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一中13-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
政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

后来民间亦效仿,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清明节是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物质基础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影响深刻
A. ①②
B. ③④ C . ②③ D. ②④
2、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

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

材料主要强调()
A.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B.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
C.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D.传统----文化永续的源泉
3、馄沌---是大家普遍的叫法。

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香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称
之为清汤,福建人又称之为扁食燕,等等。

各地对馄沌称呼的差异反应了()A.我国各地文化都是同根同源B.各地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C.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6、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7、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

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

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8、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

”这种观点属于()
A、腐朽文化
B、民族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
D、历史虚无主义
11、刘谦表演的魔术受到热捧。

这表明在当今社会,若仍然依靠在刀刃上表演惊险的绝技来生活,显然不值得提倡;而魔术等传统艺术很受公众欢迎,是要及时挽救的。

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
12、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厚,而耻智之不博。

”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A.要勇于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B.要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
C.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3、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是由于中华文化
①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②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③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④来源于实践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诗言志”。

人们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勉。

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5、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

这表明发展中医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16、近日,广东湛江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村民修建“雷人坊”主题雕塑公园,把网络上的“雷人”搬到现实生活中。

“范跑跑”、“芙蓉姐姐”、“周老虎”等网络热点人物的雕塑将出现在公园内。

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1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改造主观世界的角度讲,必须
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真正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
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④划清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划清文明与愚昧的界限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9、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
A.邓小平理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2、近几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

“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战略。

“富脑袋”主要是指()
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23、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③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时下,某些电视节目为博取收视率编造情节,制造噱头,成为“炫富”、“拜金”等思想和言论传播的渠道。

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必须
A.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勇于吸收外来文化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
一、材料题(40分)
26、2012年“十一”长假横跨中秋、国庆两节,历时八天。

被网友誉为“史上最长黄金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叠加,且公路方面首次小客车免收过路费等措施,全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位于京沪等城市中心区域的一些文化休闲项目反而成了长假“留守”人士“错峰”消费的新宠。

国产电影票房也节节攀升,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等客流爆满,上海中华艺术宫等一批新景点人气旺盛。

专家认为主,假日经济若能插上文化翅膀,将潜力无穷。

材料二中秋节过后,三亚3公里海滩散步50吨垃圾;国庆一日,天安门地区扫出近八吨垃圾;高速公路拥堵过程中,随手扔的垃圾满天飞┉专家提醒,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责任不断提升文明素养,摒弃陋习,努力营造“人人有道德、人人守功德”的良好氛围。

(1)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分析,说明为什么要给“爆棚”的假日经济插上文化翅膀?(9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现象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9分)
27、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
及淫秽色情网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于2009年12月15日发布了《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将加强宣传教育、集中清理网站、深入查办案件、抓好源头治理、强化技术防范、严格问责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

回答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28.在过去十年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始终坚持媒体推介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创造了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有益经验,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有钱学森、袁隆平、季羡林、闵恩泽、钱伟长等为中华民族付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有胡忠、谢晓君、徐本禹、丛飞、王顺友、林秀贞、刘丽等来自民间的优秀人物,也有成龙、濮存昕、姚明、张艺谋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12分)
2012-201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10CBBBC ADAAC11-20CDCBB CABCD 21-25BDBBC
二、材料题
26.(1)①一定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给爆棚的假日经济插上文化翅膀,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给爆棚的假日经济插上文化翅膀,有助于改善我国假日经济的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改变游客乱扔垃圾的陋习,应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改变游客乱扔垃圾的陋习,要以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改变游客乱扔垃圾的陋习,要求每个公民将文明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④加强管理,引导消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每点三分,任意回答3点得9分。

其他角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7、(1)①部分网络媒体追求经济效益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反映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3分)
②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正确引导。

(3分)
③我们越是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分)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分)
(说明: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8、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分)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2分)思想道德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分)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3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能够更好地使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