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
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学校组织我们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雷锋在1959》。
以下是是本人整理的雷锋在1959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雷锋在1959观后感雷锋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敬佩。
雷锋,一个伟大又普普通通的名字,他激励着几代人的生活,早已成为我们心中榜样。
雷锋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把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献给伟大的祖国,二十二岁的生命,对于平常人来说,似乎太短暂了。
雷锋却在有限的生活中为人们做了数不尽的好事,把真,善,美的种子种在了人们心里。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人人都知道,可是有谁可以真正做到?雷锋叔叔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关心他人的事迹,体现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雷锋叔叔的日记里,一句话让我久久陷入了沉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话语虽然简短,却流露出了雷锋叔叔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我的生日和“学雷锋日”是同一天,这个平凡的日子,对我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会认真传承雷锋精神。
我虽然做不到把他短暂的生命献给伟大的祖国,但是我会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我会永远记住雷锋的经典名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学习雷锋好榜样”,爱国,不需要说大话,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翻大事业才是爱国,只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并号召身边的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那五星红旗就会更加鲜艳,中国也会更加强大。
篇二:雷锋在1959观后感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学习雷锋好榜样,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提起雷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似乎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就是不停止地做好事,他值得大家学习的也仅仅是做好事而已。
在本质上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其实还是局限于“做好事”。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导读:读书笔记《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坚持并认定为真的东西,这个就是让我们与别人与众不同之处。
看完《雷锋在1959》之后,不自禁地就对当时与现在的我们年龄没有多少差别的知识青年肃然起敬。
雷锋这个名字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它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代名词,而且我相信,这个名字在今天、将来都不会被历史所湮灭,因为这个名字不仅仅只是名字。
很敬佩雷锋叔叔说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认真可以做完一件事,而用心却可以做好一件事,雷锋无疑就是用心在做每一件事。
进入焦化厂的第一天,被师傅嫌弃的他并没有因此颓废,他说:“师傅不喜欢我,我不怕,只要我加倍努力加油热情工作,相信用不了多久,师傅会喜欢我的。
”他有一颗向上的心,面对困难,从来就没有退缩过;为了人民的事业,一刻也没有停过。
生于现代的我们,体会不到当时生活的艰苦,但是雷锋每天都很乐观,他说:“生活有意义,工作有奔头。
”是啊,很朴素的想法,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张力呢?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吃饭都要用粮票,坚持非常不容易,保持初心更是难上加难。
但就是有这么一个人,哪怕前方的路再坎坷,他也不怕,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困难。
雷锋用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年轻的雷锋也不过十九岁,但是他宝贵的精神品质却是我们所不及的。
勤奋、好学、能吃苦、懂得尊重……许许多多,都是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就像从小老师教我们的一样,他是我们的榜样,曾经是,现在也是,今后更是。
我们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优良品质。
在这个充满善意与敌意的社会里,我们更要学习雷锋精神,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世界,世界必定会对我们温柔以待。
观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

观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观雷锋在1959观后感1周五那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红星电影院观看电影《雷锋1959》。
电影讲述的是雷锋1959年在化工厂工作的故事。
刚进入工厂时,师傅看他太小,认为他是投机取巧,根本不会开挖土机,所以看不起他。
而雷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大家的尊重。
他在日记里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而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做到了这点。
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当雷锋要去当兵时,全厂的人都不舍他,极力挽留,只有他师傅支持他。
雷锋因为个子太小不合格,师傅又找到首长,极力推荐雷锋,最后雷锋实现了他当兵的梦想。
看完这部电影,雷锋那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而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害怕了,就退缩了,这怎么可以呢?我们不能知难而退,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有永不退缩的精神,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向雷锋同志学习!观雷锋在1959观后感2自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过去了50周年。
雷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人们怀念雷锋,学习雷锋,甚至努力研究雷锋精神,赋予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特征。
今天又组织很多人看《雷锋在1959》这部片子。
小时候,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上学时每年在三月五号学校都要组织学雷锋。
今天组织观看《雷锋在1959》。
可是,仔细想想总感觉没有看懂。
