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四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四篇)目录: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一
综采工作面设备管理补充办法二
综采技术管理规范三
轮胎工安全管理规定四
- 1 -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一
为加强综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管理,确保综采工作面回采安全,特制定考核办法如下:
1.工作面必须严格按“八条线”、“八完好”标准及有关质量标准化标准执行,否者视其检查情况按合格或不合格论处;
2.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高度低于1.8米的,按不合格品论处;
3.综采工作面支架吊斜总数达20架或连续5架咬架的,按不合格品论处;
4.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抹帽距离达不到«作业规程»要求的,按不合格品论处;
5.综采工作面(十煤)支架初撑力或工作阻力达不到要求的,责任人按一般“三违”论处;
6.综采工作面因管理不善造成压机头的,责任人按一般“三违”论处;
7.综采工作面因管理不善造成漏顶事故发生的,责任人按轻微“三违”论处;
8.综采工作面因管理不善造成冒顶的,按一般“三违”进行处理;
9.综采工作面因管理不善造成歪架(支架垂直顶板大于±5度)的,按轻伤事故进行处理;
10.综采工作面因管理不善造成倒架的,按重伤事故处理。
其他未尽款项按«芦煤安(2013)1号文»及有关规定执行。
1 / 1。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第1篇】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一)煤壁安全管理一、过断层、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需煤壁使棚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单人作业。
二、进入煤壁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护帮板处于护帮状态,刮板输送机停车闭锁,作业点上下各5架片阀手把打到“零”位,并由专人看护。
三、工作面倾角大于25°的地段要设置防护网。
人员需进入煤壁作业前,在作业点上方必须设置护身板,防护可靠。
四、综采工作面必须执行追机移架即拉超前架(需挑顶等特殊地段除外),及时护帮,交接班前必须护帮到位,严禁在未拉超前架情况下使用伸缩梁作为永久支护。
五、操作液压支架前,必须对支架前方及上下5架范围进行安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操作。
六、所有液压支架片阀闭锁装置必须完好可靠,失效的及时更换。
(二)两巷安全管理一、原则上不得安排夜班进行两巷超前抹帽作业,确需安排作业的须经矿长书面批准。
二、两巷超前管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现场作业时必须明确一名安全负责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随意通过。
转载机机尾段作业时,转载机、破碎机必须停车闭锁。
三、矿压显现强烈地段、上下出口向外100m范围内,锚杆(索)、u型钢卡缆及工字钢牙壳等应采取防崩措施。
四、端头及超前支架操作前,必须将支架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确认刮板输送机机头位置液压管路连接、顶帮支护完好后方可进行操作。
五、单体液压支柱管理1、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棵棵试压并完好。
2、采煤工作面两巷必须备有完好的测压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初撑力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
3、单体液压支柱变形的要及时更换,受侧压影响明显的要及时采取松帮卸压措施,防止支柱折断伤人。
4、单体液压支柱卸载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遇顶板压力、巷帮侧压较大或切顶线位置支柱卸载时需远距离操作。
5、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采取有效防倒措施,支柱支撑高度超过2.5m时,必须使用双排防倒绳。
6、两巷超前管理需要续接注液枪时,必须从主进液管路直接续接,严禁通过液压支架操作片阀续接。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顶板治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我公司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撤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需严格依据本规定,做好顶板治理工作。
二、治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公司成立顶板治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治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状况。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通风队主管以上人员,各采掘队队长 2、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公司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治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推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取芯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部技术组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视治理,同时,贯彻执行公司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视检查其执行状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安全监察部负责监视检查顶板治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展检查,对顶板事故进展分析和责任认定。
