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期末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壬戍(xū)之秋幽邃(suì)
坻(chí)石斗宿(sù)
B. 智者乐(yào)水标识(zhì)
交衢(qú)瓦釜(fǔ)
C. 山川相缪(liáo)蜉(fú)蝣(yóu)
泯(mín)灭贾(gǔ)人
D. 翌(yì)日武(wú)昌
靓(liàng)丽着(zhuó)墨
2.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两汉优秀的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
卒谥文,也称韩文公。
B.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981年,他获得了但丁文学奖。
C.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和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等。
D.《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他在诗中展开联想,运用衬托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美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
(1)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_______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2)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_______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3)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______却很冷淡。
A.截止启用反应 B.截至起用反应
C.截止起用反映 D.截至启用反映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5.下列各句划线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划线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2分)
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C.他对我们的意见很不少。
D.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得很清楚。
6.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畏倾船而敛裙
(2)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3)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不同,(3)和(4)不同。
C.(1)和(2)相同,(3)和(4)不同。
D.(1)和(2)不同,(3)和(4)相同。
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例句中划线的词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例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8.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终老不复取
C.使建中具时羞之奠
狡捷过猿猴
终日不成章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偭规矩而改错
皆不幸早世
还必相迎取
箱帘六七十,皆用青丝穿
9.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两项是()和()(2分)
(说明:请按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分类。
)
(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王之蔽甚矣
(4)夫水,智者乐也
(5)渠会永无缘
(6)申之以孝悌之义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何为其然也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甚矣,汝之不惠
(12)而今安在哉
(13)山水之奇者
(14)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15)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
A.(1)(8)(12)/(2)(3)(9)/(4)(10)/(5)(6)/(7)(13)(15)/(11)(14)B.(1)(8)(12)/(2)(4)(10)/(3)(9)/(5)(15)/(6)(11)(14)/(7)(13)C.(1)(5)(8)(12)/(2)(3)(9)/(4)(10)/(6)(15)/(7)(13)/(11)(14)D.(1)(5)(8)(12)/(2)(4)(10)/(3)(9)/(6)(15)/(7)(13)/(11)(14) 10.从词类活用角度,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说明:请按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或形容词作名词分类。
)
(1)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2)吾从而师之
(3)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4)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6)东野之书,耿兰之扳,何为而在吾侧也
(7)既来之,则安之
(8)其继有在者乎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11)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12)以乱易整,不武
(13)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A.(1)(2)(10)/(3)(13)(14)/(4)(11)(12)/(5)(7)(9)/(6)(8)
B.(1)(10)(13)/(2)(9)/(3)(14)/(4)(6)(8)(12)/(5)(7)(11)
C.(1)(2)(10)/(3)(13)(14)/(4)(6)(12)/(5)(8)/(7)(9)(11)
D.(1)(10)(13)/(2)(3)(14)/(4)(8)(12)/(5)(7)(11)/(6)(9)
1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
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一组词是()(2分)
溪涨清风____面,月____繁星满天。
数只船____浦江,____声笛起山前。
A.吹明傍声
B.拂落横一
C.袭圆依几
D.掠上到有
12.下面是臧克家《难民》一诗的节选。
填入诗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日头堕到鸟巢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A.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B.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C.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D.黄昏已溶尽归鸦的翅膀,
13.填空题(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1)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然乎?其不然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18分)
阅读苏轼《后赤壁赋》,完成15—20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bǎn;斜坡,山坡)。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乙)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丙)予乃摄衣而上巉岩,披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水神)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丁)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a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警悟。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5.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薄暮:太阳将落的时候。
薄,迫,逼近。
B.以待子不时之须须:需要。
C.曾日月之几何曾:才,刚刚。
D.横江东来横:遮蔽。
1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从原文抽出的句子,这个句子应放在()处。
(3分)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7.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1)顾安所得酒乎
(2)道士顾笑,予亦警悟
(3)攀栖鹘之危巢
(4)苏子悄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不同,(3)和(4)不同。
C.(1)和(2)相同,(3)和(4)不同。
D.(1)和(2)不同,(3)和(4)相同。
1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各句的一项是()(3分)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掠予舟而西也
C.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D.合流屈曲而南
19.对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相视而乐,边走边唱,互相酬答
B.归而谋诸妇
回家后,我跟妇人们商量这件事
C.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我返回去,登上船,任凭船儿在水中飘荡,它停在什么地方,我就在什么地方休息D.开户见之,不见其处
打开窗户看看他,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20.下面对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前赋写于初秋,后赋写于初冬,地点都在赤壁。
B.前赋活动限于舟中,后赋活动主要在岸上。
C.两赋都写月下赤壁之景,字字秋景,句句秋色。
D.前赋写月景抒情怀,主要表达豁达乐观的胸襟;后赋侧重叙事写景,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三.(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
灯光
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
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儿灯光。
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
”
船夫掉过头来看了一眼,又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
我不相信,那灯光划破茫茫夜色,就出现在眼前。
然而船夫说对了,它的确还离我们很远。
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而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划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
……而其实呢,还远着哩!