片子讲述的是在一九五九年,雷锋响应号召,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当工人,初到时,并不受老师傅的欢迎,经过一段工作,雷锋爱动脑子,努力工作,紧扣时代脉搏,得知老师傅是上甘岭上的老英雄时,更加敬重老师傅。
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时候,从自己的口攒出几个馒头给自己的师傅家送去。
雷锋工作积极,思想觉悟高,可我没看出来,他怎么一下子就成了焦化厂人人都喜欢的青年。
作品中的雷锋,缺少生命力,所作所为缺少人性的力量。
他的好朋友,受不了焦化厂的艰苦生活,想回自己的老家。
《雷锋在1959》(共5篇)

《雷锋在1959》(共5篇)第一篇:《雷锋在1959》《雷锋在1959》观后感嘹亮的八一电影前奏揭开了影片的序幕。
在观看完《雷锋在1959》后,我的心情,久未平复。
雷锋的精神是否已经过时?我认为,当然没有!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一个一心为公,一心为党的革命战士,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这种精神,在一名军人心里,永远是一面旗帜!从《雷锋在1959》中,我知道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含义。
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篇章。
在暴雨中,雷锋为了水泥不被雨淋湿而用自己的被子将水泥盖住,让水泥得“救”;在生活中,雷锋用自己的细粮票,为师傅家饥饿的孩子买来热乎乎的馒头;走在路上,他帮别人修车,在工厂里,他是劳动标兵,他用平凡的小事为我们点亮了成长路上的指路灯。
雷锋是一个在旧社会遭受苦难的孩子,新中国把雷锋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救了出来,他感激新中国,感激共产党,所以,当上一名士兵,成为雷锋心中的理想。
在弓长岭焦化厂的日子,迎来了国家征兵的机会,雷锋积极报名。
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级,但是,他的体检连丁级都达不到。
焦化厂的徐书记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在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当然,雷锋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入伍当兵又是他一生的心愿,最后,他的精神终于说服了征兵的领导,当上了一名士兵!完成了他一生的心愿。
虽然雷锋的个子很矮很矮,但是他的形象却很高大。
他做的那一件件感人的小事,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件件小事,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句话,永远会是我们前行的指路灯。
第二篇:雷锋在1959《雷锋在1959》观后感三月春风映桃李,雷锋精神暖人心。
“雷锋”一个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
《雷锋在1959》观后感

影片还原了那个年代艰苦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努力改变困境的人们在艰苦条件下挨饿受冻、顽强拼搏。这些不断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党和国家当年艰苦的奋斗岁月。整部电影中没有多少人们想当然的“做好事”的情节,更多的是展现青春年少的雷锋的内心情感:他的向上与阳光,他的矛盾与纠结。雷锋是“人”,不是“神”,但经历了这艰苦而平凡的142天,一个平凡的青年,成就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代表了一种最崇高最无私的奉献精神。正如影片导演宁海强所说的:“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都会有引导他的榜样。而雷锋的这段工人生活,就是因为有他的师傅、工友、书记、政委等一直引导着他,帮助着他,令他的成长经历更加丰富,感情更加真挚,工作更加热情,立场更加鲜明,使雷锋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情有爱的年轻人。”就是这位
关于《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

《雷锋在1959》观后感关于《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电影《雷锋在1959》,由辽宁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
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
下面语文迷为大家提供《雷锋在1959》,希望你喜欢。
第1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个令亿万中国人为之动容的解放军战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他的事迹却深深刻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
每年三月五日是学习雷锋的日子,单位上都组织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的活动。
《雷锋在1959》电影主要是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当时,他才19岁,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吃不饱、穿不暖,后来父母都被日本鬼子和地主打死和逼死,还没有长大就成为一个孤儿。
19岁的他被鞍纲总厂分配到了辽阳分厂工作。
由于他个头矮小、身体瘦弱,当时带他的师傅并不愿意收留他在自己手下工作。
雷锋得知这种情况后,并没有抱怨师傅,而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在休息时间刻苦专研业务知识,还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去工地开机器干活,累了就在机器上睡觉,到天亮了,师傅去工地了他还在睡觉,师傅并没有打扰他,而是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盖上,可是他马上就醒了,他就是这样拼命的工作,来让师傅和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他不论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经常帮助别人,有一个晚上碰上老天下大雨怕水泥被雨林坏了,他把自己的被子抱去盖水泥,却自己冷了发高烧了。
还有一次,他偷偷跟师傅去他家看,他家其实也很困难的,孩子多、也是经常没有吃的,他看了过后,就把自己的馒头省下来带给孩子们吃,自己却挨饿。
他所做的事虽然很平凡,但人很不平凡。
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这种精神,以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光辉而又伟大,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人耐人寻味。
观《雷锋在1959》后的心得体会

观《雷锋在1959》后的心得体会第一篇:观《雷锋在1959》后的心得体会观《雷锋在1959》心得体会雷锋,对于我们这一代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并且对于雷锋的事迹,也了然于胸。
今天,医院组织了我们再一次观看雷锋,当然,这个电影跟我们以前看的不太一样,《雷锋在1959》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别推出的一部展现当年真实雷锋的一部电影。
整个大礼堂虚无坐席,在观看完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雷锋在1959》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离雷锋同志去世已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已不是曾经的中国,富强,民主,文明,独立,这都是对当今中国的真实阐述。