其次章、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为把握矿压的根本规律,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治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掌握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特制定制度如下:1、监测组织成立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生产部技术主管为副组长,综采队队长及带班队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
成立以综采队技术主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
由采煤队主管技术员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展监测。
特别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争论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治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视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煤队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展收集汇总。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概述为规范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矿山开采作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工作面顶板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包括地质勘探、顶板支护、检查与监测等内容。
三、责任分工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2.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顶板管理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顶板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以保障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
2. 预防为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前预防顶板灾害发生。
3. 依法合规: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工作面顶板管理合法合规。
五、顶板管理措施1. 地质勘查:在采煤进度、采煤方法和支护体系设计方面,可根据地质勘查结果适时调整。
2. 顶板支护:在顶板支护材料、工艺和方法上,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3. 检查监测:定期巡查、监测工作面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
4. 应急预案:制定工作面顶板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员等内容。
六、顶板管理操作流程1. 制定顶板管理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情况,制定适合的顶板管理方案。
2. 实施顶板支护:按照支护方案要求,采取相应支护措施。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应急处置:一旦发生顶板灾害,按照应急预案实施相应措施。
七、顶板管理效果评估1. 顶板管理效果评估:定期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改进管理工作。
2. 安全生产评估:结合顶板管理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八、顶板管理培训1. 顶板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工作面人员进行顶板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顶板管理水平。
2. 紧急培训:对新进员工和临时工人进行紧急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并落实。
采掘管理类——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采掘管理类——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第十七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基本要求(一)回采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支柱、支架牢固接顶,初撑力符合要求,破碎、松软顶底板工作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严格执行预防架前冒落的措施,严防煤壁片帮和伞檐冒落。
(二)回采工作面严禁采用木支柱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严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开采。
(三)加强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至少20m范围内的支护,顺槽托顶煤时,必须制定专门的端头顶板管理措施。
(四)工作面及时放顶或者充填。
(五)工作面不得随意留顶煤、底煤开采,过断层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留顶煤、托夹矸开采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审批、贯彻,并落实到位。
(六)矿井首次采用采空区充填、沿空留巷等特殊工艺开采的工作面,支护设计和顶板管理措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并报上级公司审批。
(七)回采工作面生产和结束前,必须制定专项初采初放和工作面收尾安全措施,工作面安装、拆除时要制定作业规程;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和工作面回撤时,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现场设专人盯岗(盯岗人员一般为安全、生产、机电、调度等业务科室人员),区队领导现场跟班,带班矿领导到作业地点巡查,监督指导区队严格按措施执行。
(八)各类支护材料应建立管理台账,现场使用的支护材料必须与作业规程要求相一致。
有质保期、大修期要求的支护材料不得超期使用。
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应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第十八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通用规定(一)工作面每架支架安装柱压表进行支架压力检测,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应低于额定值的80%;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放顶煤开采、托顶煤支护、过断层绞架或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
