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咨夔的《促织》二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咨夔的《促织》二首
洪咨夔,字舜俞,自号平斋。

为官正直,勇于指斥时政,其诗常常表现出对官吏的讽刺和对百姓的同情。

《促织》二首:
一点光分草际萤,缫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促织,蟋蟀。

萤,萤火虫。

缫车,抽丝的车。

纬车,织布机。

催科,催缴赋税。

先期办,事先准备好。

飘摇机杼,指促织飞动。

报县,报告县官。

拘,收刮。

诗题为促织,实际并不是一首咏物诗,而是借题发挥,从促织的彻夜鸣叫,联想到纺织女的辛苦。

一点光分草际萤,缫车未了纬车鸣。

紧扣诗题直接写促织。

夜里没有灯烛照明,促织只能从草间萤火虫那里分得一点儿微光;它们一夜叫个不停,犹如那缫车还未停下,织机又响起来一样。

这里以缫车、纬车之声比促织的叫声,既是形象的比喻,又为后两句写纺织女暗作过渡。

这两句,就促织而言,是主体;就整个诗意来看,它是起兴之笔。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笔锋一转,由促织而联想到纺织女。

写她们为了要在官吏催缴赋税之前做好准备,不得不挨冻受饿,连夜地赶织。

又是催科,又是先期办,可见官府对纺织女盘剥之苛刻;又是风露饥肠,又是织到明,可见纺织女生活之苦,劳动之累。

诗人由促织而联想到纺织女,由纺织女而想到催科,诗的主题步步深化,对纺织女的同情和对官府的揭露也从诗中表现出来。

诗作把促织与纺织女互比,既贴切又富于讽意。

仿佛句句都在写促织,也仿佛句句都在写纺织女。

构思新巧,主题鲜明,足可称道。

第二首同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
边。

促织穿着碧绿透明的衫裙,在夜里带着织机飞向凉爽之处纺织。

上句是写促织的形象,鲜明生动。

下句写促织的鸣叫,情趣横生。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促织不辞辛苦,想方设法也不停下自己的织机在夜里鸣叫不停。

这是它生存的需要,也是自然的本能。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这是写促织的担心。

担心什么呢?是怕官府知道后来勒索土产钱啊。

一个恐字,把促织此时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

报县来拘土产钱七字,更是将官府敲诈盘剥成性的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显然,诗作里的促织,正是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的形象。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更容易由促织的境遇而联想到老百姓的遭遇,并由此看到人间的黑暗。

诗人没有直接写官吏对老百姓的盘剥,但官吏的吸血本性已清晰可见。

诗人没有直接写老百姓的遭遇,但其遭遇从促织身上可以想见。

诗意含蓄,讽刺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