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调查技术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事故调查技术与案例分析一、内容摘要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素以“西南煤海”著称。

全省煤种多,质较好,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据能源局数据,贵州煤炭预测储量(可靠级)约有86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虽然贵州全省的煤炭储量较大,但是开采难度也不小,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省山川连绵不绝,这也为煤矿的开采增加了不少难度。

贵州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从煤矿本身、政府、社会和煤矿的管理层来进行综合分析。

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的研究,让类似的安全事故绝不再发生。

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贵州两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得出合理的、客观的结论。

二、关键字:煤炭、资源、生产、效率、事故、安全、环境
三、安全事故案例
2013年3月12日20时7分,贵州玉马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场煤矿13302底板瓦斯抽放进风巷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照成25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909万元。

煤矿当班下井人员80人,安全升井55人。

事发巷道突出煤矸堆积在井巷的长度约为188米,突出煤矸量约为2200吨。

该矿为国有建设的控股矿井,设计年产量45万吨,事故经初步认定为责任事故,对马场煤矿矿长邓峰、技术负责人张昌和、安全负责人刘敏予以撤职;对格目底矿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良玉、分管安全副总兼总工程师余志国责令辞职。

四、矿井基本情况
马场煤矿位于大方县马场镇境内,地点:大方县马场镇一棵树村,大方县马场煤矿扩建后煤矿井田范围2.8777km2,开采深度范围:+1750m~+1400m,矿井设计利用资源/储量:1032.16万t;可采储量:838.72万t,服务年限:20年。

马场煤矿隶属于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
司控股的格目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手续
齐全的建设矿井,按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五、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
2013年3月12日晚8点5分,马场煤矿13302巷道发生了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在井下有80名员工。

察觉瓦
斯报警超标后,当班员工迅速逃离,其中有55人顺利升井,有25人不幸遇难。

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和省长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
求科学施救始终人员,12日水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调集了7个小分
队近80人,全力搜救被困失踪人员,贵州煤矿安监局指挥救援工作,13日下午失踪的4名井下矿工仍未找到,直至17日才找到四名失踪人员的遗体。

在马场煤矿事故发生后就有近300名救援人员参与救援,此次事故中遇难的矿工多位贵州当地人。

六、事故分析
据国家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通报,事故发生前,贵州煤矿安监局水城分局,水城县安全监管局对该矿先后进行安全检查,并下达了立即停止井下13302井下底板露瓦斯抽采巷,13301底板瓦斯抽放巷施工建设等指令。

但该矿拒不执行监察、监管指令,违规继续施工,并在13302底板露瓦斯抽采巷掘井施工过程中冒险作业,出现打钻、喷孔现象,导致事故发生。

煤矿负责人在对有关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视而不见,为了生产效益和工作产量,让员工冒险作业;在有瓦斯突出预警的时候,当班的指挥人员没有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煤矿掘进巷道内的煤矸石没有较好的管理和对突出煤矸的处置都是此次安全事故发生的潜在的威胁。

七、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3302底抽巷处于地质构造带,在已揭露煤层有突出预兆的情况下,未采取防突措施,破碎顶板冒落导致发生煤与瓦斯
突出事故。

(二)间接原因
1、马场煤矿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混乱。

拒不
执行监管指令,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未实现专用回风,导致事故发生后人员伤亡扩大;瓦斯治理、
防突工作不到位,13302底抽巷掘进工作面在揭穿不明煤层、且出现喷孔等预兆后,未采取防突措施冒险作业;矿井违反建设施工顺序,在一、二期建设工程未完成,通风、排水等系统未建成,就实施三
期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未成立防突机构,未严格执行
领导带班入井制度;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