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欧阳良美;兰桂香;黎双双;刘春梅
【摘要】目的:探究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31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结果31例患者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通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痊愈;出现2例便秘,通过有效的处理后患者的排便正常,
手术切口出现1例脂肪液化,通过扩创后痊愈。

结论对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患者
实施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患者手术的成功,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6(022)027
【总页数】2页(P116-117)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作者】欧阳良美;兰桂香;黎双双;刘春梅
【作者单位】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市
立医院;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椎管内肿瘤是骨科与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1]。

相关学者认为,及早的确诊,尽可能地彻底切除,将脊髓压迫及时解除,是促使治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

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治疗效果[2-3]。

本研究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收治的31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同时,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1
例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10例,年龄9~73岁,平均(45.5±2.3)岁。

病变部位:10例颈段,8例胸段,1例胸腰段,4例腰段,3例腰骶段,5例骶段。

手术后通过病理检查均已确诊。

疾病分类:11例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4例囊肿,3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1例血管瘤。

31例患者中有1
例伴随2型糖尿病,2例高血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

患者由于肿瘤压迫脊髓神经致使疼痛的出现,上下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动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瘫痪与大小便失禁等临床症状,患者一听到肿瘤就会导致心情极度抑郁,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和对手术存在一定顾虑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导致患者与家属都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悲观等不良情绪[4]。

护理
人员必须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具体需求及时掌握,对其实施细心的心理安抚,将疾病有关知识充分讲解,把椎管肿瘤多数为良性肿瘤的情况充分的告知患者,还可以将成功案例充分讲解,鼓舞患者树立信心,指导家属多关心与帮助患者,在心理与经济上给予患者帮助,促使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2)对病情合理评估。

对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给予准确测试。

并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大小便以及术后效果等进行有效评估。

(3)健康宣教。

对疾病有关知识、术后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充分讲解,并将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明确告知,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将术后可能会产生腹胀、便秘等情况明确告知患者[4]。

指导患者术前要学会在床
上大小便,并教会患者顺着肠蠕动方向对腹部按摩,术后要增加纤维素、水果的摄入,病情允许时要活动肢体及做收腹活动以预防便秘;还要指导其正确的呼吸、咳嗽及翻身的方法,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并辅助患者接受下肢抬高锻炼。

(4)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更换病号服,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工作,骶尾处病变患者应采用缓泻剂与术前晚灌肠,冲洗会阴部。

由于本研究中有1例伴随2型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后应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确保血糖在7~8mmol/L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内。

(5)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

主管护士参与患者的术前讨论工作,对手术的术式与术中会产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具体内容有术前在病床床边备好不同的急救器械,例如吸引器、氧气等,准备好不同的急救药品。

与患者一同进入手术室,手术室中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

手术室护士接到患者后,认真核对患者信息。

并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密切观察,勤与患者沟通,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深呼吸,避免由于紧张,血压升高,对手术造成影响[5-6]。

1.2.2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术后用4人平托患者,避免脊柱出现扭曲,选择平卧位3~4h,便于对切口压迫止血,随后选择左侧、右侧以及平卧位交换,避免骶部受压。

颈段胸段肿瘤患者应该采用胸带固定,腰段肿瘤患者采用腰围外固定,有助于翻身过程中对腰部进行保护,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提高舒适度。

(2)生命体征的有效观察。

术后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连续低流量吸氧。

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大,预防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现象,这样会对脊髓功能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7]。

持续心电监测,对患者的面部颜色、尿量变化等情况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如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针对性处理。

(3)肢体感觉运动的观察。

在患者清醒后,对患者的上下肢运动情况密切观察,测定肌力,同时和术前进行对比,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4)不同管道护理。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充分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的顺畅,
避免引流管出现扭曲与挤压。

翻身的过程中禁止用力较大,避免因引流管将硬脊膜刺破,导致脑脊液外漏以及脊髓受损;确保引流管的密闭性[8]。

对引流液的颜色、性状等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

一旦产生引流量较多、质稀薄,颜色为淡红色或者为淡黄色,可能是脑脊液漏,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夹管与床尾抬高等相关处理。

本研究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通过加压包扎,抬高床尾,适宜补液,指导患者勤喝水,患者痊愈。

(5)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多数采用甲泼尼松龙减少水肿,但短时间内大量采用甲泼尼松龙极易导致心率与高血压异常等,必须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6)术后疼痛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疼痛反应情况密切观察,对疼痛情况准确评估。

由于手术创伤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可安置自控镇痛泵,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根据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7)强化功能锻炼。

脊柱手术者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早期的适当锻炼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足踝活动与下肢等收缩联系,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减少血栓的出现。

在麻醉清醒后,患者的感觉运动明显恢复时,可帮助患者进行活动锻炼,促使静脉回流,功能锻炼必须保证适应性,由弱到强。

31例患者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通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痊愈;出现2例便秘,通过有效的处理后患者的排便正常,手术切口出现1例脂肪液化,通过扩创后痊愈。

护理工作对病情的康复与治疗都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9]。

由于脊髓肿瘤病程较长,发展较慢,会出现脊髓压迫,患者的感觉与运动功
能异常,术后症状还会加重,肢体功能恢复时间长,心理压力大,所以,对患者与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加强术前宣教指导,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充分讲解,掌握预防并发症的方法;讲解适当训练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对便秘等并发症有效预防,术后对病情密切观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保证椎管内肿瘤术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强化康复锻炼,使其生
活质量提升。

【相关文献】
[1] 赖金云,吕海,张玉娴,等.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30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z1):176-177.
[2] 李小卉,岳雪莉.5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4(18):235-236.
[3] 石艳丽,王新新,任利培,等.36例椎管内肿瘤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4,12(15):73.
[4] 常会民,胡辉华,彭卫华,等.椎管重建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
志,2014,13(10):1022-1025.
[5] 殷翔,朱军,王颖博,等.后方韧带复合体回植重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J].局解手术学
杂志,2015(5):537-539.
[6] 高进苗,张晓东,冯春国,等.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1):94-96.
[7] 赵欣,成惠林,何高利,等.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
理,2012,11(5):41-42.
[8] 胡玮.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57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62.
[9] 梁锐,唐尤佳.半椎板与全椎板两种径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20):
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