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转专业申请Counseling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转专业申请Counseling
第一篇:本科生转专业申请Counseling
本科生转专业申请Counseling CiSa-Doppelganger 发布于2014年4月14日 12:26 我自己是转专业申请到Counseling硕士的,本专业是PKU Chinese Linguistics。

大概从上第一节专业课开始,我就知道,我并不喜欢我的专业(无评断,仅关乎个人好恶)。

在经历了想转英语系,想转心理系,想走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方向等一系列挣扎建立Self-identity的过程中,我终于确定自己想要的是Counseling这样一个结局。

每年申请心理学出国的貌似相对就不多,申请心理咨询的就更少了。

我自己这一路摸爬滚打很是辛酸,各大论坛关于心理咨询相关专业(包括临床心理学、社会工作)的帖子都是少之又少,要不是遇见了靠谱师姐,可能会走很多无法回头的弯路。

当时就想着申请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写个总结,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好有个参考借鉴。

文章比较长,尽量写得详细一些,有些描述来自以往浏览的一些师姐的博客,大概有@歌子在美国学心理咨询的,还有一位@taoliupiggy师姐的,放在脑子里分不清是谁写的了,在此一并借用并感谢,有什么我了解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也请帮助我改正:)
下面按照我自己的申请过程一步一步地说吧。

一、正式申请之前的了解和准备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对心理咨询这个专业的理解非常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材料,包括CV、PS、essay,甚至推荐信都需要表现出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读这个专业的决心。

所以首先就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这个专业,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又是怎么打算的。

回想起来,心理咨询是我修心理学双学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虽然当时我就已经知道本科阶段的心理学基本上不怎么会涉及咨询的内容。

那时候我总是跑去问心理系的师兄师姐,以后出国读临床心理学的机会大不大,无一例外得到的都是备受打击的回答,虽然很忧桑可是每一次都不信邪,觉得难道某个专业读的人少就代表不可能申请
成功吗?难道这个人申请不上就代表那个人也申请不上吗?事实证明师兄师姐的话一定程度上还是正确的。

这里就要谈到咨询和临床的区别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要做心理咨询就只能学临床心理学,实际上,国外的学校还有个心理咨询专业,名字多变,如Mental Health Counseling,Psychological Counseling,Counseling and Human Services等等,不过一般名字中有Counseling的就没错(School Counseling不算,整个Counseling类的专业一般会分两种——Community Counseling和School Counseling,有的还会分出更多更具专业性的方向如College of William & Mary还分了Marriage & Family Counseling,Community Counseling with an AddictionsSpecialty option。

Community Counseling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在机构、大学给来访者提供心理服务的咨询,我下面说的Counseling也仅指Community Counseling。

而School Counseling有点像国内的教导主任那种,除了在中小学校给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行为矫正等服务之外,还要管其他很多零碎的学生事务)。

一般说来,Counseling是开设在教育学院之下的,而Clinical Psychology开在心理学院。

Counseling有硕士项目的学校比较多,而且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就可以从业,再积累足够的工作小时数就可以考执照了,是比较技术向的。

而临床一般都是博士项目,更强调research,一般直接招本科生,很少有硕士项目,我就几乎没有看到有硕士项目的。

另外,Counseling更注重社会、社区、家庭等因素对个体心理疾病的影响,而临床则较多从病理发展的角度来提供咨询和治疗。

且Counseling非常强调对Social Justice, Diversity, Multicultural等方面的理解和投入(在CV和PS中要特别体现这一点),临床有向此靠拢的趋势但切入角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到了Counseling的博士项目的时候,两者的差异就会无限缩小,Counseling也会遵循Scientist-Practitioner的培养路径,研究积累和临床经验并重(不过不同的学校和项目对两者的侧重还是有所不同,申请的时候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以免不符合自己的发展期望)。

所以像我本科非心理专业的,申请临床的话,一是研究经历不雄
厚,而是临床实践几乎没有,申请起来确实没戏。

而Counseling的门槛稍低,从硕士项目开始,再继续博士项目,会更适合。

另外,如果是想做心理咨询,还可以考虑社会工作(Social Work)专业,这个专业在美国非常系统、成熟,一般下设4-6个分支专业,其中一个就是Mental Health Focus,选择这个方向的话,将来也是可以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不过可能拿的执照不太一样,具体我没有特别清楚。