试想当年,1949,中国这个被蹂躏,欺负的国家刚刚摆脱列强的奴役,走上独立的道路,但是面临的那是一片荒芜,饥饿。
物质极度匮乏,这就是雷锋的年代。
他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英俊的相貌,但他有一颗炽热的心,一颗爱国,爱毛主席的心。
在弓长岭焦化厂的145天里,他跟着徐师傅,从不被认可,到另眼相看,能被这位有着上甘岭战役走出来的老兵赞赏有加的小个子,是雷锋不服输,不怕苦,有爱心,努力向上的真实写照。
雷锋对工作,对国家的财产从来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
为了保护用于建造厂房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雷锋带领大家积极抢救,硬是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给盖好,雷锋甚至把自己睡觉的被子都拿出来盖到水泥上。
这就是雷锋的精神,他从不考虑自己个人,为他人,为国家,总是付出一切,这也是这个在旧社会被欺凌压迫的孩子被新中国救出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社会的一种方式。
国家号召适龄青年积极入伍,保家卫国。
雷锋同志积极报名。
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级,但是,他的体检连丁级都不到,身体不达标。
焦化厂的徐书记其实也不愿意放他走,他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在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当然,雷锋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入伍当兵又是他一生的夙愿,最后,他的钉子精神,他的工作精神,他的好学努力,使他终于说服了征兵的领导,使他顺利的当上了一名士兵!完成了他一生的心愿。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雷锋精神,是我国一代代人都要认真学习的伟大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生命历程,向世人表达了平凡而伟大的定义,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每个人学习做人的榜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范文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雷锋这个形象一直活跃在中国的银幕荧屏上,但是,电影《雷锋在1959》,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进行了补白式的挖掘和创作,展现了就是令人仰视、完美无缺的模范英雄,影片展示了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雷锋青春年少的纯真、阳光向上的心态、追求梦想的执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国家的奉献、对信仰的坚守,超越时空,唤起当代人的共鸣。
会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有限的生活该怎样有意义地度过,平凡的生命该如何追求永恒的价值。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电影根据雷锋的生平经历改编,将雷锋生命中一段若隐若现的爱情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增加了电影的看点。
雷锋,当人们说出这两个字时,大家心中都会有一种敬畏之情。
有的人说:雷锋是一颗螺丝钉。
也有的人说:雷锋是我们时代的道德地标,还有人说:雷锋是无私奉献的标本。
确实都是,这部电影说到了雷锋从乡村生活到炼钢厂,再到当兵,最后到牺牲的事迹。
其中,我很佩服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螺丝钉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电影中的雷锋,也和普通年轻人一样,不仅有悸动的爱情,也有小缺点、小脾气。
这部影片中,也有很多展示雷锋幽默一面的情节。
乔安山一开始瞧不起个头小的雷锋,刁难他让他帮自己洗衣服,这时,雷锋一会儿满口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会儿又引经据典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把乔安山弄得没了脾气,让观众们笑个不停。
他干一行,爱一行,力争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可又会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有些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迎难而上,而是垂头丧气,或者是选择逃避,或者是怨天尤人。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导读: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一)3月22日上午,总行组织全体机关人员在金融大厦三楼报告厅集中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
电影《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
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号召,离开鞍山,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142天。
片中故事情节朴实无华,却一直震憾着我的内心,使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情节:一是在建房时和稀泥的故事,因为用工具和泥的效果不太好,雷锋想到了用脚踩泥的好办法,并带头脱下鞋子,不畏严寒,下水踩泥,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师傅徐宝财在战争中失去了一腿装了假肢的情况下,仍然和大家一起脱下鞋子下水踩泥,在这种光辉榜样力量的带动下,落后的同事也无形中受到了教育,改正了错误。
二是在听上面来的首长讲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战士们为了让前线的战友安心地打仗,把从祖国带过来的苹果送到前线战场上去,为了达成目的不惜一切艰难险阻,那是一种什么精神?那个年代,他们甚至都不惜把生命献给国家,精神何其伟大。
三是雷锋那个一开始有些小资的老乡因为条件艰苦,想离开焦化厂,雷锋去劝阻他离开时说的一句话,说他的那个老乡如果离开,半途而废,当逃兵的话,以后就不要说是毛主席家乡的人。
结果那个老乡还是回到了大家庭中,与大家一起同某共苦。
结合工作实际,本人决心从以下方面学习和贯彻雷锋精神:一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多讲奉献,少讲索取,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身边的人。
二是端正工作态度,学习雷锋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
不管身处什么工作岗位,都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勤勤恳恳,破破烂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观后感】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

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1959年的那个春天,雷锋这个名字如同一阵春风,拂过岁月的长河,吹进无数人的心田。
他,一个普通的战士,用平凡的行动诠释了不平凡的奉献精神。
观看《雷锋在1959年》,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他同行,感受到了那份执着、那份热爱、那份无私。
