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附:枳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枳实(附:枳壳)
枳实(《神农本草经》)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澄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
酸橙主产于江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等地。
以四川、江西产量最大。
多系栽培。
甜橙在江苏、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酸橙枳实气清香,味苦、微酸;甜橙枳实味酸、甘、苦。
本品以皮青黑、肉厚色白、瓤小、体坚实、香气浓郁者为佳。
以圆球形个小者称“鹅眼枳实”,产于江西者最为著名。
其炮制品名称有麸炒枳实。
【历史】枳乃木名,实乃其子,故名枳实。
即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谓“枳乃木名,从只谐声也。
实乃其子,故曰枳实。
”本品的药材名有川枳实、江枳实、鹅眼枳实、片子枳实、绿衣枳实、酸橙枳实等。
枳实入药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于中品,谓“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其后陶弘景《名医别录》加以补充,称其“主除胸胁痰癣,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唐·《药性论》增入“解伤寒结胸”、“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萎而有气”。
《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语“消食,散败血,破积坚,去胃中湿热。
”又引朱震亨语“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破气之药也。
”而《药鉴》则称枳实“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坚年之坚积。
”明清以来的本草著作逐渐总结了本品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诸功效。
【性能】苦、辛、酸,微寒。
主归脾、胃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应用】
一、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
枳实辛散苦降,气锐力猛,为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之要药,用治
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等证,常作为主药。
本品在此方面的应用如下:
1.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气臭者常与山楂、莱菔子、麦芽等消食药同用,以破气消积导滞,如《症因脉治》枳实散。
2.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食积不化,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白术同用,以消补兼施,健脾消痞,如《内外伤辨惑论》卷下引张洁古方。
或再加木香、砂仁,如《摄生秘剖》香砂枳术丸。
若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所致之心下痞满,不欲饮食,体弱倦怠,或胸腹痞胀,食少不化,大便不畅者,本品常与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干姜、厚朴、黄连、麦芽等同用,以健脾和胃,消痞除满,方如《兰室秘藏》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
3. 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脘腹痞满,闷乱不安,食欲缺乏,大便秘结,或泻痢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沉实者枳实常与大黄、黄芩、黄连、神曲、泽泻等同用,以消积导滞,清热利湿,如《内外伤辨惑论》枳实导滞丸。
4. 阳明腑实,大便秘结,胸脘痞闷,腹部胀满,硬痛拒按,甚则潮热谵语,苔黄厚而干,或焦起刺,脉沉实;或热结旁流,虽下利清水臭秽,而腹满痛不减,按之坚硬,口干舌燥,脉滑数等本品常与大黄、厚朴、芒硝同用,以攻积导滞,峻下热结,如《伤寒论》大承气汤。
若肠胃燥热,大便硬,小便数者,则常与麻子仁、大黄、厚朴、杏仁同用,如《伤寒论》麻子仁丸。
5. 产后宿食为病,腹中胀满,里急窘迫等本品可配伍木香、槟榔、厚朴等药,如《验方新编》枳实汤。
若产后血气凝而致少腹作痛,烦满不得卧者,常与芍药相伍为散服,以破滞行血,如《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
二、痰滞气阻、胸脘痞闷、胸痹结胸
枳实辛散苦泄,性烈而速,善于破气滞而化痰湿,消积滞而通痞塞。
用于痰滞气阻,胸脘痞闷,胸痹结胸。
亦常作为主要药物使用。
1.寒邪痰饮,停留胸膈,胸中气塞,短气痞闷的胸痹轻症枳实常与橘皮、生姜同用,以宣畅气机,化痰除痹,如《金匮要略》橘枳姜
汤。
或单用,如《肘后备急方》胸痹痛方。
2. 痰浊痹阻胸阳,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之胸痹重症本品常配伍薤白、桂枝、瓜萎、厚朴,如《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
