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报道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死亡率、治疗与防控措施「图」

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死亡率、治疗与防控措施「图」

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死亡率、治疗与防控措施「图」一、血吸虫病概况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根据患者病程、损伤程度、损害部位不同可将血吸虫病分为四类,即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类型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血吸虫病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1-8月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为44例,死亡人数为1人;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为113例,死亡人数为0人。

2010-2020年8月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0-2020年8月中国血吸虫病死亡人数统计图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为0.0081/10万;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为0.0104/10万。

2015-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走势图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5-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死亡率走势图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传染病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三、血吸虫病防控措施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为此,与其他的疾病防控工作相比,血防工作必须强调多部门合作、综合防治。

血吸虫病的防控措施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血吸虫病治疗措施1.支持与对症疗法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

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患有其他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2.病原治疗(1)吡喹酮本药目前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口服、疗程短等优点。

33例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前后肠病情况的分析

33例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前后肠病情况的分析

术 后 给予 保 肝 、 血 支 持 治 疗 , 人 全 部 切 口 I 愈 合 , 床治 愈 止 病 期 临
出院 。 ’
仍然 是 脾 切 除加 贲 门周 围血 管 离断 术 。 组 病 例提 示 , 】 本 门静 脉 压 的高 低 影 响 着 肠 病 的 轻 重 。 低 门 静脉 压 力可 以 改 善 门脉 高压 性 降
肠病 症状 , 贲 门 周 围 离 断 术 可 能 加 重 该 症 状 。 脉访 2 , 脾 切 除 加 贲 门周 围离 断 术 者 肠 道 症 状 无 缓 年 行 解 。 中2 出 现 腹 泻 明 显加 重 , 年 内体 重 减 轻 超 过 1 k 显 著 其 例 半 0 g,
临 床


CI Rl EIL HAF ENMDA N O G C
3 晚 期 血 吸 虫 病 手 术 前 后 肠 病 情 况 的 分 析 3例
邓 勇
( 1 省 眉 山市 东坡 区血 吸 虫病 防治 站  ̄ l眉 山 6 0 1 ) ] 1 [ 1 gl l 2 0 0
【 要l 摘 巨脾型是 晚期 血吸 虫 病常 见类型 。 临床 上 以脾肿 大 , 功 能亢进 为主要 表现 , 脾 同时伴 有轻重 不一 的肠 道症状 如便 血 ・ 大便 隐血 阳性及腹 泻等 。 通常行 脾切除加贲 门周 围血 管 离断术 以解除脾功 能亢进 , 防止 胃 食管静脉破 裂 出血 。 后病人 的局道症状也 发生 变化 , 底 术 影响着手术 的远 期 疗效和生 活质量 。 现将 我 院2 0 ~2 O 年 晚期血吸 虫病3 例夕 科 手术前 后肠道 情况报道 如下 。 05 0 6 3 【 键词 l晚期血 吸 虫病 贯 门周 围血 管 离断术 门脉 高压 性肠 病 关

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中国人特别熟识的一种疾病,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

然而,血吸虫病来自何方,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在世界范围如何分布等却始终有争辩。

今日,一项新的讨论发觉,血吸虫病这种现代病在非洲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世界血吸虫病的分布今日,讨论人员在200多个努比亚人(Nubians)的木乃伊中发觉了血吸虫。

这意味着,血吸虫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

努比亚人是非洲东北部苏丹的民族,但是也有一部分分布在埃及南部。

其祖先和埃及王朝前期的居民属于同一民族,后来由于大量尼格罗人迁入而发生融合,体质具有尼格罗人的一般特点,尤以其主要支系巴拉布拉人为典型代表。

血吸虫病主要是与水利浇灌的兴起相关。

当人们进入水田或在水上作业时,假如水中含有血吸虫,这种寄生虫就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借居并致人生病。

