贸易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对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研究江苏服务贸易的现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深入挖掘江苏服务贸易潜在的增长空间和市场需求,有助于拓展服务贸易的领域和市场,提升江苏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研究提升策略,可以为江苏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
本研究对于推动江苏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江苏服务业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江苏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服务业在江苏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江苏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现状:一是服务贸易种类丰富。
江苏的服务贸易涵盖了教育、医疗、金融、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服务内容丰富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江苏服务贸易规模逐年增长,对外贸易贡献度逐步提高,成为江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指南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指南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1、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化特点及其影响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与继承发展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研究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在江苏的实践探索及典型经验(重点项目选题)5、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二、关于“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挑战、动力与趋势※1、江苏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宏观调控对江苏发展的影响※3、新一轮江苏经济增长动力源研究(重点项目选题)※4、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5、江苏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硬约束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6、“十一五”期间江苏防范重大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三、关于“十一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战略※1、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第二个率先”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3、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进程研究(以昆山等地为例)※4、江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新苏南模式”研究※6、促进和保障江苏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7、保护企业主权益与保护工人权益研究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模式、主体及评价指标体系(重点项目选题)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途径与政策研究※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4、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特征与产业分布特征(重点项目选题)※5、培养江苏新型农民研究※6、社会主义文明城市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研究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2、江苏主要工业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趋势研究※3、提升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4、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升级研究※5、江苏港口发展及政策体系研究※6、江苏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及产业演进趋势研究7、江苏软件产业、动漫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战略产业发展研究※8、利用外资与发展民营经济关系研究9、加快建设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带、沿运河经济带研究※10、苏南地区提升产业、科技和环境竞争力研究(重点项目选题)※11、苏中地区如何实现快速崛起研究(重点项目选题)六、关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1、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研究2、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研究※3、江苏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研究4、江苏建设数字城市研究5、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研究6、江苏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研究7、江苏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研究七、关于加快苏北发展※1、苏北未来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文化研究3、加快“四沿”产业带建设研究※4、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6、发展沿海及苏北腹地中心城市研究7、苏北鲁南发展比较研究八、关于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1、“十一五”期间江苏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2、江苏利用外资效益及评价指标研究※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大企业集团研究※4、促进开发区集聚集约发展和管理创新研究九、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1、江苏实施“环保优先”发展方针,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实施“节约优先”发展方针,构建节约型社会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能源价格波动对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江苏产能过剩研究※5、江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6、制约与影响江苏发展的人口问题研究十、关于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1、江苏实施“科教优先”发展方针,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平台与机制研究※3、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研究4、江苏人才管理创新研究5、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研究十一、关于民生问题※1、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增收难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实施“富民优先”发展方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研究※3、城乡“空巢”家庭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研究※4、江苏农民集中居住研究(重点项目选题)※5、失地农民问题研究※6、外来从业人员社会保障研究※7、江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模式研究※8、外来从业人员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9、流动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研究※10、年轻失业群体研究※11、苏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12、公众心理健康与精神建设研究十二、关于文化江苏建设※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文化江苏建设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选题)2、城市形象、城市精神、新江苏精神研究3、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研究4、江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十三、关于江苏特色和地方优势的理论问题研究党史党建: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互动关系研究※2、现阶段江苏党群、干群关系研究※3、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研究(重点项目选题)4、深化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典型经验研究5、江苏党史上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研究哲学: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进展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干部伦理道德建设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4、当代西方政治法律哲学主要流派研究5、网络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研究6、江苏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研究7、江苏科技自主创新的软环境研究经济理论: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原理和基本分析范式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及西方经济学合理内核研究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微观结构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4、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政策5、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史研究(重点项目选题)政治学:1、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2、公民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3、利益格局变化与政治发展研究4、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研究5、节约型政府研究6、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研究(重点项目选题)7、地方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转型研究社会学:※1、江苏社会分层与新社会群体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整合研究※3、江苏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4、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5、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6、江苏民营(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政策研究7、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法学:※1、和谐江苏建设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农民工权利保障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江苏地方立法研究※4、江苏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对策研究5、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治化研究6、民国法制史研究历史学: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2、江苏区域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吴文化等)研究(重点项目选题)3、江苏古代地方学术史研究4、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研究5、关于民国史问题的研究6、日寇对南京文化典籍掠夺和毁坏研究※7、西方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地区差异研究※8、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国文学:1、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中国古