电影中,雷锋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都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他不仅用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用一颗炽热的心,点燃了无数人的希望。
我想,这就是雷锋精神吧,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让我们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的力量。
电影中的雷锋,面对困境,从不退缩。
他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人筑起一座座桥梁,用真诚的心,为他人撑起一片片蓝天。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雷锋正是这样一位开路人,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观看这部电影,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影子。
那个时代,人们心怀信仰,肩扛责任,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这种精神,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电影中的雷锋,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理想的青年。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正是这种热爱,让他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雷锋在1959年》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雷锋这样的精神,去激励我们前行。
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雷锋在1959》观后感

《雷锋在1959》观后感
《雷锋在1959》是一部描绘雷锋在1959年工作和生活的电影,让人深刻感受到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影片展现了雷锋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忘初心,默默地为他人奉献、帮助他人的形象,让人感动和敬佩。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雷锋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所深深感动。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想着如何帮助他人,这种精神让人感到震撼和感慨。
影片中展示的一幕幕感人瞬间让我不断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
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雷锋的伟大功绩和影响力,他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积极奉献,传承雷锋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整部影片让我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我感受到了对他人奉献的力量。
《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_观后感_

《雷锋在1959》观后感3篇导读:电影《雷锋在1959》讲诉了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建设里的142天的故事。
以下是《雷锋在1959》3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一20xx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下午,我在安静而又温暖的学校报告厅里和同学们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雷锋的英雄事迹让我感动得多次流了泪。
雷锋在拜师的过程中,徐宝财一直都不肯答应做雷锋的师傅,但是雷锋一直坚持下去,让师傅认可他。
因为他想做的事一定办到,假如办不到,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雷锋一次次叫徐宝财师傅时,徐宝财都一次次摇头加摆手,阻止雷锋喊自己师傅,我想,徐宝财不让雷锋称自己为师傅的原因是想让雷锋养成坚持不懈的态度吧!这段电影中的情景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班级小组建设,在不久前,我们刚换新组员,有些组长开始抱怨了,觉得自己的组是什么都做不好,怕他们拖后腿。
就像电影中雷锋的师傅一样,刚看见雷锋的样子,就开始嫌弃雷锋了,嫌弃他个子不高,骨瘦如柴,看上去弱不禁风,力气不够,看不起他。
组长在嫌弃组员时,那么组员的心情必定会有一丝的低落,甚至会讨厌组长,也会抱怨组长凭什么看不起自己。
但是,雷锋没有,因为他有信心做好一切让自己的师傅认可他。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片段让我难以忘记。
在深夜里,屋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雷锋穿上衣服就往外跑,拿起防雨布叫起一些同志一起盖住水泥,以免水泥被雨淋湿。
当遮雨的工具仍不够用时,雷锋又跑回宿舍,把棉被抱了出来。
当然,这样的举动,让他师傅很疑惑地问:“拿棉被出来干啥?”雷锋边忙边说:“水泥要是淋湿了就完了,把棉被盖在上面,水泥就不会淋湿了。
”从雷锋的话中我感受到了这水泥的贵重。
就在此时,我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雷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看了这场电影后,更让我深刻认识了这句话的意义!看完这场电影,双眼通红的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就是要勇敢,要相信自己,要是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他就是个没用的人。
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3篇

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3篇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1雷锋,对于我们这几代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并且对于雷锋的事迹,也略有所闻。
“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展翅的鸟,却一心想着党飞”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电影《雷锋在1959》中的雷锋说过话,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多么简单易懂的道理,但话语中却迸发着绚烂的人性光辉,展现了伟大的精神世界,包涵着人类追求终极本质。
上周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观影后,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电影情节震撼了我的内心,电影给予我们每个人极大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人,能在一个地方让一个地方的人舍不得让他离开,那是有多大的魅力,是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才能留住那么多人的心,那就是雷锋精神,我们年轻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时间段。
影片中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生活,艰苦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努力改变困境而顽强拼搏的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挨饿受冻。