现在,血吸虫每年致使全球2亿人染病。

染病者先是出疹,然后发烧,寒冷,咳嗽和肌肉痛苦。

假如不能有效治疗疾病,则会导致肝、肠道、肺和膀胱的损害,并致人死亡。

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估量有5~6亿人口受威逼。

血吸虫不仅寄生感染人,也感染其他生物,如牛、羊等,它们主要寄生在宿主的静脉中。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寄生于人体的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曼氏血吸虫(S.mansoni),二是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三是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

此外,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等也可寄生于人体。

曼氏血吸虫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感染人时寄生在人的大、小肠静脉中,虫卵随粪便排出。

虫卵转化为幼虫后,后者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仆人体内。

埃及血吸虫主要分布于非洲、南欧和中东,感染人后主要寄生在人的膀胱静脉内。

虫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

虫卵转化为幼虫后,后者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4)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人
2.检疫方法
(1)皮内试验:一般皮内试验与粪检虫卵阳性的符合率
为90%左右,但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与其他吸虫 病可产生较高的交叉反应;并且病人治愈后多年仍可为阳 性反应。 igm、igg、ige等,可采用环卵沉淀试验、间接红细胞凝 集试验等方法检测。 等。
1.急性吸血虫病症状: 大多见于初次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 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1)发热:患者均有发热,在38~40℃之间热型以 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热。热度下午或晚 上较高,可达40℃,伴畏寒,清晨汗出热退,发热可持续 数日至3 ~4个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 甚至谵妄、昏迷。较久者常有消瘦、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 肿等。 (2)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 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 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2.流行病学 (1)人群易感性 以农民为多,种植水稻地区人群比种植 干旱性农作物人群易感,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人群比高纬度 高海拔地区人群易感;男女无差别,妇女在河中洗衣,儿 童在水中游泳均易感染。 (2)传染源 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狒狒与猩猩虽有自 然感染,但对本病传染不起作用。 (3)传播途径 患者尿液与粪便中虫卵污染合流、池塘 等水源,螺蛳感染后释出尾蚴,后者大多由皮肤或(与) 粘膜侵入。
总的来说,全国的血吸虫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部 分地区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蔓延扩散,表现为:
(1)老疫区血吸虫病患者增加 (2)钉螺扩散明显、新钉螺区出现、感染性钉 螺分布范围扩大 (3)部分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 地区出现疫情回升,各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增 加
四、临床症状
根据初病期,感染度,虫卵沉积部位以及人体免疫应答 的不同,临床上分为: 1.急性(Acute) 2.慢性(Chronic) 3.晚期(Advanced Stage) 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一、引言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受感染的淡水螺类接触而传播。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为了重大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疫情,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报告对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二、疫情监测方法1. 数据来源本次疫情监测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相关疾控中心的报告。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

2. 监测指标本次疫情监测主要关注以下指标:- 感染人数:统计各地区感染血吸虫病的人数。

- 发病率:根据感染人数和总人口计算出的发病率。

- 病例分布:分析各地区的病例分布情况,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比例。

- 疫情趋势:对不同时间段的疫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

三、疫情监测结果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下是血吸虫病疫情的主要情况:1. 感染人数截至报告期末,全国范围内共有XXXX人感染了血吸虫病。

其中,城市地区感染人数为XXXX人,占总感染人数的XX%;农村地区感染人数为XXXX人,占总感染人数的XX%。

2. 发病率根据感染人数和总人口计算得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血吸虫病。

其中,城市地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

3. 病例分布根据病例分布情况的统计,城市地区的病例占总病例的XX%,农村地区的病例占总病例的XX%。

这表明血吸虫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更为严重。

4. 疫情趋势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疫情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血吸虫病的疫情呈现XX趋势。

在过去X年中,疫情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传播风险。

四、疫情分析与建议1. 疫情分析根据我们的分析,血吸虫病在城市地区的传播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这可能与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此外,由于血吸虫病的潜伏期较长,不少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疫情的隐匿性较强。

