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

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

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工业产量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德国和美国分别居于第三位和第四位。

70年代后的40年间,发生巨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场”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角逐中纷纷寻找伙伴以壮大自己的力量,逐渐结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

三国同盟1879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德、俄关系日趋紧张。

为了阻止俄、法结盟,进一步孤立法国,德国加紧拉拢奥匈帝国。

8月,德国宰相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秘密会谈。

10月,双方在维也纳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

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

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德奥同盟条约》规定: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德奥意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三国协约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

为了对付德国,1894年,俄、法两国正式结成同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最终形成三国协约。

《英法协约》规定: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的一些殖民地。

《英俄协约》规定:划定波斯(今伊朗)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中立地带,对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即承认英国在阿富汗享有特权。

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争。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于次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

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艘军舰,它就要添造两艘。

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9倍多。

俄、法、德、奥展开了疯狂的陆军竞赛。

大战前,俄国的陆军总数居欧洲列强之首,德国仅次于俄国。

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