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2第1节 鸟类》word教案 (1)
苏科版生物七下《鸟类》word教案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中学浦倩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3、关注我国的珍贵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二、学情分析
模仿鸟类飞行,发现是胸肌,用手摸家鸽的胸肌,发现家鸽的胸肌发达。把家鸽放回原处
观察标本,感受标本的重量,动手把鸡的长骨用骨剪夹断,观察骨头的内部特征:骨头轻而薄,有大的龙骨突,长骨中空。
呼吸系统
阅读书本,发现有气囊。
总结归纳气囊的作用:辅助呼吸,减轻比重,减小内脏的摩擦,帮助散热。
观看视频,理解什么是双重呼吸。
总结归纳:鸟类根据运动情况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如鸵鸟,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它们只能在原野上奔跑
第二类如企鹅,它们的翼特化为鳍状,善于在水中游泳或在雪地滑行。
第三类包括了现代绝大部分的鸟类,如家鸽、猫头鹰、丹顶鹤、啄木鸟、大山雀、鸳鸯等。
展示家鸽
1.家鸽是会飞行的代表性鸟类,从外形上我们来看看他们哪些地方来适应他们的飞行生活?
(三).练习
(四).谈谈你的收获
(五).教师寄语
课堂进行反馈
在线播放收藏的歌曲《隐形的翅膀》,同学们也像鸟一样插上翅膀,飞过各种困难,不断向前。
说说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聆听歌曲
6)鸟类还有没有其它的特征有利于他们的飞行生活呢?鸟类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鸵鸟不会飞,但它们是鸟类,蝙蝠会飞,但不是鸟类,说说为什么。
介绍各种鸟类。到讲台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想要介绍的一种鸟,包括鸟的图片和特点。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doc

课题鸟类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班级时间 第 课时 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 1. 阐明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概述家鸽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完成“家鸽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 的基本方法。
重难n 重点 阐明家鸽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结构特点的过程 情析学分学法教方 教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导 入 方法1:(情境导入)当你漫步在田野或草地时,追 随鸟语仰望天空,空中展翅飞翔的鸟引起你无限的遐 想。
鸟为什么能飞上天呢? 方法2:(设疑导入)人类梦想能够飞行,借助于飞 机等飞行器,人类实现了梦想。
但是对某些动物来说, 飞行是它们的运动方式,你知道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 哪些吗? 新 授 环节一:千姿百态的鸟类一、 知识点 1、 鸟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平胸类:如:鸵鸟。
企 鹅类:如企鹅。
突胸类:如家鸽等。
2、 鸟类的生活特性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二、 教学设想教师展示一组鸟类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结合教材 P80,思考下列问题:1、 图片中的鸟你认识吗?它们叫什么名字?2、 这些鸟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活 习性与生活的环境有什么联系?3、 这些鸟类各有什么特点?三、 具体操作: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学流程新授环节二:一、知识点1、家鸽的形态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2)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正羽适于飞行,绒羽用于保暖。
(3)家鸽的飞行器官是翼,不同的鸟类一展与身体的比例是不相同的?。
(4)家鸽身体肌肉较少,但是胸肌发达。
(5)家鸽胸骨、颅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尾骨愈合二、教学设想面对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为什么鸟类能飞起来?下面来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家鸽特点。
(利用家鸽标本进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探究内容:1、体形与羽毛(1)观察家鸽的体形,身体呈什么形状?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2)家鸽体表被覆羽毛,有几种羽毛?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位于家鸽的什么部位?有什么功能?2、翼(1)用同样的力,扔纸飞机和同样的一张纸,哪一个飞得远?(2)鱼和家鸽身体都呈流线形,鱼为什么不能飞?(3)鹤鹑和家鸽都有翼,为什么家鸽能长距离飞行,而鹤鹑不能?量一量家鸽和鹳鹑的翼宽和体宽,比较它们的比例。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第十二章空中的生物第一节鸟类一、设计思想根据《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践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为学生创设丰富些学习情境和充分的学习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设疑、质疑、解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表达,让他们能在成功中体验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实现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鸟类》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的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类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教材一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探究活动则是本节课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保护鸟类多样性中,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形成并提高了必须的学习能力。
