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田黄石鉴定几大特征,有这几点就对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田黄石鉴定几大特征,有这几点就对了!
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

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因此,田黄石自古就有“石中黄金”的美誉,而价格自然不菲。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田黄石价格为何在如今的市场上仍旧居高不下。

田黄是叶腊石的一种,是制作印章的珍品石材,与其他产至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

田黄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产于福州市寿山溪及其两侧水田中,被誉为“石中之王”。

田黄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清代帝王喜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同时也倍受文人雅士及官宦贵族的推崇,视同瑰宝,自清以来极负盛名,价与金玉相埒。

从颜色上分,田黄主要分黄、白、红、黑四色;黄的称“田黄”,白的称“白田”,红的称“红田”,黑的称“黑田”,黄白兼有者称“金裹银”。

其中以田黄为贵,而黄色又分有黄金黄色、枇杷黄、桂花黄及熟栗黄等。

如何鉴定田黄?
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状如蛤肉,色似枇杷。

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
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

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在市场上有什么用途?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

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

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纯正、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

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

现在的市场价值是多少?
按目前田黄每克5000元-10000元的价格并不算贵,还没到顶。

为何这种石头很低调却价格惊人呢?资深收藏人士分析,首先是田黄
资源极其稀缺。

全球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几公里长的水田里才出产田黄,而且零星散落,无根无脉,数量甚为稀少,几百年来的开采量还不到1000公斤。

其次是由于大部分田黄爱好者购入了就不再上市流通,卖件少件,而追求的人却越来越多,导致价格快速上升。

因其材质的顶级与特殊性,受到清代帝王的珍视,而作为珍贵的篆刻印材又为文人所赏识,明清文人对于田黄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钟爱,赞颂田黄的诗文比比皆是,这使得田黄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为了收藏家竞相追捧的顶级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