(二)支架(柱)应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三)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偏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护帮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单体支柱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支架(支柱)不超高使用,支架(支柱)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1. 背景介绍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工作区域,其管理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为了规范综采工作面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了本规定。
2. 工作面规划2.1 工作面布置综采工作面应按照煤层走向和倾角合理布置,结构合理,尽可能减少无煤或者带煤过厚区域,避免对采区开发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2 工作面长度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应根据采煤工艺、井下设备、运输方式等综合因素进行规划。
一般情况下,综采工作面的长度不应超过300米。
2.3 工作面高度工作面高度应根据采煤工艺、采煤设备以及煤层厚度等因素规定,一般应在1.5至3.5米之间。
3. 技术管理3.1 工作面预掘在进行综采作业前,必须进行预掘工作。
预掘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地质情况,调整工作面高度,减少煤层底板和顶板的事故发生概率。
3.2 工作面进度管理针对每个综采工作面,提出详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指导。
定期监督并调整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3.3 工作面布线和导线工作面布线和导线应按照设计和实际井下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3.4 工作面通风综采工作面通风是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应按照规定配备风机、风筒和其他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方案。
4. 安全管理4.1 安全检查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应定期对工作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整改。
4.2 通风管理通风管理是保障井下人员安全的重要条件,应保证通风设备完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方案。
4.3 事故应急提前制定好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5. 作业管理5.1 权责明确综采工作面管理中,人员的权责必须明确,包括工作面负责人、巡检员和班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5.2 质量管理确保采出的煤炭品质符合规定的标准,并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6. 总结本规定对综采工作面的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有助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的水平,增强经济效益。
综采工作面验收细则

综采工作面绩效考评验收奖罚细则一、顶板管理1、顶板无台阶下沉。
工作面均匀选10点,顶板台阶下沉有1处不合格扣当班总分10分。
2、支架接顶严密,前梁上部无浮石,有1处支架顶梁不接顶扣责任人5分,有1处支架前梁不接顶扣责任人5分。
3、顶板破碎或煤墙片帮宽度超过循环进度的,要及时超前支护。
有1处不符合要求扣责任人5分。
二、工作面支护1、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
现场查压力表,每降低1Mpa扣总分2分,凡有1架立柱支撑阻力上不去或漏液自动卸载扣责任人2分/架。
2、支架排成直线,拉线30m,其偏差不超过土50mm,中心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其偏差不超过土100mm。
有1处不合格扣总分50分。
3、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顶梁上下台阶不超过侧护板高度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200mm。
有1组支架错差超过侧护板高度的2/3扣当班总分10分/架,相咬10分/架,间隙超过200mm没支护扣20分/架。
三、平安出口与端头管理1、两巷超前维护。
〔1〕超前维护长度煤壁向外,胶运、回风顺槽各不少于20m。
少支设1颗扣责任人10分,下班支设给下班加10分。
〔2〕液压单体支柱规格统一,应使用同类型液压单体支柱。
液压单体支柱不统一,有混用现象1处扣责任人5分。
〔3〕在用液压单体支柱完好,不漏液,不自动卸载。
液压单体支柱不完好,有漏液、卸载扣责任人5分/颗。
下班补设单体奖励5分/颗。
〔4〕液压单体支柱打在实底,打直打牢,迎山有力,顶盖四牙吃力,手把朝向巷中方向。
不符合要求,扣责任人5分/颗。
下班整改奖励5分/颗。
〔5〕液压单体支柱用防倒绳串联结实。
未按规定挂防倒绳的扣责任人5分/柱。
下班补挂防倒绳的奖励5分/颗。
〔6〕两排液压单体支柱成直线,、外错差不超10mm,间距均匀。
不合格1处扣5分。
下班每整改1处奖励5分/颗。
〔7〕两巷超前维护,管路吊挂整齐,30m超前维护无杂物、炭块,要求平整、干净,一处不合格扣责任人10分。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4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顶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规定,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包括顶板支护、预警监测、预控预警、喷射锚杆预支护和顶板下沉治理等内容。
