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胺餐具安全使用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学术论坛
密胺餐具安全使用概述
杨志军
(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密胺餐具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被消费者所青睐。
但是,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文章归纳 总结了一些研究结果,提出密胺餐具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给广大消费者以警示作用。
关键词:密胺餐具;甲醛;三聚氰胺;安全使用
1引言
密胺餐具是以密胺树脂为原料生产的餐饮具,其无毒无 味、耐高温、耐低温、抗冲击力强、不易破碎、表面光滑、质地细腻,色泽鲜艳,花色多样,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广 泛应用于快餐业、职工食堂及儿童饮食业等领域。
密胺树脂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弱碱性条件下通过加成 反应制得,该生产过程不可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生 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游离的三聚氰胺、甲醛及其他游 离化合物。
甲醛是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 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被列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 致癌物质名单中,10 g甲醛即可导致人死亡。
三聚氰胺本身 毒性低,但被人体摄入后,易形成网状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该物质难溶于水,在肾脏中容易形成结石,导致肾衰竭。
消费者在使用密胺餐具时,这些游离甲醛、三聚氰胺单 体及其他游离化合物均可能会迁移到食物中去,游离甲醛和 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越大,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越大。
实际 使用中,甲醛单体和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量大小除了与密胺 餐具本身质量相关外,还与消费者曰常使用条件和方式有关,不恰当的使用条件和方式,也可能增加甲醛单体和三聚氰胺 单体的迁移量。
因此,研究密胺餐具的食品卫生安全使用条 件,受到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2密胺餐具的食品卫生安全使用硏究情况
综合大量研究文献分析,消费者在使用密胺餐具时,造 成甲醛单体和三聚氰胺单体可能超量迁移到食物中的主要原 因有:对密胺餐具不正确地清洗、加热;盛装食物类型;单 次盛装食物时间及重复使用频次数等。
以下就近年来关于这 几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做一些概述。
2.1清洗的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不正确的清洗方式,会增加甲醛、三聚 氰胺单体以及总迁移量。
严欣等通过对样品经10次刮擦清
洗后,食物接触面已布有轻微的刮痕,进行迁移实验,发现 样品中甲醛迁移量比未擦洗样品高2倍左右。
李颖指出钢丝 球反复擦拭10次,甲醛迁移量会升高1倍左右。
郁强等和 李洁君等在各自的文献中也指出清洗密胺餐具时,使用清洁 钢丝球、强酸强碱类洗涤剂会破坏密胺餐具的表面层,使得 内层材料直接接触食物。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清洗密胺餐具 时,使用尖锐物体清洁及强酸碱类洗涤剂,会造成甲醛和三 聚氰胺单体迁移到食物中的量增加,从而危害人身健康。
2.2加热的影响
许多消费者会加热盛装食物的密胺餐具,或盛装温度 过高的油脂类食物,此时,密胺树脂可能会增加迁移或降解出甲醛和三聚氰胺的量。
黎群娣等选择3%乙酸水溶液为模 拟液,试验温度对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为 801〜1001的浸泡条件时,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随着温 度的升高显著增大。
王建玲等分别采用5种不同食品模拟物,对密胺餐具进行迁移试验,发现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量会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也印证了黎群綈等的研究结果。
王建玲等还发现,当试验在微波炉条件下进行时,三聚氰胺 单体的迁移量随着微波输出功率的加大而增加的趋势尤为显 著。
GB 4806.6—2016已明确要求严禁使用密胺餐具在微波 炉内加热食物,并规定要在包装上作出说明。
综合以上研究,要尽量避免高温加热盛装食物的密胺餐具;刚油炸过温度极 高的食物,应充分降温后再盛装入密胺餐具中;严禁微波炉 加热密胺餐具。
2.3盛装食物性质的影响
密胺餐具在使用过程中,盛装的食物性质对甲醛及三聚 氰胺迁移量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黎群娣等分别选取二级水、异辛烷、15%乙醇水溶液及3 %乙酸水溶液作为食品模拟物 进行实验,发现甲醛迁移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异辛烷、15%乙醇水溶液、二级水、3%乙酸水溶液。
王建玲等分别 用二级水、3%乙酸、10%乙醇水溶液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 拟物,在70T、2.0 h条件下,进行迁移实验,发现二级水、10%乙醇水溶液三聚氰胺迁移量相差不大,橄榄油最少,3%乙酸最大。
罗琳采用水、4%乙酸、10%乙醇、95%乙醇、异辛院及牛奶进行三聚氰胺迁移实验,发现95%乙醇、异辛 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最小,而其他食品模拟物三聚氰胺的迁 移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10%乙醇、水、4%乙酸、牛奶。