这些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党,我们国家艰苦的奋斗过程。
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几代人用心血换来的,我们更应当加倍珍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雷锋精神的可亲可敬,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的光辉却照耀着祖国大地,雷锋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雷锋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当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同志必生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雷锋为榜样,让坚持学习成为习惯。
坚持学习,是强素质、增才干、保先进的根本途径。
向雷锋学习,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那种钉子般的钻研精神。
《雷锋在1959》观后感(通用10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雷锋在1959》观后感(通用10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1“雷”“锋”两个字,组成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雷锋。
他,虽然只在平凡的岗位,但是却做出了绝不平凡的事情。
雷锋,用他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每年三月份,我们都在学校的组织下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但雷锋在我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他的事迹我并不太清楚。
自从看了《雷锋在1959》,我知道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具体含义,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篇章。
在暴雨中,雷锋为了水泥不被雨淋湿而用自己的被子将水泥盖住,让水泥得“救”;在生活中,雷锋用自己的细粮票,为师傅家饥饿的孩子买来热乎乎的馒头;走在路上,他帮别人修车;在工厂里,他是劳动标兵……他用平平凡凡的小事为我们点亮了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142天。
“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雷锋20篇光辉日记就是在弓长岭生活时写出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电影《雷锋在1959》中的雷锋说过话,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多么简单易懂的道理,但话语中却迸发着绚烂的人性光辉,展现了伟大的精神世界。
可是,现在像雷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到处可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每次摔倒就哭,不会的题想也不想就问……不要说像雷锋叔叔这样辛苦的工作,他们连在学校里值日也要爸爸、妈妈来帮忙。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才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出息,乐于吃苦、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有用的人。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2“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雷锋,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一种精神的象征。
《雷锋在1959》观后感4篇_观后感_

《雷锋在1959》观后感4篇导读:《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
下面是《雷锋在1959》4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一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
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号召,离开鞍山,来到条件艰苦的辽阳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
雷锋在焦化厂做了大量好事,并且在中写下了许多具有人生启迪意义的话语。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
但是影片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雷锋精神的意味深长,也不是导演的电影技巧,而是导演的勇敢。
导演敢于在公众面前剥开雷锋身上的层层光环,努力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寻找雷锋的精神闪光,让我们了解真实的雷锋。
我想雷锋的不平凡,是因为雷锋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帮助别人,而不是终日写日记来教育我们。
导演通过电影让我们知道了,每天都想着如何帮助别人的雷锋,也会在小女生的热情中晕倒,也有过和我们一样的青春期。
少小无家的苦孩子,同样会在别人的家庭中渴望来自家庭的关爱。
还有来自同事间的帮助,都让一个19岁的青年人感受到新社会的温暖,他没有理由不努力帮助别人,在其中获得尊重、充实。
当从前的那个女孩说出:“我们都老了,你还是那样年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个雷锋叔叔,已经比我们年少了。
如果,雷锋还活着,他应该是位退休近20xx年的老人了,但我相信,他还会像从前一样乐于助人。
正如我们经常见到、听到的那些个退休后还在为人民服务的老人,他应该就活在我们中间,而不是活在我们头顶的那片天上。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精神的一种,特别需要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五月份,我有幸与康乐社区其他党员一起观看了突出雷锋精神的电影——《雷锋在1959》。
《雷锋在1959》观后感5篇_观后感_

《雷锋在1959》观后感5篇导读:电影《雷锋在1959》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了他“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下面是《雷锋在1959》5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一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在单位的统一组织下,我有幸与同事们共同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
雷锋的事迹始终在我的脑海回荡,心情难以平静,我一定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1959年,19岁的雷锋被鞍钢总厂分配到辽阳分厂工作。
由于个头矮小,身体瘦弱,当时带他的师傅并不愿意收留他在自己手下工作。
雷锋得知这种情况后,并没有怨言。
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师傅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感染了其他的同事。