第五条顶板管理工作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实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七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二章顶板支护管理第八条顶板支护是采煤工作面控制顶板下沉和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第九条顶板支护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禁私自变更和减少支护装置的数量。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确保支护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做好记录,包括支护装置的安装情况、检查维护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支护工作水平。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章预警监测管理第十五条预警监测是对顶板下沉、位移和破坏的监测工作,目的是提前预警,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合理的预警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预警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八条预警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九条预警监测数据异常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矿井安全。
第四章预控预警管理第二十条预控预警是在顶板下沉和破坏前,通过工作面支护调整来控制顶板运动和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作面支护要根据顶板运动的预警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规定

锚机(进、回风巷各一台,一台备用),并要作好检修维护工作,确 保退锚器的正常使用。损坏的退锚机必须及时更换。对锚杆的卸压可 采用套管扳手或风动扳手,进风巷还可使用螺母破切器对锚杆进行卸 压,回风巷严禁使用螺母破切器。
• 3、各矿(公司)应对退锚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退锚操作人员应 熟悉退锚器结构,掌握操作要领后方可上岗操作。
• 2、刮板输送机断链时,必须在机头(尾)处接链位置接链。处理断 链过程中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
• 11、加强对回采工作面顺槽巷道的维护管理,专人负责监测两巷道锚 杆、锚索及棚梁的支护状况,发现支护失效或巷道变形严重,要及时 采取补强措施、处理更换或扩巷整修。
• 12、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因巷道超高采用罗架木构顶时,必须制定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罗架木必须构严背实,并要构满顶板,保证棚梁 受力均衡。罗架木之间要有构木,构木必须相互咬接,单体液压支柱 必须支在罗架木叠加处,防止出现倒棚或顶板冒落。
• 7、放顶煤开采的工作面,冒顶区域附近可暂不放煤。15#煤采煤工作 面采空侧巷道端头三角煤破碎区域,要提前采取注胶等加固顶板措施, 预防冒顶事故发生。
• 8、采煤工作面沿采长方向坡度增大时(大采高支架以10°为标准, 普通支架以15°为标准),必须采取合理调坡、调整回进风推进度和 降低采高等措施,冒顶区域及坡度较大时必须坚持带压擦顶移架,并 采取有效的防倒架措施,确保支架有效接顶和防止支架歪架、倒架。 工作面处理倒架、歪架、死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四、防止内错尾巷风流短路
• 1、采煤过程中,在内错尾巷下方区域,严格控制采高。正常情况下, 内错尾巷及其前后各5架范围内采高不得超过2.4m;当煤层厚度小于 5m时,内错尾巷附近采高要控制在2.2m以内(以不影响机组通过为 原则)。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公司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职能界定1、技术部负责巷道支护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顶板岩性分析工作。
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单位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2、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3、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范围内的顶板巡查、管理工作。
三、一般规定1、技术部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可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施工单位要及时制定预防顶板事故方案及相关措施,安全监察部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全监察部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4、各采掘队队长是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
跟班班长、安监员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本单位负责人汇报,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5、各采掘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备用料,以备应急之用。
6、对主要回风巷道支护情况的检查必须两人以上,并且事先联系好通风部门,由瓦检员陪同。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窝、切眼刷大、巷修、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4篇)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顶板的管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包括顶板的支护、巷道防治、检测和治理等内容。
第三条煤矿顶板管理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手段。
第二章顶板支护第四条顶板支护是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顶板进行支撑和加固,以防止顶板塌落和坍塌。
第五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按照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保证支护的牢固和稳定。
第六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加强顶板的预应力支护,提高支护的抗冲击能力。