、现代文学史(含口述文学史)研究3、江苏地域文学研究4、海外华文文学研究5、民国时期文学研究6、全球化与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1、当代外国文学创作及文化思潮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外国通俗文学研究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与外国文学4、外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语言学:1、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及其他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汉语史研究3、现代汉语研究;4、外国语言及语言学研究;教育学:※1、“创新、创业、创优”的新江苏精神与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3、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4、江苏名校发展研究※5、江苏中小学教育名师研究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其长效机制研究新闻、图书情报学:※1、民生新闻与舆论导向问题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十一五”期间江苏新闻出版业发展及其在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中的作用研究※3、新闻失范和低俗问题研究※4、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和应用新闻媒体能力研究※5、先进典型影响力研究6、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及其影响研究7、江苏图书馆事业改革创新研究艺术学及其他:1、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重点项目选题)2、江苏传媒新形态及其应用研究3、江苏地域传统音乐的抢救与保护4、江苏戏剧研究5、艺术设计学的历史与应用研究6、江苏地方艺术史研究7、江苏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的协调发展研究。
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学院名称: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11国贸2学号:11212214姓名:王雅指导教师姓名:何涛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二〇一五年六月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摘要:江苏省作为国内旅游大省,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优越的地理位置,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目前,旅游业面临复杂激烈的竞争。
本文在对江苏省旅游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竞争力状况分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竞争力指标分析的方法,将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与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进行比较,并对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作出了客观的分析。
文章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竞争力指数等的分析,得出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的结论。
最后,文章重点研究提升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措施:做好旅游服务贸易业的发展规划,提升产品档次,创新旅游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基础;加大海内外宣传力度,实施旅游服务贸易品牌化战略;注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业区域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竞争力Researches on competitive problems of Jiangsu Province’stourism service tradeAbstract: Jiangsu Province is a big provi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t has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and advantageous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urism industry occupies a large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s economy. Look into the future, the tourism industry will face tough and complicated competition, so this thesis analyse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mpeti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What’s more, comparing tourism service trade of Jiangsu province with Zhejiang province’s、Anhui province’s and Shanghai’s by competitive indexes, objectively analyzing competitiveness of Jiangsu province’s tourism service trade. I conclude that Jiangsu province’s tourism service trade is not highly competitive by analyzing MS Index、RCA Index、TC Index、RC Index. At las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measures of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of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must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plan wel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rade service, improve quality of products, innovate new travel culture;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improve service system, reinforc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crease the publicity at home and abroad, implement the brand strategy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professionals, enhance the service level of tourism employees; strengthen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Keyword: Tourism Service Trade; Foreign Exchange Receipt; Competitiveness目录引言 (1)一、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 (1)(一)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二)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二、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4)(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4)(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三)贸易竞争力指数 (6)三、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7)(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7)(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8)(三)相对竞争力指数 (9)(四)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对旅游业就业的弹性系数 (10)四、不断提高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11)(一)做好旅游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升产品档次,创新旅游文化 (11)(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基础 (12)(三)加大海内外宣传力度,实施旅游服务贸易品牌化战略 (12)(四)注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12)(五)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5)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内需需求的拉动下,中国的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在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旅游行业政策持续改善,行业也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19•【字号】苏政办发〔2021〕34号•【施行日期】2021.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3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7月19日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的关键阶段。
加快推进新时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江苏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是指导未来五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指引,是编制全省服务业领域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背景(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服务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业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贡献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全面提速,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总量规模稳步扩大。
2020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占全国的9.7%,位居全国第二,“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7.3%,高于GDP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苏州为例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 界定
2019年第2期
研究探索
投入,因而其产出包含着大量人力 资本和知识资本,所以生产性服务 业能够提高资本和知识密集度,促 进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和其他生 产要素的生产率。侯学钢(1997 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也可称为厂 商服务业,它随着西方"工厂制度” 的确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为社 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实物形态 的、服务业产业。
仇讨4专劳为竄践»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苏州为例
□陆杰
“微笑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 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 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 值最低。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 局中,设计和研发,以及物流与销 售主要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我 国只能做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这 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 要矛盾。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制造 业城市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 性服务业仍不发达,需要从深入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促使生 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有效嵌入制造 业价值链,推动形成生产性服务与 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综合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取 性和统计概念的科学性,通过参考 各地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初步 界定,本文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作为行业类别选 取依据,以《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