一个人要想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大家的认可,以最快地速度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
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肯干、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生活中,雷锋处处为他人着想。
作为一个社区服务人员,必须时时刻刻地为居民群众着想,把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放在第一位,真真正正地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看到雷锋用自己的被子去抢救雨中的水泥一幕让我记忆犹新,公家财产高于一切。
在集体生活中,当看到有想破坏集体团结或影响团队凝聚力的人和事,我们要第一时间上去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维护集体的安定团结。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我们要永远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二近日,我校按中宣部要求上网观看《雷锋在1959》电影,我看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
观看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雷锋的可亲可敬、雷锋精神的伟大,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永存,雷锋永远是我们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电影《雷锋在1959》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了他“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通用20篇)

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通用20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通用20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雷锋在1959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1“雷锋”这个名字,从小就陪伴在我耳边,雷锋的故事陪伴我的成长,今天我通过电影再一次去了解雷锋,去了解他所生活的年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我又有这样一次机会去向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去学习。
我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雷锋依然是那个敬业、奉献、好学、肯钻研、有爱心的雷锋,但在他身上,显然又增加了一些以前雷锋形象中被有意过滤掉的东西。
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一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
所有这些细节,不仅没有损害雷锋在精神上的高大,而且迅速拉近了他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大雨抢救水泥的场景,当时,高标号水泥相当珍贵,半夜的一场大雨差点把这些珍贵的水泥浇湿了,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盖好,雷锋甚至把自己睡觉的辈子都拿出来盖到水泥上,因此雷锋病倒了。
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公为国的好工人。
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的精神不断相传,他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他已经化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我们要把这种雷锋精神落到实处,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其能、倾其力,一砖一瓦地奉献,必将撑起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大厦。
雷锋在1959观后感篇2雷锋,这个令亿万中国人为之动容的解放军战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他的事迹却深深刻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范文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范文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学雷锋日,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看了《雷锋在1959》。
电影故事讲述了,在1959年8月20日,雷锋叔叔响应号召,来到条件艰辛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立。
最初,他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别人的冷漠与歧视,但后来,雷锋叔叔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他带开工友造新宿舍,暴雨中不惜用自己的被子抢救水泥,从牙缝中省出东西给困难的老兵家……这一切的付出雷锋叔叔从来不期望回报,他留下的只是繁忙的身影。
我的眼眶溢出了眼泪,泪水包含了感动与敬仰,之前我似乎都没有尝过震撼的滋味。
雷锋叔叔用他的行动换取了大家的敬仰。
1962年8月5日,雷锋叔叔永远地走了,年仅二十二岁的他用生命诠释了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爱国爱民、热情似火、默默无闻、节省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可在看看当今社会上的人,看看我自己,不要说有“雷锋精神”,就是平时做好人好事大多数人也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就说今天的晨会课吧,当老师一提到选我们班的活雷锋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缺少一颗炽热的心,为别人奉献的心,正如老师所说,我们班的人都很自私,无论什么事都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为别人着想。
如今的低头不语,似乎是每个人心灵的忏悔……经过心灵的洗涤,我们班很快涌现出了一位活雷锋-陆旖辰。
陆旖辰可是我们班的大才女,可谓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我们都可崇拜她啦,今天我发现她不仅有才气,还很热心肠呢。
午间管理完毕之际,陆老师说还有几个同学作业没做好,才女便主动请缨,担起了小老师一职。
只见她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来回穿梭。
她如一位慈母般的淳淳教诲着李博,()认真仔细的她,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单位都讲得清清楚楚,才女耐心的指导着同学,她的话犹如春风般温暖着大家。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她也顾不上歇一歇就去带着大家背古诗了,下课后,陆旖辰便马不停蹄地继续穿梭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我很想在日记本中用事实赞扬她一番,可她却非常谦逊:“别那么夸张,我是学习委员应该帮助同学的,我之前身为学习委员从来不曾给予过同学什么帮助,所以我要加倍努力。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雷锋在1959观后感雷锋,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