第七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保证支护的连续和密实。
第八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注意选取合理的支护密度和支护方式,避免出现支护失效和周围岩体松散。
第九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检测和验收,确保支护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第十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支护时,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配合措施。
第三章巷道防治第十一条巷道防治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巷道的支护和防治工作。
第十二条煤矿在进行巷道防治时,应根据巷道的大小、地质条件等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十三条煤矿在进行巷道防治时,应加强巷道的支护和加固工作,保证巷道的稳定和安全。
第十四条煤矿在进行巷道防治时,应做好巷道的防水、防火和通风工作,提高巷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第十五条煤矿在进行巷道防治时,应加强对巷道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巷道问题。
第十六条煤矿在进行巷道防治时,应建立健全巷道管理制度,加强对巷道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第四章检测与治理第十七条煤矿在进行顶板管理时,应加强对顶板的检测和治理工作。
第十八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检测时,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对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第十九条煤矿在进行顶板检测时,应重点关注顶板的裂隙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顶板问题。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两顺槽三角区顶板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抓好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顶板安全管理,确保两顺槽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垮落,减少悬顶面积,防止顶板及次生事故发生,针对我矿22113综采工作面进风巷条件以及历年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顶板管理措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一般规定1、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必须超前拉出,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4.0m以下采高的工作面生产期间端头架要超前拉出,检修期间端头架正常支护即可。
2、综采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专项措施,避免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
3、防止悬顶面积扩大的措施以退锚索为主,辅以退锚杆措施。
4、在充分实施退锚索、锚杆(以后简称“退锚”)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悬顶面积扩大时,可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措施。
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严禁采用爆破强制放顶的办法进行采空区悬顶处理。
5、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综采工作面确实无法有效解决悬顶问题时,要采取在综采工作面隅角施工快速密闭挡风墙等措施,以控制向采空区后部漏风,阻止遗煤氧化,消除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和减少顶板突然垮落时有害气体涌出量。
二、退锚规定要求各矿井必须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退锚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工作面地质条件,并结合工作面基本情况,研究制定针对不同区段的专项退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对施工人员培训后方可实施。
(一)基本要求1、根据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三角区顶板垮落情况,当悬顶滞后切顶线超过10m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退锚措施。
2、必须制定人员进入退锚区域的安全技术措施,设置敲帮问顶工具和明显的警示标识。
3、退锚器、泵站、开关、涨拉泵等工器具必须符合设备完好标准要求。
4、进行退锚作业之前,必须保证两顺槽超前支护到位。
端头架前梁接顶严密,初撑力符合规程要求。
在预退锚区域设置警戒线。
5、在机头实施退锚作业时,三机必须停止运行,闭锁并上锁,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在机尾实施退锚作业时,煤机在工作面中部至机头段割煤,闭锁端头架及过渡架。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一、概述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制度1.检查对象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对象包括支架安放情况、地压情况、顶板裂隙情况等。
2.检查时间每班次开始前进行日常检查,每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
3.检查内容(1)支架安放情况:检查支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完好性;(2)地压情况:检查地压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3)顶板裂隙情况:检查顶板是否有裂隙、渗水等情况。
4.检查记录与报告检查人员需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1.监测时间顶板动态监测分为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
