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完整版)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2细胞结构与功能1.(顺义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分子B.细胞C.个体D.生物圈2.(顺义6)下列结构中,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溶酶体C.高尔基体和液泡D.叶绿体和线粒体3.(顺义9)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局部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2是中心体,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3是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D.5是细胞核,此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4.(顺义7)将鼠的肝细胞磨碎,进行差速离心(即将细胞匀浆放在离心管中,先进行低速离心,使较大颗粒形成沉淀;再用高速离心沉淀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将细胞不同的结构逐级分开),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S1-S4及P1-P4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应分布在A.S2B.S3C.P2D.P45.(顺义8)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关于蓝藻和黒藻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均有叶绿体B.均有细胞壁C.均有核糖体D.均有DNA6.(顺义1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到如下图所示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②中存在着水分子和蔗糖分子C.①的伸缩性小是发生此现象的条件之一D.呈紫色的物质存在于①②③中7.(顺义4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B.基质中C.类囊体的薄膜上D.外膜上8.(海淀4)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1a.蓝藻b.水绵c.酵母菌d.噬菌体A.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细胞核B.a和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D. a、b、c、d都可发生基因突变9.(东城3)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4.(东城4)右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B.结构②和④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D.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5.(东城5)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6.(东城11)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细胞内的氧浓度B.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C.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7.(朝阳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膜融合可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8.(朝阳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吸水可以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B.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所需要的ATP不仅来自线粒体C.细胞之间信息交流时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必需结构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9.(朝阳3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B.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C.拟核、质粒既有DNA也有RNAD.核糖体、线粒体中都有RNA10.(朝阳3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11.(石景山2)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201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區2013 — 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高三生物 2014.1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選擇題(1~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有的細胞都 A.含有糖元和蛋白質 B.有分裂和分化能力C.有細胞膜和核糖體 D.能進行有氧呼吸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2.在體外培養小鼠體細胞時,發現細胞分為3種類型:甲類細胞核DNA 量是乙類細胞的兩倍,丙類細胞核DNA 量介于甲乙兩類細胞之間。
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 .甲類細胞均處于分裂期,在三類細胞中所占比例最大B .乙類細胞無分裂能力,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C .丙類細胞已經進入衰老期,將停止細胞分裂D .用藥物抑制細胞的DNA 復制,乙類細胞比例將增加3.紅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某同學將紅甜菜根切成分鐘后取出,同溫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根據圖示的實驗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10 20 30 花青素A.花青素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為易化擴散(協助擴散)B.溫度超過50℃,膜結構受到破壞,通透性增大C.在50℃以下,甜菜細胞內合成的花青素極少D.在10~50℃間,甜菜細胞膜流動性保持不變4.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是細胞死亡的兩種方式。
細胞壞死是因病理因素而產生的被動死亡。
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體內的一種名為RIP3的蛋白激酶通過調節能量代謝,可以將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的細胞凋亡轉換為細胞壞死。
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人體造血干細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過調控RIP3的合成可以調控細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細胞壞死D.以上研究結果證明細胞壞死與部分基因表達有關GAGGAGAGGAFFFFAFAF5酶1有活酶1無活A.酶1與產物B結合后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B.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的結構取決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兩種底物且能與產物B結合,因此酶1不具有專一性D.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A6.研究人員把噬菌體和細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離的噬菌體,在培養過程中定期取樣,稀釋涂布在連片生長的細菌平面(菌苔)上,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混合后24min內取樣涂布,菌苔上產生空斑的數目不變;混合GAGGAGAGGAFFFFAFAF24min后取樣,菌苔上空斑數目迅速增加;再過10min取樣,菌苔上空斑數穩定。
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4细胞代谢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4细胞代谢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c874c01d7375a417866f8f77.png)
1.4细胞代谢1.(顺义11)ADP转变为ATP需要A.Pi、酶、腺苷和能量B.Pi、酶C.酶、腺苷和能量D.Pi、酶和能量2.3.ATP生成将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含量便会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蚜虫合成ATP时需要的能量不仅来自光能B.黑暗中蚜虫合成ATP时不伴随着O2的消耗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会影响蚜虫个体生存机会D.可用样方法调查一定区域中蚜虫的种群密度4.(东城6)下列是研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5. (东城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ATPB.细胞内合成蔗糖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合成ATP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6.(东城8)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
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D.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9. (东城9)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B. 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因为溶液pH减小C. 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D. 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10. (东城10)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11. (东城21)下列属于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共同之处的是()A.时期相同B.场所相同C.都需要消耗能量D.原料相同13.(朝阳6)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选修一

