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日本明治维新(练)-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选修1)(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全球通史》评述:“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从材料可判断,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
A.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全盘西化,全方位地学习
D.对西方文明完全排斥
【答案】A
【解析】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世界近代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
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圈地运动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仍是地主掌握土地所有权,是土地私有制。
由此可知,ACD项不符合题,B项正确。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世界近代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3.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
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
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
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范围
C.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
D.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世界近代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4.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形成强有力的政治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但是,日本不仅引进西方技术,更引进西方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中国仅仅是引进技术。
中国尽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但是,从根本来讲,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上层建筑是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因此,中国的戊戌变法最终会失败。
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改造了日本社会。
这最终致两国大相径庭的结果。
因此①②③④全部正确,选择D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特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特点
5.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6.1871年1月,日本第一份报纸诞生。
它率先使用了日文铅字排版,改变过去报纸的书本形式,用西洋纸单面印刷,每期八开两张。
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又占很大比重,在横滨当时很受欢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报刊业的发展
②日本已经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③日本各界人士都非常重视报纸的舆论功能
④明治维新后的日报内容专业性较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时间来看,日本第一份报纸诞生在明治维新期间,所以①符合题意,有材料“改变过去报纸的书本形式,用西洋纸单面印刷,每期八开两张。
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又占很大比重”,可见日本已经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所以日本已经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符合题意。
③中“各界”表述不当,排除A;由材料来看,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又占很大比重,不当,排除BD。
所以选C。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
7.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B.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教育是立国之本,它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是日本经济持久发展的源泉,故B项正确;ACD项是明治维新的措施,但不是最有远见的。
所以答案选B。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内容
【名师点睛】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
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
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8.“要不是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第一艘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日本恐怕一直到现在还逗留在石器时代与神话时代不会维新呢!”材料认为
A.美国人的入侵引发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B.美国人入侵前日本人一直生活中石器时代
C.美国人使日本实现了民主化
D.没有外因作用,日本社会就不会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
【名师点睛】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不同: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具体表现为:
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
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9.1868年4月在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是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五条誓文》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是()
A.改革派的誓言
B.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
C.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
D.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五条誓文》是施政纲领,表明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A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BD是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施政纲领
10.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尊攘派,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
但日本的尊攘派后来转化为明治维新志士,而中国的义和团最后土崩瓦解。
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的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B.日本明治政府支持改革,而清政府一直对义和团大肆镇压
C.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而中国的义和团却孤军奋战
D.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
【答案】A
【解析】
号是扶清灭洋,并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故A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尊攘派”与义和团的比较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世纪后期,虽然当时的西方经济理论已经开始流传到了日本,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发展自身的性质……和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有些格格不入。
而德国历史学派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所谓古典主义,却似乎颇有市场。
……在那个时期,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对日本的政治影响,并没有像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说英国等国家那样深远,毕竟明治时期的经济环境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经济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雷鸣、项松《日本近代经济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之研究》
材料二他们却下意识地执行起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选择原理”,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
文明)中的精髓所在。
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日本的主要经济理论。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的依据是什么?此“失误”对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理论:德国古典主义经济理论。
措施:创办官营企业、政府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2)依据:排除现代文明的精髓;以现代化发展尚未完全的德国为榜样。
影响:建立了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解析】
试题分析:
以剔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
”、“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来总结即可;第二问学生根据课本答出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即可。
考点: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