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上出现了利益根本不同的两个阶层。

社会上有两个对立的阶级,这两个阶级构成了社会矛盾的两个方面。

正如世界万物的发展取决于其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一样,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存在的必然现象,是对立阶级的切身利益所导致的。

这种斗争一般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被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尖锐冲突,贯穿于阶级社会的整个历史。

阶級斗争絕不是如有些人所說的,是阶級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才发生的,而是随着阶级的出現就开始了的。

既然不同阶級的利害是相反的,那么,在現实生活中,就必然产生矛盾。

只要有矛盾存在,就会有斗争,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

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中,只是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程度和性质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已。

在奴隶社会,两个主要的社会阶层是奴隶主和奴隶。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拥有杀奴夺奴的权力,而奴隶只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

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任意的,极其残酷的,这不能不引起奴隶的反抗。

用奴隶搞破坏,破坏工具,杀牲畜,举行起义,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和残酷。

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奴隶社会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对抗阶级是封建主和农奴。

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农奴只有小块土地,甚至沒有土地,生产工具又少又坏,农奴被迫花大部分时間为地主种地,并且在人身上依附于地主。

这种状况比之奴隶社会稍好,但是阶級剝削和压迫并
沒有改变,只是換了一种形式。

农奴在地主的剝削和压迫下,不断举行抗租抗税的斗爭,不断举行起义,农民的斗爭冲击和瓦解着封建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和压迫采取了另一种形式。

这时,社会上两个主要对立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垄断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手什么都没有。

资本家大手大脚,而工人几乎入不敷出。

从他们个人的苦难中,工人们意识到他们必须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所以两个对立的阶级从一开始就在斗争,而且一直在持续,愈演愈烈。

起初,工人摧毁资本主义机器和工厂,然后组织罢工。

在这场斗争的基础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斗争。

奴隶主和奴隶、封建地主和农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三个私有制社会中的基本阶级。

基本阶级的存在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的。

这些基本阶级的不同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

除了这些基础阶层,社会上还有一些非基础阶层。

在这些非基本阶级中,既有旧生产方式的残余,也有新生产方式的萌芽。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曾經殘存过奴隶制的痕迹,不少資本主义国家中相当长期地残存着封建地主阶级;而在封建社会中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級,这两个阶級到下一个社会一資本主义社会一就成为基本阶級。

另外,独立的个体劳动者从奴隶社会时期起就已經存在,在封建社会、資本主义社会中,都仍然存在着。

一般地說,这些非基本阶级在当时的現实社会的阶級对垒的舞台上不是主角,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起决定作用。

但是,变革社会的伟大阶级斗爭是任何人也不能置身事外的,
社会上的非基本阶級总是卷入当时社会的阶級斗爭,不是站在历史的进步方面,就是站在历史的反动方面。

新兴的阶級在它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就起来变革旧社会,对社会的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在这种历史转折的关头,其它的非基本的阶級也必然要更明显地划分为不同营垒,或者作为革命的同盟軍,或者作为反革命的同盟軍,对历史的进程发揮他們的作用。

无产阶級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和以往的一切革命在性质上是完至不同的。

这种革命,旨在消灭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无产阶級的統治,剥夺了剥削阶级。

这个社会是向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要彻底消灭阶级,还必須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做很多艰巨的工作。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不仅表現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而且也表現在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的发展过程中。

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阶級的殘酷剝削,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这种农民反抗封建地主的阶級斗争,充滿了封建社会的历史,而每次这样的农民斗爭,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着封建統治的基础,促进着封建社会的崩潰。

同时,这种阶級斗爭也会迫使統治阶級做出某种經济上和政治上的让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在无产阶级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之前,这场斗争并不是为了消灭阶级。

当时由于阶级斗争,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但阶级依然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依然存在,只是社会的具体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

从上面的叙述看来,无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級的阶级斗爭一直没有停止过。


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說:“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恩格斯注:即有文字可考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級斗爭的历史。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这是因为阶级斗争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斗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形态发展和更替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物质生产的内容,决定了作为生产形式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性质相适应。

然而,生产关系并不是完全消极的。

它们一方面由生产力决定,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它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条件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这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具有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旧的生产关系就容纳不下了,成为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在这种情况下,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应生产力新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这是一条在人类社会绝对适用的规律。

这个規律是如何体現出来的呢?这是通过人們的行动来体現的,在阶級社会就是通过各阶级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来体現的。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代表現存生产关系的,就是当时占統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他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签,总不願意改变現存的社会制度,总是竭力使旧生产关系巩固和保存下来。

而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进步阶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则要起来反抗这种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

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体現为社会上統治阶級与被統治阶级、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級之間的阶級斗爭,在新兴的阶級取得胜利,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时候,社会就发展到一个更
高的阶段,而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生产力又可以迅速地提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