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字经》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字经》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作者:胡文革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2期
摘要:《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教育孩子启蒙学字的书籍,也是道德规范的范本,经过时间的沉淀,依然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字经》历经千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其在学习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三字经;小学语文;启示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为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三字经》中包含了文学、历哲学、地理、人伦义理等等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三字经》,能够了解常识以及传统历史故事,并深刻领会到故事背后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在教育的各个阶段,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

语文二字含义颇深,语指的是日常说话,文指的是书写语言,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语文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情感、能力的建设都要以这两者为基础。

(一)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育
古代注重语文教育,将认字作为基础,规定的汉字数量在2000左右,这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的经验,之后再开展读与写,从而增加认字量。

但《三字经》中的字数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需要继续学习《百家姓》、《千字文》才能实达到2000字的目标,学习效率也非常可观。

在新课改中明确规定,小学三到四年级的人字数量要达到2500个,会写的汉字至少要占60%,也就是1600个左右,但却需要四年的时间,这在效率上就不尽如人意。

当代的小学生要学习许多技能与知识,但学习环境却得到了极大改观,只有懂得识字认字才能为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

目前在教学中,有很多方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为读物阅读打下了良好基础。

拼音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级小,对拼音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在家长及教师的反复施压中会出现厌学情绪。

小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识字认字,应该提高识字效率,教师要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为有效开展后续的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读、写结合
《三字经》完全符合蒙学读诵的要求,小学生在理解问题上能力较弱,需要靠反复的朗诵与复述才能记住。

相关调查显示,零岁开始,人类就具备记忆能力,在三岁左右记忆水平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六岁左右会更上一层楼。

十三岁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黄金期,十五岁为巅峰值,在二十岁时,遇到外界因素困扰,记忆力会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

小学学习阶段
是记忆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此阶段,那么在后期即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像问题教学、合作探究、情景教学等等,课堂气氛虽然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长了,但究竟有多少知识是被真正吸收的,教育基础有多牢固,就不得而知了。

不能一味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要在识字发音等问题上下足功夫。

现阶段的小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发音人云亦云,极不标准,而且在阅读教材时能力薄弱,很多知识成为过眼云烟。

通过阅读,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汉语的博大精深,通过正确的使用汉语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与汉语建立深厚的联系,将汉语文化、民族文化根植于心,构建属于自己的快乐家园。

阅读,并不是要求学生以为的死读,而是要以训练记忆力为基础,即便学生长大成人,也会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有些许印象,能够脱口而出。

与此同时,写字也同样重要,从基本的字形、笔画开始练习,为今后的完整书写打下基础。

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认识文字,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三)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设有总目标与下属的阶段性目标。

总目标则是要求学生有爱国主义情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爱祖国,爱汉语等。

而阶段性目标则是要求学生在低年级时懂得写字、阅读、交流与学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总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阶段性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三字经》来说,兼具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与实际生活、文化历史等产生内在联系,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韵语,通过学生的背诵与朗读,能够熟记于心,根据《三字经》中的内容对言行进行规范,所以说《三字经》本身就属于传统文化,在学生早期的学习中,如果沉浸在这种文化中,必将会对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字经》标榜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德育目标具备一定的操作性,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主旋律。

虽然我们目前的课程目标十分丰富,而且科学性也较强,但收益确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的干扰,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如果目标太多,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各个通,但却不能做到各个精。

语文教师可借鉴《三字经》中的突出目标,将其中的某一良好品质展示给学生,而不是做到全方位的目标同步。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时间的沉淀,《三字经》依然屹立不倒,正体现了其中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尊重,对悠久历史的传承。

教师要借鉴其中的优点,展现出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三门峡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