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突破 -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进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年甘肃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突破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
基础必背
必背答题观点
答题角度具体内容
民族团结1.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4.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7.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8.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9.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必背答题模板
1.(是什么:说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说明了什么?
适用情境: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1)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2)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4)党和政府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为什么:原因)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适用情境:民族地区周年庆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民族学生设立教学班;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是促进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怎么做:做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适用设问:为……出谋划策/支招;针对……提出巧妙对策
(1)国家: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加大对各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④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民族自治区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⑤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2)青少年: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拥护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②在学校与各民族同学平等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进友谊;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④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并善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⑤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等等。

4.(开放类:设计)请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设计一种活动形式和宣传标语。

(1)活动形式:①举办“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演讲比赛;②“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行动;等等。

(2)宣传标语:①维护民族团结,共奔富裕之路;②中华民族共同体,你我共参与;等等。

热点解读
热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热点材料 知识解读
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2024年7月26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①。

《决定》要求,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②。

《决定》明确,要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全省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③。

省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这个《决定》,就是总结这几年我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成功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做法进行固化和制度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点延链、增量扩面、增效提质。

①人大的职权:甘肃省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发展采取的举措: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③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是什么:哪些)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甘肃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2.(为什么:原因)请谈谈省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这个《决定》的现实依据。

新题速递
一、单项选择题
1.[演讲比赛][2024宁夏9]“同心掬得满庭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某校团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

你会推荐活动现场的电子屏显示下列哪项内容()
A.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B.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
C.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项目式学习]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有四个小组进行展示。

下列展示的内容符合主题的是()
①政治组:广西壮族自治区着力自治机关建设,保障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②经济组:2023年西藏计划实施1 337个乡村振兴项目,投资估算146.73亿元③文化组:贵州组建少数民族文化抢救专班,开设民族文化传承课程④生态组:新疆十年来,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明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从先秦时期“五方之民”共天下到隋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所以我们要()
A.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各民族同等富裕
B. 坚持和维护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 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主题活动
4.【石榴花开陇原美团结奋进新时代】(8分)
自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甘肃省民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积石山灾后重建全过程各方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创排反映各族群众同心抗震、共建家园的精品歌舞节目,在第二届“石榴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上展演;向积石山投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建设一批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合作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列举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举措。

(4分)
(2)[积极效应]请你谈谈积石山灾后重建所采取的系列举措产生的积极效应。

(4分)
答案
热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积极履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等。

2.(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新题速递
1.A
2.C
3.D
4.(1)①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⑤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⑥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⑦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等。

(4分)
(2)①有利于促进积石山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加深各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③有利于积石山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积石山地区高质量发展;等等。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