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是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巧妙地抛转引玉,既要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究,又要为学生能在自由自在的探究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助一臂之力。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鸟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特征,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并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从生活实际经验引入课题假如这个暑假没有太多作业,让你和爸爸妈妈出游,你会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行呢?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多年前,人类才借助飞机实现了飞行的夙愿,然而自然界中会飞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你们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动物会飞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十二章第一节鸟类的学习,探索动物会飞的奥秘。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总课题第5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总 3 课时第 1 课时课题第一节鸟类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设计展示家鸽外形、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用途的课件。
准备挂图、图片等教学用具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资料。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课札记
一、引入:
当你漫步校园或田野时,追随鸟语仰望天空,最能引起忸怩注意
的是不是空中展翅翱翔的鸟儿?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鸟的世界。
视频展示:千姿百态的鸟类
二、教学过程:学生聆听、思考并尝试回
答
学生观看多媒体录像
多媒体视频展示
千姿百态的鸟类,
并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
鸟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是“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对应《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生物的多样性”这个一级主题。
其中就包括本课要学习的鸟类。
教材从不同环境下的鸟类图片引入,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鸟类世界,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再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在设定探究内容时,不仅注重家鸽形态、结构、生理等系统知识的教学,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看二量三摸四掂的感受,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材82页的表格设定又能引导学生将探究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完整结论,加强对鸟类的主要特征这一重要概念的形成。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第10和12章已经学习了水中和地面上的生物,通过探究和体验学习了这些生物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特征,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思考、乐于探究,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和组织探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完成“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运用鸟类图片资料进行分析,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的珍稀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进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四、教学策略类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任务驱动学习法等。
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教案设计这说明了什么?飞行时依靠风力还和()有关。
那鸟类为什么会飞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寻找鸟飞行的秘密吧!二、寻找鸟类飞行的秘密1.寻找增加动力的结构1.1观察家鸽的胸肌你发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1.2观察家鸽的消化系统材料分析资料 1.雀形鸟1天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10%~30%,蜂鸟1天吃的蜜浆相当自身体重2倍。
1.5kg 的雀鹰,一顿吃0.8~1.0kg肉。
资料2.雀形鸟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h 后随粪便排出,而绿头鸭只要0.5h学生分析发现了什么?1.3观察家鸽的循环系统学生尝试找到家鸽的心脏。
找一找有几个腔。
与其他动物的心脏比较。
学生黑板展示或者投影仪展示,学生自己简单叙述一下。
学生分组观察。
(4只生肉用鸽)胸肌最发达。
牵引两翅飞行。
继续分组观察,用解剖刀割开嗉囊,发现小麦种子没有什么变化,找到肌胃,剪开发现磨碎的玉米颗粒粉末等。
学生尝试找到家鸽的心脏。
学生5人一组,根据教材的文字来演示草原中草鼠鹰的数量变化。
四腔的心脏有什么优势?1.4观察家鸽的呼吸系统展示图片和“家鸽双重呼吸”视频。
2.寻找减轻重力的结构2.1观察家鸽的骨骼小组再分发熟家鸽的骨骼,请同学带好一次性手套,找到前肢骨和后肢骨,对着有光的地方照一照,有什么发现?再用手轻轻的掰一下,有什么发现?用老虎钳夹断前肢骨和后肢骨后有什么发现?头盖骨呢?与猪的骨头相比呢?2.2分析家鸽的消化系统资料1.雀形鸟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h 后随粪便排出,而绿头鸭只要0.5h。
资料2.口内无牙齿,直肠短,排便频繁。
资料3.无膀胱,不能储存尿液,排尿频。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3家鸽的羽毛分量据实验发现,一只203.5g的小家鸽,羽毛总量大概8.4g,307g重的家鸽,羽毛大概28.5g.3.寻找减少阻力的结构家鸽的外形怎么样?对于飞行有什么好处?4.寻找借助风力的结构前肢演化成翼或者翅膀宽大的翼,能更好的依靠风力飞行。
5.12.1鸟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2.强调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鸟类,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鸟类特征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鸟类的小短文。
2.掌握鸟类的心脏结构、呼吸方式、体温恒定等生物学特性。