选一1. (海淀24)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2.(东城30)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 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 2的恒温箱中培养,CO 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碳源3.(昌平5)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的容器需适时进行排气B.筛选土壤微生物需配制选择培养基C.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组培过程中需调节植物激素比例4.(石景山28)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石景山29)研究人员对某煤矿区周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 研究土壤中藻类的种类、生物量(用叶绿素含量表示)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下列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是①样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 ③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④制备土壤浸出液 ⑤土壤理化分析 ⑥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⑦显微镜观察并记录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⑦6.(丰台39)将右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整个改装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B.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阀a 的开闭来控制通气量C.该装置管口2应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中D.从管口3取样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7.(丰台40)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果酒发酵后期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B.泡菜腌制中必须严格水封保持缺氧C.条件适宜醋酸菌可利用果酒中的乙醇D.制腐乳时底层放盐以便于瓶口处加调料8.(丰台41)下列操作属于灭菌方法的是A.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工作台面B.接种中试管口等易被污染的部位通过火焰C.牛奶在80℃下煮15min 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D.氯化汞溶液浸泡外植体1~2min 后无菌水冲洗9.(丰台44)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Word版解析

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A.含有糖原和蛋白质B.有分裂和分化能力C.有细胞膜和核糖体D.能进行有氧呼吸2.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C.丙类细胞已经进入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3.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B.温度超过50℃,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C.在50℃以下,甜菜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D.在10~50℃间,甜菜细胞膜流动性保持不变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
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5.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6.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混合24min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目迅速增加;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含答案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生物2014.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5页,第二部分6至11页,共8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脂肪是既能贮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 B.糖类是细胞内唯一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2.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中氮原子的数目与肽键的数目相等B. 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C. 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 + n个氧原子D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3.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4.右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B.结构②和④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D.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5.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6.下列是研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最适,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 .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 .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 .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7.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ATP B .细胞内合成蔗糖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合成ATP D .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8.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
北京西城14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北京西城14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B.胚芽鞘背光侧和向光侧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了向光性的产生C.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有机物D.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3.我国科学家合成了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总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缩减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C.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一定会变短D.酿酒酵母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4.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
解析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生物)C.XXX——核糖核苷酸D.脂肪——磷脂2.研究者破坏某原核细胞的DNA后,再“注入”人造DNA,得到具有生命特征的“人造生命”。
下列有关“人造生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C.人造DNA控制合成蛋白质D.具有能生长、繁殖的特征3.下列过程不需要受体参与的是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C.抗原刺激B细胞使其活化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D.血清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4.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b.水绵页共19页c.酵母菌d.噬菌体第1A.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细胞核C.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图1B.a和b都能进行光合感化D。
a、b、c、d都可发生基因突变5.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探讨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讨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操作加入二氧化硅,防止研磨时色素受破损撕取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镜计数各实验组保持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变量不异6.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每个DNA分子有一条单链含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时,每个DNA分子复制发生了2个DNA分子,个中一个DNA分子有一条单链含放射性,而另一个DNA分子则不含放射性,且这2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之中,即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放射性,另一条不含放射性。
2014年高考生物北京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B.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A、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故A选项错误;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故B选项错误;C、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故C选项错误;D、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故D选项正确.故选:D.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解:A、图中看出,生物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故A选项正确;B、图中看出,人工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相同,并且均处于较低值,而生物膜对三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故B选项正确;C、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不含载体蛋白,故C选项错误;D、图中看出,分子量越小,人工膜对其的通透性越强,故D选项正确.故选:C.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年高三一模生物试题.以下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加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细胞内产生的进入内环境.以下对于细胞呼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种子萌生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显然变化.细胞中的比值降落可促使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检测产生可判断乳酸菌能否进行细胞呼吸.以下对于越野滑雪竞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理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运动员大批出汗致使血浆内抗利尿激素韵含量降低.竞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升.严寒刺激惹起下丘脑产生喜悦并分泌有关激素.内环境稳态调理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衰的昆虫。
