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训练每天7道题第257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考前训练每天7道题第257天 2020
1,将总物质的量为n mol 的钠和铝(其中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x =n V
2.11 B .0<x ≤0.5
C .V=33.6n(1-x)
D .11.2n<V ≤22.4n
2,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mLNaOH 溶液吸收CO 2气体,制备Na 2CO 3溶液。
为了防止通入的CO 2气体过量生成NaHCO 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 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 2气体,至CO 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 min ;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 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 2CO 3,写出a 、c 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 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①CH 2==CH 2 ②H 2S ③CH 4 ④CH ≡CH ⑤H 2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NH 3,②Cl 2,③HCl ,④H 2S ,⑤CH 4, ⑥CO ,⑦CO 2,⑧O 2时,属于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并能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处理
的,将气体的序号填入装置图的下方空格内。
(6)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 / 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常见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B多一个。
甲、乙、丙是3种含氧酸的钠盐,甲中含B元素,乙中含C元素,丙中含A元素,甲、丙溶液pH>7,乙溶液pH<7;丁为气体,戊为淡黄色固体。
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写出C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______,写出丁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戊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用有关化学用语解释:
乙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2004年美国火星探测车在火星大气层中检测到了A气体。
资料显示,A
气体分子是一种三原子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0,在地球环境下A
不太稳定,易分解得到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粉末状的KSCN与浓硫酸
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气体A和两种硫酸氢盐,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1
(1)试推测火星大气层的温度,简述你的理由。
(2)试确定A的化学式。
(3)写出KSCN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4)A分解得到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写出A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5,将5.6g铁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求所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和所生成铜的质量。
6,(1)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
例如:
①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②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
(2)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粉末状态的Si3N4可以由SiCl4的蒸气和NH3反应制取。
粉末状Si3N4对空气和水都不稳定。
但将粉末状的Si3N4和适量氧化镁在230×1.01×105 Pa和185℃的密闭容器中热处理,可以制得结构十分紧密、对空气和水都相当稳定的固体材料,同时还得到对水不稳定的Mg3N2。
①经过热处理的Si3N4,其晶体类型为;
②写出由SiCl4和NH3反应制取Si3N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Si3N4和适量氧化镁在230×1.01×105 Pa和185℃的密闭容器中热处理的过程中,除生成Mg3N2外,还可能生成物质。
热处理后除去MgO和Mg3N2的方法是。
7,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人液态的金属镓。
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
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18℃到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
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
计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C.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D.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答案
1, D
2, (1) 2NaOH + CO2 == NaHCO3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方法①:用弹簧夹夹住A、B连接处,先检查A的气密性: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加
水后,漏斗内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然后检
查B的气密性: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水,使导管口侵入水中,双手捂住广
口瓶片刻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水柱,说明装
置不漏气。
方法②:也可一次检查A、B的气密性:连接和烧杯间的乳胶管用止水夹
夹住。
然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过一会,观察漏斗内与锥形瓶中的液面差,若保持不变,说明装置
不漏气。
(3) 饱和酸氢钠溶液吸收HCl气体
(4) ②④⑤ (5) ①③②④ (6) 7.2 mol/L
3, (1)1s22s22p6 3s22p6︰O︰︰C︰︰O︰Na2O2
(2)NaHSO4=Na++H++SO42-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
使溶液呈酸性
CO32-+H2O HCO3-+OH- CO3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3)2H++CO32-=H2O+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解析】由题意知:A、B、C分别是C、Al、S,甲中含B元素,溶液pH>7,是NaAlO2。
乙中含C元素,溶液pH<7,是NaHSO4。
丙是Na2CO3。
丁为气体,
是CO2,戊为淡黄色固体,是Na2O2,己是Al2(SO4)3,推出上述物质后,其余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 1)火星表面温度低理由:若较高,COS会分解
(2)COS或SOC或CSO等(只要元素及原子个数正确即可)
(3)KSCN+2H2SO4(浓)+H2O=KHSO4+NH4HSO4+COS↑(4)COS =S +CO
5,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化学反应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可首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与初中不同的是,若求某物质的质量,其基准值可设为质量;若求某物质的物质的量,其基准值可设为物质的量,从而直接列比例计算。
同时要注意,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单位要左右呼应,同一种物质的单位要上下相同。
Fe + CuSO4 == FeSO4 + Cu
56 g 1 mol 64 g
5.6 g n(FeSO4) m(Cu)
56g / 5.6g = 1mol / n(FeSO4)
n(FeSO4) = 5.6 g × 1mol / 56g = 0.1mol
56g / 5.6g = 64g / m(Cu)
m(Cu) = 5.6g × 64g / 56g = 6.4g
6, (1)①SiO2 ②Si
(2)①原子晶体②3SiCl4+4NH3= Si3N4+12HCl ③SiO2(或MgSi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