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如高兴、生气、难过等。

2、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保持良好的情绪。

4、教导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幼儿能够识别不同的情绪,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鼓励幼儿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2、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

2、故事讲述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情绪。

3、情景模拟法:创设具体的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和应对不同的情绪。

四、教学准备
1、相关的情绪卡片,如高兴、生气、难过、害怕等。

2、一些与情绪有关的故事书或绘本。

3、制作一个“情绪小魔盒”,里面装有不同情绪的纸条。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和幼儿一起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提问幼儿:“在唱歌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如高兴、开心等。

2、认识情绪
老师拿出情绪卡片,向幼儿展示并讲解不同的情绪,如“这是高兴的表情,当我们得到喜欢的礼物或者和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情。


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表情,模仿相应的表情,加深对情绪的认识。

3、分享情绪
请幼儿回忆自己最近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并说一说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鼓励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尝试理解小伙伴的情绪。

4、故事时间
老师讲述一个与情绪有关的故事,如《小熊的心情》。

故事中,小熊遇到了不同的事情,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如高兴、生气、难过等。

讲完故事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小熊的情绪变化,以及它是如何应对这些情绪的。

5、情景模拟
创设一些情景,如玩具被抢了、摔倒了、得到表扬了等,让幼儿表演在这些情景中会产生的情绪和反应。

其他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情绪调节方法
老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字、转移注意力等。

让幼儿尝试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当感到生气时,做几次深呼吸。

7、总结
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认识和表达情绪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六、教学延伸
1、在班级里设置一个“心情角”,让幼儿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心情。

2、鼓励家长在家中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分享心情故事。

七、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感受和想法,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对于幼儿表达不清楚或者不正确的地方,要耐心引导和纠正,不要批评和指责。

3、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

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反应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效果。

比如,有的幼儿可能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情绪,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单独交流或者小组活动的方式,让他们逐渐打开心扉。

同时,老师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为幼儿树立榜样。

另外,在选择故事和创设情景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代入。

比如,可以是在幼儿园里排队时被插队、和小伙伴争抢玩具等常见的场景。

而且,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持续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比如,当发现某个幼儿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哭时,可以引导他回忆课堂上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帮助他尽快平复心情。

总之,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关爱,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才能让幼儿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