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光纤及其应用技术研究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高温光纤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7T02:07:53.51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9月第17期作者:张冬梅
[导读]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实施,光纤应用环境的扩展,在特殊工作环境下
张冬梅
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摘要: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实施,光纤应用环境的扩展,在特殊工作环境下,普通线缆已无法满足使用条件。

基于此,本文通过耐高温光纤的技术路线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相应的耐高温光纤器件。

关键词:耐高温光纤;涂覆技术;技术研究
一、主要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本项目通过沉积、烧结和延伸三个工艺步骤,实现低羟基高纯石英预制棒的制备,开发PI以及金属Al的涂覆工艺实现PI光纤以及金属衣层光纤的制备,在金属衣层光纤的基础上进行光纤器件集束端端面熔合集束的开发,实现耐高温集束接头的开发。

二、关键技术研究
(1)低损耗光纤预制棒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低羟基高纯石英预制棒制备主要包括沉积、烧结、延伸三个工艺步骤,在通信用单模光纤预制棒制备的基础上,制备高纯石英预制棒,以四氯化硅为原料,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四氯化硅流量、燃烧气体(氢气和氧气)的配比等工艺参数制备疏松体,以实现降低直至消除石英预制棒内部及表面的羟基含量。

表1列出来不同的烧结条件与预制棒外径偏差,可以看出低温慢速烧结可以改善同一预制棒外径的均匀性。

研究开发大尺寸低羟基预制棒的过程中,靶棒和外包沉积相结合的部分出现一些白色的亮点和气泡。

原因是靶棒的表面处理不够完美,靶棒的表面的缺陷大于OVD沉积过程中二氧化硅颗粒的直径。

颗粒生成初始阶段为5~10nm,随着二氧化硅粉末颗粒的碰撞,颗粒达到子棒的表面直径可以达到50~100nm。

因此,此处的二氧化硅很难完美玻璃化,从而形成小气泡。

在拉丝过程中,光纤的丝径出现波动,光纤在显微镜下观察光纤中多出一条黑色的线,光纤中出现气泡缺陷。

2)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额四氯化硅流量、燃烧气体配比等工艺参数,研究烧结过程对于低损耗高纯石英光纤疏松体预制棒形成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测试石英中羟基含量测量精度只能达到ppm级,无法精确测量ppb级。

行业内一致认为,当光纤在1385nm波段下的损耗值小于1310nm的损耗值时,羟基含量可以认为在ppb级。

其原理是氯气将疏松体中的OH置换出来,使生产Si-CL键的基本吸收峰在2500nm 处,从而使之远离石英光纤的工作波段800-2000nm,经过脱水处理后预制棒中OH含量降低到1ppb,以保证光纤的低损耗性能。

通过拉制光纤测量其在1385nm波段下的损耗值来推测预制棒中的羟基含量。

通过研究控制烧结过程中脱水温度、脱水时间和氯气的比例,优化脱水工艺参数,实现最优的脱水的效果。

在脱水过程中,氯气用于除去预制棒中残留的水分。

在脱水过程中氯气的比例含量越高,光纤1385nm波长的损耗越低,对于预制棒中羟基含有越低,脱水过程中氯气比例大于7.5%,光纤中1385nm波长的损耗明显下降,低于1310nm波长0.33 dB/km左右的损耗。

可以推断预制棒中羟基含量为1 PPb。

3)通过控制烧结温度以及烧结速度等工艺参数,研究延伸过程对于低损耗高纯石英光纤实心预制棒形成的影响
由于延伸过程中,温度达到1760度以上,拉丝炉中一些部件、环境中的水分,将在预制棒表面吸附,延伸的过程中将向石英内部扩散,延伸成20mm的预制棒,预制棒的外表面羟基含量将会增加,发现预制棒的边缘羟基含量高,针对预制棒表面的羟基,采取氢氟酸酸洗掉被羟基污染的部分。

通过研究延伸炉内温度、拉伸速度对延伸后的预制棒羟基含量的影响,优化延伸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羟基的扩散速度越快。

