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证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检查证明书
年月日查体目的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说明:(1)在"过去及现在患何病"两栏内填写多发、常见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2)在"眼"一栏内对学生查视力、砂眼,对有关职业(如司机)等工人查视力。
符合:正
常(○)未查(-)★特殊需要时检查篇二:1010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及矫正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及矫正
拥有一双正常的眼睛,拥有健全的光觉和视觉,便能对大自然艳丽的色彩以尽情的感受
和反应。
但是,有些孩子外貌虽然正常,却存在色觉障碍。
色党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两
类,一类是对颜色辨认能力低,医学上称为色弱;另一类是对颜色完全不能辨认,医学上称
为色盲。
色盲与色弱
根据三原色学说,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一个孩子能够辨认三原色的,
称为"三色视",辨色力完全正常,为正常人。
辨认任何一种颜色能力降低者,称为色弱。
色
韵患者主要有红色弱与绿色弱两种。
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的,在医学上称为"二色视",也
就是人们所说的色盲,临床上主要是红色盲与绿色盲。
如三种原色均不能辨别的,称为全色
盲。
色盲者,看世界总是蒙一层灰色面纱,不但享受不到五彩世界带来的喜悦与快乐,而且
在征兵、升学、就业以及生活上,还会受到极大影响。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色觉障碍的呢?
一是先天性。
多为隐性遗传,如父亲有色盲可通过女儿传给外孙。
病因主要是由于视网
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
如缺少红色的感色物质时,就产生红色盲;
缺少绿色的感色物质,则形成绿色盲。
二是后天性。
眼的各种病变,如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患有疾病,都
会引起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
要治好后天性的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随着研究的发展,有日本学者发现,印花布工人的色觉辨别力比正常人高200倍,于是
认为色弱还与后天各种色泽刺激缺乏有关。
国外一学者曾做过动物实验:将一组动物放在黑
暗环境里喂养,另一组放在明亮并有各种色光刺激的环境里喂养,待动物长大后测定视力色
觉时发现,在黑暗中长大的一组比在明亮环境中长大的相比,视觉和色觉敏感性明显减弱!
所以现在国内外学者认为,过去统计的先天性色盲患病率5.87%是不确切的,真正的先
天色盲只有万分之三,其余的大部分都是色弱。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这种色觉功能性疾病
多可以治疗,并且能够治好的!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
色盲和色弱的检查大多采用主觉检查,一般在较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常用检查方法
如下。
假同色图: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
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
检查时色盲本应放正,每一图不得超过5秒。
色觉障碍
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色线束试验: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
同颜色的线束。
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颜色混合测定器:是nagel根据红+绿=黄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光谱仪器,它可以定量
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诊断与治疗
红色盲看不见红色,绿色盲看不见绿色,但是两种色盲者都能看见黄色和蓝色,并且还
感觉到黄蓝色特别亮。
根据这个特点,特地制成的色盲色弱检查图表册,通过看图,能够在
十几秒内有效地诊断出色盲或色弱。
对于色盲色弱的治疗,在英美,用红光刺激疗法治愈率为35%;日本用生物电疗法治愈率为49%;还有的国家用色光训练法也能治愈。
在我国,则是用综合疗法来治疗:(1)红光增色仪:刺激视细胞的色黄功能提高。
(2)色觉矫正仪:包括色盲矫正图表和色盲矫正附镜(非普通色盲镜)。
通过对各种颜色的分辨、识别、转换练习,提高色觉功能。
(3)色盲经络按摩仪:选择能疏通经络、调节肾水、荣卫神目的穴位,达到提高色觉功能!
