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 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 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 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 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 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 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 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分布范围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中部;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新疆。
种植技术
高产技术
抗旱增产
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 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 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 穗大粒多。
忌食: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适宜食用。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小麦去皮与红豆煮粥食用可生津养胃,去水肿,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 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止虚汗。
小麦可作为切花,在花束中做装饰,也可用于作插花的配材。
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图片(25张)
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是栽培一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以色列 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地。普通小麦的出现晚 于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一般认为约在8000年前,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
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发现的陶器遗迹表明,该地区的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麦。
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 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 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 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六、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雌、 雄性器官发育协调,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 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 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 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 重要措施。
药材鉴别:性状颖果长圆形,两端略尖,长至6mm,直径1.5~2.5mm。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稍皱缩,腹面 中央有一纵行深沟,顶端具黄白色柔毛。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商品有时带有未脱净的颖片及稃, 颖片革质,具锐脊,顶端尖突;外稃膜质,顶端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化学成分:幼苗中含有Apigenin—di—C—acylglycosides,这种新甙之一是Sinapyl—8—D— galactosyl—6—C—arabinosylapigenin。此外,还含有Vicenin—1.isoscha—ftoside、and schaftoside 或者是他们的半乳糖基异构体以及蜀黍苷[Dhurrin,2—β—D—glucopyranosyloxy—2—(4— hydroxyphenyl)—2S—acetonitrile]。叶和杆中含有CH3(CH2)7CHO及其异构体醛和醇类等挥发性物质。
(每100g中含)
麦麸和麦胚通常被加在谷物类早餐食品中或加入馅料、面粉糕饼里。将精制白面粉和麦胚或麦麸混合可以增 加面粉的营养价值(用1/4杯麦胚代替1/4杯面粉)。在蔬菜和煎蛋卷上撒麦胚可以增加营养价值。麦胚也可以用 来代替蛋糕和小甜饼里的坚果。
粗碎小麦是将粗麦压碎而成的小颗粒。烹饪前必须浸泡(1杯麦用2杯水),烹饪时间为30~40分钟。粗碎小 麦可加入做面包用的生面团里,也可以当早餐食品或奶油甜点。
增施肥料,以肥调水。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 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 克,并酌情配施适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 旱地高产麦田,可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将全部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其中氮肥要适当 深施,磷肥浅施,以利培育冬前壮苗。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 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2022年全国小麦产量2715.2亿斤。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
植物学史
小麦(8张)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中亚的广大地 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 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 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 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 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 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脂肪油主要 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 蛋白质酶及微量维生素乙等。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性味功能:中药味甘,性凉。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
生麦片在食用前要先浸泡几个小时,再烹制大约1个小时,每一杯麦片要用2杯水。烹制好的麦片的营养价值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制的程度和小麦的烹制过程。生麦片的获取方式和滚制燕麦相同,将谷粒放在大滚筒里打磨。
宜食: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 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妇人回乳也适宜食用。
小麦
禾本科小麦属植物
01 植物学史
03 生长环境 05 物种分类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分布范围 06 主要价值
07 种植技术
09 储存贮藏
目录
08 病害防治 010 品质标准
011 相关事件
013 相关研究
目录
012 种植产量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 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 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采用镇压,减少水分蒸发。在小麦单棱期进行镇压可增加单株次生根数,提高植株的吸水能力,破坏地表毛细 管,减少水分蒸发。
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 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 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 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物种分类
小麦籽粒的皮色划分
红皮小麦按照小麦籽粒皮色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简称为红麦和白麦。红皮小麦(也 称为红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白皮小麦(也称为白粒小麦)籽粒的表皮为黄白色或乳白色。红 白小麦混在一起的叫做混合小麦。
小麦籽粒的粒质划分
按照籽粒粒质的不同,小麦可以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简称为硬麦和软麦。硬麦的胚乳结构为紧密,呈 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软麦的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亦称为粉质。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 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质粒,为硬麦;而当其角质不足1/2时,称其为粉质粒,为软麦。对一批小麦 而言,按中国标准,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软质小麦是指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果实粉末白色,有黄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淀粉粒主为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圆三角状,直径30~ 40μm,侧面观呈双透镜状、贝壳状,宽11~19μm,两端稍尖或钝圆,脐点裂缝状,复粒少数,由2~4或多分粒 组成。横细胞成片,细长柱形,长38~232μm,直径6~21μm,壁含珠状增厚。果皮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多角 形,长64~216μm,直径16~42μm,壁念珠状增厚。果皮中层细胞细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念珠状增厚。非腺 毛单细胞,长43~950μm,直径11~29μm,壁厚5~11μm。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进食全麦 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 解更年期综合症。
营养成分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 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心脏少量的精氨酸、淀粉酶、谷甾醇、卵 磷脂和蛋白分解酶。
据考证,历史上某一时期,当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麦被带到粗山羊草分布地区后,发生了自然杂交,其 杂种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后产生了普通小麦。
形态特征
小麦形态特征(6张)鉴别颖果横切面:果皮与种皮愈合。果皮表皮细胞一列,壁较厚,平周壁尤甚;果皮中 层细胞数列,壁较厚;横细胞一列,与果皮表皮及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纹孔;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细 胞。种皮棕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为珠心残余,细胞类方形,隐约可见层状纹理。内胚乳最外层为糊粉层 , 其余为富含淀粉粒的薄壁细胞。
按照播种季节分类
春小麦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收割的 小麦;冬、麦是指秋、冬两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割的小麦。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营养价值
食疗价值 观赏价值
小麦的图片(20张)入药部分:秋季采收果穗,晾晒,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取成熟果实(小麦)、未成熟果 实(浮小麦),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