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作者:陈秀兰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及宿舍人际冲突的特点,结合笔者日常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高职院校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宿舍人际冲突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容乐观,通过笔者几年来的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年因人际交往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都排在前三位,而大部分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集中于宿舍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既可以是一种明显的对立行为,也可以是一种较为内隐的、主观情绪情感上的感受,还可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①高职院校相比其他综合性本科院校具有学制短、学历低、学生生源素质较差的特点,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面临更多变化带来的不适,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特点
1.1 普遍性
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约90%)大学生的人际冲突感受属于中等范围,强烈人际冲突感受者只占7.8%。

②大部分同学表示偶尔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宿舍人际冲突发生的诱因通常是共同生活领域中的琐事,冲突虽然不是频繁发生,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偶尔或不时地经历过冲突事件。

1.2 非功利性
由于校园环境相对单纯,相比社会人群而言,学生的功利心理表现不明显,高职大学生较少因为利益和争夺资源而发生冲突。

有研究对大学生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竞争学习资源”、“经济利益”、“荣誉”、“权利”属于对有限资源的类型范畴只占了全部分值的
6.5%,大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少,资源之争、利益之争在大学生中并不多见。


1.3 隐匿性
宿舍人际冲突的表现往往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表现为公然的言语争吵或肢体冲突,而隐性表现往往体现为交流减少,互相猜忌,冷眼相待,互不理睬,倾诉欲望强,寻求他人理解
和支持,往往伴随怨愤、敌对、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

大学生极少发生直接用行为来侵犯、伤害对方的冲突,大部分宿舍人际冲突都表现为心理和情感上的不相容和对抗。

在隐性冲突中,大学生选择冷言冷语、互不相容、拒绝沟通,这不仅不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导致冲突升级恶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老师经常收到宿舍同学之间的互相投诉,甚至要求换宿舍,大多都是隐性冲突升级导致矛盾无法解决的典型案例。

1.4 差异性
高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特点还表现出多方面的差异性。

从性别差异看,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冲突具有发生率高,隐匿性强,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冲突辐射面广且解决难度大等特点;从年级差异看,大一新生宿舍人际冲突主要由于作息习惯不同、文化差异、个性冲突所导致,大二宿舍人际冲突焦点则主要转向为价值观和行为处事方式的差异和矛盾,大三宿舍人际冲突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差异看,相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家庭贫困学生存在更普遍的宿舍人际冲突感受,而他们在面对冲突时往往采取回避、忍让的态度,心理上的自责和挫败感较强。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原因
2.1 高职院校生源分析
由于生活习性、处事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到北方读书的南方学生或到南方读书的北方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宿舍人际冲突感。

其次,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是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的重要诱因,相比贫困学子,家境富裕的学生不管是在家庭经济还是资源占有抑或心理上都拥有更多的优势,强烈的对比,容易使得宿舍形成家庭经济水平划分的团体。

贫困学生在内心形成自卑嫉妒和家境优厚的学生的炫富心理对立,并投射在外显的言语行为上,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冷漠,滋生猜忌和误会,极易引发宿舍人际冲突。

此外,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子都是高考的失意者,或者是抱着屈就的心态就读的,他们普遍感觉到自己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是“二等公民”,这种非理性的认知导致不少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使得他们潜意识中对校园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拒和排斥,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容易表现出防御和抗拒的心理,给人以冷漠的感觉,如果不及时调适,往往容易诱发宿舍人际冲突。

2.2 人格特质的冲突
从个人因素看,高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人格特质的冲突。

人格是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行为生活方式,人格特质则是在大多数实际生活情境中表现出稳定的人格特征。


在宿舍的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格特质的互不兼容导致宿舍人际冲突频繁产生,并具有反复性强,难以调解的特点。

通常以下几种人格特质极易引发宿舍人际冲突:
自我中心倾向:自我中心倾向是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极为常见。

例如,来访学生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述人际冲突,列举的冲突情景也是为自己辩解,将责任推向对方。