实时监测可以通过应力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可根据工作面平均推进距离约定监测频率。
2.监测内容(1)有效监测点: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包括支架基础、顶板断层等部位。
(2)监测指标:包括顶板下沉、顶板收敛、地压大小等指标。
3.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需进行实时分析,与采煤工艺、岩层条件等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责任部门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制度执行(1)制度的发布与宣传:将制度在矿区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工作面每位相关人员都有相关知识和意识。
(2)相关人员培训:对工作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本制度要求。
(3)制度执行的考核与奖惩: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作为奖惩依据。
3.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定期进行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和顶板动态监测结果的审核和评估,并向矿长汇报。
五、总结通过建立和执行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矿山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顶板支护质量问题,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也可以促使矿山相关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意识,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贵州图南公司及所属煤矿综采工作面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具体负责本办法的贯彻执行,组织生产、安全、机电部门,全面搞好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第五条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对各矿井综采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执行情况的专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直接追究分管矿领导、矿长的责任,严格处罚。
第六条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煤矿制定的顶板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含生产过程中新揭露构造,下同)进行再审查,确保措施具体、可行,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保障安全生产。
第七条公司机电副总要组织制定“三机”设备、巷道运输设备、液压系统的维修、保养制度,并经常性开展维修、保养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设计要求。
第八条煤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副矿长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施工队负责人及安全员为成员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副矿长办公室,由生产副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煤矿矿长全面负责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职责,要组织制定《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奖罚办法》报公司批准后严格执行。
第十条煤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地质测量部门,在每个工作面掘进完成后的15天内,根据工作面掘进剖面和瓦斯抽采钻孔、地质钻孔资料修改完善地质预测预报,编制回采地质说明书。
第十一条煤矿总工程师要根据地质构造情况合理布设工作面倾斜长度;在每个综采工作面开采前要结合地质说明书,组织制定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综采工作效率,特编制此管理制度。
本制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依据,旨在规范和加强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涵盖综采工作面上的各类顶板管理措施和管理人员。
三、责任及权限1.矿井负责人负有最终责任,对综采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
3.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班组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保证顶板的安全稳定。
4.管理人员有权对综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整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四、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预处理措施(1)对综采工作面进行精确测量,汇总得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精确厚度和倾角;(2)根据测量结果,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确定顶板支护强度和稳定性计算;(3)对已冒顶、滑顶、风化、裂隙等不稳定地质层进行及时处理;(4)设置必要的支护设施,如立柱、采煤机尾柱等。
2.日常检查措施(1)定期对综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支护设施进行检测,如发现有损坏或变形等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3)维修完毕后,进行验收并进行记录;3.置换措施(1)根据综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和倾角变化情况,及时对支护设施进行调整,确保支护设施的稳固;(2)根据顶板变形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置换支护设施,如需置换则及时进行置换工作。