埃及血吸虫病科普讲座PPT

埃及血吸虫病科普讲座PPT
通过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防病意识。
如何治疗埃及血吸虫病?
如何治疗埃及血吸虫病?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Praziquantel),对大多数 患者有效。
治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查。
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埃及血吸虫病?
症状管理
针对症状进行相应的管理,如止痛、补液等。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受到 此病影响。
谁容易感染埃及血吸虫病?
谁容易感染埃及血吸虫病?
高风险人群
主要感染者包括在污染水域中游泳、洗澡、灌溉 的农民和捕鱼者。
儿童和青少年因活动频繁,更易受到感染。
谁容易感染埃及血吸虫病?
地理分布
感染者多集中在埃及、苏丹和尼日利亚等国家, 这些地区的水体常常受到污染。
埃及血吸虫病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埃及血吸虫病? 2. 谁容易感染埃及血吸虫病? 3. 何时会出现症状? 4. 如何预防埃及血吸虫病? 5. 如何治疗埃及血吸虫病?
什么是埃及血吸虫病?
什么是埃及血吸虫病?
定义
埃及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疾病, 主要影响肝脏和泌尿系统。
血吸虫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寄生虫,通常通过接触 被污染的水传播。
环境卫生
改善水源卫生,避免在污染水域中游泳或接触水 。
鼓励建设安全的饮用水供应和污水处理设施。
如何预防埃及血吸虫病?
个人防护
在高风险地区工作时,应穿戴防护服和鞋,避免 皮肤直接接触水体。
了解自身居住环境的风险,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如何预防埃及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埃及血吸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成就与经验介绍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

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带有感染物的水源传播,是中国乡村地区的常见疾病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成就与经验。

防治成就1. 血吸虫病病例数量大幅下降通过广泛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实施,中国成功地将血吸虫病病例数量大幅下降。

截至2021年,中国已将血吸虫病病例数控制在了可忍受的范围内。

这一成就得益于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全社会的合作与努力。

2. 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推动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是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举措之一。

该项目重点关注血吸虫病高发地区,通过早期筛查、药物治疗、环境改善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例数。

3. 健全的监测和报告体系中国建立了健全的血吸虫病监测和报告体系。

各级卫生部门定期对疫区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报告和处理病例。

这为及时控制病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防治经验1. 多部门合作血吸虫病防治涉及众多部门,如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

中国成功的经验在于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得以全面展开,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 统一领导与政府支持中国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统一领导与政府的大力支持。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政府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成功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健康教育与宣传健康教育与宣传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农村地区居民普及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和正确使用驱虫药物的方法,提高了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血吸虫寄生虫传播途径的宣传,引导人们远离血吸虫病高发地区,有效降低了感染率。

4. 环境改善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水源有关,改善水质和环境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之一。

中国通过改善农田排水系统、治理污染水源、建设卫生厕所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血吸虫病病例的发生。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突出问题及对策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情报所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影响整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域的经济发展。

国家已于2004年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处于同等重要的防治位置。

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我国的血吸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来由于生物、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流动、政策保障等因素变化较大,一些地方呈现出老疫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疫情回升形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及各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及严峻性据建国初期统计,我国的血吸虫病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2个省(市)的433个县(市、区)4078个乡(镇),共有钉螺面积148亿m2,累计感染者达1160万例,受威胁人口在1亿以上。

至2007年,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市)自治区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省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目前疫情尚未控制的县(市、区)有90个,其中江苏省12个,安徽省19个,江西省11个,湖北省23个,湖南省22个,云南省3个。

总的来说,全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表现为老疫区血吸虫病患者增加、钉螺扩散明显、新钉螺区出现、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扩大,部分已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出现疫情回升,各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增加,说明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还任重道远。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发展、成效、局限性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疾病。

1984年前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的目标是达到阻断传播,防治重点建议放在消灭中间宿主钉螺上。

近30年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

近30年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

近30年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通过分析中国大陆近30年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的病例资料,为诊断、治疗和防控非主要寄生部位的血吸虫病提供较系统的数据支持。

方法收集、整理国内1980-01/2009-12 多种寄生虫学科技期刊、专著、临床医学杂志、医学书籍等有关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体血吸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与危害状况。

结果国内近30年报道的血吸虫病对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的病例为169例,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陕西10省。

