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与“三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游戏活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与“三点”思考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作为一种非正规性游戏
活动,它从幼儿的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活动机会。

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对游戏教学的认识,把握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考虑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有效地开展活动,让幼儿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标签:游戏活动问题与分析策略与思考
游戏活动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与理论背道而驰的现象司空见惯,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超载及忽略幼儿主体性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游戏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呢?接下来,我想探讨“三个”问题与“三点”思考。

一、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只重游戏活动的形式,而轻视游戏活动的技能
幼儿游戏活动既要重视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也要引导幼儿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接受一定的挑战,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滚球击球:用球击保龄球、圆木圆柱体、积木、酒瓶均可。

离投掷线六米处放上述物品,把幼儿分成三队,人数相等,每队6组,排在投掷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口令,每组第一名幼儿单手握球,由体后向前将球沿直线滚出,碰击物件,击倒1个,得1分。

扶好物体,继续让各队第二名进行比赛,依此类推,按序进行。

最后,积分最多者获胜。

从总体上看,这个游戏游戏趣味性强、景物逼真,情景真实,但缺乏必要的游戏实际元素。

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幼兒演练了一遍,至于动作的关键技能,教师都没有讲,也没有示范。

显然,教师只注重游戏的形式,忽视了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尤其是体格技能发展的意义。

2.只重游戏活动的目标,而轻视游戏活动的安全
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只是简单地提醒和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至于应具体注意一些什么,怎样才能确保安全等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安全指导措施,教师并没有做详细的交代。

例如:三人五足行。

游戏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教师先准备两把小椅子,且放在终点线。

接下来将幼儿分成三队,每队以6人为一组,人数相同,各队按顺序排列在起点先后,面对终点线后,面对终点线后的椅子。

每组3人横排,两边的幼儿扮演助人为乐者,内侧手相拉,中间的一名幼儿扮演残疾人,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弯曲搭在两位“助人为乐者”相拉的手上,两臂搭在“助人为乐者”的肩上、教师发出口令后,“助人为乐者”驾着“残疾人”向前跑,“残疾人”只能单脚跳。

至终点线时,“残疾人”跑步绕过小椅子,3人在恢复原样,跑回起点线,依次进行。

先跑完的队获胜。

最后,教师特地交代游戏活动的相关安全事项,要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从安全教育来看,似乎教师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能够在游戏活动开展前提醒幼儿注意活动过程的安全。

但实际上,在设计与组织这一活动时,教师对活动本身所潜在的危险性,并没认真预测,并充分估计,对幼儿安全教育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安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

这种泛泛而谈的安全交代,对幼儿来说其实是说等于没说。

3.只重游戏活动的的设计,而轻视游戏活动的需要
舞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众人皆知,又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我们当地就会以舞龙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深受群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模仿着舞龙的动作,乐此不疲。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和喜爱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因此,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舞龙”主題活动。

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龙文化,体验舞龙的乐趣,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例如:快乐舞龙。

游戏目的是通过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对民间舞龙活动的兴趣,体验舞龙的快乐。

同时能配合乐曲的节奏,自由表现舞龙的不同动作及神态。

幼儿合作舞龙,选一幼儿做龙头,其余做龙身、龙尾,音乐响起时,龙头根据音乐快慢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如音乐较抒情柔缓的时候可以做些较平缓的动作,到了音乐较热烈激昂的时候就可以做些奔跑、翻腾的动作,龙身和龙尾则跟随龙头一起做出动作,形成一条巨龙在飞舞的姿态。

在舞龙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步调一致的简单舞龙动作,体验了活动的乐趣,但在龙身部分有的幼儿动作与其他幼儿不一致,出现了脱节现象,需要进一步熟悉动作,协调配合,提高合作能力。

二、游戏活动调整的策略与思考
1.确保游戏活动的形式,正确运用示范教学作用
游戏活动中不能盲目的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略幼儿活动技能的获得。

根据活动难易程度及实际水平,合理选用示范教学法。

如案例①中的技能性问题,则可以直接采用示范教学方式,而且要求教师在亲自示范时候,动作必须要到位,并要规范,帮助幼儿建立准确的动作标准,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愿望;同时,教师还要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进行语言讲解,使幼儿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这样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2.确保游戏活动的目标,做好安全第一教育工作
教师应依据避免幼儿活动时,或跌跤,或弄伤手,或弄伤脚等等,原则对活动区域作合理设设计,精心组织。

为了让幼儿玩得开心,确保安全是首要因素。

案例②中的场地可以安排地毯区进行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受伤。

在游戏活
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安全保护,使幼儿能够轻松愉快地活动。

幼儿由于在体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能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给予帮助,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

3.确保游戏活动的设计,合理整合游戏活动要求
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整合教育的策略多种多样,所进行的整合教育应是有机而自然的。

而在案例③的游戏活动中,突出“龙”的精神,融民族传统体育、音乐、舞蹈、游戏为一体,强调情感,创造意境,培养协同进取的优良品质。

根据初幼儿的生理特点,开发教学资源而设计“舞龙”。

以“舞龙”的基本动作为重点,初步掌握舞龙的基本套路。

提高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情,使之主动积极投入到学、练民族传统“舞龙”活动中来。

总之,游戏活动必须重视幼儿身体和运动发展规律,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运动发展的规律合理选择游戏,调节运动负荷,确保活动安全,这样才能使游戏活动价值得到正常发挥,才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