3.了解鸟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鸟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鸟类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提问:“你们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鸟”,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等。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空中的生物-鸟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掌握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②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能力目标】○1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②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对结论的总结,归纳能力;③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学习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体会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提升团队合作的成就感;二、教学设计思路及重点难点分析(一)教学设计思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是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重要内容.但是该课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散,而苏科版的这节内容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能力为着眼点的,让学生在亲手观察家鸽的探究活动中,掌握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如果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亲自观察,独立探究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所以将其设计为一堂分组探究课,想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先分别探究子课题,小组得出结论后进行组间交流,最后在归纳总结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补学习,掌握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难点:对家鸽的观察探究活动的设计流程及目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和分析(一)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过渡:飞行是一种非常剧烈的运动,强度是地面奔跑的几十倍.而鸟类的肺的体积和弹性都不大,如何满足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的大量氧气 ?3、呼吸系统的观察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
这些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观察鸟类呼吸的录像,思考:1.气囊如何协助呼吸的?2、每呼吸一次,在鸟的肺内进行几次气体交换?3、这种呼吸方式对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过渡: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你还知道气囊有哪些作用?分析下列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鸟在呼吸时,有大量的冷空气进入了气囊。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5.12.1鸟类

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情感目标:增强热爱生命,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难点:鸟类的呼吸方式。
三、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实验材料(准备家鸽骨骼标本,制作纸飞机的纸)。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利用课件增大课堂的容量,利用实物给学生以直观;2、资料分析法:通过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实物与幻灯片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课型:新授课、探究式学习课时分配:1课时一、引言导入新课:二、在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水中的生物和地面上的生物,水中和地面上的生物都有动物和植物组成,而且它们都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征,除此以外在空中也有着一些生物的存在。
三、新课学习:(一)多种多样的鸟类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9000多种。
我国有鸟类1200多种,是鸟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通过幻灯片介绍一些特殊的鸟类。
1、野鸭:飞行能力极强,不仅能从陆地起飞,还能从水面起飞;以小鱼、小虾、昆虫、植物种子等为食物;飞行速度达到110公里每小时。
2、孔雀:是美丽的观赏鸟。
3、蜂鸟:5.5公分(2.12寸),重约2克,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约15次到80次。
4、巨嘴鸟: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5、天鹅:天鹅共有七种鸟类。
体型较大,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圆。
(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在自然界中鸟类约有9000多种,除少数鸟儿不能飞行之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鸟能飞,就必定有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那么鸟为什么能够飞行呢?沟通交流:1、用同样的力扔一张纸和这张纸折成的小飞机,谁飞得远?说明了什么?减小阻力2、纸飞机和飞机,哪个飞得远?这说明了什么?增加动力3、氢气球为什么能在空气中飞得很高,这说明了什么?减轻重力4、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这说明了什么?借助风力前后四人一组讨论完成P82页的表格;1、家鸽的外部形态观察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2.1 鸟类15

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一、教材分析:1.教学课题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2.内容分析“鸟类”是第12章“空中的生物”的第一节内容。
首先播放视频动画,增加学生兴趣,引入主题——“鸟类”。
引入主题后,以家鸽为例,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提供家鸽的浸制标本、骨骼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出家鸽的结构特征。
课本的表格、探究报告,为学生的观察探究指明方向,也便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体现了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统一。
最后,介绍鸟类的多样性,让学生关注鸟类的生存现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3.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课程学习,学生已储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理解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七年级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教师展示学生感兴趣的鸟类,并有意识地延伸拓展,巧妙地抛砖引玉,鼓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大胆展示交流,以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锻炼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鸟的飞行有许多感性认识和理解,也有不少相关的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做铺垫,已经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归纳。