有的大学生不顾室友的感受,在休息时间打电话、听音乐、看电影、洗衣服等,但有些学生休息时不能容忍一点的声音和光亮,当双方不能互相理解做出让步的时候,极易导致矛盾升级,诱发宿舍人际冲突。

敏感猜忌:相比个性开朗、不拘小节的大学生,个性内向敏感的大学生更易体验到人际冲突感。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变现得自信不足,喜欢揣摩他人心思,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处于被动跟随的状态,长期下来,在人际交往中找不到存在感,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容易被忽视,从而加重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挫败感和防御心理。

这类同学在自我否定的同时也对旁人心生猜忌,认为大家都在刻意疏远自己或看不起自己,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这类学生往往选择脱离群体,以减少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来避免内心的不良情绪体验。

如此恶性循环,不仅使得当事人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容易导致宿舍关系疏离,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宿舍人际冲突便一触即发。

个体自我界限模糊:每个个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和他人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以保护个人隐私,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

部分自我界限模糊的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过分热情,把握不好人际交往的亲密度,他们喜欢分享,也乐于探听他人的隐私,未经允许翻看他人的私人物品,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种行为极易引发宿舍人际冲突。

2.3 人际交往技巧匮乏
人际交往技能的匮乏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比如有些大学生想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对他人的关心,却热心过度,弄巧成拙,被误会成拍马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想表现自己,却把握不住机会,甚至出尽洋相;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友好,却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此外,在面对人际冲突的时候,主动采取沟通协调,合作互利处理方式的大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一般采取回避、冷战、指桑骂槐、挑拨离间、结盟孤立、调换宿舍等不良沟通方式来应对冲突。

这些不良的沟通方式使宿舍人际冲突再度升级,宿舍人际关系更加敏感和紧张。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
3.1 正确看待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两面性
传统观念认为,人际冲突是负面事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负性事件的背后都隐含了积极的正面资源。

宿舍人际冲突的发生是必然的,具有消极和积极两面性。

从消极方面来看,如果应对冲突的方式不当,会扩大事件的负面影响,影响宿舍人际环境和谐,继而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

积极性则表现在通过大学生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去解决人际冲突或者通过教育管理者的引导和干预,帮助大学生获得应对人际冲突的
技能,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契机,能够帮助大学生以最直观的体验积累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面对冲突的处理策略,为将来步入社会应对复杂人际关系提供经验。

3.2 加强教育引导和心理干预
在教育引导方面,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人际关系专题讲座及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在心理干预方面,部分宿舍人际冲突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对于此类冲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主动介入,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了解,主动约谈学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体察自己的心结,纠正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完善自己人格。

对于长期干预无法扭转或情况加重的要考虑转介,以免耽误治疗,否则不管是对当事人还是相关同学都存在重大的隐患。

3.3 主动适应,自我调适
大学生在应对宿舍人际冲突时,要学会宽容和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认真审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将冲突的应对当作提高自己应对人际冲突能力的机会。

在处理人际冲突的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学会体察自我的情绪,中国人有“和为贵”的集体潜意识,在处理人际冲突时不愿意撕破脸,不愿意采取正面的沟通,消极的影响便是为了维持表面的人际关系和谐不惜压抑自己,选择逃避、迁就、隐忍不发,这会为更激烈的人际冲突埋下隐患。

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应对中,应该本着真诚的态度,运用幽默、温和的语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通过沟通和协调建设性地化解宿舍人际冲突。

3.4 合理归因,互利双赢
在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心理案例时,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外归因的倾向,将冲突的责任归咎于对方,较少归因于自己。

这种倾向使得大学生不愿意主动承担解决冲突的责任,不利于宿舍人际冲突的应对。

为了能够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地立足、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得“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过程中应该抱有远见,不争眼前的对与错,宽容大度,真诚沟通,在小矛盾和小环境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才能在大环境中抢得先机。

注释
①曹加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与对策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27-30.
②李丽兰,唐超文.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感、处理方式及其关系的实证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11-13.
③杜景丽.大学生之间人际冲突现状解构及其影响的研究[J].高教研究,2010(5):197-198.
④梁天坚,吕映福.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9):1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