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小学美术模拟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小学美术模拟1
(总分:99.99,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1.宋末以画墨兰著称,画兰而不画土的画家是______。

A.杨补之
B.赵孟坚
C.郑思肖√
D.马麟
解析:宋末赵孟坚首创墨兰。

郑思肖画“露根兰”来表达亡国之痛,他“画兰不画土”寄寓他无土的亡国之痛。

2.最早的墓室壁画见于______。

A.西汉早期√
B.西汉中期
C.西汉晚期
D.秦代
解析:中国汉代墓室中的装饰壁画,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

最早的墓室壁画可算是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3.在CYMK印刷色中,C和M分别是______。

A.蓝、黄
B.红、黑
C.蓝、红√
D.红、黄
解析: CMYK也称作印刷色彩模式,CMY是三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

4.“爱美是人的天性”说法出自______。

A.席勒√
B.柏拉图
C.尼采
D.亚里士多德
解析:席勒提出“游戏说”,他将艺术活动归结于“本能的冲动”或者“天性”,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

5.“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是______中提出的观点。

A.宗炳《画山水序》
B.王微《叙画》√
C.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解析:王微在《叙画》中提出。

6.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______。

A.李唐√
B.刘松年
C.马远
D.夏圭
解析:李唐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家,以苍劲浑厚的“斧劈皴”开创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创始者和奠基人。

7.清初“四僧”中,旨在表现“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画家是______。

A.八大山人
B.石涛√
C.髡残
D.弘仁
解析:“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绘画思想。

8.明代刺绣中“闺阁绣”的突出代表是______。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顾绣√
解析:顾绣,是明代上海民间发展而来的一种出自名门闺媛之手的闺阁绣。

9.凯旋门是______的重要建筑。

A.罗马式√
B.哥特式
C.拜占庭式
D.基督教式
解析:凯旋门是罗马式建筑。

10.______的荷兰,绘画已经成为一种相当热门的商品,静物画最受普通市民欢迎。

A.17世纪√
B.16世纪
C.15世纪
D.14世纪
解析: 17世纪的荷兰,荷兰画派将静物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科,代表画家:威廉·考尔夫、亚伯拉罕·凡·贝耶林。

1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______。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解析:半坡彩陶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往西到达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12.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______。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解析:门阙是一种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关隘、陵墓等入口的标志。

秦汉时代的门阙是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

1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______。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亭》
D.王微《叙画》
解析:“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出自南齐谢赫的《画品》,指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

14.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______。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解析:清初的王原祁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15.下列美术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______。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解析:
16.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______。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解析:“乐”说明了美育具有愉悦性,使人心情愉悦,有兴趣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17.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______。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解析:美具有普遍性和超功利性,所以不论富贵贫贱,都能体会到美,享受到美。

18.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______。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解析: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______。

A.直觉
B.通感√
C.想象
D.表象
解析:“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绘成好像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

因此本题选B。

20.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______。

A.拙政园√
B.网狮园
C.怡园
D.留园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拙政园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盛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
21.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镇的玉龙是 1的杰出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玉龙形象。

解析:新石器时代
22.佛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分为佛教壁画、 1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解析:佛教雕塑
23.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 1设计的。

解析:约恩·乌松
24.清“四僧”中 1和 2与安徽诸画派存在密切关系。

解析:石涛;弘仁
25.荆浩《笔法记》中提出的六要是 1、 2、 3、景、笔、墨。

解析:气;韵;思
26.用笔是中国画的技法,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 1。

解析:笔法
27.以“画绝、才绝、痴绝”著称的东晋画家是 1,他的传世作品有 2、 3、 4。

解析: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28.绘画作品 1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作者达利是20世纪 2最为知名的画家。

解析:《记忆的永恒》;超现实主义
29.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了 1、 2和浮雕等因素的艺术形式。

解析:绘画;雕刻
30.清初“四王”分为两派,即以 1、 2为代表的娄东派和以 3、 4为代表的虞山派。

解析: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18.00)
31.简述威尼斯画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晚期在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北部形成的著名画派,它的艺术特点是:
(1)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

(2)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情调。

(3)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

(4)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湿壁画的创作被遏制,而布面油画得到发展。

代表画家有: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

32.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美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欣赏能力。

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渗透审美情感,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33.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共同艺术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人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陶器的效果。

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为典型代表。

34.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元代统治者不重视文人和绘画,因此加速了绘画发展变革,文人多以画自娱,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

元代画风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诗写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
阅读下列案例,回答问题。

王老师在美术课的教学评价环节中,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评分,把自己认为是“优等”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

有些认为自己的作业很有创意的同学,以及个别基础较差但认为自己有进步的同学,都坚持给自己打“优等”。

王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们可以得“优等”,却引来了一些同学的起哄,大喊“丑
死了,丑死了,哪里会好看!”王老师狠狠瞪了他们一眼,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课后,有些同学来找老师“理论”,王老师很生气地说:“我是老师,还是你们是老师?我说好就是好!”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回答:(分数:9.99)
(1).分析该案例突出的优点。

(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让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出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

(2).分析该案例存在的问题。

(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王老师在面对学生质疑时态度和做法不对。

(3).请就“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为王老师提出建议。

(分数:3.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地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地学习,大胆地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

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要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

老师在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

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五、教学片断设计题(总题数:1,分数:15.00)
35.请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印纹》,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参考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具准备:
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一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

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

(2)注意卫生。

(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

六、图示题(总题数:1,分数:12.00)
36.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画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图案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是以一个简单的图案单元,向两个方向或四个方向发展,成为带状的图案,或成为有一定篇幅的图案面。

这种组织形式下产生的图案有秩序的美感。

具体作图略,可按照题目要求自由发挥。

七、美术创作题(总题数:1,分数:15.00)
37.用速写线描的方式画一幅《人物与环境》的范画。

要求:构图、比例正确,人物与环境搭配合理,线条流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答题要点]
(1)把握主题,主体形象即是速写的中心。

其他的与主题有关的人、物、景都是从属的,是为突出主题、烘托主体服务的,不能抢了主体形象的位置。

(2)合理布局,在人与人、人与物在布局上,要有主次,以突出主体,构成画面中心;要有呼应,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性和表现力。

在画面构成的布局上,要注意疏密、虚实,以及形象与空间的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