申请社会工作的好处或者便利之处在于:不太看重研究经历,所以研究经历比较少的社会服务活动比较多的易申请;在美国就业情况普遍优于Counseling硕士类的,且除了做心理咨询还可以做Case Management;专业学习上更注重实践,有的项目实习小时数超过Counseling的要求,在积累临床经验上有优势,且由于非常技术向,所以一般读到硕士就好了,博士反而转为研究向了;据说很好过签证;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对硕士项目的资助包括社会工作专业。

而劣势则在于,不能做Assessment;由于一般只读到硕士,所以在职业发展上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不过这是整个行业而非个人的问题了);再来就是回国不好找工作(当然了,Counseling回国也不好找工作)。

我最后为了保险起见申请了三所学校的Master Of Social Work (MSW),之后会一并说一下。

具体到Counseling来说呢,这个专业一般是60个学分,有的学校是48个学分,属于学分比较多,课业比较重的专业,所以每次在面试的时候我问老师我有没有可能在学校找到Part-time Job的时候,她们都会说——理论上可以,但是你的课程和实习会让你忙不过来。

48学分的项目一般毕业后不具有考执照的资格,只能继续读Phd或者补足学分,60学分的毕业以后继续积累工作小时数就可以考执照。

课程设置方面,因为有培养标准,所以每个学校、项目差不太多。

实习的话,我看的学校从600—1000个小时不等,一般实习地点由学校负责分派,靠谱的项目都有接受的督导机会。

博士项目的话,一般读5-6年,最后一年全职实习。

小提一下Counseling的薪酬问题。

总的来说,像Counseling和Social Work这种社会服务取向的专业来说,薪水是比较低的,工作对
象主要是社会中各种没钱没权的Underprivileged People。

各个老师、师姐都提醒我这个专业非常不赚钱,前期发展的时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进行培训、接受督导,常常入不敷出。

所以我也不可免俗地说一句,如果不是真爱,了解还不够深入的话,请再慎重考虑,慎重选择。

综上,在明确了Counseling的特点之后,就要考虑这个专业和自己能力、兴趣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契合程度。

无论是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还是自己的性格(愿不愿意倾听、关心、帮助他人等),以及自己对Promoting Social Justice的理解和实践,还有自己的Multicultural Experience,都需要和专业要求相一致,综合表现出你的Motivation。

我自己在这一点上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确定Counseling 是我终生想从事的职业,积极性很高,我在面试UFL的时候老师直接告诉我说我可以感觉到你强烈的热情。

二、GPA、GT、研究经历
我的本专业GPA是3.65,心双GPA是3.76。

虽然从大一就知道我不会在毕业之后继续学习相关的领域或者是找相关领域的工作,但是一直都不太敢松懈,因为清楚在申请的时候本专业成绩是会起到作用的。

而心双也是知道自己未来会走这么一条路所以学得很认真。

GRE的话是156+170,大概就是够用,AW很烂以至于我现在在思考是不是读博的时候还得重新考一遍。

TOEFL109也是够用的水平吧。

我个人认为Counseling项目相对来说对口语水平是有一定关注的,虽然较少有学校直接写口语要拿多少分(Lehigh写了最低24)。

我的TOEFL口语刚好考了个底线24,不算高,不过我在面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提到我的口语很好,这样一来是可以看出口语是他们很看重的一个方面,二来就是口语熟练的话面试比较有保障。

再多的对于GT的准备我就不赘述了,各大论坛上的资料已经足够细致足够丰富。

我个人认为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如果已经够用了,就没必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GT上,毕竟对于Counseling项目来说和人相处的经验、大量的相关实践活动可能会更重要。

再来说一下研究经历,我觉得这一部分对于想读博士的人还是比较重要的。

有时间的话,早准备早积累,应该还是会奠定不少优势的。

我自己很早就确定以后要学心理,所以忙不迭地跑到实验室去听组会。

后来在几个实验室(有发展的有临床的)混脸熟,不过只在一个发展心理学实验室有比较稳定的投入,参与收数据、录像编码、数据处理什么的,后来自己做了个小研究,写了篇小文章。

我觉得本科非心理的文科生借助学校的科研项目积累一些研究经历还是比较可贵的。

这一部分想说明,如果想读Counseling,早早准备慢慢积累,总是会有一些收获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渐渐地明白这个职业到底是不是你所喜欢的愿意为之付出的。