在食品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添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检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在、小麦含水量时米象危害较重.在℃、含水量时米象种群数目开始降落.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挪动.以下对于生物学实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察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盐酸办理根尖可使细胞简单分开.粗提取是利用与二苯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呈蓝色.利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先配制标准样液.(分)研究者以零落酸水公正常的野生型玉米幼苗和零落酸缺点型突变体玉米幼苗为资料,丈量玉米茎和根在不一样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以以下图所示。
请剖析回答:()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作用,每种激素的作用除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期间、激素的作用部位外,还与有关。
()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合条件下,零落酸促,。
在缺水条件下,零落酸茎的生长,同时根的生长;零落酸的这种作用,有益于植物。
()已知乙烯对根的生长有克制作用。
研究者提出假定:零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经过克制乙烯合成而实现的。
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选修三

选三1. (海淀25)下列现代生物科技所依据的原理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全能性B.基因工程技术——基因重组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细胞核移植D.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2.(朝阳39)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从而获得互补DNA,再扩增基因BB.利用DNA连接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可以获取基因B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3.(朝阳4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可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或动物细胞的融合B.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D.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4.(石景山2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C.SOD催化O2—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5.(石景山27)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利用肝肿瘤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6.(石景山30)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
北京市各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5生物进化

2.5生物进化1. (海淀30)大约1万年前,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在形态和体色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叫它Kaibab松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峡谷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对Abert松鼠种群的选择方向不同B.河流的分隔导致峡谷南、北两侧的Abert松鼠间没有基因交流C.可判断Kailab松鼠与峡谷南侧Abert松鼠间已经存在生殖隔离D.两个Abert松鼠种群发生的分化表明它们的基因库已存在差异2. (东城18)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如下表。
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RR:Rr=l:1C.基因型为RR的个体数量增加,rr的个体数量减少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3. (东城2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基因频率一旦发生改变就能产生生殖隔离C.一旦出现地理隔离就标志着生物新物种的出现D.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4.(朝阳21)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5.(石景山17)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三个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其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小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C.150代后三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随种群代数的增加,A基因频率均呈增加的趋势6.(2014.1西城10)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7.(2014.1西城11)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2014西城二模】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二模试卷理综生物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5月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2014.5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D.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度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C.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3.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B-100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B-48蛋白。
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B.B-100蛋白前48个氨基酸序列与B-48蛋白相同C.B-100蛋白和B-48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D.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种植的杨树林构成了一个种群B.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发生显著变化C.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洋葱的外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需用碘液染色B.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以叶绿体的运动为参照C.以樱桃为原料酿制酒和醋时,应先供氧进行果醋的发酵D.在外植体脱分化时,应通入足量的CO2以满足光合需要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14-15西城高三期末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 —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1(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非选择题(21~27题,共60分)答案合理给分21.(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乙醇(有机溶剂)(2)光照强度弱 ATP 和NADPH CO 2(3)增大株叶面积和增加总叶绿素含量(2分) 低于 (4)干重 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高于22. (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血清、抗生素 胰蛋白酶 (2)S 期 阻断DNA 的复制 (3)抑制ERK 的磷酸化过程(4)基因 促进凋亡作用强于单处理组 协同23.(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相对性状 遵循(2)9 1/3(3)单倍体 秋水仙素(低温)见右图(2分,四个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1分,基因在染色体位置对1分) (4)C (多选D 不扣分)24.(7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减小微生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抑制种子萌发 依赖于脱落酸的浓度(3)降低不显著 依赖于脱落酸 小 拮抗(对抗)A a b BD D25.(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胞吐体液(血液)特异性受体(2)增加减少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3)吸收(摄取)抑制26. (7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垂直竞争第二营养级(2)杀死福寿螺0.54 g/L(3)第一组有福寿螺的情况下,五爪金龙提取液对水稻的影响27.(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单个菌落不是(2)①A6②低频性(稀有性)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DNA分子杂交(DNA测序)(3)①mRNA 限制酶②Bam HI和Pst I 提高重组DNA分子的比例(防止自身的黏性末端连接,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③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进行加工和修饰④b、a、d、e(选择对即可得分,不要求排序)。