若胸痹,心下气坚,污刺不可俯仰,气促咳唾,引痛不可忍者,枳实可与桔梗、陈橘皮、薤白等为伍,如《圣济总录》枳实桔梗汤;或与前胡、陈皮、木香等同用,如《证治准绳》枳实散。
3. 痰热结胸,胸脘痞闷疼痛者本品常与瓜蒌、半夏、黄连同用,以清热化痰,消痞散结,如《温病条辨》小陷胸加枳实汤。
若伤寒结胸欲绝,心膈高起,实满作痛,手不得近体虚不能受攻者,可与人参、白术、炙甘草、炮姜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枳实理中丸。
4. 水饮停滞于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者枳实常与白术相伍,以破气消痞,燥湿利水,如《金匮要略》枳术汤。
5. 热病余热未清,与痰气交结胸中,胸满心烦懊恼常与栀子、豆豉配伍,如《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6. 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等本品可与半夏、天南星、橘红、茯苓等同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导痰汤。
此外,本品单用或与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补气、升阳药同用,也可用治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证。
【用法用量】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较平和。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苦泄,性烈而速,破气力强,能伤正气,耗散真气,故无气聚邪实者忌用,脾胃虚弱及孕妇慎用。
【按语】
一、关于积实品种的讨论
商品枳实品种较为混乱,除上述芸香科植物酸橙、甜橙的干燥幼果外,部分地区尚以下列同属或同科植物的幼果作枳实入药。
1.香橼。
2.枸橘,习称绿衣枳实。
3.柚。
二、关于仲景方中所用积实药材的考证
枳实一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目前以芸香科柑橘
属植物酸橙、香圆以及枳属植物枸橘等的幼果入药,五六月间采集;若七八月收摘将近成熟之果实,除去瓤核,以果皮入药,则为枳壳。
宋代以前所用之枳实,并不是后世以幼果入药之枳实,而正是今日之枳壳。
故仲景方中之枳实,亦是今日之枳壳。
对此,前人曾早有论述,如宋·沈括《梦溪笔谈》云:“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
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
《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
经初步考证,沈括之言是完全可信的。
其证据有三:其一,《名医别录》谓枳实“九、十月采”。
该书为陶弘景“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之专著(李时珍语),汉末名医张仲景使用之药自然存乎其中。
故《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所用之枳实,应为这种较目前枳壳采收更晚、更为接近成熟的果实。
其二,陶氏又日:“枳实采,破令干,除核,微炙令香用。
”可见当时之枳实系以除去瓤、核之果皮入药,与今枳壳之药材无异。
其三,目前所用枳实,形体甚小,其干品平均每枚约重1g。
以此为准,则大承气汤仅用枳实4g(四枚),既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用量规律大相径庭,又与方中其他药物用量悬殊,显得极不协调。
据考证,后汉一两相当于今13.92g,称为“复秤”,汉末分一斤为二斤,称为“今枰”,苏敬认为“古方唯有仲景,而已涉今秤,若用古秤作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秤,悉用今者耳”(《新修本草·合药分剂料理法》)。
故仲景方中一两,约为今6.96g。
该方用大黄四两、厚朴半斤,应分别约折合为28及56g。
如此,则枳、朴用量相差16倍之多,令人不可思议。
又如治胸痹证情较重之枳实薤白桂枝汤,亦只用枳实4g(4枚),而治证情较轻之橘枳姜汤,反而用至20g(三两),亦难合常理。
如能以目前枳壳药材平均每枚约重8g折算,则上述二方之枳实用量便为约30g,约合汉末“今秤”之四两半。
这样,以上疑团便迎刃而解。
此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均可证明仲景所用之枳实不为今之枳实,而实为今之枳壳。
枳实、枳壳虽同出一物,但“性效不同”,寇宗奭云:“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和而缓”,王好古云:“枳壳主高,枳实主低……
壳主胸膈皮毛之病,实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异”。
这些结论无疑是指宋代以后的枳实、枳壳而言,若用以泛指仲景所用之枳实,则系望文生义了[中医杂志,1985,(7):79]。
三、关于枳实药性的讨论
关于枳实药性的记载,近代并不一致。
《中药大辞典》记载:“枳实,性味苦寒”;1978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中药学》教材则提出了“枳实微温”的观点;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中明言“枳实苦、辛,微寒”;《中国药典》(1990年版)将枳实确定为苦、辛、酸,微寒。
然而,《中国药典》(1995及2000年版)明确改为“枳实性味苦、辛、酸,温”;《中国药典》(2010年版)又确定为“苦、辛、酸,微寒”。
