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2.1函数的概念2.1.2函数的表示方法名师导航学案苏教版必修1201710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1.函数的表示方法
主要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方法,即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一个函数一般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表示:
(1)解析法:把一个函数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
例如,函数y=2x+1就是用一个代数式2x+1表示函数y的,因此,它是用解析法表示函数.
(2)列表法:把两个变量的一系列对应值列成一个表,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这种方法叫做图象法.
2.“区间”与“无穷大”的两个概念
区间是数学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必须记住闭区间、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的符号及其含义.
对于[a,b],(a,b),[a,b),(a,b],都称数a和数b为区间的端点:a为左端点,b为右端点,称b-a为区间长度.这样,某些以实数为元素的集合就有三种表示法:集合表示法、不等式表示法和区间表示法.
无穷大是个符号,不是一个数.关于用-∞、+∞作为区间的一端或两端的区间称为无穷区间.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我们规定: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___________,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___________.
(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
我们已经知道∞表示无穷大数,把∞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类似地我们把满足{x|x≥a},{x|x>a},{x|x≤b},{x|x<b}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表示为[a,+∞),(a,+∞),(-∞,b],(-∞,b).
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表示函数有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结合其意义、优点与不足,分别说明如下:
(1)用解析式表示函数的优点是简明扼要、规范准确.已学过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求自变量x=a 时对应的函数值,还可利用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函数的图象,进而研究函数的性质,又可利用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分析和发现自变量与函数间的依存关系,猜想或推导函数的性质(如对称性、增减性等),探求函数的应用等.不足之处是有些变量与函数关系很难或不能用解析式表示,求x 与y 的对应值需要逐个计算,有时比较繁杂.
(2)列表法的优点是能鲜明地显现出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于是一些数学用表应运而生.如用立方表、平方根表分别表示函数.商店职员也制作售价与数量关系的计价表,方便收款.列表法的缺点是只能列出部分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难以反映函数变化的全貌.
(3)用图象表示函数的优点是形象直观,清晰呈现函数的增减变化、点的对称、最大(或小)值等性质.图象法的不足之处是所画出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观察或由图象确定的函数值往往不够准确. 问题探究
问题1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举出用三种方法表示函数的例子吗?
探究思路: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函数的例子,如:商场中各种商品与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用列表法表示的;房地产公司出售的商品房,总价格与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用解析式来表示的;工厂每月的产量与月份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用图表来表示的.
问题2 函数的表示方法中的解析式法是我们表示函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你能说出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吗? 探究思路:一般用字母x 表示函数的自变量,字母y 表示函数值,列出x 与y 之间的等量关系,化简成y=f(x)的形式.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代入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凑法、方程或方程组法等. 典题精讲
例1 已知函数f(x)=2x 2
+1,x ∈[0,2],求f(2x+1).
思路解析 由题意知道了函数f(x)的表达式即知道了对应法则“f ”,所以求f(2x+1)可用代入法求解.
解答:∵f(x)=2x 2
+1,
∴f(2x+1)=2(2x+1)2+1=8x 2
+8x+3.
又由题意知0≤2x+1≤2,∴-21≤x ≤2
1. ∴f(2x+1)=2(2x+1)2+1=8x 2
+8x+3,x ∈[-21,2
1].
例2 已知函数f(x+1)=x 2
-1,x ∈[-1,3],求f(x)的表达式.
思路解析 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对应,已知函数f(x+1)=x 2-1,即知道了x+1的象是x 2
-1,求出x 的象,即是f(x)的表达式.求解f(x)的表达式,本题可用“配凑法”或“换元法”.
解法一:(配凑法)∵f(x+1)=x 2-1=(x+1)2-2(x+1),∴f(x)=x 2
-2x.
又x ∈[-1,3]时,(x+1)∈[0,4],∴f(x)=x 2
-2x ,x ∈[0,4].
解法二:(换元法)令x+1=t ,则x=t-1,且由x ∈[-1,3]知t ∈[0,4],
∴由f(x+1)=x 2-1,得f(t)=(t-1)2-1=t 2
-2t ,t ∈[0,4].
∴f(x)=(x-1)2-1=x 2
-2x ,x ∈[0,4].
例3 已知二次函数f(x)的图象过点A(1,1)、B(2,0)及点C(6,0),求f(x)的表达式.
思路解析 二次函数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函数,其形式有:一般式f(x)=ax 2
+bx+c(a 、b 、c ∈R 且a ≠0);交点式f(x)=a(x-x 1)(x-x 2)(a ∈R 且a ≠0),其中x 1、x 2分别是f(x)的图象与x 轴
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顶点式f(x)=a(x-m)2
+n(a ∈R 且a ≠0),(m ,n)是顶点坐标.无论哪种形式都有三个参数,所以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f(x),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一:(一般式)由题意可设f(x)=ax 2
+bx+c(a 、b 、c ∈R 且a ≠0). ∵f(x)的图象过点A(1,1)、B(2,0)及点C(6,0),
∴⎪⎪⎪



⎪⎨⎧=-==⎪⎩⎪⎨⎧=++=++=++.512
,58,51.0636,024,1c b a c b a c b a c b a 解得
∴f(x)=
51x 2-58x+5
12. 解法二:(交点式)∵f(x)的图象过点B(2,0)及点C(6,0),
∴f(x)的图象与x 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6. ∴可设f(x)=a(x-2)(x-6),a ∈R 且a ≠0.