2014年高考真题(生物)北京卷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北京卷(课标生物)1.[2014·北京卷]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1.B[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含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不具有其他的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需氧呼吸;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含有多种细胞器,能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项正确。
2.[2014·北京卷]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D[解析] 冬天水中温度偏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为保持体温恒定,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同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活动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来减少散热,故选择D项。
3.[2014·北京卷]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3.C[解析] 比较H2O在生物膜和人工膜上的通透性大小,可看出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上的通透性,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A项正确。
K+、Na+、Cl-在人工膜上的通透性相同,而在生物膜上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3种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B项正确。
曲线图能看出3种离子在人工膜中的通透性相同,但离子的运输方式不能看出,不能确定离子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C项错误。
2014西城高三(上)期末生物

2014西城高三(上)期末生物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2分)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的相同之处是()A.为原核生物B.以DNA为遗传物质C.属于分解者D.可以进行有氧呼吸2.(2分)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易化扩散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3.(2分)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0℃左右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C.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D.从生活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4.(2分)下列有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二者都能在膜上进行ATP合成5.(2分)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6.(2分)如图是基因型EeFfgg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图中G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为eFG和eFg7.(2分)人体血清胆固醇(TC)正常范围是3.5~6.1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纯合子患者TC浓度为19.6~26.0mmol/L,杂合子患者TC 浓度为6.2~14.3mmol/L.如图为某家族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此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Ⅲ﹣7与正常女子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00%D.此病患者婚后选择生育女孩可避免致病基因的传递8.(2分)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类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O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上B.XX男性可能是亲代产生精子过程中Y染色体片段易位到X上所致C.XY女性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活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D.X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胚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9.(2分)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B.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b过程的基因存在差异C.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D.分生区细胞能进行b和c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10.(2分)如表为单卵双生子和二卵双生子间常见畸形同时发生率的统计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中数据表明,幽门狭窄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单卵双生子唇裂同时发生率为40%,说明唇裂与环境因素有关C.二卵双生子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仅来源于基因重组D.两种畸形是否有遗传基础,也可以通过家系研究获取证据11.(2分)“超级细菌”因具有NDM基因,耐药性极强,現存抗生素均不能有效将其杀灭.如图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基本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表示细菌的变异,b表示抗生素的选择作用B.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NDM基因出现和该基因频率增加C.不同性状细菌之间的隔离不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必要条件D.若NDM基因位于质粒上,则会更容易在不同个体间转移12.(2分)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血浆浓度升高会促使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13.(2分)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14.(2分)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侵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对抗EBV的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在对抗EBV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中均起作用B.抗EBV抗体与EBV结合,可使EBV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C.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消灭被EBV侵染的细胞D.被EBV感染后,人体只能产生一种抗EBV的特异性抗体15.(2分)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如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16.(2分)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和7月中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C.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17.(2分)如表各项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A B.B C.C D.D18.(2分)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将甘蔗研磨过滤后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从酵母菌培养液定期取样进行显微计数,可探究其种群数量变化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好选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19.(2分)在生物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A.将噬菌体用32P和35S同时标记,研究其遗传物质B.敲除生物体的某个基因,研究该基因的功能C.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度20.(2分)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外植体的细胞壁有利于脱分化的发生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二、非选择题(21~27题,共60分)21.(9分)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需用提取叶绿素,再测定其含量.(2)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使光反应产物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的利用能力.(3)弱光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瓜产生的有利于提升其光能利用率的变化有.与叶绿素a相比,叶绿素b在430~450n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由此推测,实验组叶绿素a/b含量比值对照组.(4)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22.(8分)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和B联合作用的效果,用A和B单独及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1)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时,培养基中除水、糖、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外,通常还需要加入;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用等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2)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3)细胞内ERK蛋白被磷酸化为pERK,可导致细胞增殖.