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地方课视导反馈会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地方课视导反馈会发言稿
与校本课程一起成长
--滨城区校本地方课视导反馈会发言稿
北城中学张蕊蕊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上午好!我是北城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张蕊蕊,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儿和大家分享我上校本课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我会先和大家分享我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然后再和大家分享我现在的一些做法和对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些想法。
我希望这样能让大家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了解我工作的一些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源于爱好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走上心理健康教育这条道路源于我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爱好,因为有兴趣我报考了心理健康教育本科的自学考试,2006年暑假开学在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后,我在学校创建了“心灵氧吧”辅导室,开始了我兼职心理老师的历程。
当时正赶上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申报,我也就积极参与,申报了一项课题。
这两张图片特别贴切地反映了我那时候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回复学生来信。
“心灵氧吧”辅导室建立起来的同时开通了“心事快递”信箱。
当时学生来辅导室咨询的很少,写信咨询的却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周有近60封信需要回复。
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一边研究课题。
2008年12月自学毕业后深感自身知识技能不够的我向论文答辩的老师请教后参加了2009年春天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
咨询师证书。
并且所研究的课题《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申请结题。
这几件事情之所以能同时进行是因为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我自学心理健康教育本科的毕业论文与课题的结题报告就有很多相互借鉴的地方。
而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能顺利通过是因为之前自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科课程与考试的内容非常相关。
边学边做可以促成最好的实践和最好的学习。
偶尔一次在百度百科看到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是:“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我不仅感叹自己体验到了孔子的乐趣呢!因为有兴趣又有乐趣,所以学习和实践的脚步就停不下来了。
考出咨询师证书之后我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从之前的重视理论学习转向注重技能和体验的学习,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我每次参加学习回来就在学校实践,比如给感兴趣的同事做催眠,召集老师成立亲子沟通研习小组。
给学生讲座和咨询中更是会主动运用我的所学。
还有一点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同行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对于我自己的成长和工作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很方便的时代,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便利条件,我会把自己工作和辅导中的困惑和我的心理学同行们交流分享,很多时候都能找到我需要的帮助或支持。
更能获得一些新的资源,让我可以用到我的工作中。
在我兼职5年之后,也就是2011年暑假开学,我终于转正了,成了一名正式的心理老师,在初二教授我组织开发的《阳光心情》校本课程。
这个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着。
后来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开发校本课程,也要求我再开发一门与心理相关的课
程,我于是又开发了《情绪鸡尾酒》的课程,这个是选修课,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
基于实践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感悟。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自己在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让我感觉到我才是校本课程建设中最大的受益者。
去年参加在授田英才学校召开的校本课程汇报会,听到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解读之后我更加坚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伴随着我自己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我从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门外汉成为现在的越来越专业的一名专职心理老师,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舞台。
去年我在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质课评选中讲的《倾听》获得一等奖。
《多彩的学习》在滨州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这些荣誉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基于学生让课程活起来。
在我感受到自己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受益和成长后我就自问,是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来,让他们获得成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呢?如果做这样的尝试我需要如何看待和应用我所开发的课程呢?我想到了珊瑚和珊瑚虫,我感觉我开发出来的课程就像是珊瑚,很美丽,但是死的,活的部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所以我开始关注校本课程实施中如何适应学生的问题,甚至尝试着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会打破校本课程的顺序,会删减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增加一些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更贴近的内容。
比如上学期我上了一节《聊聊和老师的那些事》的课,学生说出了很多和老师
之间的故事,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但都很真实,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非常高。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活动课,并征询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会把这些话题加到课程中来。
期末的时候也会让学生就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给我提出反馈意见。
在参加过几次省里召开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研讨活动之后我把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分享中成长”。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相应加大了体验活动的比重。
参与和观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参与活动需要身、心、大脑一起运作,所以会有全方位的收获,而观看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
(带领体验活动。
)
这是一些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带领学生体验的活动的照片。
我努力设计和改编活动形式以适应班额和教室。
比如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合力翻牌,同心杆。
增强沟通能力的:一起拼积木。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班级树。
调节情绪的喜怒哀惧想象体验。
增强信心的“我的优势”等等。
在活动中学生的体验丰富多彩,分享也五花八门。
我会本着尊重不同的原则用心倾听,细心对待。
我知道课程再美没有学生的参与也没有意义,就像是珊瑚再美如果没有了珊瑚虫也就死了。
尊重不同就是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也是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一再强调的原则。
人的内心是丰富而独特的花园,当被尊重的阳光照到时,所有美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爱这份职业,我希望用这份爱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爱。
我愿意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这首《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的歌曲是我上学期自己配上了幻灯片做成的视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播放歌曲)。
最后我用这样三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学校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以师为本,教师获得成长。
校本课程以生为本,学生受益终身。
谢谢大家的倾听!
后记:真正发言的时候才发现内容太多了,就舍去了一些,这个发言让我有机会总结和整理这几年的工作,很感谢给我这样的机会和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如果是研讨交流的形式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