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求剩余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求剩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法的概念;
2.会对两个数进行减法运算;
3.会求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剩余数量。
教学重点
1.减法的概念;
2.不进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2.退位思想的理解。
师生活动分析
师生活动分析图
师生活动分析图
师生活动分析图
活动分析
1.引入问题:
通过讲解谈话的形式,询问学生回顾上节课学的是什么,引出今天的新课程——减法,然后出示著名的“红旗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减法是什么。
2.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领悟减法的概念及应用,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相关练习,体验减法的运算方法。
3.探究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减法运算思路及注意要点,然后在黑板上进行简单概括并讲解。
然后通过解决老师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或经典例子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4.难点突破:
针对退位思想难以理解的情况,老师可以手写纸版计算,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掌握运算方法。
5.巩固练习:
进行简单的小练习、应用题目、巩固训练,加深学生对减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内容与方法
1.减法的概念
讲解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用,通过引导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领悟减法的概念,并向学生说明减法是一个反向运算,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点。
2.不进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使用不进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通过表格、图形、手摇计算器等各种形式,进行训练,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退位思想的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采用“退位思想”,解决减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技巧。
课堂设置与组织
1.引入阶段:讲述减法的概念及其应用,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减法的目的。
2.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自主探究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基本套路,并互相配合、合作解决减法运算中的难点问题。
3.导入概括阶段:总结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思路,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并讲解。
4.达成目标阶段: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减法,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评价方法
1.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评价等不同的手段,对学生的观察、理解、思考、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记录。
2.教学效果的评价:针对学生运用减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采用测试、作业、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实际操作、体验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不断加深和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引导学
生在实践中总结、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