用药物B处理肝癌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ERK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ERK的含量明显下降,由此推测,药物B可能通过影响人肝癌细胞的增殖.(4)细胞凋亡是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上述四组实验结果,说明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是,两种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效果上表现为作用.23.(9分)番茄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控制.根据茸毛密度,可将番茄植株分为浓毛型、多毛型和少毛型.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1)番茄茸毛的浓毛、多毛和少毛互为,茸毛性状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F2有种基因型,F2紫茎浓毛型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科研人员对一株浓毛型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取植株X的花药,经离体培养获得后,在幼苗期用处理,获得四种表现型的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浓毛紫茎正常叶﹕浓毛紫茎缺刻叶﹕浓毛绿茎正常叶﹕浓毛绿茎缺刻叶=1:4:4:1.请在图2中标出植株X中A、a、B、b基因的位置(图中“|”表示相关染色体).(4)番茄植株的茸毛对蚜虫等害虫有抗性,茸毛越密,抗性越强.但浓毛型番茄植株结果时,果实表面的浓密茸毛直到果实成熟时仍不能完全脱落,致使果实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欲培育出对蚜虫有一定抗性,外观品质好,育性强等特点的番茄品种,最好采用的育种方式是.a.多倍体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24.(7分)以野生型、细胞分裂素缺乏型、脱落酸缺乏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高盐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者首先配制了添加不同浓度脱落酸的MS培养基和NaCl浓度为120mmol/L的MS培养基,灭菌后分装于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对上述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再分别点播于培养皿中;在适宜环境下培养,观察并测定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点播种子之前消毒的目的是.(2)图1结果说明,脱落酸具有的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强弱.(3)图2结果显示,在用NaCl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率下降,脱落酸缺乏型种子萌发率,这表明NaCl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缺乏型拟南芥种子比较,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率下降程度,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脱落酸,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25.(8分)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结合.(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26.(7分)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为食.作为食材引入我国后,因管理不善逃逸到各类水体中,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环境造成威胁.请分析回答:(1)稻田植物群落中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等,形成较为明显的结构,这些植物间存在关系.福寿螺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2)研究发现,原产地植物五爪金龙对福寿螺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五爪金龙叶片提取液处理福寿螺一段时间,统计福寿螺的死亡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个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都可以.要减少对环境中其他生物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又达到抑制福寿螺的目的,最好采用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3)在将五爪金龙提取液用于稻田除螺之前,为检验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组实验:第一组:常规水稻苗培育系;第二组:添加一定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的水稻苗培育系;第三组:在常规水稻苗培养系中仅投放福寿螺;第四组:添加一定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及投放了福寿螺的水稻苗培育系.第二组与对照,可以说明五爪金龙提取液对水稻的影响;设置第四组的目的是研究.27.(12分)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直接利用动、植物生产凝乳酶受多种因素限制,培育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用紫外线照射芽孢杆菌,分离、培养,并检测各菌株所产生的凝乳酶活力.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获得,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是,不是)选择培养基.(2)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内(通常为40分钟),凝固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①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组.②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未发生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同学乙:A2、A5组芽孢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但凝乳酶蛋白未改变,其依据的理由是.为了验证上述2位同学的假设,可采用技术检测凝乳酶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3)从牛胃液中分离到的凝乳酶以催化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了微生物细胞中.①从牛胃细胞中提取,再逆转录形成cDNA.以此c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有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设计(限制酶,DNA连接酶,RNA 聚合酶)识别序列,以便构建重组DNA分子.②构建重组DNA分子(如图3所示)最好选用限制酶,理由是.③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最初多采用重组大肠杆菌或芽孢杆菌生产凝乳酶,现多采用重组毛霉生产,毛霉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④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20位和24位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将提高2倍.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高效凝乳酶,所需步骤有.a.蛋白质的结构设计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c.蛋白质结构的定向改造d.凝乳酶基因的定向改造e.将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f.将定向改造的凝乳酶导入受体细胞2014-201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解答】A、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B、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正确;C、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不是分解者,C错误;D、病毒自身不能进行呼吸,D错误.故选:B.2.【解答】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A错误;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动力是钠离子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TP;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根据图示分析,K+通过Na+﹣K+泵的转运需要消耗ATP,故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C正确;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具特异性,D错误.故选:C.3.【解答】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使实验更加准确,A正确;B、在0℃左右时酶失活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可以恢复,B正确;C、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错误;D、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自身温度高,酶的最适温度相应就高,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D正确.故选:C.4.【解答】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细胞质基质分解葡萄糖,A错误;B、与外膜相比,叶绿体类囊体膜功能更复杂,内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B正确;C、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含DNA,故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正确;D、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能合成ATP,叶绿体的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因此二者能在膜上进行ATP合成,D正确.故选:A.5.【解答】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B、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B正确;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C正确;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6.