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教程 第6章 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第一,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是一 种“本真真实”,
• 第二,对新闻事实的反映和再现产生了“再 现真实”的问题,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 节。
• 第三,对新闻报道或新闻文本的解读产生 了“解读真实”的问题。
• 第四,新闻报道的历史存在,决定了它还 有一个“历史真实”的问题。
h
5
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h
26
• 公正原则在宏观层面上,要求作为社会公 器的新闻媒体、作为守望环境的新闻传播 主体,拒绝向任何权力和金钱做出不正当 的倾斜。
• 公正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微观的新闻报道 活动中,其最典型的体现是要求传播主体 在再现新闻事实时,必须以“平等”的态度与 方式对待新闻事实的“当事者”各方。
h
27
• 公正原则对新闻传播主体自身提出的直接 要求是:不能利用职业之便随意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意见,不能将非新闻的东西当作 新闻来报道,不能有意进行失实的、片面 的、歧视的报道以实现自己的私利,更不 能以虚假的、有偿的报道来误导收受者、 欺骗社会。
• 其次,全面原则是实现真实、客观、公正 的必然理念和方法。
• 再次,全面原则是一条确保为社会和人们 提供比较健全的新闻信息服务的原则。
h
19
3、全面的限度
• 与真实、客观一样,实现全面报道是可能 的,但也是有限度的。全面是新闻认识层 面上的全面,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全面。 有限度的全面性,首先是新闻传播的必然 结果。新闻传播的全面性是新闻眼光下的 全面性,是全面报道理念和全面报道方法 下的全面性,不是有闻必录,不是事无巨 细的全面性的大杂烩。
h
35
(三)公正原则与立场原则的关系
• 公正原则从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上约束着 传播者合目的性的追求,它不拒绝传播者 在再现新闻事实时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表达一定的倾向性,但它以“道德律令”的形 式要求这种立场、倾向必须是“正义”的、公 平的和合理的,是社会公众期待新闻传播 应当达到的一种状态。
h
36
三、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
(一)及时原则 • 及时是新闻传播的时间原则,是通过对时
间的把握来获取良好新闻传播效果的原则。 在所有能够公开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中, 及时传播可以说是新闻最突出的特征,也 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
h
37
1、及时的含义
• 及时最基本、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快”,就是 要在第一时间所谓“第一时间”,是指“在事 件刚一发生,人们对事件还来不及作出判 断,就立即给予报道”。
h
32
1、立场的含义
• 新闻传播立场,指的就是传播主体在传播 新闻信息过程中的倾向或态度。或者说, 立场在新闻传播中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新闻 的倾向性。新闻传播的倾向性一般是指传 播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立场和观点、情感和态度。
h
33
2、立场的体现
• 随着新闻传播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新闻传 播业在社会系统中相对独立性的加强,传 媒立场的公开性在总的趋势上走向强化, 但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到在“新闻”传播中立场 和倾向却在日趋淡化。将新闻与对新闻反 映的事实的立场加以比较严格的区分,正 在成为各国媒体的基本规范。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
• 如果说“传播什么”构成了新闻传播的第一问 题,那么,“怎样传播”就构成了新闻传播的 第二问题。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解决的 正是这后一个问题。
• 新闻传播原则指示新闻传播的方向,属于 新闻传播的理念性要求,也是必须具有的 基本规范和精神;新闻传播方式则着重揭 示新闻信息流通的不同类型和形式,至于 具体的新闻报道方法乃是业务研究的范围。
• 客观原则和全面原则是第二层次的原则。客观和 全面既是实现真实的新闻理念,也是实现新闻真 实的必然途径,没有客观原则与全面原则在理念 上和方法上的双重保证,传播主体就难以架起通 向和达到新闻真实的桥梁。
h
23
二、新闻传播的价值原则
• 新闻传播的现实告诉人们,传播主体不只 是“让事实说话”,传播主体还会“用事实说 话”,“为事实说话”,表达自己的意志意见, 追求自己的新闻理想和其他传播目标。新 闻传播的价值原则,就是新闻传播主体为 实现一定利益需要(不只是传播主体自身的 利益需要)而坚持的原则。
h
1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一、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一)真实原则 1
• 首先要求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 其次,真实讲的是对“实”的正确的、全面的
反映,
h
2
2、新闻真实的含义
第一,就具体的新闻报道而言,新闻真实 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 其一,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或存 在过的,即凡是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事实都 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某种根据,就可以 说新闻报道是真实的,这种真实可叫做存 在论意义的真实。
h
34
3、立场的意义
• 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达倾向是普 遍的和必然的,但并不一定是单纯为了传 播主体自身的利益或情感爱憎。我们认为, 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合理的倾向不仅是媒体 的职责和义务,也是社会的要求,广大收 受者的需要。只有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合理 的倾向,媒体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
• 因而,在传播新闻事实信息时,适度而合 理地以非新闻报道的方式表达倾向性,应 当成为媒体及其传播者的自觉行为。
h
21
(四)真实、客观、全面三原则的关系
• 作为新闻传播事实原则的三个分原则,真 实、客观、全面的内在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它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让事实说话”, 以再现新闻事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并尽可 能反映整个事实世界的最新变动状态和情 况,在求实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求真的境界。
h
22
• 如果将三个分原则分为两个层次,那么,真实原 则属于第一层次的原则。真实是事实原则的内核, 没有真实,事实原则也就没有了根基。真实是新 闻传播总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新闻传播 的一切目的和追求,离开真实都是无从谈起的, 在这一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真实原则就是事实原 则。
h
8
h
9
2、客观原则的内涵
• 一是作为新闻精神的客观理念,也可以称 之为客观精神。
• 二是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
h
10
具体说,客观报道在操作上有这样的规范:
• 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简述基本事实; • 以五个W报道; • 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 • 引述当事人的话; • 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 • 不采取立场; • 至少表达新闻事实的两面。
• 二是规范性标准,即主要是看新闻传播从 内容到方式,是否合乎现实社会对新闻传 播提出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合法性、合 政策性是对公正性最基本的评判,合德性 是对公正性进一步的评判。
h
31
(二)立场原则
• 传播主体不仅以事实原则(真实、全面、客 观报道的原则)和新闻传播特有的方法原则 (及时、公开的传播原则)传播新闻信息,而 且会以自己认为的公正原则、特有的利益 原则和立场原则去选择报道内容和方式, 去表达自己的传播倾向,即媒体报道新闻 事实,目的不只是在于传播新闻事实之信 息,还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信息的各种处 理而“说话”,
h
17
• 全面性原则的另一要求是,全面不能停留 在对事实表面现象的全面罗列上,还应力 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揭示事实的本质, 达到一定的深刻程度,使人们对新闻事实 本身本质的多面性和多层次性达到全面的 认识和了解。
h
18
2、全面性的意义
• 首先,全面原则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层次和 境界,强化了新闻传播的理性精神,提高 了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主体的要求。
• 其二,新闻对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全面的、 正确的,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性。
h
3
• 第二,就整个新闻传播界来说,面对的是 两方面的真实:一方面是具体真实,即某 一具体报道的真实(见上);另一方面是整体 真实。
• 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 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 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 体真实。
h
29
3、公正的评判
• 传播主体是否在新闻传播中坚持了公正的 原则,达到了新闻正义,是需要社会进行 监督评判的,这既有利于新闻媒体的健康 发展,也有利于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正当 发挥。
h
30
在实际的新闻传受活动中,人们评判传播 公正性的直接标准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规律性标准,即看被评判的新闻传播 是否遵循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 其一,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范围内的真实。
• 其二,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 实。
• 其三,新闻真实是传播者认知限度内的真实。
• 其四,新闻认识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真实的有限 性。
• 其五,新闻真实在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两个层面 上都具有有限性。
h
6
4
• 真实的首要意义是把新闻与非新闻区别开来,真 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据,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 新闻以真实作为自己的旗帜和灵魂,以真实奠定 自己的地位和影响。
h
20
• 其次,我们先假设一种理想的状态,所有 的新闻传播媒体、传播主体,主观上愿意 实现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即把全面真实作 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在此情况下,传播主 体认识事实的能力与水平,客观事实本身 构成或变化的复杂性,新闻传播环境限制 或宽松的程度,等等,都会对传播主体全 面把握新闻事实形成各种作用和影响。
h
15
全面原则的含义:
• 一是针对个体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 二是针对同类事实报道的全面性; • 三是针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事实报道的
全面性。
h
16
两个需要特别强调的方面:
• 一是全面必须是包含对负面新闻事实报道 的全面。
• 二是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中,传播主体要特别 注意顾及各方的情况和意见,要主动运用 均衡或平衡报道的手法,把事实的整体状 况再现出来。
h
28
2、公正的意义
• 作为新闻正义的内在要求,公正是新闻道 德理念的核心,它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的 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对新闻传播者来 说,公正“是绝对的命令”,是传播者应该做 的事,必须做的事。有了公正的报道态度 和公正的报道方式,才有可能获得公正的 报道结果,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公 正传播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基础。对新闻传 播来说,有效传播的根基性因素是真实, 公正,及时,公开。
• 全面原则是再现新闻事实整体面貌的原则, 是实现新闻真实性的必然要求。不同层面 的全面性,意味着新闻传播将会达到不同 层面的真实性,因而全面是实现新闻真实 的关键原则和手段。
h
14
1、全面性的含义
• 全面是相对片面而言的一个概念,既是新 闻报道的一种观念,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 方法。新闻传播的全面性,就是向社会公 众提供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 是零星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事实、情 况和意见。
• 从新闻传播的实际出发,客观原则的限度,就是 达到客观报道的规范要求(如上文所列诸条),即 如果一则新闻报道达到了专业标准或规范,就被 认为是客观的。专业标准和规范是专业领域的共 识,是公有性的,而非私人性的,是历史经验的 总结和概括,必然是一定认识水平的表现,是主 观限度内的客观标准。
h
13
(三)全面原则
h
11
3、客观原则的意义
• 第一,客观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特别是 存在论意义真实的基本途径。
• 第二,客观原则是确保新闻报道可信和公 正的核心手段。
• 第三,客观原则是充分实现收受主体知情 权的保证。
h
12
4
•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问题,要害是新闻传播主体在 报道新闻事实时能否达到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反映, 即能否反映出新闻事实那些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属性和内容。
h
24
(一)公正原则
• 公正传播,是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标榜的一 条基本价值原则,是新闻传播主体理应具 备的职业精神和追求,是人类新闻传播业 追求的价值理想。
h
25
1、公正的含义
• 从本质上说,公正原则是相对事实原则的 “应然之则”。公正原则的核心在于实现“新 闻正义”,承担新闻媒体应尽的社会职责, 即通过新闻传播实现和维护人们应该享有 的最基本的新闻自由权利。
• 其次,真实是传播主体实现新闻传播目标的基础, 失去真实性,新闻传播的追求也就失去了根基。
• 再次,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
• 最后,真实是满足收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和新闻 媒体获得信任的根本保证。
h
7
(二)客观原则
• 客观原则或客观原理(要求)是人类新闻传播 发展史上的一笔财富,是新闻传播中最引 人注目的一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