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初中统考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初中统考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卷(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
1.900c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ρ冰=0.9×103kg/m3)后,则
A.体积不变,仍是B.体积缩小
C.质量是900g D.质量是1000g
2.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A.1.4g/cm3
B.2.0g/cm3
C.3.5g/cm3
D.7.0g/cm3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4.图中成虚像的是
A.a、b B.b、c C.a、c D.a、d
5.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6.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7.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8.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9.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
二、填空题
11.若甲、乙两均匀固体的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4,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________。
若把甲物体截去1/2,乙物体截去3/4,则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
1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
f_____(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13.小红爷爷在岸上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_____现象,云朵是_____现象,(均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_____ 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15.如图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发出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如将此笛子带入有真空夹层的玻璃房里吹,玻璃房外_____(能或不能)所见笛声;将笛子发出几种声音输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
16.体育运动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穿着“41码”的运动鞋打球,“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6_____(填单位)。
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
的,防止滑倒。
(2)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三、计算题
17.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
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18.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了如下信息:“起步价
10元,限3kin内,运程超过3km,按2.70元/km收费。
”根据这些信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到0.1元)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在调节天平时,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根据乙图可读出空烧杯的质量,丙图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丁图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_____g,酱油的密度
ρ=_____kg/m3.按照乙、丙、丁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发光物高3cm,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图中,用“”标示此时的物距u,
(________)
此时物距u=_____cm。
(2)实验前,要把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都调整在同一高度的直线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
(3)实验数据如下:
_____。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研究光屏中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关系。
可知初步结论是:_____。
③根据上述数据,合理猜想:若物像之间距离为44cm,则像高h可能是(______)
A.0.9cm
B.1.6cm
C.4.5cm
D.5.0cm
E.8.0cm
2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22.下表为李超同学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数据作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_______)
(2)由数据和图象可知4~8min是_____状态,9~10min是_____态。
(3)由物质状态与温度数据可判断,海波这种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熔化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_____。
23.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
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阳同学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刻度尺测出AC、AB间距离s1、s2。
②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C的时间t1。
③将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B的时间t2。
④将小车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BC的时间t3。
据以上实验可知,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8:9 8:9
12.可能大于小于
13.光的折射光的反射鱼下方
14.39
15.振动音调不能甲乙甲丙
16.(1)运动、cm、摩擦;
(2)相互.
解析:(1)运动、cm、摩擦;
(2)相互.
三、计算题
17.(1)30N(2)
18.(1)15分(2)28.8km/h (3) 21.3元
四、实验题
19.左 45 1.125×103偏大
20.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1、2、3、4、5、6 1、2、3 物
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C、D
21.竖直同一平面内 4 平面镜
22. 固液共存 液 晶体 保持不变
23.变大 回声 音调 24.1212()()
s s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