【解答】A、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A正确;B、由于体细胞的基因型为EeFfgg,所以图中G基因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不可能来源于交叉互换,B错误;C、该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eFG的配子和一个基因型为eFg的极体,D错误.故选:A.7.【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高胆固醇血症的纯合子患者TC浓度为19.6~26.0mmol/L,杂合子患者TC 浓度为6.2~14.3mmol/L”可知,该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A正确;B、该遗传病属于显性遗传病,且Ⅲ﹣4男患者的母亲正常,可见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C、Ⅲ﹣7(AA)与正常女子(aa)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00%,C正确;D、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代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因此此病患者婚后选择生育女孩不可避免致病基因的传递,D错误.故选:D.8.【解答】A、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而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故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非同源的区段上,A错误;B、XX男性是因为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在亲代产生精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与Y染色体含基因(SRY)的片段发生交叉互换所致,B正确;C、XY女性可能是来自父方的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突变或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C正确;D、X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D正确.故选:A9.【解答】A、a为DNA复制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b转录过程属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的基因存在差异,B正确;D、分生区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能进行b和c过程以及a过程,D错误.故选:B.10.【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狭窄单卵双生子同时患病的患病率是22%,二卵双生子同时患病的患病率是2%,说明幽门狭窄同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A正确;B、由题图可知,单卵双生子唇裂同时发病的发病率为40%,说明说明唇裂与环境因素有关,B正确;C、二卵双生子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源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及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误;D、两种形是否有遗传基础,可以通过家系研究获取证据,D正确.故选:C.11.【解答】A、病原菌由于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性状,自然选择使得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即a表示细菌的变异,b表示抗生素的选择作用,A正确;B、NDM基因的出现与环境无关,即与抗生素的滥用无关,B错误;C、隔离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而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D、拟核相对稳定,所以若NDM基因位于质粒上,则会更容易在不同个体间转移,D正确.故选:B.12.【解答】A、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A正确;B、机体中细胞质基质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C、血浆浓度升高会促使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D正确.故选:B.13.【解答】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B、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抑制,B错误;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发出的信号,并引起神经元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a和b,C错误;D、据图分析,神经元c对神经元a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D正确.故选:D.14.【解答】A、巨噬细胞可以暴露出EBV病毒特有的抗原,在对抗EBV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中均起作用,B、体液免疫中抗EBV抗体与EBV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从而使EBV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B正确;C、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与被EBV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正确;D、埃博拉病毒(EBV)易变异,可能有多种突变体,故被EBV感染后,人体可能产生多种抗EBV的特异性抗体,D 错误.故选:D.15.【解答】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错误;B、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正确;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正确;D、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正确.故选:A.16.【解答】A、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A正确;B、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白线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数量增多,说明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B正确;C、8月该植物种群中开红花的数量减少,但红色基因频率不会改变,C错误;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有利于植物的繁殖,D正确.故选:C.17.【解答】A、质壁分离实验中,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从而可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在含有DNA的滤液中加入蒸馏水,使2mol/L NaCl溶液浓度降至0.14mol/L,可以析出DNA,去除可溶性杂质,B正确;C、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步骤包括:将洋葱根尖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把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D、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广口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D正确.故选:C.18.【解答】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2025届北京西城14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北京西城14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蛋白质分子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与底物结合后,两者的形状均发生改变B.酶在最适温度下其空间结构最稳定C.受体与递质结合后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载体与被转运分子结合后发生形状改变需要消耗ATP2.植物紫茉莉的花暮开朝合,被誉为“天然时钟”。
若其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红花、粉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D.F2中白花与粉红花杂交,F3会出现2种花色3.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B.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但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4.如图是人体有关激素分泌调控的模式图,图中X、Y、Z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①~④表示相应激素。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是下丘脑,Y是垂体B.寒冷刺激引起①②③分泌增加C.③对X、Y的调节方式依次属于正反馈和负反馈D.④可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C.ATP、核酸、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D.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6.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A.为细胞提供碳源B.促进细胞贴壁生长C.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D.防止细胞之间粘连7.下列物质转运方式,不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胞吐D.简单扩散8.(10分)图为生物学中常见的曲线图,该图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细胞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的变化情况B.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K+的速率随O2浓度增加的变化情况C.人体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增加的变化情况D.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A〜F代表相应物质,①〜④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3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 2014.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A .含有糖元和蛋白质B .有分裂和分化能力C .有细胞膜和核糖体D .能进行有氧呼吸2.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 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 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 .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 .丙类细胞已经进入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 .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 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3.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小时,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B .温度超过50℃,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C .在50℃以下,甜菜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D .在10~50℃间,甜菜细胞膜流动性保持不变 4.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
