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07年1月4日)
尊敬的省发改委各位领导:
在今天召开的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作了《》重要讲话,省发改委米主任作了《》的报告。
会议全面总结了2007年全省的发展和改革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明确了全省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全面部署了2008年全省发展和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省这次发改工作会议集中体现了发展和改革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重要性。
针对楚雄州的实际,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继续保持楚雄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更大的成效,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采取新的举措,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在推动义“和谐”彝州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下面,我就楚雄州2007年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情况和2008年主要工作的初步设想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扎实有力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抓好“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等工作重点,及时化解和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民生领域的建设,全州呈现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谐彝州建设全面推进
的良好态势。
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253亿元左右,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12亿元左右,增长20%以上,完成年初楚雄州预定目标,并完成与省政府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财政总收入可完成55.5亿元,增长26.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7.9亿元,增长25.4%;地方财政总支出59.8亿元,增长3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到74亿元左右,增长16%;外贸进出口4500万美元,下降14.3%(剔除德钢出口因素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1570元左右,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600元左右,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人口自然增长率4.5‰;城镇化率增长1.2个百分点,达28.4%。
一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我州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农村经济的增长能力明显提高。
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可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7%左右。
全州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82个,各类农民专业协会达1317个。
种植业继续增收,全年粮食产量可达97.5万吨,增长1.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楚雄青山嘴水库、禄丰沙龙水库、武定己衣水库、农村沼气池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畜牧业稳步发展。
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猪、牛、羊存出栏较去年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整村推进扶贫等工程,实施整村推进项目533个,“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省验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林产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试点扎实推进。
二是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继续坚持与大企业(集团)的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支持企业技改扩建,扩大企业产能和提高竞争力;重点经济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工业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显著增强。
全州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
预计全州可完
成工业总产值255亿元左右,增长20%。
三是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工作,2007年我州分两批赴新加坡考察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安排1000万元的城市规划前期工作经费,城市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州城镇规划区面积到今年9月达324.95平方公里,较2005年增14.3平方公里,规划覆盖面不断增大,规划编制体系基本建立。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项目布点来推动扩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楚雄、禄丰等县市扩城工作不断加快;大姚石羊、姚安光禄等4个省级文化名镇、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和以城郊农村融入城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途径。
四是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按照大项目促进大建设,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工作方针,州委、州政府把今年确定为“大项目推进年”,安排3000万元的项目前期费(其中规划费1000万元),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领州级有关部门到省发改委等部门汇报衔接项目工作,争取了省级各有关部门对我州的重点倾斜支持。
州委、州政府确定的迎州庆10个重点公益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楚雄青山嘴水库、农村公路、楚雄市城市基础设施、农村沼气池、楚雄市城市公园配套提升、农村卫生院(所)基础设施、州职教中心等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永武高速公路、云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禄丰和平500千伏变电站、昆广铁路复线等重大建设工程继续推进。
由于重点在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新开工项目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五是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粮食流通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综合配套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牢固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理念,着力营造招商引资环境,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的信誉度和行政执行力不断增强。
六是采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州级有关部门深入10县市进行县域经济发展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对县
情、州情的再认识,为各县市理清了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扶持2007年实施项目146项,总投资126.4亿元,扶持资金13.2亿元。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7个县市超过11%,最高县达16.7%。
当然,我州经济社会在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型的经济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经济结构依然不合理,农业基础还显薄弱,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我州与全省全国的发展还有差距。
我州与发达州市相比,经济总量小,经济外向度低,支柱产业单一,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是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压力增大。
三是受全国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影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难度较大。
二、2008年发展目标初步设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楚雄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和我州在滇中城市群中的比较优势,围绕把楚雄培育成滇中经济圈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和着力打造滇中大城市,推动全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楚雄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的奋斗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州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设想为:全州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与2007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3.6%;城镇化水平提高1.2个百分点。
三、请求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请求继续对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给予关心和重视,并加
强指导和帮助,对我州上报省发改委待批的项目给予优先考虑。
(二)请求对我州“双百”重点前期工作项目给予支持。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双百”项目在建设“活力”楚雄、“和谐”彝州中的作用。
我州高度重视“双百”重点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及时部署。
结合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思路和我州“十一五”规划,通过认真筛选,选择了产业关联度大、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楚-广公路等24个项目(详见附表),总投资633565万元,作为我州列入2008年省“双百”重点前期工作的项目。
具体是:水利项目7项,总投资76622万元;交通项目2项,总投资412963万元;能源项目4项,总投资6961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44362万元;经贸流通项目2项,总投资15106万元;循环经济项目1项,总投资13400万元;产业建设项目1项,总投资1500万元。
恳请省发改委将以上项目列入2008年省“双百”重点前期工作项目计划,并在项目前期工作上给予指导。
(三)请求对事关我州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一是青山嘴水库城市移民安置项目。
鉴于该水库建设资金我州承担比例过高(国家4.1亿元、省0.89亿元、我州2.25亿元),请省政府帮助解决因城镇安置移民造成的缺口资金1.5亿元,并把青山嘴水库移民安置作为全省城镇化安置移民的试点,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是龙川江楚雄城区段青龙河河道治理项目。
青龙河流经楚雄市东南片区,通过治理10.75公里的河道,可使楚雄城区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
该项目总投资6810万元,请求省政府今、明两年每年给予1500万元的建设补助资金,合计3000万元。
三是楚雄州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该中心占地2000亩,建设规模46.44万平方米,概算投资6.24亿元。
目前已筹集资金13480万元,请求省政府补助1.5亿元,并帮助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争取1亿元资金扶持,同时给予工程建设贷款贴息支持。
四是楚雄州人民医院新区建设项目。
建筑总面积11.6万平方米,
概算总投资4亿元。
请求省政府补助资金5000万元,并给予三年贷款贴息支持。
五是楚雄州文化活动中心项目。
项目征地346.6亩,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概算投资3.2亿元。
请求省政府给予1亿元的资金支持。
六是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项目。
为发展现代农业,我州积极推进与澳洲岳丰投资银行的合作,投资12.8亿美元,发展酿酒葡萄60–90万亩,建设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