经过上述办法治疗,红绿色盲色弱治愈率达75%~80%,有效率为95%。
色盲矫正镜
色盲矫正镜的原理,为根据补色拮抗,在镜片上进行特殊镀膜,产生截止波长的作用,对长波长者可透射,对短波长者发生反射。
戴色盲眼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
达到矫正色觉障碍的效果。
据试验证明,色盲矫正镜的效果不错。
一般来说,色盲矫正镜分隐形眼镜式和普通宽架式色盲矫正隐性眼镜对红色盲和绿色盲均有卓著的矫正效果,是目前市场上表现最优秀的色盲矫正隐形眼镜。
根据色
盲纠正理论树脂色盲镜片可纠正色觉异常。
色盲隐形眼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色觉,提高色分辨力。
使用时只需要将色盲片戴在患者的主视眼上,大脑通过分析对比两眼所见物象的色差而达到分辨红绿色彩的效果。
同时,色盲片还追加光度,适合于既患色盲又有近视的人群。
先天性色盲,无能为力。
后天性色盲,多少可做一些"补救"。
白内障引起的色觉减低,可以将白内障手术摘除。
配戴"有色隐形眼镜"或许可以帮助分辨颜色,但戴它会影响立体感。
认清交通号志之位置(例如,横式的红绿灯,红灯通常摆在靠近道路中心内侧,绿灯则摆在靠近道路外侧的位置。
直立式交通号志,则红灯摆在最上面,绿灯摆在最下面),可以让色盲的朋友,通过十字路时当做指针。
后天的学习,可以建立你另一套"色觉标准",例如原本是红色的,而色盲的眼睛看起来是灰色的,那当你看到灰色时,就记住那是红色的。
当然,当你须要精确分辨颜色时,只好请没有色盲的家人或朋友代劳了。
篇三:色盲悖论
假设: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
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
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
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问:怎么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注:有人说让他水彩画画,比如说画蓝天绿草,他画出来的肯定是绿天蓝草,而别人的是蓝天绿草。
这个回答是错误的,因为:画蓝天时,他脑中想的是绿色,而他拿起的笔也是他脑中的绿色,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蓝色,所以他画出来的仍然是大家眼中的蓝天绿草。
------------------------------ ---------- 下面是我见过的一些的解法,由浅到深一一罗列出来,逐个分析。
注:为了方便区分,以下凡是用英语标出的颜色,是脱离概念的,是人眼中感觉到的颜色,例如他听到"蓝色"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是 green,然后拿起了蓝笔。
1. 首先,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低水准问题",以为拿个绿色的牌牌,告诉他"这是绿色"就 ok 了?人家本来就把绿色的牌牌叫做"绿色",还用你告诉?像某安焱那种自以为是又到处鄙视别人的,大家无视。
2.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画的就应该是"绿天蓝草",认为题目的那个 "注"是错的。
所以我有必要把那个注解再解释一下:题目说的很清楚,正常的"蓝色"在他眼中是"green",但由于这个倒霉蛋对颜色的认知是从别人得来,所以在他口中依然是"蓝色"。
也就是说,正常的"蓝色",无论是颜色还是字符,他都称之为"蓝色",只是在他
眼中是 green。
结论来了,蓝色的天空、蓝色的画笔、"蓝"这个概念,在他眼里都是同一种颜色(green)。
同样也有,绿色的草地、绿色的画笔、"绿"这个概念,在他眼里也是同一种颜色(blue)。
所以让他画天,他心里想的是 green,当然就会拿蓝笔,口中说的也是 "拿蓝笔"这句话。
绿草也是一样,他画草的时候会拿绿笔。
3. 然后再排除部分人的那种相当不负责任的做法:"给他个绿色的东西,告诉他,这个其实叫做蓝色" 这根本不可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与常人不同,也无法从眼中观察到。
