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出现瘀血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采血出现瘀血的预防措施
1、心理调适: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和情绪,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2、技术准备: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制点和操作步骤。
3、采血人员穿制服、着装整洁。
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一项主要操作前应当与患者沟通并取得配合,同时做好按压的宣教工作。
5、穿刺部位无损伤、炎症、皮癣、疤痕。
穿刺静脉应选上肢肘部可见、较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的不易滑动的静脉。
一般为正中、贵要、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用食指指腹上下左右触摸,确定其位置、粗细和弹性,对于比较肥胖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采血时不要轻率下针,也不可将针刺入皮肤后再寻找血管,必须做到一看、二摸、三进针,凭借手的感觉,对于大部分较胖人的血管也可以摸到,摸到血管后还要摸清血管走向、深浅,这样才能准确地确定进针方向,掌握好进针角度,使采血可以一次性成功。
在操作过程中,评估并确定穿刺微点和路径十分重要。
6、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是定量的,要确保采血针头完全在血管内,待回血良好时方可进行采血,否则在强大负压吸引下,血液在流入负压管的同时也会流入皮下造成皮下淤血。
多管采血时一手固定好持针器,一手换管操作,动作要轻、稳,采血达到量时,嘱咐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消毒干棉签或棉片轻按静脉穿刺点,拔针后及时加重按压,必要时用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
7、抽血后的正确处理:
(1)正确的拔针方法:拔针过程中缓慢退针时护士手指不施压,避免了针头斜面对血管的切割,减少了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了皮下出血的可能。
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疼痛。
(2)正确的按压方法:拔针后不仅要压住皮肤穿刺点,同时还要压住皮肤穿刺点上方针头刺入静脉的部位,棉签与穿刺血管平行,棉签头端朝向离心端,按压长度超过进皮肤针眼处1cm,三指平行按压同时注意不要边按边揉,可以有效地预防皮下淤血的发生。
(3)足够的按压时间: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凝血时间为1-3分钟,无凝血障碍者按压时间应超过3分钟。
因此不同的按压时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也不一样,按压小于1分钟时,皮下出血率达到11.4%;按压2分钟时,皮下出血率为5.6%;按压3分钟时,皮下出血率为2.7%。
因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凝血功能不同,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需要稍长时间的按压。
如果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按压,可能造成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
若有出血倾向,更要延长按压时间,若局部已经出现青淤,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或棉球按压穿刺部位,需在针眼及向上1~2cm处纵向按压5分钟以上,不能搓揉,以防止造成血肿,24小时内保持穿刺手臂清洁干燥。
按压时要稍有力度,中途不能松开,同时嘱患者抬高采血手臂,防止血液外渗。
对于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分钟,出血停止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至少4小时,如果动脉穿刺造成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分钟,出血停止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至少6小时。
(4)及时解除静脉压力:拔针前应先松开止血带,拔针后及时协助患者放下卷起的袖口,避免在穿刺侧肢测量血压,以免静脉压力突然增加引起皮下出
血。
8、操作后检查:护士及时检查针眼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和处理。
9、加强业务学习:开展业务学习,分析、讨论由于操作造成的大面积淤血的原因,以加强工作责任心。
在采血全程中采血人员一定要从自身工作细节处做起,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