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集体备课初稿(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第⼆册第五单元⼈民币的认识集体备课初稿(创...⼈教版第⼆册第五单元《⼈民币的认识》集体备课初稿(创新组)
渔沙坦⼩学杨雪芬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民币)(第46—5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
1、认识⼈民币的单位元、⾓、分和它们的⼗进关系(1元=10⾓,1⾓=10分);
2、认识各种⾯值的⼈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简单的计算;
3、让学⽣结合⾃⼰的⽣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
民币,⼀⽅⾯使学⽣初步知道⼈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民币,提⾼社会实践能⼒;另⼀⽅⾯使学⽣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
4、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师要创设具体地⽣活情境,让学⽣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民币。
(三)单元学情分析:1、学⽣在⽣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法和较丰富的使⽤经验,但是缺乏对⼈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了解主辅币之间的⼗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度。
有购经验,但在⽀付⽅式和购买⽅案上⽋灵活。
2、有初步的在⽣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法不明确。
3、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观察⾓度不够宽泛,深度⽋缺,学⽣发展⽔平差距较⼤。
4、有较强的⼩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模糊,⼩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5、⼈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就像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样,⼀年级的学⽣年龄⼩,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少是肯定的,但对于要⽤钱才能买到东西这⼀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四)单元教学⽬标:
1、总⽬标:
(1)、认识⼈民币的单位元、⾓、分和它们的⼗进关系(1元=10⾓,1⾓=10分);
(2)、认识各种⾯值的⼈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法:创设购物情景,四⼈⼩组在购物活动中认识⼈民币。
情感与态度:通过购物活动,使学⽣初步体会⼈民币在社会⽣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并知道爱护⼈民币。
2、⼦⽬标:物品的单价⽤以元为单位的两位⼩数表⽰。
课题⼀:认识⼈民币(第46——49页)
教学⽬标:
1、使学⽣认识⼈民币的单位元、⾓、分;
2、知道⼈民币的⼗进关系(1元=10⾓,1⾓=10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民币的单位:元、⾓、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在实际⽣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1⾓=10分”的进率。
课题⼆:简单的计算(第50——52页)
教学⽬标:
1、知道⼈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达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
4、通过购物活动,使学⽣初步体会⼈民币在社会⽣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
作⽤并知道爱护⼈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民币的单位:元、⾓、分及简单计算。
2、知道⼈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些简单的计算。
课题⼀:认识⼈民币
教学重点:元、⾓、分及简单计算。
突出重点策略:
1、课前准备把模拟⼈民币进⾏分类,然后在⼩组交流各⾃的分类⽅法。
2师⽣间做换钱游戏。
课题⼆: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简单计算
突出重点的策略:
1、通过操作,使学⽣掌握换算的基本⽅法。
2、以⼩组为单位进⾏讨论。
引导学⽣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法:⼩数点左边的
数表⽰⼏元,⼩数点右边的第⼀个数表⽰⼏⾓,第⼆个数表⽰⼏分。
3、布置商品价格调查活动,然后交流。
4、营造⼀个让学⽣购买商品的环境,并按市场商品标价的⽅法标出每种物品单
价。
(⼋)教学难点剖析:
课题⼀:认识⼈民币
1、难点的具体表现:学会换算的⽅法。
2、原因分析:学⽣在⽣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法和较丰富的使⽤经验,但是缺乏对⼈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有购物经验,但
在⽀付⽅式和购买⽅案上⽋灵活。
3、解决策略:
(1)、从⽣活出发,创设情景,感受与⽣活的精密联系。
(2)、⼈⼈参与,发挥⼩组合作的学习⽅式。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的品德教育。
课题⼆:简单计算
1、难点的具体表现: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解决⼈民币知识,⿎励学⽣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感受数学的实⽤价
值。
2、原因分析:采取⼩组合作的交流学习⽅式,有较强的⼩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模糊。
3、解决策略:运⽤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充分调动学⽣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九)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策略1:使⽤模拟钱币
⼈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认识⼈民币不能空空⽆物,必须依托我国发⾏的各种⾯值的⼈民币来学习。
即选⽤模拟的⼈民币来学习。
所以学习本单元前让学⽣购买⼈民币学具。
策略2:设计好学⽣的购物实践活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创设有利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和⽅⾯。
本单元的教学,从主题图开始,到例1~例8共⼋个例题,离不开学⽣的实践活动。
因此,设计好学⽣的实践活动成为本单元备课的⼀个重要内容。
如,例1的教学是让学⽣认识各种⾯值的⼈民币,设计这⼀活动时,可让学⽣以⼩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模拟⼈民币进⾏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归纳出我国发⾏的⼈民币的种类,以及每种⼈民币的⾯值和图案、⾊彩特点。
使认识各种⾯值的⼈民币的活动落到实处。
如,例2的教学是认识⼈民币的单位元⾓以及它们之间的⼗进关系。
这些内容⽐较抽象,应根据学⽣已有的⽣活经验,组织学⽣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在活动中理解元⾓之间的⼗进关系和1元、1⾓的币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