我们又在黑如墨染的河面上划了很久。
两岸的峡谷和峭壁相继出现,慢慢临近,又依次离去,落在后面,像是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地方。
而那火光却仍然在前面闪耀着,若明若暗,似近又远,召你前行。
……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想起那条黑沉沉的河流,那壁立两岸的层峦叠嶂和那点生气勃勃的火光。
在这以前和以后都有许多闪耀的火光就像近在眼前似地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却仍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
所以只好又俯身继续挥桨。
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
21.文章第一段(1)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2)有什么作用?(2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当“我”看到灯光高兴地说“快要到宿地了”的时候,船夫却“无动于衷地俯身划桨”,并说“还远哩!”
(1)这样写表现了这两个人各有怎样的特点?(2分)
(2)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反复出现“俯身划桨”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各项能正确表达本文主题的一项是()(3分)
A.光明就在前面,但它是遥远的,难以捉摸的,要努力奋进才行。
B.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迎着光明前进,不应灰心丧气。
C.生活道路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拼搏,才能到达光明的地方。
D.虽然生活道路充满艰难曲折,但因为光明在召唤,所以我们要不断前进。
四.(8分)
2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为四个彼此连贯的短句。
(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删改和改变原意)(4分)
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免除李某因被诬告违反有关财经制度而被取消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的处罚的请示。
改:①
②
③
④
26.依据给出的上下文句,仿写一个语段。
句式要大体一致。
(4分)
记忆没有重量,它却可以使人的精神压抑、迷惘,又可以使人的思想情绪振奋、解放。
记忆。
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境苍白、忧伤,又可以是人的内在世界绚丽、辉煌。
五. 作文(30分)
27.请以“持之以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试题答案】
一.
1.B A项的“戍”应为“戌”,“宿”读作“xiù”;C项的“泯”读作“mǐn”;D项的“武”注音应为“wǔ”。
2.D 《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是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
3.B (1)句应为“截至”,因为工程未完;(2)句应为“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3)句应为“反应”。
4.C A项有歧义,B项说反了,D项“从理论上”“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不当。
5.D 题干和D项划线的部分都作状语,A、B、C三项中的“表扬”“关心”“意见”分别作句子的主语。
6.B (1)句的“倾”,意思是“倾斜”;(2)句的“倾”,意思是“全出动”;(3)句的“属”,意思是“连续,跟着”;(4)句的“属”,意思是“劝人饮酒”。
7.D 例句的“信”,意思是“真诚”;D项的“信”,意思是“诚信”。
A项的“信”,意思是“确实,的确”,副词;B项的“信”,意思是“媒人”;C项的“信”,意思是“随意”。
8.B B项的“离”通“罹”,“章”通“彰”,“取”通“娶”;A项的“说”通“脱”,“敛”通“殓”,“冯”通“凭”,“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无通假字;C项的“羞”通“馐”,“狡”通“矫”,另两句中无通假字;D项的“错”通“措”,“世”通“逝”,“帘”通“奁”,“还必相迎取”无通假字。
9.C、D (2)句既是判断句,也是被动句。
10.B (1)(10)(13)是名词动用,(2)(9)是意动用法,(3)(14)是名词作状语,(4)(6)(8)(12)是形容词或动词作名词,(5)(7)(11)是使动用法。
11.B “拂”是“轻轻擦过”,月“落”才显出“繁星满天”,“横”方显出自在,“一”声笛起显出了夏夜的静。
12.C C项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方式,描写出黄昏的颜色越来越浓,乌鸦的翅膀越来越淡,直至两者渐不可分,好像乌鸦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的过程。
13.(1)无边落木萧萧下(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塞上长城空自许(4)杨柳岸晓风残月
14.(1)唉,难道说竟然会因此而死去吗?还是有别的病而导致了这样的不幸呢?
(2)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二.
15.D “横”的意思是“横着(东西向的)。
16.B 要看语境(上下句)。
17.B (1)句的“顾”,意思是“但是”;(2)句的“顾”,意思“回头看”;(3)句的“危”,意思是“高”;(4)句的“危”,意思是“端正”。
18.A A项的“东”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动用。
19.B “诸”的意思是“之于”,“妇”这里指“妻子”。
20.C 后赋所写是初冬(阴历十月十五日)景色。
三.
21.(1)反衬(或衬托)。
(2)突出了灯光的作用。
22.(1)说明“我”单纯、幼稚、生活阅历浅,还不知生活的艰难,尚未懂得光明的到来和成功的取得是需要经过一番拼搏的。
船夫则是一个饱经风霜、经验丰富的人。
他清楚地知道,虽然光明就在前方,但仍需奋力拼搏,才能到达光明的所在。
(2)说明每个人都要用拼搏的精神和行动去迎接光明的到来。
23.文章开头写“船夫”“俯身划桨”,结尾写“我”在生活的河流中“俯身继续划桨”,是暗示“我”已经领悟到光明的到来需要拼搏的道理,因而像“船夫”那样埋头苦干,奋力搏击。
24.C
四.25.①李某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
②却因被人诬告违反有关财经制度而被取消了这一奖励
③部门经理请示免除对他的这一处罚
④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的请示
26.例如:(记忆)没有标签,它却既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彷徨,又可以让人的生命意义升华、高昂;或(记忆)没有体积,它却可以让人的气量狭隘、幽暗,又可以使人的襟怀坦荡、舒展。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