∵f(x)的图象过点A(1,1),∴1=a(1-2)(1-6).解得a=
5
1. ∴f(x)=
5
1
(x-2)(x-6), 即f(x)=51x 2-58x+5
12
.
解法三:(顶点式)∵f(x)的图象过点B(2,0)及点C(6,0),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2
6
2+,即x=4对称. ∴可设f(x)=a(x-4)2
+m ,其中a 、m ∈R 且a ≠0. 又f(x)的图象过点A(1,1)、B(2,0),
∴⎪⎩⎪⎨⎧+-=+-=.
)42(0,)41(12
2
m a m a ∴⎪⎪⎩
⎪⎪⎨⎧
-==⎩⎨⎧=+=+.
54,51.04,19m a a m a m 解得
∴f(x)=
51(x-4)2-54,即f(x)=51x 2-58x+5
12.
例4 (1)已知函数f(x)满足2xf(x)-3f(x)-x 2
+1=0,求f(x)的表达式; (2)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且f(x)=2f(
x
1
)+x ,求f(x)的表达式. 思路解析 题(1)可看成是关于f(x)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可解得f(x)的表达式;题(2)应注意到等式f(x)=2f(
x 1)+x ,一方面此等式反映出f(x)与f(x
1)之间的等量关系,这种等量关系可
看作是关于f(x)与f(x
1
)的方程;另一方面此等式是对(0,+∞)内的一切实数x 均成立,故将此等式中的x 换成
x
1
后,相应的等式也应该成立,从而可通过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1)∵2xf(x)-3f(x)-x 2
+1=0,∴(2x-3)f(x)=x 2
-1. 又∵x=
23时,方程左边=-49+1=-4
5
≠0, ∴x=23时,f(x)无意义.当x ≠23时,f(x)=3
212--x x .
(2)∵x >0时,有f(x)=2f(
x
1
)+x , ① 而x >0时,x 1>0,∴f(x 1)=2f(x)+x
1
. ②
①②联立解得f(x)=-3
32x
x -为所求. 知识导学
1.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其中后两种方法最为常见.这些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
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是简明,便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但是多数的函数关系又往往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
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是容易找到对应于自变量的某一个值(只要表中有)的函数值,但缺点是往往不可能把自变量的值都列在表里.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是一方面可以容易地找到自变量某一值所对应的函数值,另一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但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只能是局部的、近似的图形. 2.求函数的解析式
根据函数所具有的某些性质或它所满足的一些关系,求出它的解析式,一是要求出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解析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代入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方程或方程组法等.根据实际问题求函数表达式,是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但要注意函数定义域还应由实际意义来确定. 疑难导析
由于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各具特色,优点突出,但大都存在着缺点,不尽人意,所以在应用中本着物尽其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精神,通常表示函数关系是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先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即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再根据函数解析式,计算自变量与函数的各组对应值,列表;最后是画出函数的图象. 问题导思
问题1: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是不是你也能举出身边的一个例子? 问题2::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要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 当我们已知函数f(x)的表达式,要求f [g(x)]的表达式时,一般用“代入法”,即将f(x)中的x 用g(x)取代,化简,而由于f [g(x)]中的g(x)相当于f(x)中的x 的一个取
值,所以f [g(x)]的定义域应由g(x)满足f(x)的定义域来确定.求解f [g(x)]的定义域就是解关于g(x)的不等式. 典题变式
已知f(
x 1)=1
1+x ,那么f(x)的函数解析式为( ) A.x +11 B.x x +1 C.x
x +1 D.1+x 答案:C
绿色通道 已知函数f [g(x)]的表达式,求f(x)的表达式,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有两种思想方法,一种是用配凑的方法,一种是用换元的方法.
“配凑法”即把已知的f [g(x)]配凑成关于g(x)的表达式,而后将g(x)全用x 取代,化简得要求的f(x)的表达式;
“换元法”即令已知的f [g(x)]中的g(x)=t ,由此解出x ,即用t 的表达式表示出x ,后代入f [g(x)],化简成最简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用“配凑法”还是用“换元法”,在求出f(x)的表达式后,都需要指出其定义域,而f(x)的定义域即x 的取值范围应和已知条件f [g(x)]中g(x)的范围一致,所以说求f(x)的定义域就是求函数g(x)的值域.
绿色通道 已知函数类型求解函数表达式时,一般用待定系数法.如求一次函数可设f(x)=kx+b ,k 、b 为待定系数;求反比例函数可设f(x)=
x
k
,k 为待定系数;指数函数可设成f(x)=a x
(a >0且a ≠1),对数函数可设成f(x)=log a x(a >0且a ≠1)等.
本题是求二次函数,由于二次函数有三种形式,设成一般式还是交点式、顶点式要根据题设中的条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知道二次函数图象过三点时,可选用一般式;知道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时可选用交点式;如知道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方程时可选用顶点式.无论选用哪种形式,都需要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待定系数. 典题变式
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则f(x)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x)=⎩
⎨⎧≤≤-<≤-+10,,
01,1x x x x
绿色通道 方程及方程思想是初等数学中的两个重点内容,利用解方程或方程思想来解决数学
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典题变式
设函数f(x)满足f(x)+2f(
x
1
)=x(x ≠0),求f(x).
答案:∵f(x)+2f(
x
1)=x,


x 1代换x 得f(x 1)+2f(x)=x
1
, 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f(x)=
3
32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