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教案10躯干肌、头颈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解剖学教案10躯干肌、头颈肌
第十课时躯干肌、头颈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躯干肌肉的分类和名称,了解头颈肌的名称;
2. 掌握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
3. 掌握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重点难点:
1. 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

2. 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躯干肌
躯干肌指附着在躯干骨上的肌肉,大多扁而阔。

按部位分为颈肌、背肌、胸肌、腹肌、膈肌和会阴肌。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
(一)伸脊柱肌群:有斜方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和背短肌等。

下固定收缩时,使脊柱伸,完成掷界外球、负重体屈伸等展体动作;上固定收缩时,完成单杠或吊环的后摆浪动作;无固定收缩时,完成俯卧臂腿上振或挺身式跳远腾空动作等。

1、夹肌:位于斜方肌、菱形肌等深面、上位的胸椎和颈椎两侧。

起于第3颈椎以下至第6胸椎的棘突,纤维向外上行,止于上3颈椎横
突和颅底。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颈后伸。

2、竖脊肌:位于棘突两侧,自骶骨到颅底。

分为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

起点:骶骨背面,髂棘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椎和胸椎的棘突、横突、颞骨乳突和肋骨的肋角。

机能: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带动下肢后摆,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向运动,完成鞍马上的侧摆运动。

采用提拉杠铃、负重体屈伸和俯卧臂腿上振等练习,可发展伸脊柱肌群的力量;屈体运动可发展其伸展性。

(二)屈脊柱肌群:有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髂腰肌等。

下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屈带动头和上肢向前运动,如仰卧起坐等,一侧收缩可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收缩,可使脊柱屈并带动下肢向前运动,如悬垂举腿、双杠和吊环的前摆浪等动作;无固定时收缩,可完成仰卧两头起动作。

1、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头向对侧转;两侧同时收缩时,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前方,则使头颈前屈;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后方,则使头颈后伸。

上固定时收缩,可提肋助吸气。

2、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内,形状扁而长,被3—4条腱划分为多个肌腹。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胸骨剑突和5—7肋。

机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并可降肋助呼气;上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同侧脊柱和骨盆侧屈并带动下肢侧摆;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无固定收缩时,使胸廓下口和骨盆上口互相靠近,完成仰卧两头起。

3、腹外斜肌:位于腹壁前外侧面浅层。

起于第5—12肋外面,纤维向前内下方行,一部分止于髂棘,大部分纤维于腹直肌外缘移行为腱膜并构成腹直肌鞘。

腱膜下缘卷曲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架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其余大部分腱膜于腹正中线与对侧纤维交错,形成腹白线。

腹外斜肌机能,除上固定单侧收缩使骨盆和脊柱向同侧侧屈并转动;下固定单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向对侧转动与腹直肌不同外,其余机能与腹直肌相同。

4、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筋膜、髂棘和腹股沟韧带外侧,大部分纤维向内前上方行,在腹直肌外缘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壁和腹白线。

其余部分纤维止于10—12肋。

腹内斜肌下固定时,一侧收缩时脊柱向同侧屈和转动(这时,它与对侧的腹外斜肌共同完成向同侧的转体运动);上固定时,一侧收缩时骨盆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转动。

其余机能与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