但他们对探究并不是很熟练,所以教师提供了相关探究材料,以课本中表格为提纲,鼓励学生根据提示,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一同寻找答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千姿百态的鸟类。
(2)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3)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我国的珍贵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5分钟)
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鸟类分类图。
2. 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短文。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八、板书设计
1. 鸟类的定义与特征
- 鸟类是恒温、脊椎动物,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翅膀,心脏四腔,用肺呼吸。
- 鸟类的特征:羽毛、喙、翅膀、心脏四腔、肺呼吸等。
2. 鸟类的分类及代表种类
- 鸟类可分为两大类:鸣禽类和非鸣禽类。
- 鸣禽类代表:百灵鸟、画眉鸟等。
- 非鸣禽类代表:企鹅、鸵鸟等。
3. 鸟类的生态习性
五、教学流程
1. 课程名称: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1节 鸟类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2周 星期三 第2节
4. 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 鸟类的定义与特征
2. 鸟类的分类及代表种类
3. 鸟类的生态习性
4.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鸟类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生态习性。
3. 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1. 鸟类的特征及其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2. 鸟类的分类及生态习性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空中生物知识。
- 引入鸟类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1)

第12章空中的生物
第1节鸟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3)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工合作,尝试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惜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并能从身边生活的城市开始。
二、教学重点: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1)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教学反思
由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都是在农村长大的,见过的鸟类比较多,也有很多的孩子甚至抓过鸟类玩,使得他们对鸟类相对熟悉,而且现代网络发达,电子产品较为普及,学生也接触到了以往不可接触到的知识,所以通过学习,孩子们对这部分的知识感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好。
首先,我借助多媒体科技手段,播放了青海湖鸟岛的视频,情景导入,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看着熟悉的画面,结合学过的课文,一下子
就进入了鸟类的王国。
接着我又通过“小游戏猜鸟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猜鸟谜不仅要“猜”,还要介绍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还要有充分的准备。
并且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竞赛补充,也促使他们小组间的交流互学、助学等,培养他们自学、互学的意识和能力。
显然,里面穿插的小实验,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最后讲述怎样保护鸟类时,我采用开放式讨论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个学生可能知道一种方法,多个学生就将知识归纳总结了出来。
想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要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对生物学感兴趣。
在课堂里,教师要发挥出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把“兴趣”真正的“还”给学生。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1)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概述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鸟类图片、视频资料的分析,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特征的探究,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2)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鸟类”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空中的生物”的第一节。
教材首先选择了千姿百态的鸟类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类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教材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探究活动则是本节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最后在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中,教材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情分析:经过将近一年的生物课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收集、分析生物学资料的能力。
但是,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不能接触实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积极引导,让学生理解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七、教学策略:播放鸟类在天空中飞翔的视频导入新课,对照家鸽骨骼标本,结合教材中的观察要点,探究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通过将鸵鸟、蝙蝠和家鸽对比,说出鸟类的主要特征。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鸟类》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鸟类》word教案教学目标⑴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状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要紧特点。