他是好人的代名词,他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6月19日,我按学校党支部的要求,在线上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影片反映的是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
观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感染力、思想穿透力或者是电影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观影过程中,我数次落泪,就是因为该电影在思想穿透力的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初到焦化厂时,雷锋是一个个子矮小的19岁青年,不讨师傅喜欢,然而他不服输、不怕苦,他认真工作,最后让这位从上甘岭战役中走出来的老兵赞赏有加。
雷锋对工作、对国家的财产从来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
影片中焦化厂为了造厂房,运来了一批高标号水泥,这个水泥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珍贵的。
然而,半夜一场大雨差点毁了这些水泥,雷锋第一个发现,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硬是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改好,甚至把自己的被子都拿出来盖到了水泥上,水泥被拯救了,雷锋却彻底病倒了,即便这样,雷锋还对他的工友说:被子哪有这些珍贵的水泥重要”,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工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雷锋入伍那一段。
国家号召青年积极入伍,保家卫国,雷锋积极报名,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然而他的体检离丁级都达不到。
焦化厂的徐书记是一个惜才之人,他不愿意放雷锋走,当他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观影时我想一名员工做到让领导不想放的地步,可见他多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也体现出了雷锋在工作中有多努力。
即便在深知自己身体不达标,无法入伍,雷锋也依旧不放弃,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第一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雷锋在1959》观后感4月3日这天下午,在护士长带领下去观看了一场特殊的电影——《雷锋1959》,电影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可爱的战士——雷锋,更为我们讲述了那可爱战士身上的一种可敬的精神——雷锋精神。
苗满库因为徐师傅说教他而逃走,雷锋去追他,可说什么也没用,苗满库还打他。
最后雷锋对他说了一句:“如果你真的要走,那你就不要再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
”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清晨苗满库睡在了宿舍门口,从这小小的一句话便可以看出雷锋对毛主席的尊敬,对祖国的爱。
而我们有谁会这么爱毛主席和祖国。
征兵开始,雷锋也报名了,他想他的理想终于要成真了,可现实是残酷的,他因为身材矮小,而不能当兵。
那是他绝望了,可他却抓住了李政委这根“救命稻草”。
他把他全部“家当”都拿到了政委办公室,并“威胁”他让他当兵。
后来政委同意了,小易也说服了徐师傅。
在开会时,政委把雷锋看过的毛主席着作分给大家看。
那书中每一页都有雷锋的批注,满满的都是爱国爱党的情怀。
最后大家也一致同意让雷锋当兵。
当小易为雷锋带上花时,雷锋十分自豪,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徐师傅也把茶缸赠给了这可爱的人。
可他却留给了小易这样一封信:换给别人一些小东西。
这是一个多么坚定理想,爱党,诚信的人啊。
雷锋每天都很开心,他说因为:“生活有希望,工作有奔头。
”在他那个年代住的是茅草屋,每个月只能赚37块钱,吃的是高粱。
可雷锋依旧是这么乐观;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懂得满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
1959年,雷锋和老乡苗满库来到了焦化厂。
雷锋被分给了徐宝财师傅,第一眼见到徐师傅,为了给他一个好印象,他站在行李箱上,可徐师傅却因为他的“做作”和身材矮小非常不喜欢他。
那时雷锋眼中满是泪水,可他却始终不让自己流下一滴眼泪,此时那些泪水已经转化为坚强。
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放弃,他加倍努力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
徐师傅也越来越看重他。
而我们每次被被人批评了,都不会坚强面对。
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勇敢面对困难,不让自己流下一滴泪水。
作为当代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应将雷锋精神切实的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将雷锋精神真正融入到工作中,这正是我们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艰苦奋斗,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要进一步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作和生活中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时代同步,与雷锋同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医院,服务社会,回报祖国。
第二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雷锋在1959观后感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学雷锋日,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看了《雷锋在1959》。
电影故事讲述了,在1959年8月20日,雷锋叔叔响应号召,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
最初,他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他人的冷漠与歧视,但后来,雷锋叔叔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他带动工友造新宿舍,暴雨中不惜用自己的被子抢救水泥,从牙缝中省出东西给困难的老兵家……这一切的付出雷锋叔叔从来不期望回报,他留下的只是忙碌的身影。
我的眼眶溢出了眼泪,泪水包含了感动与敬佩,之前我似乎都没有尝过震撼的滋味。
雷锋叔叔用他的行动换取了大家的敬佩。
1962年8月5日,雷锋叔叔永远地走了,年仅二十二岁的他用生命诠释了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爱国爱民、热情似火、默默无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可在看看当今社会上的人,看看我自己,不要说有“雷锋精神”,就是平时做好人好事大多数人也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就说今天的晨会课吧,当老师一提到选我们班的活雷锋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缺少一颗炽热的心,为他人贡献的心,正如老师所说,我们班的人都很自私,无论什么(请你支持)事都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为他人着想。
现在的低头不语,似乎是每个人心灵的忏悔……经过心灵的洗涤,我们班很快涌现出了一位活雷锋-陆旖辰。