除福建21例与陕西1例系援外工程人员在国外感染埃及血吸虫病回国后发病外,其余147例均来自国内南方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

患者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68岁,男性122人,女性47人,男性患者为女性的2.6倍。

患者职业为农民、工人、儿童、学生、教师。

3-12月均有发病,患者潜伏期3d~2年不等。

169例患者中有149例表现为肾脏损害,2例膀胱损害,2例精索、鞘膜、睾丸、副睾的损害,11例卵巢损害,3例子宫损害,2例输卵管损害。

吡喹酮治愈率为98.73%,福阿亭治愈率为66.67%,显效率为33.33%,硝硫氰胺治愈率为100%。

结论重视人群健康教育,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注意对来自于疫区患者的病史问诊与实验室检查,不仅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该病在非常见部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手段。

血吸虫病是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沟渠、池塘或河水后,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并寄生于肠系膜上下静脉、门静脉、膀胱静脉丛、骨盆静脉丛、直肠静脉,引起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肝脾肿大、颜面或四肢水肿、乏力、血尿、蛋白尿、睾丸肿大、膀胱虫卵沉积、精索包块结节等症状与体征的寄生虫病。

在血吸病流行区,绝大多数轻度或中度患者经过及时诊治,愈后良好;少数重度患者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病程较长,更严重者可因肝脾肿大或纤维化,进而引起腹水、肝肾综合症而衰竭死亡。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建国50年来,在党的“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经过广大医务卫生防疫人员艰苦奋斗,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0年WHO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1〕。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感染率高,今后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不容忽视。

1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现况1.1 两种不同的流行趋势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部分寄生虫病上升或下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趋势〔2〕。

近年全国大量调查资料与过去对照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姜片虫、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好转,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减少了感染机会,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感染高的情况。

相反,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囊虫、肝吸虫、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病,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流行程度加重,流行区在不断扩大,主要是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另外,流动人口增加给卫生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1.2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庞大虫种对人健康的威胁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开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3〕。

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2%(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除外),其中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依次为:10.315%、0.573%、0.195%、59.022%。

海南省感染率最高达94.735%,最低的黑龙江省为17.521%。

1988~1992年全国共查出人体寄生虫61种,包括第一批公布的56种,后又确认的5种。

许隆祺等复习我国历年来至1997年8月有关文献,认为在我国寄生的原虫、蠕虫和其他动物已达230种,其中原虫38种、蠕虫122种(包括吸虫54种、绦虫16种、线虫35种、铁线虫6种、棘头虫3种、涡虫1种以及环形动物门的蚯蚓5种、水蛭2种)〔4〕、软体动物门的蛞蝓3种、舌形动物门的舌形虫3种、刺胞动物门的水螅纲1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19种、昆虫纲44种〔5〕。

新闻素材作文

新闻素材作文

新闻素材作文•相关推荐精选新闻素材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素材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素材作文篇1全球共同应对金融风暴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时事新闻类作文素材。

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英国、日本、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非洲,都感受到了金融海啸的震撼,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

继美国之后,英国成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第一个直接受害者。

20xx年第一季度,英国人均支出大于收入,人均每月要从储蓄中拿出41英镑来弥补不足。

消费者面对涨价压力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

在非洲,普通股民不得不压缩资本市场投资,将资金兑现以备日常之需,如物价暴涨的大米、面粉、鸡蛋等物品。

和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印度也难逃池鱼之殃。

印度有些地方的警方甚至已经开始监视湖泊、运河等地,以免投资失利者自杀。

日本东京股市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10月8日下午跌至9502.48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缩水一半。

中心正在迁移至欧洲大陆的华尔街"金融飓风"持续升级,冰岛成为受到本轮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

冰岛银行的债务已攀升至该国经济的约12倍,市场担心信贷危机会严重冲击该国银行,导致冰岛出现"全国性破产"为了应对这一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各国央行联行降息,全球xx。

七国集团财政部会议于10月10日在美国首者华盛顿召开,七国财长们签署了一项计划,承诺用"一切可用手段"对抗当前的金融危机。

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长特别会议11日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强调,20国集团将团结一致,深化合作,采取一切可行的打措施共同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