目前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请求省政府把该项目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点来考虑,并补助专项资金1亿元。
七是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我州积极推进以中国禄丰世界恐龙谷、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坛、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增强彝州乃至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活力。
请求省人民政府把楚雄作为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关注支持楚雄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中国世界恐龙谷建设项目给予三年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贷款贴息支持;对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建设项目景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补助,对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对中国元谋东方人类祭祖坛项目规划编制给予资金补助和支持。
(四)请求继续给予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支持。
省政府楚雄办公会确定楚广高速公路今年将开工建设,为确保禄武、广通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早完成,加快我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及50周年州庆项目的顺利实施,恳请省政府在2007年大力支持我州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2008年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上继续对我州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我的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全市改革发展工作汇报
全市改革发展工作汇报
今天,省发改委**主任不辞辛苦,带领各位处长亲临我市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主任对**的关心和支持。
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姚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刚才,**同志汇报了我市改革发展工作情况。
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xxx”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苏书记提出的“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和吴省长提出的“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序列”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和超额完成了“xxx”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xxx”时期,我市生产总值由XX年的177亿元上升到今年的605亿元,年均增长15.5%,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由XX年的23.03亿元上升到今年的80亿元,年均增长28.3%,接近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由XX年的10.52亿元上升到今年的48亿元,年均增长35.4%,翻了两番多;固定资产投资今年达到663亿元,是XX年的7.5倍,年均增长50.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XX年的238.46亿元上升到今年的1280亿元,年均增长40%。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三次产业比例由XX年的12.5:55.7:31.8调整为2012年的6:63:31,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凸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
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层次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市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建城区面积由XX年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6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3万增加到64万,城镇化率由48%提高到58.5%,**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四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政府机构、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强镇扩权等改革实现了新进展。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由XX年的0.7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4.76亿美元,年均增长46.1%;实际利用内资由XX年的51.33亿元上升到241.4亿元,年均增长36.3%;外贸出口由XX年的0.42亿美元上升到19亿美元,年均增长114.3%。
五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吉铁路建设成功列入铁道部建设规划。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了科技创新“543211”工程,成功申报了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荣获了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称号。
教育事业明显进步,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职业教育园区升格为省职教园区,**学院成功升本,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学校的历史。
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评为2012年中国诚信政府前10名,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六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XX年的9059元提高到17483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3840元提高到7218元,年均增长13.5%。
就业率达96.4%。
**、孔目江水质由过去的不合格或ⅲ类水达到了ⅱ类水标准。
连续荣获四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两届长安杯。
七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到了省委苏荣书记的肯定并批示。
“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经验得到中组部的肯定和推广。
率先实行从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党政副职和县级领导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组织负责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与省发改委多年来对**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姚主任及省发改委各位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积极融入**生态经
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努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根据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我市在前天召开了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确立了**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
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融入**生态经济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生态文明城建设,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和**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
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3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50亿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引进国内市外资金年均增长3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
战略举措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和谐平安**建设。
三、明年经济发展目标及举措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
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尤为重要。
明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720亿元,增长15%,力争732亿元,增长17%。
财政总收入100亿元,增长25%,力争110亿元,增长37.5%;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增长25%。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800亿元,增长50%,力争XX亿元,增长66.7%。
固定资产投资860亿元,增长30%。
外贸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增长25%,力争24.7亿美元,增长30%。
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实际引进内资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里的“盘子”。
积鼓励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全市计划安排1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47个,总投资2796亿元,计划投资727亿元,其中,重点项目75个,总投
资953亿元,计划投资240亿元。
重点争取开工建设新吉铁路、白梅水库、新电2台66万千瓦煤粉炉发电机组扩改项目,抓好高铁新城、**省职业教育园区、仰天岗国际生态城、袁河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坚定不移地抓好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分宜工业园三大园区建设,大力组织实施“十百千亿”工程,力争钢铁产业销售收入720亿元,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700亿元,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
新钢、赛维两个核心企业明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400亿元。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生态新区、提升**区”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坚持把中心镇和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推进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推进以“六改四普及”为主的村庄整治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步伐。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业、休闲旅游业,重点抓好10个商贸市场建设,启动洋坊站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的近邻、**的远郊”。
力争公路货物运力增长10%以上,年末贷款余额突破570亿元、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余额突破230亿元。
五是抓好改革开放,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重点抓好文化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宅基地换房等改革。
继续围绕三大产业,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力争央企落户项目10个以上,投资总额30亿元以上。
六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
以科技创新“543211”工程为载体,深化与中南大学、**交大、**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抓好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特色基地建设,加快产学研一体化。
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聚集人才,通过“引资与引智、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产业引进与平台引进、引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