你直接告诉他,他能相信吗?换成你自己想想,你也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异常,和正常人一样,把天叫蓝,把草叫绿。
现在我拿捆韭菜告诉你"这个其实叫做蓝色",你信吗? 4. 关于"色温"与"色
感"。
有些人说,给他蓝绿两种颜色,问他哪种颜色给你带来"寒冷"的感觉?(或类似问题,比如哪种舒心,哪种温和等)色感法的依据是:蓝色是冷色,他眼中的 blue 一定也是冷色,所以他会说出"绿色是冷色"等错误观点。
其实这个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蓝色给我们寒冷的感觉,是因为自然中很多寒冷的东西都是蓝色的,比如冰山、深海、高空等。
但这些东西在倒霉蛋眼里统统是 green,所以对他而言,green 更有"寒冷"的感觉,那么他仍然会回答"蓝色是冷色"。
★说抽象一点,倒霉蛋对于自己眼中 green 的认知,完全相当于正常人对 blue 的认知,包括名称、实体、色温等一切概念,统统称之为"蓝"。
5. 关于"混色法"。
能排除上面几种方法想到这里,也是逻辑思维比较严谨的了。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是最难的,也不一定每个人都看得懂。
混色法的依据是:正常颜色中,黄色更接近于绿色,紫色更接近于蓝色,
而对于此人,黄色应该更接近蓝色,紫色应该更接近绿色才对。
(混色法还有一些变数,如根据蓝+黄=绿,让他配色等等,实质都一样)★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此人眼中只有蓝和绿两种颜色不正常,其余颜色都正常。
而题目并没给这个条件,所以就有以下两种可能:①,此人眼中只有蓝绿两色不正常,其余颜色都正常。
②,此人眼中不仅蓝绿两色不正常,相应的,一切含有蓝或绿色素的颜色都不正常。
题目没给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推断一下,哪种情况才是可能存在的:正常的颜色带(只给出半条)如图 1:黄-柠檬绿-绿-翠绿-青-海蓝-蓝-蓝紫-紫如果此人的病症如①所述,那么在他眼里,柠檬绿就是柠檬绿,更接近他眼中的 green,也就是"蓝",蓝紫就是蓝紫,更接近他眼中的 blue,也就是"绿"。
那么不用旁人提醒,他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像蓝色(green)的颜色要被称为'柠檬绿'、'翠绿'?为什么这种像绿色(blue)的颜色要被称为'海蓝'、'蓝紫'?" 这样下去,他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异常。
那么为什么他无法发现呢?只剩一种可能,就是:在他眼里,柠檬绿、翠绿是更接近蓝色(blue)的,蓝紫、海蓝是更接
近绿色(green)的。
同时,柠檬绿应该更接近于黄色(柠檬是黄色的),蓝紫应该更接近紫色,他才不会对颜色的命名产生怀疑。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按①所述,他的颜色带的"纯绿" 和"纯蓝"两处一定会产生突变(如图 1 下半部分),那么问题来了,多纯的绿算纯绿呢?00ff00?那 00ff01 算不算
呢?就算确定了这个界限,那么处于这个界限上的颜色算什么颜色呢?再想想,如果有突变点,那么我拿蓝绿两种颜料仔细调出这个点。
在常人眼里看来就是一片颜色(比如柠檬绿),但倒霉蛋看这个调色盘时,由于调色总会有极小的不均匀,某些地方蓝多某些地方绿多,他眼里就会出现一块块柠檬绿与蓝色相间的花斑?并随着液体对流而不断蠕动???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
所以①的情况是站不住脚的。
由此可得出,他的病症一定是②中所述,混色法的大前提不存在了,混色法自然就不会成功。
既然我们已经推到了这个地步,不进一步挖掘好像对不起这份努力吧?来,下面大家和我一起继续深究,看看这个倒霉蛋眼中的真实景像~ "既接近黄色又接近蓝色?既接近绿色又接