三、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活动
这个部分其实是我比较薄弱的部分,PS里我只能以一个有点幼稚的本科生的口吻来讲述我的志愿服务经历。

才看了@彼得涛的一篇总结,他的实践活动真是强太多了。

所以我的努力大概也只能给本科学弟学妹作一点参考吧。

对于临床实践经验和志愿活动,我觉得是有机会就上,一定要多积累多体验。

我想中国的本科生临床经验一般是没有的,就是美帝的本科生也不一定有,本科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从社会服务类活动来积累与弱势群体交流相处的经验的。

不过有机会参与实践相关的活动,一定要积极一些,这不仅仅是CV、PS有的写,写得好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你了解未来的工作情况,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专业,你喜不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的临床经验很少,只参加过一个视频跟诊小组,借此了解了未来的工作场景与服务人群;然后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当助理,后来是助研。

积累有一些,但不怎么样,我甚至还把去临床心理学实验室听组会都加进去了,不过毕竟聊胜于无嘛。

所以想申请Counseling的本科生也可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看看有没有工作机会,或者留意一下校外的咨询机构的一些培训,自杀干预热线接线员啥的,或者有国外老师的培训项目就更好了,不过可能时间要求会比较tough。

总之有
机会就抓住吧。

在志愿活动方面,做过独立的志愿活动项目、去打工子弟学校教美术课、去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做志愿者等等。

我觉得这些志愿类的实践对于Counseling申请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定要有一两段时间较长的、持续服务的活动(一般半年到一年以上会比较有优势),体现你对Social Justice的关注和投入(我就是听了歌子的分享讲座就赶紧又去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

可能我做的这些还比较微不足道,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还比较水,但是这就要看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事,你的感悟和收获是什么了。

坦白说,我做的这些事,几乎每一件都让我自己有成长,我是一步步地从这些事中攫取经验,坚定我未来要做心理咨询的决定的。

这些心理历程我在PS中有体现,而学校是很看重这些的。

所以最好花点时间持续地去提供社会服务,帮助建立自己的Career Identity,也帮助自己更好地申请。

在这个方面上的努力,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到医院精神科当志愿者,到各种心理学会议(最好是有外国心理学家参与的)当志愿者或翻译,以及和参加心理咨询有关的社团活动(影响力较弱)等来达成。

总之要积极参与,参与了就要积极地写到PS、Essay中,写了就要充分体现你和Counseling专业的契合。

四、CV、PS和推荐信
CV(或Resume,反正差别没有很大,我都是处理成条目详细的CV)一般比较简单,做了什么就写什么,有的学校和专业还会给你提供模板,顺着时间写下来就好。

一般包括Education Background,Honors,Publication(Thesis),(Paid)WorkExperience,(Unpaid)Social Service Experience,Research Experience,Clinical Experience,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kills(and Hobbies)。

注意体现自己想让对方注意到的特点。

个人认为PS对于Counseling专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了,大家都说PS就是一封情书,我觉得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PS里面,你要整
合自己学习这个专业的动机、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经历和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计划(很重要)以及你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

具体在细节上肯定每个学校有不同的侧重,不过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写的时候注意往学校侧重的方向上偏就好了。

我写PS是费力最大的一环,一开始只知道罗列,后来遇到了几个帮助我、启发我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大改七八遍,小改十多遍之后,终于各个方面比较浑然一体了,在此也非常非常感谢帮助我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尤其是冠冠姐!)。

有了一个底版之后,我对每个学校都还是又量身定制了一下,修修改改,务必做到符合学校的要求、体现自己对学校的热情关注,有时候还要找学校的培养方案之类的呼应一下以示我不是随便拍脑袋就申请的,我想我的PS应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并且还要注意,有的人可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写不出来、写不好,那还是没有意义的,既然付出了就不怕展现出来,一定要在PS上好好下功夫。

对于MSW也是差不多,不过专业不同肯定需要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总之还是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突出自身与专业契合的部分。

关于推荐信我也有一点话说。

可能有的人觉得推荐信不是牛推就无所谓,随便对付了,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不是牛推,都一定要认真对待。

