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第六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物理普通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两个大小都是5N,夹角为120°的共点力,其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
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60°
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30°
N,方向在两力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N,方向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表示五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

则这五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
( )
N N N
3.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G,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而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则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
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 .F 1=mg sin θ
B .F 1=mg sin θ
C .F 2=mg cos θ
D .F 2=mg
cos θ 5.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重为8N 的球固定在AB 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
计的示数为6N ,则AB 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
7.如图所示,重20N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 的力斜向下推物体。

F 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
( )
A.对地面的压力为20 N
B.所受的摩擦力为12 N
C.所受的合力为5 N
D.所受的合力为0
8. 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 实验:
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
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
块的重力G ,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B .F 2F 1 D .
F 1+
G F 2
9.两个共点力F 1与F 2,其合力为F ,则( )
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 .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C .分力F 1增大,而F 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 一定增大
D .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减小
10.如图,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 与B ,物体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静止。

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m A gcosθ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m B g-m A gsinθ
11.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玻璃对工人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则( )
A.
B.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F2都增大
12.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球受到的风力F为m B g tanθ
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空格2分,共18分。


13.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另一端连接两根绳套。

(3)通过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并记录O点的位置。

(4)此时需记录下F1的方向F2的方向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到后,再记录下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6)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O沿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

选好标度,按F1、F2的大小作两个力的图示。

用三角板做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F。

(7)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8)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实验得出的结果,同学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14.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填“水平”或“竖直”)方向。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至,数据如下表:
代表
符号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填
“”或“”)的差值。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g (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N/kg)。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30 kg的小孩坐在10 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 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已知sin 37°=,cos 37°=.
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莆田第六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普通班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C 2.C 3.A 4.D 5.A 6.D 7.C 8.A 9.BD 10.BD 11.BD 12.AC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空格2分,共18分。


13.(5)O点的位置F′的方向(8)乙14. (1)竖直(2)稳定l3(3)l x(4)10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 解:(1)将小孩和雪橇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拉力F沿着水平方向和竖
直方向进行正交分解由于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满足物体平衡的条件,则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
F sin θ+N =mg
解得N =mg -F sin θ=340 N ,即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为340 N.
根据力的相互性可得,雪橇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雪橇对地面的压力为340 N.
(2)由于雪橇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F cos θ-f =0
解得:f =100×cos 37° N =80 N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 =μN ,解得动摩擦因数:μ=f N =80340≈. 16.(12分) 解: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量G x =mg sin 30°= N <弹簧的拉力F
故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根据共点力平衡:F=mg sin 30°+f,N=mg cos 30°。

解得f=1 N ,N=5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17.(12分) 解:以P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解得水平
绳PB 中的张力F= N ;再以木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运用正交分解法,力的平衡方程为
x 方向:F cos 30°+G 2sin 30°=f,
y 方向:F sin 30°+N=G 2cos 30°,
解得f=15 N ,N=
N ,故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和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分别为15 N 和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