近紫色?"--显然,这样的颜色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推出②的正确,更可以推出如下结论:★在他眼里,一切带有绿色素的颜色都不正常,其中的绿色素被换成了蓝色素。
一切带有蓝色素的颜色也都不正常,其中的蓝色素被换成了绿色素。
--只有这个结论才能解释上面的色带问题。
有了这个结论,我们甚至可以画出他眼中的图谱了!也就是颜色圈。
由于蓝绿色素的互换,他眼中的颜色只有两个是完全正常的!一个是红色,它根本不含蓝、绿色素,所以完全不受影响。
一个是青色,它的蓝绿色素恰好各占一半,换了等于没换。
★所以,他眼中的颜色圈,应该是正常颜色圈以红、青之间的连线为轴,翻转 180 度而得到的,如图 2 所示:左半部分为正常人眼中的颜色,文字为对应名称,右半部分为倒霉蛋的。
分析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人能区分各种颜色,他对于颜色的"认知"无异于常人,只是各种颜色在他眼中与常人不相同罢了。
(这个"在他眼中",不太好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视神经对脑部的某种刺激?算了,反正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我们不同的人所看到的颜色,又有谁能保证是一模一样呢?也许你眼中的蓝色就是我眼中的绿色,但又有谁会知道并且证明出来呢?所以说这个人根本不能称为是色盲。
话说回来,其实最无聊的还是出题的人,您是怎样发现倒霉蛋的异常的呢?能发现必然能告诉他......这个题目本身都超出了逻辑范围,自然就无所谓答案了,就像那道男孩女孩挑箱子一样。
图画了好几张,字也打了这么多,索性一做到底~。
我找了一张色彩丰富的图片,并用 ps 把其中所有的"蓝色素"与"绿色素"互相替换,得出了一张新的图片,依题意,这就是那个倒霉蛋眼
中的图像。
但无论你指向图中任何一点,他都能正确说出该处的颜色名称,比如你指着那个大汉堡问他,虽然在他眼睛里是 rose,但他对这个颜色的一切概念就是"橙色"。
作为补充,我又做一张真正的"蓝绿色盲"眼中的图像,真正蓝绿不分的那种,最下面那张就是。
说不定,你眼中的"上图"就是别人眼中的"中图"哦^_^ 图片是刚出炉的,版权所有,仿冒必究 by.百度 antaresy
篇四:什么是色盲
什么是色盲
一、光线和物体的颜色
太阳光线是由极其多数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所组成。
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广,但只有800~400nm(通常是780~380nm)波长的光线,人眼才能看见,因之将这段范围的波长所构成的光谱叫做可视光谱。
最简章的实验是将一束太阳光线通过三棱镜,光线就屈折而成一条彩色光带即光谱(spectrum)。
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所组成。
其中波长最长的红色光,居于此可视光谱的一端;最短的是紫色光,居于可视光谱的另一端。
它们和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大体如下:
红和紫色光线以外的部分,实际上也有"光谱",但人眼不能识辨。
人眼可见的可视光谱,它的波长范围,因人而稍有不同,因光强度不同也有所差异。
在光谱中,从红端到紫端中在两个相邻的波长范围中间带(区)尚可见到各种中间颜色,如红与橙之间的叫橙红;绿与黄之间的叫绿黄;蓝与绿之间的叫蓝绿等。
人的视觉在辨识波长的变化方面因波长不同而不同,也因光强度不同而不同。
在某些光谱部位,只要改变波长1nm,便能看出差别;而在多数部位改变要在数nm以上才能看出其变化。
人眼大约可辨识出一百多种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的反射光或透过光线的波长而决定的。
例如当太阳光(白光)照到物体上,物体表面就反射一部分光线而吸收其它部分,如果反射出来的是红色光线,而吸收了黄、橙、绿、青等色的光线,此时我们就感觉那个物体是红色的。
又如反射出来的是绿色光
线,就感觉那个物体是绿色的。
因为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常不是单一波长的光线,所以物体的颜色就非常之多了。
