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1.(7分)看拼音,写词语。

阳光míng mèi 的春日里,孩子们结伴来到郊外,zhuōmí cáng 、放fēng zhēng ,看má yǐ觅食,sōu jí植物biǎo bēn ……qīng cuì的笑声洒遍绿野。

2.(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燃烧(yán)骆驼(tuo)B.栖息(xī)严峻(jùn)C.剔除(tī)徘徊(huái)3.(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俱全惧怕司空见惯B.搅绊汤匙坐以待毙C.稠密辩论万不得已
4.(3分)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心中的郁闷荡然无存()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劳动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B.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旗杆上。

C.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看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使我很受教育。

6.(3分)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
B.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7.(6分)按要求写句子。

(1)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在学校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我班同学捷报频传:张莹的独舞拔得头筹,王丽的软笔书法,赵亮的软陶作品,李冬的钢琴演奏。

(2)注意例句的加点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安静
8.(8分)填空,回答问题。

(1)诗句“,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寒食节的习俗,“,冷露无声湿桂花”
是写中秋节夜晚的景象,“,脉脉不得语”写的是七夕节的神话传说。

(2)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写下诗句“,快走踏清秋”;于谦借写石灰“,烈火焚烧若等闲”表达自己不畏艰难的心声;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正是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闳的写照。

(3)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4)“弈秋,通国之善界者也”,句中“善”的意思是。

9.(4分)语言表达
从《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中任选一本书,写读书推荐卡。

推荐书名:《》
推荐理由:
10.(15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ㅤㅤ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ㅤㅤ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
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ㅤㅤ……ㅤㅤ
⑤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
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2)“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

(3)用“——”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李大钊的革命者形象。

(4)第⑤段是对李大钊和的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

(5)我们从选段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李大钊。

11.(2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

四十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ㅤㅤ
②“嗡!”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
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

”刘传健迅速向管制
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危险信号。

“砰!”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

飞机开始剧烈抖动。

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

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

刘传健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气流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抽打着刘传健的脸。

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瞬间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使他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

他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

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空军飞行教员刘牧的嘱咐:“状态就是生命!”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ㅤㅤ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ㅤㅤ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

他想尽快下降高
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

他镇静了一下,快速回忆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爆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衫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

“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ㅤㅤ⑤7时4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以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飞机和机上119名乘客与9名机组成员的安全。

ㅤ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

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壮举:
无能为力: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从第②段画线句可以感受到,这处描写的作用是。

(4)机长刘传健能够成功备降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


(5)请为刘传健机长写一段颁奖词。

12.根据提示,完成习作。

ㅤㅤ提示: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有些情感体验刻骨铭心:初次走上领奖台时的激动不已,被老师紧紧拥抱时的温暖幸福,和朋友尽情游玩时的开心快乐,做了错事后的忐忑不安,即将毕业分别的依依不舍……ㅤㅤ
要求:(1)选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
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情感真实;(3)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明媚捉迷藏风筝蚂蚁搜集标本清脆
【点评】在小学语文中,汉字的书写与掌握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课内外要注意生字的学习与积累。

2.【分析】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舌翘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燃烧”中的“燃”应读“rán”。

B.有误,“栖息”中的“栖”应读“qī”,休息。

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正确。

B.有误,搅拌:用棍子等转动,使混合物均匀,“搅绊”应是“搅拌”。

C.正确。

故选:B。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
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
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分析】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青,而青于蓝”出自《荀子》,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坚持不懈地努力。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C.听君一席话,但是受益很大。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结合释义和语境“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可知,胜读十年书”。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5.【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解答】A.正确。

B.搭配不当。

C.用词不当。

D.成分残缺。

故选:A。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解答】A、B、D正确,结合意思“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想拿弓箭去射它,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故选:C。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句子仿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解答】(1)考查了近义词。

拔得头筹:在竞争。

近义词是“勇夺第一、独占鳌头”。

(2)考查了句子仿写。

例句夸大了事实,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8.【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字词解释。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分别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3)出自《两小儿辩日》。

(4)出自《学弈》。

这句话的意思: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故答案为:
(1)日暮汉宫传蜡烛中庭地白树栖鸦;
(2)何当金络脑千锤万凿出深山;
(3)多知乎;
(4)擅长。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

注意结合要求,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籍。

并写清楚你推荐的理由。

【解答】写出这本书对我们的成长的作用或者值得学习的地方,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最终返回了故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人,语言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点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让中学生享受到优秀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使人的精神不断地成长、发展、提升。

10.【分析】语段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写的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解答】(1)考查学生给文段加标题的能力。

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写了在法庭上,李大钊先生和家人相见的情景。

故标题可为:法庭相见。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考查找关键句子。

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句话是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这句话可体会出李大钊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形象。

(4)考查了人物描写方法。

“接着说”后面是说话的内容,故运用了语言描写;“望了望”是一个动作,运用了动作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

(5)考查了人物情感把握。

语段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文内容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相见的情景,表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
(1)法庭相见;
(2)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3)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
(4)语言动作的关爱;
(5)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点评】课内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要认真品读课文,善于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11.【分析】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赞扬了机长刘传建沉首冷静、经验丰富、有强烈的责任感,表达了作者对刘传建的敬佩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可以在理解词语本身含义的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答。

壮举,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这里就是指本义;无能为力: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这里就是指本义。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

句子表现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

目的:为下文机长刘传建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可以突出机长的沉着冷静、经验丰富、强烈的责任感。

(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险情:①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②飞机剧烈抖动;③客舱严重失压,氧气面罩全部脱落;④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与地面失联;⑤副驾驶员生命危险,无法驾驶;⑥缺氧、酷寒、座舱释压。

可以看出刘传健的冷静。

“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

”可以看出他的高度责任感。

(5)考查开放探究。

从事件和意义出发,写出刘传健的优秀品质。

故答案为:
(1)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这里就是指本义。

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这里就是指本义。

(2)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3)为下文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

(4)①沉着、冷静;
②高度的责任感;
(5)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

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2.【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让我们难忘或有着深刻的体验,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后悔,有的让我们高兴……选择一件你体验深刻,难忘的事去写。

写时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感动、高兴等内心体验,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那件事真让我愧疚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

他今年六十多岁了。

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

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

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

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

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

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

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

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

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

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

”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

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

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

糟了,这下闯祸了。

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

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

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畚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
污染环境。

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眼睛湿润了……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那件事”的细致描述,引发内心的“愧疚”,从而悟出人生的真谛。

文章对“我倒垃圾”的描写细腻生动,“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很有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