PS那两三页纸太精贵了,表现不完全的地方还要通过推荐信来补足!
首先,推荐信存在一个是你自己写还是老师亲自帮你写的问题。

即使是那种封封推荐信都有老师亲自帮你写的大牛,也请和老师们商量、讨论,每封推荐信要体现自己不同的方面,不要出现每封都在说你成绩好,但是综合起来根本无法体现你适合这个专业的情况。

一般是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一封,临床经验和实践能力一封,志愿服务、关注社会公益、性格特点一封,总之要覆盖到自己的方方面面。

要把它们当成PS的兄弟姐妹来对待。

如果是自己写的情况,那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多不好的事(除了伦理道德方面的考虑),可以自己更好地去把握,在哪封推荐信里表现什么,甚至你想要奖学金,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口吻说出来。

所以我觉得推荐信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的推荐信是,心理系老师两封,本系导师一封,志愿活动
方董事(自己也是咨询师)一封。

(一般学校都是要2-3封,不过网申系统里能放多少我就放多少:P)
五、Essay 我申请的Counseling的硕士基本上没有Essay或者是Writing Sample的要求,但是我看到过有学校要求(例如Rochester)。

我没有写过所以不是很有发言权,一般都是按学校的要求来吧,新写个Research Proposal或者是翻译自己靠谱的一篇研究论文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

MSW一般都是要求写一个1000字左右的Essay的,主要是通过你自己的实践经历来谈谈你认识到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要怎么改善以及你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等。

比较好写,确定一个主题顺着问题写下去就好,需要有一点深度,不太推荐泛泛而谈的,要有自己的见解。

六、选校
选校放到这个顺序可能有点不太合适,因为前面很多材料的准备都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来。

不过前面我都在谈作为一个申请者的准备,觉得一口气说完比较好,所以顺序什么的就不计较了。

对于Counseling的选校,我个人认为一般看这么几个方面:综排(不过要注意的是几乎我们看到的综排都是按本科实力来进行的)、专排、地理位置(美帝的心理咨询虽然强过我们五十年不止,但毕竟还是比较发达开化的城市寻求咨询帮助的人比较多,这对实习和未来的工作都比较有利,这是我听一个国外的教授说的;另外还有气候风土人情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学校是实践向的还是研究向的、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Researcher(尤其是想读博士的)或是Practitioner、学校之前有没有招过国际生或者学校对国际生的关照程度够不够、学费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人那里可能会有不同的重要性,我就按我自己来说一下。

排名的话我主要还是用USNews,综排很容易找到。

专排的话,Counseling这个专业在USNews上是没有单独的排名的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和Social Work都有),所以我是Google了一下,看的其他网页上的排名。

然后我发现Counseling 的专排和学校综排的趋势实在是相差得有点远,毕竟大学一般还是按研究实力来排名的,而该专业比较偏重实践,所以最后实际上还是在综排比较合适的学校里选的。

然后地理位置的话,我申请的有在NYC、Boston以及费城的,能直接在大城市当然比较好,但是离大城市不远的大学城、卫星城什么的也不错(比如Lehigh……)。

我觉得非常Dreamy的大二一心想去的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WUSTL)在密苏里州,相对偏中部一点点,据有的师姐说Clinical Experience比起在NYC的就相对不容易积累,机构什么的都会少一些,所以虽然是曾经的Dream School,还是准备放弃了。

至于学校是研究向还是实践向,只读硕士的话不需要考虑太多,想读或者直接读博士的话可以参见临床与咨询申请的殿堂级指导书——Insider's Guide to Graduate Programsin 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此书每隔一两年就会更新一下,目前新浪爱问上有11年版的,建议想申请临床或者咨询的先粗略地读一下这本书。

而学校里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老师就看自己了,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你想侧重Emotional Problems,但是整个院里都是搞Substance Abuse的就不太合你的意了。

且这一点最好写到PS 中去,体现自己的发展规划的同时让学校看到自己的诚意。

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友好程度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获取相关信息的方面,但是这一方面也比较重要。

我有师姐就说,有些非常不注重Diversity的学校,招国际生很少,对国际学生的服务系统不健全,这样生活起来障碍相对就更大了。

我自己在这方面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通过认识的师兄师姐稍微了解一下学校以往有没有招过中国的学生,以及学校多元化方面的口碑。