欧盟各国一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不懈努力,欧元区15国领导人1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首脑会议,就欧元区国家xx举措达成统一的建议框架。

血吸虫病例

血吸虫病例

患者:王××,男,28岁,江苏微山县人主诉:发热、腹痛、脓血便1个月现病史:三个月前患者乘船到湖北、湖南农村,由于天气炎热多次在河湖边洗澡洗脚,当时足、手臂等处皮肤有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发痒,有时出现风疹块,以为是蚊叮咬所致,几天后发烧,咳嗽,吐痰,吃了些感冒片经几天就好了。

大约一个多月后开始发烧“拉痢”有脓有血,每天2~4次,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消瘦,曾到乡卫生院,认为是痢疾,多次服药无效,后到镇人民医院就诊。

既往史:曾患过疟疾,经有效治疗,未再犯病。

体验:体温39℃,发育尚可,消瘦病容,神志清楚,心、肺(一),腹部稍膨胀,肝剑突下3cm,有压痛,脾可触及,四肢(一),体重60kg。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N 48%,L 35%,E 17%,尿常规正常。

胸部拍片:正常。

1.你认为还应当进行哪些检查及化验以便确诊?2.试述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分析]1.血吸虫病的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两大部分。

因疑为急性期,故以病原诊断为主,从粪便检查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即可确诊。

2、主要症状有发热及过敏反应,皆由虫卵毒素和组织破坏后的代谢产物所引起。

因虫卵在肠道大量沉积造成急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腹痛、腹泻的占半数以上。

腹泻每日2~3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

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并可发现黄色小颗粒(为虫卵结节),此为急性期独特的病理变化。

发病的初期部分病例可仅有便秘。

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部泡胀,有柔韧感和压痛,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少数患者并有腹水形成,这是由于急性虫卵结节所产生的炎症渗液以及虫卵引起肝脏内广泛病变,使肝内血流不畅,淋巴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其他可有肝、脾肿大等。

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病或血清病。

在血吸虫感染的早期,尾蚴和移行的童虫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但抗体的水平较低。

埃及血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埃及血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提高公众对血吸虫 病的认识,增强防 治工作的社会支持
加强科研投入,提 高防治工作的科技 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埃及血吸虫病讲课PPT 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01
埃及血吸虫病概述
02
埃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与诊断
03
埃及血吸虫病的治疗 与预防
04
埃及血吸虫病的案例 分析
05
埃及血吸虫病的健康 教育
06
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埃及血吸虫病概 述
疾病定义
埃及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埃及血 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皮肤 清洁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血吸虫病
公共卫生管理
政府主导:政府 在血吸虫病防治 中发挥主导作用
社区参与:社区参 与血吸虫病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宣传教育: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卫生设施:完善卫 生设施,提高血吸 虫病防治能力
埃及血吸虫病的 案例分析
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含有 血吸虫卵的水体
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 贫血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膀胱 癌等并发症
疾病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 洲、中东和南 亚地区
在埃及,主要 分布在尼罗河 流域
在非洲,主要 分布在尼日尔 河流域
在中东,主要 分布在约旦河 流域
在南亚,主要 分布在印度河 流域
疾病危害
感染率高:埃及血吸虫病在埃及地区感染率较高,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 症状严重: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水源、食物、接触等方式传播,难以预防和控制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疾病流行可能导致劳动力减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一、引言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淡水螺类传播给人类。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特殊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疫情概述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血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南部省份。

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血吸虫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的疫情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

三、疫情监测方法1. 病例报告监测:各级卫生部门通过建立血吸虫病病例报告系统,及时采集和上报血吸虫病病例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感染途径、症状表现等,为疫情监测和分析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 环境监测:通过采集和检测淡水环境中的血吸虫感染源,如感染螺类和病原体的存在情况,评估疫情的传播风险。