陆旖辰可是我们班的大才女,可谓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我们都可崇拜她啦,今天我发现她不仅有才气,还很热心肠呢。
午间管理结束之际,陆老师说还有几个同学作业没做好,才女便主动请缨,担起了小老师一职。
只见她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来回穿梭。
她如一位慈母般的淳淳教诲着李博,认真仔细的她,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单位都讲得清清楚楚,才女耐心的指导着同学,她的话犹如春风般温暖着大家。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她也顾不上歇一歇就去带领大家背古诗了,下课后,陆旖辰便马不停蹄地继续穿梭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我很想在日记本中用事实赞扬她一番,可她却十分谦逊:“别那么夸张,我是学习委员应该帮助同学的,我之前身为学习委员从来不曾给予过同学什么帮助,所以我要加倍努力。
”是啊,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帮助他人,多做好事,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社会服务是无限的,我们应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要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第三篇: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雷锋在1959观后感雷锋,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
他是好人的代名词,他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6月19日,我按学校党支部的要求,在线上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影片反映的是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
观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感染力、思想穿透力或者是电影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观影过程中,我数次落泪,就是因为该电影在思想穿透力的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初到焦化厂时,雷锋是一个个子矮小的19岁青年,不讨师傅喜欢,然而他不服输、不怕苦,他认真工作,最后让这位从上甘岭战役中走出来的老兵赞赏有加。
雷锋对工作、对国家的财产从来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
影片中焦化厂为了造厂房,运来了一批高标号水泥,这个水泥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珍贵的。
然而,半夜一场大雨差点毁了这些水泥,雷锋第一个发现,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硬是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改好,甚至把自己的被子都拿出来盖到了水泥上,水泥被拯救了,雷锋却彻底病倒了,即便这样,雷锋还对他的工友说:被子哪有这些珍贵的水泥重要”,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工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雷锋入伍那一段。
国家号召青年积极入伍,保家卫国,雷锋积极报名,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然而他的体检离丁级都达不到。
焦化厂的徐书记是一个惜才之人,他不愿意放雷锋走,当他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观影时我想一名员工做到让领导不想放的地步,可见他多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也体现出了雷锋在工作中有多努力。
即便在深知自己身体不达标,无法入伍,雷锋也依旧不放弃,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
最后,他的钉子精神,他的工作精神,他的好学精神,使他终于说服了征兵的领导,顺利当上了一名士兵,完成了他的梦想。
今天,离雷锋同志去世已有50余年,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精神不断相传。
雷锋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更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他已经化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雷锋在1959》观后感800字《雷锋在1959》观后感4月3号,在院党办的组织下,观影了——雷锋在1959。
我最有印象的两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英雄不是照片拍出来的,而是用牺牲生命换来的。
”朴实的话,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的最终本质。
《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十九岁的雷锋在1958年8月20日响应国家号召,舍弃鞍山钢铁总厂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辽阳艰苦环境的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故事。
在这142天中,雷锋就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不管大事、小事,总有他的身影,如:跟踪他的师傅(朝鲜战场的老兵)回家,发现其家庭的艰辛后,省下自己的口粮来接济;抱着棉被在雷雨天抢险贵重水泥;发挥智慧利用杠杆原理来盖建宿舍房等等。
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在为雷锋所做的感人肺腑的事情而默默地擦眼泪,又为他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而鼓掌。
雷锋的日记中写道:“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那个物资贫乏,生活艰辛,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政治觉悟,这种思想是我们当代人更是年轻一代应当积极学习并力求达到的境界。
影片中的一幕幕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以雷锋为代表的一代人为国家的强大自强而努力奋斗的过程。
雷锋1960年参军,1962年牺牲,虽然年轻的他离我们远去,但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当学习的榜样,而雷锋精神是我们每个党员一生都应当认真学习的目标。
影片中雷锋转换了多种岗位,但在每一个岗位上,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了大量的好事,甚至连食堂都能看到他乐于助人的瘦小身影,这教育着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应当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作为一名普通的临床工作者,我相信只要工作充满热情,拥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正如用我们的热情、真心及精深的技术来护理患者,通过不断努力,让他们尽快痊愈出院,我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干着有意义、有成就的事儿,作为白衣天使的一员是非常自豪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