⑵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的“观看与摸索”。
⑶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种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⑴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状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要紧特点。
⑵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的“观看与摸索”。
教学预备课件及实验用具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生物圈包括几部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明白,我们的教材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上,从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动身来安排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生生活的动物及陆地生活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空中飞行的动物。
学生例举会飞的动物并做简单的归类。
一、鸟: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草原、灌丛、水面、树林、许多地点都能看到鸟的踪迹。
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之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查找食物丰富的地点越冬;或从南到北,返回产卵育雏的地点。
有些鸟能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
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㈠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活动目标•;通过探究,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运用有关的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确立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活动预备鸟的标本和图片,鸟的骨骼标本和羽毛标本,收集与鸟类的消化、吸取、呼吸、循环等代谢活动特点有关的资料。
过程方法1.提出问题你要探究的问题是2.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依据是:3.制定打算活动的要紧内容观看的对象:需要收集的资料:4.实施打算在探究过程中观看到的现象是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如下:结果和结论:探究的结果:结论:提出新问题1.通过那个探究活动,你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2.你认为,在探究活动中,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做完那个探究,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请把问题记录在下面:通过摸索或与同学探讨后,将差不多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关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有关专家,连续探究通过探究,你是不是对鸟类了解更多了?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翱翔的能力;胸部肌肉发达;心肌发达;胸部的骨专门突出,骨轻而牢固;食物残渣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躯体的体重;躯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2章 空中的生物 第1节 鸟类(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鸟类教学目标1、描述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说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行为。
教学重难点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千姿百态的鸟类。
1.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鸟?我国有多少种鸟?2.课本中的各种鸟你认识吗?选择一种比较感兴趣的鸟,查询相关资料后向你的学习小组或班级同学进行介绍。
3.能飞行的动物都是鸟类吗?鸟类都能飞吗?活动二:分析、讨论分析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通过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将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归纳在下表中。
拓展探究分析以上的观察记录,进一步从家鸽的羽毛、胸骨、胸肌、气囊等方面说明家鸽是如何适应飞翔生活的。
⑴家鸽的羽毛主要有哪两种?现实写出它们的作用。
⑵家鸽有发达的胸骨和胸肌,这与飞翔生活有何关系?家鸽的骨骼还有哪些特点适于飞翔生活?⑶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还有什么作用?与飞翔生活有关吗?【达标检测】A.B.C.D.1.下列是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A.喜鹊B.家鸽C.蝙蝠D.麻雀2.鸟类的主要运动器官是()A.鳍B.翅C.翼D.足3.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A.胸部B.两翼C.尾骨D.后肢骨4.下列器官与鸟的呼吸无关的是()A.气管和支气管B.鳃C.肺D.气囊5.下列与鸟类适应空中生活关系不密切的特点是()A.身体呈流线型工覆盖羽毛B.喜欢吃空中的昆虫C.有发达的胸肌D.骨骼很薄,有愈合在一起,有的中空6.(拓展题)右图是家鸽的部分内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家鸽飞翔时,每呼吸一次,空气次经过肺,这是由于Array在吸气时,有一部分空气储存在了[ ] 中。
因此,鸟类在一次呼吸过程中,进行了次气体交换,叫做,其意义是。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P45~46【课后反思】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型
小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2.运动
①展示家鸽两翼图片,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②背覆羽毛,正羽在翼和尾端,两翼上的正羽又叫飞羽,就像尼龙搭扣一样,让整个翼面结成整体。此外,绒羽就是填充被子的羽毛,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③骨骼形成整体,减轻体重,胸骨突出,形成龙骨突附着的胸肌发达,成为发动机,提供飞行动力。
出示消化系统图:无膀胱,直肠短,拉得快。
出示骨骼标本:家鸽口腔无牙齿
5.其他
教师展示心脏图,说明家鸽心脏四腔,输氧能力强,且体温恒定。
请同学们将总结的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6.你们能把家鸽的特征和飞行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吗?
出示连线题:
7.家鸽是鸟类的代表,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呢?
(二)经验交流与探究:
1.请比较这两组飞机,A组飞的近,B组飞得远。为什么?
所以,要想让飞机飞得远,我们得注意什么?
2.请再看这两组飞机,同样这组飞得远,那组飞得近。为什么?
所以,要想让飞机飞得远,我们得注意什么?
3.最后,我们再看这两组飞机,外形、重量都一样,为何也一组远一组近呢?