这种监测方法可以及早发现感染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病例的发生。

3. 人群调查:通过对疫情高发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液检测,了解人群的感染情况和暴露因素,为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方法可以匡助确定高风险人群和感染途径,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四、疫情监测结果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分析,血吸虫病在我国的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的疫情较为严重。

以下是我国某省份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1. 病例报告监测:该省份在过去五年中共报告血吸虫病病例1000例,其中重型感染病例占比10%。

病例报告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 环境监测:对该省份的湖泊、河流和水田等淡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感染螺类的存在情况较为普遍,其中某湖泊的感染率高达30%。

这提示该湖泊是该省份的一个重要感染源,需要加强防控措施。

3. 人群调查:对该省份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和血液检测,发现感染率为5%,其中儿童感染率较高。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引言概述: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疫情。

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进行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情况。

一、疫情监测方法1.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疫情区域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感染人数、感染率以及感染病例的分布情况。

1.2 病媒调查:对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介体进行调查,如淡水螺类的分布情况、感染率等。

1.3 动物调查:对可能携带血吸虫的动物进行调查,如猪、狗等,了解其感染情况,判断其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二、疫情监测结果2.1 感染人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统计感染人数,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

2.2 感染率:通过对疫情区域人群进行抽样调查,计算感染率,判断疫情的传播情况。

2.3 疫情分布:根据病例报告和调查结果,绘制感染病例的地理分布图,了解疫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疫情监测对策3.1 防控措施制定: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善饮水条件等。

3.2 防治药物供应: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及时提供防治药物,保证疫情区域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3.3 疫情预警机制建立: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建立起疫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疫情监测的意义4.1 及时掌握疫情:通过疫情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2 提高防控效果:通过疫情监测结果,能够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减少疫情的传播。

4.3 促进科学研究:疫情监测结果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有助于深入研究血吸虫病的传播机制和防治方法。

五、疫情监测的挑战与展望5.1 数据收集与分析:疫情监测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5.2 跨地区合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需要跨地区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血吸虫肠病疾病研究报告

血吸虫肠病疾病研究报告

血吸虫肠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血吸虫肠病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传染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肝脾肿大,肝肿大,痢疾样大便,粘膜充血疾病介绍:血吸虫肠病是什么?血吸虫肠病是怎么回事?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现在已知寄生在人体的血吸虫有5种: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及湄公血吸虫,此外在人体尚见有牛血吸虫,梅氏血吸虫,梭形血吸虫等寄生的病例症状体征:血吸虫肠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血吸虫肠病症状的介绍:1.急性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发病前1个月左右有明显疫水接触史的病人,长期发热,并伴有下列特征者应考虑急性血吸虫病的可能:①有尾蚴皮炎病史、肝肿大与压痛、腹泻等。

②血中白血球总数与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

③乙状结肠镜发现直肠粘膜充血、水肿、黄色颗粒状虫卵结节。

2.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慢性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或过去症状早被遗忘,而且这些症状也很难与本病联系作为诊断参考。

在流行区凡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或便血、肝脾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青壮年新近有癫痫发作、急性或慢性阑尾炎发作、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现象,如巨脾、腹水或呕血以及侏儒症等患者,均应考虑有血吸虫病的可能,并进行病原检查加以证实。

化验检查:血吸虫肠病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有关血吸虫肠病要做的检查:1.粪便检查:从粪便中检出虫卵或孵出毛蚴可能诊和考核疗效。