另外也可以通过学校项目主页上“Current Students”的页面来考察这一点,甚至可以给项目中的国际学生直接发邮件询问具体状况。

我申请的学校中有几所比较典型,比如Wake Forest University,这所学校比较不注重多元性,Counseling项目几乎不招国际学生,从申请开始到结束一直都不太友
好,发邮件经常没有回应。

而UPenn以及WUSTL就对国际学生很友好,前者在我面试前帮我找了个一年级在读的研究生,帮我解答各种疑问;而后者回邮件很快很热心,生日的时候居然还发来了贺卡(!)。

总之学校对国际生的态度可以纳入选校的标准中吧,毕竟这个专业大多数时候要和老师和同学打交道,不是自己默默地上课做研究就好了,所以还是选一个多元氛围更浓厚的吧。

七、面试
关于申请过程就略过了,基本上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材料就好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查看自己的Application Status,有什么材料交了对方网申系统上长期没有更新的,一定要写信或者打电话去核实,寄丢了的及时补。

有的学校现在已经需要WES了,比如Columbia,UPenn,Lehigh,Fordham等,所以尽量赶早开成绩单然后去认证,具体的攻略可以在网上搜,我就不具体说了。

我的申请过程总的还比较顺利,就是成绩单认证的事情被中国这边坑了之后又被WES坑,连续三四个晚上错时差通宵熬夜打电话催,最后还是过了一个学校的Deadline,还好学校方面被我一星期每天两三封邮件的小强精神打动了,没有Defer我的申请。

Counseling的项目很多学校都会要求面试,主要目的是看申请者的Motivation和Spoken English,硕士一般不会涉及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的考察。

一般会问的问题有:
1.Self-introduction.
2.Why Counseling?
3.Why this school/university?
4.Your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weaknesses.
5.What can you bring if enrolled / Yourcontribution?
6.Your future/career plan.
7.Biggest challenge in your graduate study.
8.Q&A 还有学校问我知不知道拿学生签证流程的,不过大概只是随便聊到了。

对于面试的准备,基本上基于PS来进行吧,把可能涉及到的问题练熟。

在视频面试的时候,着装只要整洁就好了,自信、热情一点,毕竟这个专业以后都是要和人交流的。

八、申请结果我申请Counseling专业的学校有11所,MSW的有3所。

结果如下(括号内是有等于没有的奖学金): Counseling:
AD:ColumbiaUniversity($8000+),UPenn($5000),Boston College(3-credit tuition remission), Lehigh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Florida, Fordham University, RutgersUniversity WL:University of Utah,Collegeof William and Mary RJ:WakeForest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Wisconsin--Madison Master of Social Work:
AD: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20000), 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RJ: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eattle 我在最终决定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懵的,对每个项目的了解其实没有我自己想象的那样仔细,只能根据一些比较外围的条件比如说学校地理位置、名气之类的判断,具体学校项目在课程和实习上有什么区别、优势,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太清楚。

我当时就只在CU和Lehigh两校中纠结。

因为前者的优势我觉得几乎就是其他大多数学校的加强版,比如说名气、师资、地理位置,所以要选CU的话就不用考虑大多数其他学校了。

但和几个师姐聊过之后,知道CU近年来的硕士在贬值,Counseling硕士一届要招100来人(UPenn也差不多是这个趋势,可能一届招5、60人,其中2、30人是中国人),所以有可能存在资源分散,难以和老师建立紧密联系的情况,另外CU毫无疑问地很贵。

CU的缺点到Lehigh就反过来成了Lehigh的优点,首先它便宜……我现在是打算未来要读博士,所以花大价钱去读个硕士总觉得有点不值当。

另外Lehigh的项目人数少,项目质量不错,我觉得它录我给我带来的效能感比CU录我大得多,再加上有靠谱师姐歌子在那里,所以最后就去Lehigh啦,期待能在那里努力收获一直以来梦想着学习的东西。

我看过很多人的申请总结,有的人GPA、GT高,有的人实践经历非常雄厚,有的人PS写得超级打动人心。

但是很多人也有许多硬伤,比如我,转专业、AW很烂,实践经历弱,又比如有的人GPA比较差一点、GT不是很出众。

但是我觉得大家都有一颗热爱Counseling 的心吧,我相信那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Motivation,是一定可以体现在申请材料中并被admission committee感受到的。

所以决定了要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