准(2015年)》作为概念选取依据, 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G),批发业(H),金融业(J),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L),科学研究、技术 服务和地质勘查业(M)”等六个行业 作为研究苏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基 本范围。
江苏333工程实施方案

江苏333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江苏省333工程是指江苏省政府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于2016年启动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工程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强变优。
二、实施目标。
江苏333工程的实施目标是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三、实施内容。
1.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2. 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企业。
3.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投入。
2. 环境优化,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产业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实施机制。
1.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推进到位。
2.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论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苏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本文将探讨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并分析其发展策略。
背景苏州位于中国东部河南省,距上海约100公里,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苏州一直以来都注重发展各种服务业,包括金融、文化创意、教育、旅游等。
尤其是近年来,苏州不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服务业中心和创新创业的高地。
发展策略1. 优化营商环境苏州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现代服务业创造有利条件。
这包括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等措施。
苏州还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
此外,苏州还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业的创新提供了保障。
2. 加强人才培养苏州明确了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人才培养。
首先,苏州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创业支持和人才引进政策。
其次,苏州设立了一批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此外,苏州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促进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
3. 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苏州重点支持金融、文化创意、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发展。
针对金融业,苏州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的改善。
在文化创意领域,苏州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教育领域,苏州加强了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在旅游领域,苏州加大了旅游业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苏州积极推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协同创新。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花敏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17期摘要:江苏省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江苏省服务业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地区间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文章先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的几大问题:自身环境的约束、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内部结构不合理、国家化水平有待提高;最后对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现代服务业以“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三大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城市消费。
相比传统服务业来说,具有三大特征,即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
我国现代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餐饮、商品零售、医疗保健、住宿旅游、文化娱乐、房地产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服务、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批发、金融、物流、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结合江苏经济的实际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八大行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医疗和文体业,社会服务业。
一、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2007年以后,江苏引入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调查显示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外资的利用比例比较小。
依靠第二产业,来带动江苏经济发展。
当下正逐渐形成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的新局面。
江苏服务业发展迅速。
2000年至2013年,江苏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7%上升到37%,每年平均上升7.69%,年均增加就业43.78万人。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1.4%增长到42.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具有阶段性,2000年至2007年从3.3%上升到5.8%,2007年至2008年从5.8%下降到4.6%,2009年至2010年处于平稳期,保持在4.9%。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部分:服务业现状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了5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3.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是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此外,医疗健康、体育休闲、公共管理等领域也在快速发展。
在细分行业中,江苏省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是服务业的增长点之一。
此外,餐饮业也在江苏省的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江苏省的餐饮业中,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餐饮业比较发达。
第二部分:服务业发展趋势1.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成为江苏省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这个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数字经济是推动服务业向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江苏省正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布局,重点培育一批化综合性的IT企业,推动数字经济的做大做强,助力江苏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2.服务业也进行着深刻的创新变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消费业态的出现,服务业也在不断变革。
在江苏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服务方式,打造出全新的消费体验。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服务模式也不断涌现,推动江苏省服务业发展,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优质服务。
3.江苏省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江苏省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也逐步提高。
在过去的几年中,江苏省服务业实现了很大进展,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服务企业也在海外市场开花结果。
这些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跨国经营和合作的经验,并开始出现一些标志性的海外服务案例。
结论:服务业的发展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极具潜力的新经济产业。
苏州酒店横向课题

苏州酒店横向课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苏州酒店横向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课题的目标和研究方向
3.课题的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
4.课题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正文
苏州酒店横向课题是一项旨在研究和探索苏州酒店业发展趋势和问
题的课题。
苏州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酒店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课题的目标在于深入了解苏州酒店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苏州酒店业的市场分析、酒店业的服务质量提升、酒店业的智能化发展等方面。
为实现课题目标,课题组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以期获得全面、客观、准确的研究结果。
预期成果包括一份详细的苏州酒店业发展报告和一系列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论文。
然而,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难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
但课题组将秉持科学研究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
展望未来,苏州酒店横向课题的研究将为苏州酒店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苏州酒店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服务业重大课题
申报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印制
2014年5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对本人填写的本表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
如获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江苏省服务业重大课题项目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推荐单位承诺:
本单位对申请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
如获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江苏省服务业重大课题项目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一、课题申请者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请详细填写,可以附页,2000字左右)
三、预期研究成果
四、经费预算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六、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
七、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