同时针对在延伸过程中,预制棒表面的羟基的污染问题,采取氢氟酸酸洗掉被羟基污染的部分,制备出低羟基高纯石英预制棒。

(2)PI涂覆技术研究
1)聚酰亚胺(PI)涂料配方设计及涂覆层性能研究,重点研究涂料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比例对涂覆层性能的影响;
2)开放式多次涂覆装置设计与优化,重点研究单次涂覆厚度的影响因素并实现多次连续反复涂覆;
使用高温拉丝炉将光棒在高于16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熔融态,典型抽丝速度为2~20m/min。

裸光纤经过测径仪后,进入预涂覆装置(主要部件为涂覆杯,其下端带有橡胶材质的尖嘴作为涂覆模孔,使用高压气体,可以将聚酰亚胺溶液挤入涂覆杯,使涂覆液在涂覆杯中具有一定的压力,便于涂覆)。

预涂覆装置下方设有预固化装置,其为圆柱形电炉,炉内有用于使聚酰亚胺固化的高温区。

高温区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为溶剂挥发区,温度为100℃~240℃,另一个为分子合成区(亚胺化),温度为240℃~460℃。

光纤通过高温区域的时间为10~30s,可根据需要进行1~3次预涂覆和预固化,使光纤外表面形成均匀的聚酰亚胺涂层,作为底涂层,单边厚度为5~10μm。

涂覆和预固化后进行二次涂覆,拥有底涂层的光纤通过导轮组进入卧式烘箱进行固化。

导轮的V型槽底部垫有浸渍了聚酰亚胺的衬垫,光纤每次经过导轮就会被涂上一层聚酰亚胺,之后进入卧式烘箱进行固化。

卧式烘箱的高温区域与预固化电炉类似,均分为挥发区与合成区。

在卧式烘箱两端设有两个导轮组,第一组导轮用于涂覆光纤,第二组导轮起引导作用,用于将光纤引回第一组导轮,使“涂覆-固化”可进行
多次循环,保证将光纤涂覆至要求的外径。

(3)金属光纤涂覆技术研究
本项目采用熔融法来开发生产金属涂层光纤。

采用铝通过感应加热的方式使其在坩埚状的模具中熔化,让光纤通过坩埚对其进行涂覆,之后进入冷却器使金属涂层成型。

为了制备出高性能的金属铝涂层光纤,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开发一种在线金属涂覆装置,实现金属涂覆料的自动配送;
2)研究液面高度、溶液温度、涂覆气氛对金属涂覆层厚度的影响;
3)研究光纤搓动对金属涂覆层均匀性的影响;
4)研究光纤退火工艺对金属涂层光纤损耗的影响。

(4)耐高温光纤应用技术研究
针对耐高温光纤的耐受温度的特征,自主设计封装装置,开发金属涂层光纤端面熔合封装技术,加上独创的研磨工艺,对于激光传能跳线能够降低插入损耗指标,对于集束光纤连接器能够实现高画质高亮度的激光投影效果,并且在传输传输高功率激光时,端面能够耐受短时间(8 hours)的高温。

为验证新工艺制备的聚酰亚胺涂层耐温光纤的可靠性,通过以上光固化工艺制备出的聚酰亚胺耐温光纤,进行光器件制作。

采用火焰烧灼法去除光纤局部涂层,用相位掩膜法写入光栅,在写入光栅处重复涂上均匀的聚酰亚胺涂层,待固化后对写栅处实行塑装,从而完成器件制备。

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本项目技术考核指标均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并获取相应的检测报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成PI涂层光纤和金属涂层光纤的研发,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出相应的耐高温光纤器件。

参考文献
[1]田国才.光纤预制棒保温工艺的研究[J]. 信息通信.?2017(03)
[2]顾庆昌,程礼友,张万成.耐高温金属衣层光纤及其热应力分析[J].电子工艺技术.?2010(05)
项目类别:江阴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项目编号:JY0602A010*********P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