所以,要想让飞机飞得远,我们得注意什么?
是不是能飞的都是鸟?
那什么是鸟类呢?
学生六人一组,对照家鸽及家鸽身体结构标本,进行观察分析。
学生利用家鸽活体,说明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飞行时的阻力。
学生1:测量家鸽两翼长度,和身宽作比较,说明两翼宽大。
学生2:展示家鸽正羽和绒羽,讲解。
学生3:展示骨骼标本和浸制标本,讲解。
学生:介绍气囊。
学生1:介绍嗉囊和肌胃,展示资料,显示家鸽发达的消化系统。
增加动力。
三、观察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征
(一)再来看鸟类,他们的身体经过长期进化,各部分全是围绕飞行而设计的。家鸽就是其中的代表。请同学们6人一组观察家鸽外形与结构图,和老师提供的活家鸽、家鸽标本,按照四个模块来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6分钟后我请同学代表自己来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3.呼吸
家鸽的呼吸系统很有特色,其中不光有肺,还有气囊,他们分别行使什么功能?
展示视频,了解气囊的作用和家鸽的呼吸方式。
介绍家鸽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增加动力。
4.消化篇
①鸟类的能量从哪里来?食物中来。
家鸽吃这么多,体重不就增加了吗?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请学生描述消化系统的特点。
出示资料:鸟类吃的多
置身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认识
千姿百态的鸟类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片,待会儿比一比,看看谁说的鸟名最多最准确。
播放视频《千姿百态的鸟类》。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影片出现了哪些鸟类呢?
课本也呈现了6种鸟类,请你选取最熟悉的一种来做介绍。
观看视频。
选取其中一种鸟类进行介绍。
二、体验飞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请利用本节课的收获出一期手抄报,向周围的人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
回家完成。
学生2:口腔无牙齿。
总结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
填写表格。
不是,鸵鸟、企鹅。
不是,昆虫、蝙蝠。
四、领会保护鸟类的意义和方法
1.让我们再次领略我们身边的精灵的美妙身姿。
播放视频《鸟的迁徙》
2.出示讨论题:
①听到枪声,你有什么感受?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为这些小生命做些什么呢?
②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什么?
通过网站、微博做好鸟类的宣传工作,保护森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鸟类营巢或居留的条件。
如在树上挂人工巢箱,供鸟类繁殖和育雏;寒冷的冬天,设置饲养台,投放鸟类的食物等。
3.出示人工巢箱和饲养台的图
观看视频。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友善对待。
我们可以宣传、建网站、保护森林、挂人工巢箱等。
五、小结与反馈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反思探究活动心得。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六、课后作业
在古人看来,鸟类就是人类飞行的老师,人要想上天,得在两臂上安装翅膀,结果,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不是插翅难飞,就是翼破人亡。这是为什么呢?飞行到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体验一下。
(一)游戏:折纸飞机,探究飞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玩到大的,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纸飞机,我们比比看,什么样的飞机扔的远。
第12章空中的生物
第1节鸟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贵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地精彩!所以,要想让飞机飞得远,我们得注意三个方面:减少阻力、减轻体重、增加动力。
学生自行游戏比试。
飞得远飞机比较轻,飞得近的飞机由好多张纸重叠折的,太重了。
减轻体重。
它们的机头不一样,飞得远飞机机头是尖的,整个飞机呈流线型,而飞得近的飞机的机头是平的。
减少阻力。
因为飞得远的一组是男生扔的,飞得近的一组是女生扔的。男生力气大,女生力气小。
二、教学重点: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对家鸽的观察分析。
鸟类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每年都能打破运动极限,让我们更快、更高、更强。但是,有一种运动能力,长久以来却只能停留在我们的梦里,那就是:飞行。每当我仰望天空,总是无比羡慕鸟儿能够自由的翱翔。你了解鸟类吗?你认识哪些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