有学者从枳实性味的沿革、理气药的性味、配伍应用特点、临床运用、科属、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对枳实偏温之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枳实偏温有其物质基础和功能表现,并在医疗实践中得到运用[吉林中医药,1988,(6):29h有学者通过文献考证及运用现代实验方法,采用黄芪党参实热大鼠造模法,以左金丸为对照,证实枳实与左金丸性能相似,性质偏寒[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5):58]。
亦有学者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对近10年来中西医结合应用枳实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制订考察原则,考察枳实的寒温属性。
结果发现,枳实应用广泛,涉及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呼吸及泌尿生殖等诸多系统疾病。
证型以热证为最多,寒热证次之,寒证最少。
因此,认为枳实寒温属性值得进一步商榷[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0):747]。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本品(酸橙果皮)含挥发油(主要为右旋柠檬烯、枸橼醛、右旋芳樟醇等)和黄酮苷(主要为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酸橙素、枳黄苷等)及N-甲基酪胺、对羟福林等。
二、药理作用
枳实能缓解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的小肠痉挛。
对胃肠平滑肌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而有力;对家兔离体或
在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加,为治胃下垂、子宫脱垂提供依据。
枳实煎剂有强心作用,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升压有效成分是对羟福林(辛弗林)及N-甲基酪胺。
枳实注射液静脉注射还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脑及肾血流量亦可增加。
枳实及N-甲基酪胺有利尿作用。
枳实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张力增加,并抑制血栓的形成。
此外,枳实还有镇痛、抗菌、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过敏活性,所含的橙皮苷有维生素p样效应,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胃下垂以人参枳实汤(人参5~9g,枳实15~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煎,8周为1个疗程)治疗胃下垂39例,总有效率9
2.3%,明显优于补中益气汤对照组的61.5%(P<0.01)[四川中医,2007,5(2):69]。
2. 治疗子宫脱垂用升提汤(枳实、茺蔚子各15g)浓煎成100ml,加糖适量,为1日量,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I度子宫脱垂924例,结果显效602例,有效173例,无效149例,有效率8
3.87%[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4):238]。
3. 治疗头痛枳实注射液4ml,1日3次,肌内注射5~10日,头痛缓解后改为口服;或枳实30g,水煎,每日服3次,20日为1个疗程。
治疗高血容量型血管性头痛45例,痊愈32例,显效10例,减轻3例[陕西医学杂志,1990,19(11):20]。
4. 治疗胃扭转枳实、川朴、莱菔子各10g,服2剂后,呕吐稍减,上方加大量并加槟榔10g,2剂后X线复查,胃扭转征象消失[北京中医杂志,1989,:46]。
5. 治疗植物性胃石以新加枳实导滞丸[由枳实、焦三仙、槟榔、黄连各12g,大黄3g(后入),茯苓、白术、黄芩各9g,鸡内金、莱菔子各15g组成],水煎2次,取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剂/天。
治疗植物性胃石18例,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达94.44%[现代中医药,2012,32(1):30]。
6. 治疗功能性便秘以枳实消痞汤(枳实、党参、茯苓各15g,
白术30g,麦芽20g,神曲、法半夏、厚朴、炙甘草各10g,黄连4g,干姜5g为基本方)治疗功能性便秘100例,总有效率98%[陕西中医,2011,32(9):1183]。
附:枳壳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主要有黄皮酸橙、代代花、朱栾、塘橙等)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生用或麸炒用。
本品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为缓和,长于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用法用量: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较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