但轻度感染者,晚期患者及语治疗未愈合,粪中卵数很少,检出率低,故粪检阴性不能排除血吸虫病。

⑴直接涂片法:检出效果甚低,只能发现感染度较重的早期患者。

挑取脓血粘液部分作涂片,可增加检出机会。

⑵沉孵法:①自然沉淀法:此法优于直接涂片法,但粪中虫卵少的患者仍是漏诊。

以竹棒挑取粪便约30G(鸡蛋大小)放放烧杯内,加少量清水,以玻璃调成糊状,再加较多清水稀释粪便。

置铜丝筛于锥形量杯上,倾粪液入筛过滤,再以少量清水中洗筛内粪渣1~2次。

在锥菜量杯内加清水至杯口处,静置20分钟,倾去上层液体留下粪渣,如此反复换水至上液变清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23 期2019 Vol.6 No.23174・病例报告・苏州市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报道陈健,张锦(苏州科技城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江苏苏州 215153)【关键词】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病例报道【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3.174.02患者男性,40岁,江苏省苏州市人,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苏丹从事相关工作,期间经常在当地河流中游泳,于2018年9月开始出现间歇性无痛性终末血尿症状,无明显血块,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就诊于我院门诊,查体:体温36.5℃,脉搏5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8/78 mmHg(1 mmHg=0.133KPa),全身未及皮疹及出血点,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2018-10-01):白细胞计数6.9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95*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14*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6.50%,尿常规(2018-10-01):尿蛋白1+,尿隐血2+,红细胞48/uL,白细胞59/uL,血常规(2018-10-29):白细胞计数6.4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93*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5.50%,尿常规(2018-11-13):尿蛋白1+,尿隐血3+,高倍红细胞7-9/HPF,高倍白细胞11-12/HPF,肝功能、大便常规提示正常;肿瘤标志物:TPSA 0.938,FPSA 0.187,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19.9%,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小结石,前列腺钙化灶,膀胱壁稍毛糙,右肾未见异常,双侧输尿管未见明显扩张。

泌尿系CTU提示:膀胱底部后壁局部增厚,向腔内稍隆起,建议进一步膀胱镜检查,脐尿管未闭;左肾小结石;右侧输尿管下段骶2椎体下缘水平稍狭窄,请结合临床;所见肝内钙化灶;前列腺钙化灶;肠系膜根部多发小淋巴结,请结合临床。

治疗经过:于2018-10-30行膀胱镜检查+活检术,膀胱镜下见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左侧壁可见宽蒂、范围约2.0*1.5 cm新生物,表面腐肉状,右侧壁亦可见较广范围宽蒂、表面钙化新生物,呈菜花样,分别取膀胱颈部左侧肿物2块、三角区肿物1块、右侧壁1块;活检病理示:尿路上皮下间质内局部见圆形/椭圆形虫体样物伴钙化及异物肉芽肿形成,伴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考虑为慢性肉芽肿性炎;诊断:血吸虫性膀胱炎;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等离子电切术,病理结果:尿路上皮下间质内见多个境界清楚的结节,结节内见寄生虫虫卵,部分钙化,周围见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病变符合寄生虫感染所致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确定为寄生虫属类。

讨论: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全球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基于GIS技术的地图统计,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全球感染血吸虫人数至少为2亿,近7.3亿人暴露于感染的高危环境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血吸虫病相对集中高发的区域,埃及血吸虫则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

虽然我国其他血吸虫的流行率相对较低,但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率相对较高[2]。

埃及血吸虫成虫的寄生部位主要在肠小静脉丛、膀胱静脉丛;膀胱、输尿管口以及生殖系统往往是虫卵容易沉积和繁殖的区域。

虫卵完整结果被破坏后会落入膀胱腔随尿液排出。

未排出的虫卵死亡后将进一步钙化,可造成排尿困难、血尿、贫血等,严重者可致下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肾积水、肾衰竭。

最新研究发现膀胱鳞状细胞癌可能与埃及血吸虫卵的长期感染有关。

因此,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CR)将埃及血吸虫定义为Ⅰ级生物致癌物,即认为该物质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证据充分。

尿沉淀显微镜下或病理切片法往往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是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且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尿沉淀法在实际情况中的使用更为多见,但该方法灵敏度较低,而且该方法容易在患者急性期时段发生漏诊,延误患者的诊治时机。

免疫学方法对抗原、抗体监测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使用门槛也相对不高,主要用以判断和追随血吸虫感染的具体情况,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法(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等[3]。

埃及血吸虫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是吡喹酮。

但有研究显示,吡醛酮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该药物对已形成的组织损伤基本没有治疗作用,此外对再次感染也无特殊免疫保护作用,且长期使用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并形成个体抗药性。