通过这些实验,不难发现密胺餐具盛装牛奶及酸性食品模拟 物时溶出有害物质比较多,因此,使用时避免盛装牛奶及酸 性食物。
2.4单次盛装食物时间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密胺餐具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量与其单次使用时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黎群娣等选取质量分数3%乙酸水溶液为模拟物,在70尤和室温条件下,研究接触时 间对甲醛迁移量影响的试验,试验时间为0.5〜240 h,发现 甲醛迁移量会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王建玲等分 别用水、3%乙酸溶液、10%乙醇水溶液及橄榄油4种食品 模拟物,进行0.25〜72 h的迁移试验,发现三聚氰胺单体的 迁移量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罗琳采用4%乙酸、70C、0.25 h〜7 d的条件,进行三聚氰胺迁移试验,发现浸 泡时长小于2h时,三聚氰胺迁移量较小,增幅不大;浸泡 在2~16h,随着浸泡时间延长,三聚佩胺迁移量增幅加大;浸泡在16~7d范围内,三聚氰胺总迁移量增幅稍微变小;
25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浸泡6d后,三聚氰胺总迁移量增幅下降明显,可能是由于 游离的三聚氰胺单体迁移殆尽。
由此得出密胺餐具单次使用 时间越长,有害物质溶出越多,造成在人体中摄入速度加快,摄入总量加大。
2.5重复使用频次数的影响
密胺餐具中有害物质的溶出量与其使用次数也有着很大 的关系。
王建玲等分别用水、3%乙酸、10%乙醇水溶液和 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多次重复浸 泡密胺餐具,发现前两次三聚氰胺迁移量较大,值变化不大,从第三次浸泡幵始,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三聚氰胺单体迁 移量迅速减少。
胡云等指出在进行使用次数对甲醛及三聚氰 胺迁移量的影响实验时,在首次和第二次的试验中,三聚氰 胺和甲醛单体均可检出,而随后的迁移试验,三聚氰胺和甲 醛迁移量会降到检测限以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迁移量 又有所增加,当实验进行到第10次时,三聚氰胺和甲醛迁 移量又可以被定量检出。
还有研究表明,过期的密胺餐具,总迁移量会显著增加,由于长期在不同环境中使用,造成材 料老化降解,容易溶出材料深层的游离化合物。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密胺餐具的保质期与使用频次密切相关,一般 保质期的设定都是按照使用频次确定的。
总之,新购置的密 胺餐具幵始使用时,会溶出较多量的游离甲醛和三聚氰胺,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在一个相对的时间段内,游离的甲醛 和三聚氰胺会接近于完全溶出,迁移量下降;而过了保质期 的密胺餐具,因为材料老化、表面划痕增多等原因,其迁移 到食物中的总迁移量会增大。
3结论
消费者在使用密胺餐具时,要密切关注其有害物可能迁 移到食物中的情况。
在这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新购置的密胺餐具幵始使用时,会溶出较多量的 游离甲醛和三聚氰胺,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游离的甲醛和 三聚氰胺会接近于完全溶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低溶 出,因此,建议新的密胺餐具要用适当温度(501-701 )的食品模拟溶液反复浸泡3次以上后使用,每次浸泡时间 2〜3 h后使用。
(2 )消费者在清洗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钢丝球等尖锐的物品,防止出现划痕;不宜用强酸强碱类洗涤剂,避免破
坏密胺餐具的表面结构。
(3)尽量避免采用高温、强酸等方式消毒;禁止微波加热;尽量避免盛装温度大于701的、酸性的以及刚刚油炸
过的食物;不要盛装食物在蒸锅上加热。
(4) 尽量避免使用密胺餐具长时间盛装、存储食物。
(5)记住密胺餐具保质曰期及购买日期,过了保质期或者出现明显划痕时,要及时更换。
作者简介:杨志军(1970-),男,籍贯:山西石楼,学历:
本科,职称: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接触材料、化
工涂料。
参考文献:
[1] 朱春红•浅谈甲醛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影响因素[}]•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58.
[2] 吴富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 体迁移量U].浙江预防医学,2〇15,27(2):211 -213.
[3] 严欣,冉文生,李漫江等.密胺餐具中甲醛、重金属 的迁移量研究及风险分析D].包装工程,2019,40(13):86-90.
[4] 李颖.密胺儿童碗好玩又好看?当心铅中毒![J].质 量观察,2016(05):40-41.
[5] 郁强,李颖,仲召昊,等.密胺餐具产品质量分析[)].工程技术,2017.23(29):77-81.
[6] 李洁君,石鎏杰,杨建平,等.密胺餐具总迁移量的 研究[J].包装技术,2019.02(08):34-36.
[7] 黎群娣,杨雪娇,黄伟.脲醛树脂餐具与密胺树脂餐 具中甲醛迁移行为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5,43⑷:87-91.
[8] 王建玲,刘艇飞,陈彤,梁日平,邓弘毅,何军,王吉,肖晓峰.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
后的迁移规律U]•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48(09): 1081 -1086.
[9] 罗琳.密胺塑料中三聚氰胺在食品模拟中迁移规律研 究[J].广东化工,2014.41(12》40-42.
[10] 胡云,严志刚,张林.密胺餐具中甲醛和三聚氰胺单 体的迁移率研究进展⑴.包装工程,2011.32(11):112-11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