四、管理人员要求1.熟悉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掌握测量、支护和置换等技术方法;2.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3.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能够判断顶板的安全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4.善于学习和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水平。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修订)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修订)第一部分矿压观测一、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1、综采队技术员(或指定责任人)每班负责对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20In 范围内单体支柱进行初撑力抽查,均匀抽查不少于10根。
初撑力不低于作业规程规定,并做好抽查记录,对初撑力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及时整改。
否则给予单位技术员处罚200元/次。
2、综采队技术员(或指定责任人)每班负责对工作面综采支架每隔10架进行初撑力抽查,两巷超前支护段自移液压支架抽查点不少于两处。
并做好抽查记录,对达不到规定的,必须安排责任人限时整改,未按规定抽查、记录的给予单位技术员按照200元/次处罚。
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a,乳化液配比浓度达3%至5%o否则每发现一次罚单位IoOO元,罚当班泵站司机200元。
3、综采队负责工作面及两巷矿压观测器具的安装、拆卸、保护工作,负责综采计算机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
矿压器具、通信线路被损坏的,损坏单位按原价的2倍进行赔偿,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跟班队长、技术员、队长分别罚款200~1000元。
4、综采队每天负责对安装在两巷超前支护段的矿用数字压力计(编号管理)同步向外前移,不得跳跃前移。
否则罚当班跟班队长、技术员200元/次。
5、矿压业务员每隔3~5天负责对两巷超前支护段、切眼支柱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检查和监控,抽查点数不得低于上述1、2项相应规定,发现初撑力不符合规定的,罚单位500元/根,责任人、当班跟班队长、单位负责人100元/根。
6、矿压业务员负责定期采集工作面矿压数据,监控综采计算机监测系统,根据矿压数据,及时对工作面进行来压预报,并经部门领导、分管矿领导审核后送发至相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7、工作面初次来压前矿压人员应及时编制工作面矿压观测计划,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该工作面的矿压观测总结。
二、顶板离层观测(一)顶板离层仪安装1、煤巷掘进工作面顶板完整时顶板离层仪安装间距为50至70米,顶板破碎时为30至50米。
顶板支护管理规定(5篇)

顶板支护管理规定一、一般规定(一)采煤方面第1条:采煤工作面要根据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数据,严格按规定进行支护设计。
确定的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2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应在工作面投产前____天完成编制、审批、贯彻工作,并上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室备查。
第3条:工作面初采、末采、过地质构造、切眼扩刷、安装和回撤都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4条:工作面初采必须按规定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工作面结束后____天内必须写出生产技术工作总结,并存档备查。
(二)开掘方面第5条:每一开掘工作面设计前地质部门必须提供总工程师审查的地质说明书,生产技术部门依据地质报告、支护技术规范、已掌握的支护监测资料进行支护设计,报总工程师批准。
第6条:生产设计部门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必须使用树脂锚杆,高应力区必须采用左旋螺纹钢全锚锚杆,帮锚杆回采侧推广使用玻璃钢锚杆,巷道两肩角锚杆推广使用多功能(调心)托板或楔形托板,巷道净断面尺寸必须按支护量最大允许变形后断面计算。
第7条:施工队组(区)技术员在开工____天前要编制好符合实际条件的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要依据巷道断面、地质条件、采动影响、服务年限和其它具体情况综合验算支护设计参数,进一步确定支护形式。
支护相关参数如锚杆(喷)支护的形式、规格、间排距、扭矩(紧固力)安装角度、锚固剂的规格及锚固形式、混凝土标号、配比、喷厚、金属网(梁)及托板的规格形式,架棚支护的规格、形式、棚距、以及永久(临时)支护到迎头的距离等均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凡不包括有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一律视为不合格规程,严禁使用。
第8条:施工期间队组技术员要经常及时地生产地测部门反映本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变化情况。
遇到断层、无碳柱、顶板破碎、顶板风氧化、含水层或淋水加大、小煤窑、煤层坡度变化、空巷、大断面等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支护参数,调整支护参数必须有支护变更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一、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和顺槽超前文护(一)采用锚杆锚索(网)联合支护及全锚索支护的单一煤层顺槽巷道,当顶板完整压力不大时,超前支护支护形式为:进风顺槽超前20米,距采帮0.3米和距煤柱帮0.3米支打两趟单体帽柱,柱距1米;回风顺槽超前20米距采帮0.8米支打一趟单体帽柱,柱距1米。
当遇有(1)工作面停产或末采时;(2)工作面机头机尾和顺槽巷道压力大,顶板离层、下沉、断裂、破碎、有劈口时;(3)工作面巷道顶板有淋头水或水洇顶板时;必须加强顺槽超前支护,支护形式为:超前套走向棚或进度棚管理顶板,抬棚梁为φ0.2X4米的一面间平优质板梁或圆木,走向棚为对口棚,一梁不少于四柱,柱距1米;进度棚按超前维护的规定在两头支设单体柱,棚梁距不大于1米。
机头机尾支护形式:沿切顶线支设单排密柱,4根/米,切顶线至生产溜机头机尾及支架至煤柱帮范围内,支设单体帽柱,间、排距1米,并在机头机尾处支设交错抬棚。
(二)丈八下层顺槽锚索(网)联合支护巷道,必须加强顺槽超前支护和端头支护,并在机头机尾处支设交错抬棚。
顺槽超前支护形式为:顺巷靠采帮0.3米支设两趟走向交错抬棚,抬棚梁为φ0.2X 5米的一面平优质圆木,抬棚交错布置,交错距2.5米,间距0.25米,一梁不少于四柱,超前距离不小于20米。