也有文献报道显示,甲氟喹及青蒿素衍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抗虫作用,但不同研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3 期2019 Vol.6 No.23175究之间的结论不完全一致[4-5]。

由于非洲国情特殊(环境恶劣且经济极度落后),敌百虫因其价格低廉且能杀虫效果肯定而被广泛使用,其造成的副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本病例因工作需要前往苏丹地区,曾在非洲多地工作,且该患者有在非洲当地河流游泳的兴趣爱好,来本院行初次检查时,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尿常规提示有红细胞定量结果异常,血常规提示嗜酸粒细胞定量结果异常,与其他研究人员等[6]报道结果具有相似性。

CT 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壁不均匀增厚,主治医生曾怀疑虑膀胱肿瘤,但有文献报道CT 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应采用泌尿系超声来更精确的评估膀胱壁增厚性改变,经超声检查后发现患者泌尿系CT 结果与泌尿系超声表现基本一致。

泌尿系埃及血吸虫病特有的、具有诊断意义的表现具有较高的典型性(膀胱壁环状、弧线状钙化影、蛋壳样钙化),但本患者仅表现为膀胱底部后壁局部增厚,猜测与虫卵数量过少、病程短、尚未形成肉芽肿改变有关。

本组患者就诊时诊断考虑血尿待查,膀胱肿瘤可能,后通过进一步膀胱镜检查确诊是埃及血吸虫性膀胱炎,病理活检结果与张浩等[7]类似。

其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为:限性充血水肿,膀胱不规则结节状隆起。

但张浩等报道了患者具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诸多临床表现,与本例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由于埃及血吸虫病早我国的流行性不高,因此临床医生结合了临床表现、膀胱镜检查镜下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后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作出判断,在后续的随访中可以看出流行病学史(患者曾在当地河中游泳)是形成该病的一个重要确诊因素,但前期问诊过程中未引起重视,因此容易导致误诊、漏诊。

随着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地区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应当引起疾控和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1] GRYSEELS B. Schistosomiasis[J].Infect Dis Clin NorthAm,2012,26(2):383-397.[2] 华海涌,任光辉,梁幼生.埃及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 26(4):357-361.[3] NAUSCH N,DAWSON E M,MIDZI N,et al.Field evaluation of anew antibody-based diagnostic for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and S.mansoni at the point-of-care in northeast Zimbabwe[J].BMC Infect Dis,2014,14:165.[4] Mitchell GF,Davern KM,Wood SM,et al.Attempts to induceresistance in mice to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d Schistosoma mansoni by exposure to crude schistosome antigens plus clone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s[J].Immunol Cell Biiol,1990.68(Pt6):377-385.[5] Brindley PJ.Drug resistance to schistosomicides and otheranthelmintics of medical significance[J]. Acta Trop,1994,56(2-3):213-231.[6] CORON N,LE GOVIC Y,KETTANI S,et al.Early detection ofschistosoma egg-induced pulmonary granulomas in a returning traveler J.Am J Trop Med Hyg,2016,94(3):611-614.[7] 张 浩,张育新,邹保国,等.血吸虫性膀胱炎1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5):3.[8] ZHANG H, ZHANG Y X, ZOU B G, et al.One case of cystitiswith schistosome [J].Journal of Pathogen Biology, 2008,3(5):3.本文编辑:李 豆2.2 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ICU 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90例患者感染控制的时间、I C U 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为(8.57±3.57)d 、(10.28±2.58)d 、(16.57±4.57)d ,常规组90例患者感染控制的时间、ICU 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为(10.57±3.87)d 、(14.58±2.47)d 、(23.54±4.12)d 。

研究组患者感染控制的时间、ICU 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规组患者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

3 讨 论我国每年有29%左右的重症肺炎患者会被误诊,甚至有16%的患者无法确定病因,有一些患者在治疗中对抗生素过敏,无法使用抗生素治疗。

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会使其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一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的新型药剂,其治疗有效率在81%以上[3]。

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出现之前,重症肺炎只能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治疗药效时间短,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且其感染控制时间、ICU 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