透明物体就有些不些不同了,因透明物体受白光照射时,反射比较少,主要为吸收和透过光线,它们的颜色是由透过光线的波长来决定的如红玻璃主要透过红色光,我们就感觉它是红色的玻璃。
二、颜色视觉的理论
人眼非但能辨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且能辨别各种颜色。
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叫做颜色视觉,通称色觉。
它的理论主要有young-helmholtz的三色学说与hering的四色说。
young-helmhotzr 三色说是young根据红、绿、蓝三种原色适当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从而推想视网膜上的有感觉三色的要素,就是感红光的红色要素,感绿光的绿色素和感蓝光的蓝色要素,各种素接受一定颜色的刺激而形成色觉。
1860年他又加以补充,认为视网膜上的感色要素,不仅接受一定的颜色刺激,而且多少也能接受它种颜色的刺激。
如此不难了解三种要素中缺乏一种要素时的色觉情况:如缺少红色要素者不能感受红色光线,但此红色光线也能刺激绿色和蓝色要素,因而此人会将红色误认为是它色,但此人所感觉的绿色也并非正常人所感觉的绿色,因为绿色光线除刺激绿色要素外,也刺激红色和蓝色要素,而此人缺乏红色要素,故其所感觉的绿色,也就和正常人所感觉的
绿色不同了。
这就不难理解红色盲者何以难于正确辨认绿色,绿色盲者也难于正确地辨认红色了。
所以通常把红色盲与绿色盲混称为"红绿色盲"。
当然红色盲或绿色盲者对于蓝色也多少难于正确辨认。
此三色说最初是臆说,但经近年来各学者的研究,渐渐形成了有解剖、组织、生理学等根据的理论了。
人类视网膜有两种视细胞,即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
前者在暗光下作用,司所谓暗视觉;后者在明亮光线下作用,司明视觉,而且还能辨别颜色。
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窝以外部分,约有1亿多个,愈至周边数目愈多,真正中心小凹处无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约有600多万个,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视物最敏锐的黄斑部,愈至中心数目愈多,真正中心小凹处只有锥体细胞而无杆体细胞。
视网膜各个区域因视细胞分布不同,对颜色感受性也各不相同。
正常色觉者视网膜中央部能分辨各种颜色,其外围部分颜色力就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据实验报道,杆体细胞外节段中有视紫红质(rodopsin),它的光谱吸收曲线与暗视觉的视力敏度完全致。
这就说明了人眼暗视觉的感光物质(色素)就是视紫红质,它对385-670nm 波长的光线皆能被漂白,而对502nm波长的光线最为敏感。
锥体细胞的感光物质也存在于外节段中。
wald(1937)在鸡视网膜内提出一种视紫质(iodopsin)对560nm光波最敏感。
又wald、brown和macnichol等实验证明,视网膜中有一种锥体细胞对红色有最大敏感性,一种对绿色有最大敏感性和一种对蓝色最敏感。
富田等人用微电极记录鱼类的单个锥体细胞的电反应,发现红锥体细胞对611nm、绿锥体细胞对529nm 和蓝锥体细胞对462nm的光发生反应。
marks测定灵长类动物视网膜也有三种锥体细胞。
rushton等也发现有红、绿锥体细胞的不同光谱吸收曲线。
我国的刘育民等对不同动物视网膜的感光物质测定结果,都证实在锥体细胞的外节段存在上述三种感觉物质。
以上许多学者的实验者有力地支持三色说学说。
hrting四色说,是hrting(1878)所创立的。
它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色素物质,即红视素-绿色素物质、黄视素-蓝视素物质,和黑视素-白视素物质。
这三对视素物质受光刺激后发生分解(dissimlation)与合成(assimilation)作用,就形成颜色感觉与非彩色的黑白感觉。
以上两种学说,长期以来虽说是并存的,但以三色说占优势,因为它对三原色混合解释地比较完善,所以得到数学者的支持。