对于顺槽超高段,则需在抬棚梁上批设木垛来进行维护。
机头机尾支护形式:沿切顶线支设单排密柱,4根/米,前后溜之间支设三排柱,第一、三排分别支于距前后溜减速器0.1米处,前后溜机头机尾至煤柱帮范围内支设单体帽柱,间、排距1米。
(三)当工作面是“孤岛”面或二次动压巷道靠采空区侧压力大且底软时,工作面超前支护必须达到100米以上,并要加大支护密度。
具体支护的距离、形式、密度、柱鞋的种类及规格和材质等,必须在作业规程或专项措施中明确规定。
(四)当工作面进回风顺槽落山侧有悬顶且长度大于2米时,必须采取支设三花密柱或戗棚戗柱的加强支护措施;悬顶长度大于5米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强化采掘顶板和运输专项监察的通知
综采工作面
①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50m范围内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m。
两巷距收角点50m范围内无杂物。
②支架要带压跟机移架,架要移平直,不得出现连续3棚歪架、咬架或移架不平直。
③端面距超过500mm,必须超前管理、临时支护。
④安装、拆除使棚要规范,联网要严密(工作面联网不严不得超过3处);运架巷道顶梁距大件车辆最高点不小于200mm,大件车辆距巷帮宽度不小于300mm。
⑤安装、拆除必须铺设轨道,严禁沿底板硬拉硬拖。
(二)运输专项监察特别要求
1.主运大巷
(1)轨道按标准铺设平、直,弯道处要加护轨。
(2)拐弯处、交叉点要安装语音报警装置。
(3)道岔全部实现气动化,主要道岔要实现司控;已安装机车监控系统的,要对井下主要道岔实行监控。
(4)主运大巷的车场安全间隙符合要求;大巷安全间隙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实行封闭化管理。
2.采区主运轨道
(1)轨道按标准铺设平、直,弯道、变坡点处要加护轨。
(2)主运斜巷信号、跑车防护装置、道岔要实现闭锁;跑车防护装置要常闭。
(3)所有阶段车场道岔必须实现气动化。
(4)斜巷安全设施安装符合规定,保证齐全、灵敏、可靠。
3.采区内部运输斜巷
(1)轨道铺设平、直(轨距:直线段+5mm、-2mm,曲线段加宽后+5mm、-2mm。
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曲线段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内错差:不大于2 mm。
轨缝:不大于10 mm);弯道、变坡点处要加护轨。
(2)按标准安装保险设施,保证齐全、灵敏、可靠。
道岔必须实现气动化。
(3)绞车安装符合规定;所有绞车必须上锁管理,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持证上岗。
(4)新采区严禁使用平车场。
老采区平车场要制定改造计划,改造计划于元月20日前报公司安监局及机电处备案;对于无法改造的老采区平车场,要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4.其它要求
(1)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的特殊车辆运输必须制定并落实专门安全措施。
(2)用于斜巷拉运大件的钩头车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规定。
如使用矿车作为钩头车,必须挂在大件车后。
(3)叉车、平板车、设备专用车辆等必须指定管理单位,实行统一管理。
(4)矿车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经过检验的连接装置。
严禁使用自制矿车连接装置。
(5)兼作提人的新井井筒应等同副井进行管理,井口安全门与罐笼位置、阻车器、提升信号等必须实现闭锁。
(6)采区轨道、运输上山及长度超过200m、倾角大于15°的上下山掘进巷道要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于2011年一季度完成。
三、考核标准及奖惩
每季度公司专项监察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队,组织安监局及相关业务处室联合行动,按照专项监察活动检查考核标准,分别对各矿(处)采掘顶板、运输专项监察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一)矿(处)季度杜绝采掘顶板或运输类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分项分别奖励2000人以下矿(处)3万元;2000-4000人矿(处)4万元;4000人以上矿(处)6万元。
(二)矿(处)季度杜绝采掘顶板或运输类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奖励专业分管副职、安监处长各4000元,对口副总3000元。
(三)发生采掘顶板或运输类轻伤事故,根据事故类别,扣发分管采掘或运输副职2000元奖励,对口副总1500元;分项扣发安监处长1000元奖励,安全副总600元。
(四)发生采掘顶板或运输类重伤事故,根据事故类别,罚分管采掘或运输副职2000元,对口副总1500元;分项罚安监处长1000元,安全副总600元。
(五)发生采掘顶板或运输类伤亡1人事故,根据事故类别,罚分管采掘或运输副职8000元,对口副总6000元;分项罚安监处长4000元,安全副总3000元。
(六)检查中发现违反采掘顶板专项监察特别要求的,对分管副职(包括对口副总)、责任单位进行处罚;违反运输专项监察特别要求的,对分管副职(包括对口副总)及专业管理、属地管理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七)矿(处)采掘顶板或运输专项监察季度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下,分项取消所有人员奖励。
季度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
(八)季度矿区发生采掘顶板或运输类伤亡事故,分项罚公司安监局正职2000元;相关业务处室正处、副处及安监局相关处室副处4000元。
(九)发生采掘顶板伤亡事故,扣发安监局采掘监察处、生产管理部副总以下人员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兑现的10%;发生运输伤亡事故,扣发安监局机运监察处及机电处副总以下人员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兑现的10%。
(十)公司、矿(处)管技干部下井,要认真排查并督促整改工作现场及沿途安全隐患。
1.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造成顶板类重伤、伤亡事故,分别处罚事故前24小时内经过事故点的矿(处)管技干部1500元、2000元;造成运输类重伤、伤亡事故,分别处罚隐患存在时间内经过事故地点的矿(处)管技干部1000元、1500元。
2.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造成顶板类重伤、伤亡事故,分别处罚事故前24小时内经过事故点的公司机关管技干部500元、800元;造成运输类重伤、伤亡事故,分别处罚隐患存在时间内经过事故地点的公司机关管技干部400元、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