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 .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 .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D .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蒸馏水的温度℃花青 素 的 吸 光 值5.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1与产物B 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 .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 .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 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 .酶1与产物B 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6.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 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混合24min 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目迅速增加;再过10min 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
下面的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A .24min 内取样,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未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B .34min 时取样,根据空斑数量可推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 C .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体不再增殖 D .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7.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直接..关系的是 A .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B .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 染色体的精子C .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D .基因型AaBb 植株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8.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B .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C .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D .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9.下图为基因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酶1有活性A.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B.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C.基因指导合成的终产物都是蛋白质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10.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11.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
在趋同进化过程中A.不同物种的基因库趋于相同B.自然选择对不同物种的影响效果相近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D.不同物种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12.将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胰岛素、定量的抗胰岛素抗体与待检测的血液混合,待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就会与带标记胰岛素竞争,与抗胰岛素抗体结合;再将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出来,检测其放射性强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来标记胰岛素B.该方法应用的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C.利用该方法可以诊断糖尿病患者病因是否是胰岛素分泌不足D.“抗原—抗体”复合物放射性越强,说明待测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高13.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侵入人体后专门寄生在肝脏细胞中。
乙肝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肝疫苗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诱发人体产生细胞免疫过程C.生产乙肝疫苗需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使之表达D.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增殖乙肝病毒并提取其表面抗原蛋白制成疫苗14.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15.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
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1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17.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生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时间(天)草履虫的数量(个)图1神经突触图2某种局麻药的作用机理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载体与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可获相同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育种已经成功D.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利于质粒与外源基因连接19.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20.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B.融合前需用多种蛋白酶处理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D.融合后经过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单一抗体非选择题(21~27题,共60分)21.(7分)为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 、B 、C 三个品系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
请分析回答:(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①高温破坏了 膜的结构,使 捕获(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
②高温下 ,使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碳反应受到抑制。
(2)三个品系中的 品系在高温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最少。
原因之一,该品系在高温下 更显著,因而能更有效地散热,以降低高温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
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 。
在P 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 。
处理 后 占 处 理 前 的 百 分 数(%))图222.(9分)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请分析回答:(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 0—F 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实现________的氧化,生成________,并能合成大量ATP 。
(2)线粒体内膜上的F 0—F 1颗粒物是ATP 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________尾部组成, 其功能是在跨膜H +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
为了研究ATP 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 的关系, 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 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 处理前后ATP 的合成。
若处理之前,在 条 件下,含 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 ;处理 后含 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 ,说明 F 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 TP 的合成。
(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 。
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 。
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水 b .丙酮酸 c .葡萄糖d .ATPe .核苷酸f .氨基酸F 1颗粒23.(8分)粗糙脉孢菌是一种真菌,约10天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见下图),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
请分析回答:(1)从合子到8个孢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发生了次复制。
上图中8个子代菌丝体都是(单倍体,二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