近代根据svaetichin与devaloes等在研究灵长类和鱼类动物视网膜和视神经传导通路的实验中,发现有一类细胞对光谱全部波长的光线都起反应,而对波长575nm一带的反应最
强。
根据这个实验,认为这类细胞是司明视觉的,而另一类细胞(视网膜深层细胞即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核细胞,对红光发生正电位反应,对绿光发生负电位反应;还有的细胞对黄光发生正电位反应,对蓝光发生负电位反应。
因此推想在神经系统中可发生三种反应,
+-+-即①光反应,红-绿反应和③黄-蓝反应。
后两对反应,红绿(红兴奋绿抑制)与黄蓝(黄兴奋蓝抑制),这四种兴奋与
抑制的对立反应,恰好符合hering的四种感色视素物质,给四色说找到了实验根据。
近代学者们综合上述两种学说,设想颜色视觉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也是信息加工阶段):
第一阶段:视网膜中有三种独立感色物质(色素)或三种锥体细胞,各有选择地吸收光谱各色光的作用,同时又产生黑白反应:即在强光下产生白反应;在无光刺激时,产生黑反应。
第二阶段:在锥体感受器向视中枢传导过程中又重新组合(即信息加工),最后形成三对对立的神经反应,即红-绿、黄-蓝和黑-白反应传入视中枢,产生红、绿、黄、蓝的各种颜色和黑白的感觉。
这就是近代所谓阶段学说的理论,即符合young-helmholtz三色说,也符合hering四色说。
三、色盲与色弱
色觉正常者,在明处能辨别太阳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多种色调以至宇宙间万紫千红的色彩。
而色觉异常者,对于这些色调,就或多或少不能感觉,这叫色觉异常(色觉障碍),习惯上称做"色盲"。
色盲可分先天性色盲与后天性色盲。
先天性色盲与后天性色盲两者的不同于前者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妈在人出生后就具有这种眼病。
而后者是原来正常色觉的人,因为患某些眼底疾病,如急、慢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或黄斑病变、青光眼等眼病所引起的,所以患者除了有色觉障碍外,还伴有视力障碍及中心暗点,而且这种色觉异常也常常是一时性的,就是在疾病过程中呈现的暂时性色盲,一旦疾病痊愈,视力恢复,中心暗点消失,则色觉障碍也随之消失。
一色视(rodmonochromat):先天性完全色盲不能辨别颜色,看物体只有黑、白和灰色的感觉,似正常人看黑白照片、黑白电视那样。
称为全色盲,此类色盲又分为杆体一色视(rodmonochromat)与锥体一色视两型,在人群中10万~20万人中才有一例,极少见。
二色视(dichromatism):为不全色盲或部分色盲。
他们除不能辨识某些颜色外与正常人一样,视力良好。
其中又可分为红色盲、绿色盲与紫色盲(青黄色盲)。
红色盲不能看见光谱中的红色光线,在他们看来,光谱中的红色端缺了一段,光谱就缩短了一段,只能见由黄至蓝色段,而且光谱的亮度也和正常人所见不同:正常人所见最亮的是在黄色部分(波长约在589nm),红色盲所见光谱中最亮的部分是在黄绿部分,又在光谱中见有一个非彩色的部位("中心点"),位置约在波长490nm处。
红色盲者看颜色的主要错误是对淡红色与深绿色诸色,青蓝色与绛色(紫红色,此色是光谱上所没有的)、紫色不能分辨,而最容易混淆的是红与深绿、蓝与紫。
绿色盲看光谱并不像红色盲那样缩短一段,但光谱中最亮部位在橙色部分,中心点约在波长500nm处。
全部光谱呈淡黄色、灰色和蓝色。
绿色盲不能分辨淡绿与深红,紫与青。
绛色与青色虽不混淆,但对绛色与灰色则造成混乱。
紫色盲又称青黄色盲,在二色视中极为罕见,他们看光谱在紫色端有些缩短。
光谱上最亮部分在黄色部分,且光谱上有两上中心点:一个在黄色部位(波长约是580nm),另一个在蓝色部位(波长470nm)。
他们似乎只有红与青两种色调,对于黄绿与蓝绿色,绛色与橙色都不能分辨。
三色视(anomaolus trchromatism):又分红色弱、绿色弱、紫色弱(或青黄色弱),他们是色觉障碍中最轻型的。
附:正常人、红色盲、绿色盲所见光谱
色盲的分类
医院一般把色盲分成二大类:红绿色盲或红绿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